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240700511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心理研究一、文学家的感情积累和情绪记忆情感因素,应该说是文学作品生命中流动的汁液,文学家创作动机的萌发,作品素材的提炼,人物形象的熔炼,语言的锤炼,都离不开一炉爱和憎的烈火。因此,对文学家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还必须有丰厚的感情积累。没有灌注进情感的文学作品只是泥胎、木偶、纸花,是艺术的赝品。v“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v“情感是艺术知觉的一个结果,是发现引起他注意的感觉形式恰当和必要的个人反应。只要我们体验到它,我们必然在欣赏着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情绪记忆,就记忆对象的性质而言,它是对于人类生活中关于情感、情绪方面的记忆;就记忆主体的心

2、理活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凭借身心感受和心灵体验的记忆,体现为主体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情绪记忆的特点是:古老的,原始的;感性的,新鲜的;可塑的,变形的;无意的,不自禁的。情绪记忆,是文学家艺术创作过程中一系列感情活动的基本形态,它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潜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情绪记忆是哺育作家个性的摇篮。(二)情绪记忆是感情积累的库房。(三)情绪记忆是驰骋艺术想象的基地。(四)情绪记忆是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琴弦。二文学家的艺术知觉和心理定势在认知心理系统的链条上,“知觉”是一高于感觉、次于思维的环节。心理学上把大脑通过感受器官获得的对于外界事物多方面的属性的整体认识称作

3、知觉。花瓶还是人脸?花瓶还是人脸?这样的立体世界存在吗?这样的立体世界存在吗?这样的圆存在吗?这样的圆存在吗?感受距离的魅力感受距离的魅力图中的四边形还是正方形吗?图中的四边形还是正方形吗?扭曲的平行世界扭曲的平行世界中间的点是一样大吗?中间的点是一样大吗?艺术知觉是一种审美知觉,它是艺术创造心理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情绪性、多样性、独创性。人的知觉活动总是在现有的“心理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所谓定势,即有机体作特殊反映和系列反应的准备。对于主体特定的知觉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定势结构,主要包含这样几种因素:主体先前的经验;主体的需要和动机;主体的政治信仰和价

4、值观念;主体的情绪和心境;主体的人格、旨趣和文化素养。作家的心理定势对于客观生活所提供的信息,起着一种主动的探测、贮存、加工、控制、检索、定向的作用,它是社会生活信息转换为艺术知觉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写得好,首先是感觉得好,而“好的感觉”则应当是一种主动的、乃至自动的艺术知觉,即处于一种积极定势效应中的知觉,一种调动了主体关于对象的全部经验与情绪的知觉,一种倾之于个身心的知觉。三文学家的创作心境与心理系统创作心境指的是作家进入具体的创作阶段后的心理状态,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个特第一个特点便是文学家对于自己描写对象在概念上和点便是文学家对于自己描写对象在概念上和知解上的知解

5、上的“模糊性模糊性”。基于文学艺术家深刻敏捷的感觉能力,这种模糊是一种理性上趋向明确、知性上朦胧混沌的模糊,它以模糊的方式实现复杂的精神现象上的精确,类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直观的然而富有理性的认识活动,比起逻辑的推理和知性的分析来,它是模糊的、浑沌的,但它又是丰富具体的、生机勃勃的、方向明确的。创作心境的第二个特点,是文学艺术家在审创作心境的第二个特点,是文学艺术家在审美注意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美注意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在文艺创作中,文学艺术家孕育其作品,就象母亲孕育着胚胎,种子孕

6、育着萌芽,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有机的、整体的心理结构出发的。正是这种有机完整的、充实丰富的心理结构潜在地影响、乃至决定了作品的主题、倾向、基调、氛围、以及作品的情节、结构、语言、节奏,并生动地体现为文学艺术家审美注意的高度集中和作品艺术概括的完美统一。创作心境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作过程中创作心境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作过程中情感和情景的情感和情景的“自动性自动性”。这是一种在文学艺术家长期主动努力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难以自禁的情感活动、创作激情的自然喷涌;是一种文学艺术家的“知、情、理、意”合而为一的“心理流”的自身运动;一种主体意识不到的动机所表现出的心理反映形式。它直接为义学艺

