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647636 上传时间:2024-04-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5.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ppt课件(好)(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找出文中

2、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例如赤壁之战中,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径迎之”“”“肃肃宣权旨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就不再提姓了。1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一、语法一、语法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 刻削之刻削之道鼻道鼻莫如大莫如大目目莫如莫如小小鼻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大

3、可小小不可大也目目小可大大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不可小也举事事亦亦然然为其后可复者也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则事事寡败矣。寡败矣。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开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2 2、找出动词、找出动词,明确句意,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句。比如马无故亡而入胡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句中动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词有“亡亡

4、”“”“入入”“”“吊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句子。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句中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动词有“将将”“”“归归”“”“贺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可区分出两个句子。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3 3、找虚词,定句读。、找虚词,定句读。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5、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要断开。3、找虚词,定句读。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疑问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等词或固定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

6、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等词或固定例如:例如:于是余有叹于是余有叹焉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以其求思之深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无不在也也夫夷以近夫夷以近则则游者众险以远游者众险以远则则至者少至者少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在于险远而而人之所罕至人之所罕至焉焉故非有志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不能至也也。(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看蓝色的虚词,可置于看蓝

7、色的虚词,可置于句末句末的有:焉、也、焉、也;的有:焉、也、焉、也;句首句首的有:的有:夫;夫;分句首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号不计,共1212处标点,有处标点,有10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游者众”后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非常之观”是由于主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语较长而作的停顿。看蓝色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二、依据修辞二、依据修辞 文言中常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抓住

8、文言中常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二、依据修辞文言中常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1 1、顶真、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具告沛公沛公,沛公沛公大惊。大惊。”“”“秦王坐秦王坐章台见章台见相如相如,相如相如奉璧奏奉璧奏秦王秦王,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皆呼万岁。”根据这一

9、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1、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2 2、反复、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吾孰与徐公美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句。2、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

10、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3 3、排偶、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这一特点,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劝学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金石可镂。”3、排偶排比、对偶、对称

11、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三、依总分,定句读三、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例如:故知胜有五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不御者胜。三、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知道根据

12、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再如:再如:老老而而无无妻妻曰曰鳏鳏老老而而无无夫夫曰曰寡寡老老而而无无子子曰曰独独幼幼而而无无父父曰曰孤孤此此四四者者天天下下之之穷穷而而无无告告者也。者也。再如:四、对话、引文定句读四、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13、、引文常常用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曰”“”“云云”“道道”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曰”,而把主,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四、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五、固定句式五、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者,也也”是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不亦乎乎”“”“”“其其乎

14、乎”“”“安安哉哉”“”“何何为为”等反问等反问句式;句式;“为为所所”“”“受受于于”“见见于于”等被动句式;还有等被动句式;还有“如如何何”“况况乎乎”“”“何(以)何(以)为为”等固定句式。等固定句式。例如:学而时习之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论语)五、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六、古代文化常识六、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很广,我们接触较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很广,我们接触较多的有地名、人名、官名、年号等。多的有地名、人名、官名、年号等。六、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范

15、围很广,我们接触较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 1、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遂烹彘也。(韩非子韩非子)婴儿非与戏

16、也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听父母之教之教今子欺之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是教子欺也母欺子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非所以成教也。随堂练习1、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婴儿非与戏也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哭,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妻子刚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

17、了。开玩笑罢了。”曾子说: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 2、为下列语句断句。、为下列语句断句。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2、为下列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