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596790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3.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3月28日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2、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第一章总则甲类(2种):鼠疫、霍乱。2.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对乙类传染病中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3.第一章总则对乙类传染病中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对在传

3、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4.第一章总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4、。5.第一章总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染病染病预预防防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6.第二章传染病预防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6.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染病染病预预防防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

5、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7.第二章传染病预防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染病染病预预防防传染病监测制度。传染病预警制度。8.第二章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监测制度。8.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染病染病预预防防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9.第二章传染病预防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第二章第二章传传染

6、病染病预预防防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10.第二章传染病预防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第三章第三章疫情疫情报报告、通告、通报报和公布和公布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

7、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11.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第三章第三章疫情疫情报报告、通告、通报报和公布和公布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

8、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12.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疫情疫情报报告制度告制度1、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都有及时向上级卫生院及县疾控中心报告的义务。2、执行职务的医务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13.疫情报告制度1、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

9、人,都有疫情疫情报报告制度告制度3、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管理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场所、物品、密切接触人员,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和病源性感染。5、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每个医务人员均应积极服从院办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调集,参加疫情控制工作。14.疫情报告制度3、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管理人员,不得隐瞒、谎疫情疫情报报告制度告制度6、对重大疫情,医务人员应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疫情个案发病调查、登记工作。7、医务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如发现冠心病急性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脑卒中

10、,包括珠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新发肿瘤;新发糖尿病,均要填写专卡上报。15.疫情报告制度6、对重大疫情,医务人员应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疫情疫情报报告制度告制度8、医务人员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麻风病、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未经政府批准,医务人员不准传播和向外传播(包括新闻单位)重大疫情的发病、治疗等情况。9、对于因个人行为,造成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给予处理。10、对于在重大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16.疫情报告制度8、医务人员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麻风病、艾第四章第四章疫情控制疫情控制医疗机构发现甲

11、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17.第四章疫情控制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第四章第四章疫情控制疫情控制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

12、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18.第四章疫情控制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第四章第四章疫情控制疫情控制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19.第四章疫情控制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第四章第四章疫情控制疫情控制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

13、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20.第四章疫情控制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第四章第四章疫情控制疫情控制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

14、政部门规定。21.第四章疫情控制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第五章第五章医医疗疗救治救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22.第五章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第六章第六章监监督管理

15、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23.第六章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第七章第七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24.第七章保障措施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第八章第八章法律法律责责任任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16、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25.第八章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第八章第八章法律法律责责任任(四)未

17、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26.第八章法律责任(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第八章第八章法律法律责责任任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已取得许可证的,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

18、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未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管理,造成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扩散的;(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27.第八章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第八章第八章法律法律责责任任单位和个人

19、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8.第八章法律责任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第九章第九章附附则则(一)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二)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三)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四)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五)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

20、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29.第九章附则(一)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第九章第九章附附则则(六)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七)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八)病媒生物: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蚊、蝇、蚤类等。(九)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十)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21、染也属医院感染。30.第九章附则(六)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第九章第九章附附则则(十一)实验室感染: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十二)菌种、毒种:指可能引起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发生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十三)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十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十五)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31.第九章附则(十一)实验室感染: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传染病的诊断原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

22、室及其他检查32.传染病的诊断原则流行病学资料32.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就近、就地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般治疗:隔离、休息、饮食及护理病原治疗:目的清除病原体、根治和控制传染源,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制剂和血清制剂等33.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就近、传染病治疗对症治疗:降温、镇静、脱水、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等中医中药疗法康复疗法34.传染病治疗对症治疗:降温、镇静、脱水、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接种、药物预防35.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35.谢谢!36.谢谢!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