7、术家的“有机天性”规定着。v正是由于创作心境中的“模糊性”、“整体性”、“自动性”,文学艺术家们才创造出了象社会生活一样丰满真实、象自然界生物一样赋有生命力、象人的心灵一样难以言喻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有一只鹿在哪里?还有一只鹿在哪里?看到老头儿眼中的拥抱了吗?看到老头儿眼中的拥抱了吗?你看到几个人?你看到几个人?这个盒子可能吗?这个盒子可能吗?你觉得图画有什么不你觉得图画有什么不对劲的吗?对劲的吗?柱子是柱子是圆的的还是方的?是方的?狮子在哪里?狮子在哪里?据说能看见据说能看见9张脸张脸的智商有一百八十的智商有一百八十那个女人是真实的还是拼图里的那个女人是真实的还是拼图里的?在文学创作的复杂过程

8、中存在着这样几个互相联系的心理系统:v感受系统。包括感觉、知觉、统觉、联觉、乃至错觉等心理机能,它的心理机制主要是耳、鼻、口、眼、肤等感觉器官和相应的感觉神经。对文学创作来说,这个系统是作家接受外来信息的唯一通道,他们总是凭着这感受系统获取创作的素材并体验艺术构思过程中的内部情景的。这是作品具有形象性、细节性的底蕴所在。v动力系统。包括欲望、需要、动机、兴趣、热情、激情、冲动等心理功能,它相应的生理机制是位于大脑深层结构中的丘脑、下丘脑、海马、颞叶等。作家创作动机的酝酿、创作欲望的形成、创作冲动的勃发,都和这个系统有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的生动性、感染性的奥秘也隐藏在这里。v思维系统。包括人的言

9、语活动及概括、分析、判断、推理、综合、联想、想象、幻想等心理机能。思维活动的主要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文学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想象的、幻想的、灵感的,即形象思维的。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文学作品思想性、认识性、哲理性的基因。v控制系统。其主要心理机能表现为意志活动、技能活动、注意活动,其相应的神经器官主要是大脑脑干及其网状结构。一部文学作品体裁的选取,篇章的布局,情节的安排,言辞的润饰无不和作家审美上的、技巧上的、以及道德上的控制活动有关。v整合系统。其心理要素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习惯等,即被称作人的个性和人格的那种东西。其生理机制是被大脑指挥着的活生生的人的整体。文学家依靠这一心理系统,将

10、感受、动机、思维、控制诸功能谐调起来,融化为一体,它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有机性与独创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气韵、格调、境界。四、创作冲动与作家的控制力冲动是由欲望激发起的一种强烈的、勃发性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由主体需要而引起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创作冲动则是作家创作动机的情绪表现形式。文学家的创作冲动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强烈的生活感受和切身的生活体验的抒发和表露,个人的不安静的心灵由此得到慰籍。二,出于对文学艺术事业的崇敬与向往,以至于把献身于这项事业做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理想。三,出于文学创作给自身带来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四,出于对友爱和同情的追求。v创作不能没有冲动,如果没有生活感受的冲动

11、、与读者交流的冲动、事业心的冲动、功名心的冲动,则真正的创作活动就不可能发生。但创作冲动又象一匹野马,不但需要鞭子,也需要缰绳。因此,创作冲动又离不开作家的控制。控制,就是运用理智的和意志的力量去指导、谐调自己的活动与行为。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控制力可以说无处不需。不仅在题材的选择、情绪的确定、结构的安排、意向的流动上存在着控制问题,而且在行文的繁简、用笔的藏露、节奏的疾徐、色彩的浓淡、气氛的张弛上也存在着控制的迹象。v文学创作中的最优控制,应当是建立在作家的理智、意志、情感完美统一基础上的控制,是一种出于作家“有机创作天性”的控制,这种控制,就其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人格的自动控制。图中有几个黑点?图中有几个黑点?这张图是静的还是动的这张图是静的还是动的?看得出图上有一张看得出图上有一张脸吗?脸吗?传说在图中找出传说在图中找出9个心,就会得到爱情哦!个心,就会得到爱情哦!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有什么变化吗?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有什么变化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