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复习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570841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 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章 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章 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复习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复习学案复习学案第二章第二章 声现象声现象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1.通过复习,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通过复习,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声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如何控制噪声的危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如何控制噪声的危害。2.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声知识分析简单的声问题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声知识分析简单的声问题的方法。方法。3.3.激情投入,积极思考,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激情投入,积极思考,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

2、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条件:条件:_ 实验实验 条件:条件:_ 传播形式传播形式 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过程声音的感知过程 人耳构造人耳构造 知识导图知识导图声声现现象象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存在介质存在介质物体振动物体振动音调的决定因素:频率音调的决定因素:频率响度的决定因素:响度的决定因素:_、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的决定因素:_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声可以传递_定义定义来源和危害来

3、源和危害防治措施:在声源处减弱、防治措施:在声源处减弱、_、在、在 接收处减弱接收处减弱声声现现象象振幅振幅发声体自身发声体自身噪声噪声能量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的声音的特性特性声的声的利用利用 预习反馈预习反馈1.1.优秀小组:优秀小组:优秀个人:优秀个人:2.2.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1 1)(2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1.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完成完成“质疑探究质疑探究”部分的学习内容,列出问题的思路、部分的学习内容,列出问题的思路、要点。要点。2.2.明确自己的疑问,以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明确自己的疑问,以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3.3.学有余力学有余力的同学力争做好

4、的同学力争做好“拓展提升拓展提升”。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内容:内容:1.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学习中遇到的疑问。2.2.导学案导学案“质疑探究质疑探究”部分的问题。部分的问题。要求:要求:(1 1)人人参与,热烈讨论,)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2 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小组内集中讨论。)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小组内集中讨论。(3 3)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激情源于你们激情源于你们 的积极主动的积极主动 高效展示高效展示要求:要求:1.1.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点化,书写要认真

5、、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点化,书写要认真、规范;实验展示要提前准备实规范;实验展示要提前准备实 验器材搞好演示。验器材搞好演示。2.2.非展示同学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有能力的同学做好拓展。非展示同学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有能力的同学做好拓展。不浪不浪 费一分钟,小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费一分钟,小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展示内容展示内容展示小组展示小组探究点一探究点一2 2、3 3组组探究点二探究点二5 5组组探究点三探究点三8 8探究点四探究点四9 9组组 精彩点评精彩点评点评内容点评内容 点评小组点评小组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1 1组组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4 4组组探究点三探究点三 6 6

6、组组探究点四探究点四 7 7组组要求:要求:1.1.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变形拓展。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变形拓展。2.2.其他同学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总结升华总结升华问题:如何区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如何区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1 1)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2 2)海水拍打海岸,如钱塘江大潮产生巨大的浪涛声;)海水拍打海岸,如钱塘江大潮产生巨大的浪涛声;(3 3)俗话说)俗话说“隔墙有耳隔墙有耳”。你能分清上面哪

7、些验证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哪些说明的是声音的传你能分清上面哪些验证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哪些说明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吗?播条件吗?u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易混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易混点)答案:答案:(1 1)()(2 2)验证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验证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3 3)说明的是声音的)说明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传播条件。点拨:点拨: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这一条件,(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这一条件,(1 1)()(2 2)中均有能让人感知)中均有能让人感知的动作要素,如敲打、走、拍打,注意这些字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的动作要素,如敲打、走、拍打,注意这些字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质,(3 3)中)中“隔墙有耳隔墙有耳”指的是固体和气体可以传声。指的是固体和气体可以传声。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的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的_,但振动产生的声,但振动产生的声音音_能被人听到。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能被人听到。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1 1)发声体)发声体_;(;(2 2)有传播声音的)有传播声音的 ;(;(3 3)接收到的声)接收到的声波在人耳的波在人耳的_;(;(4 4)良好的)良好的_。振动振动不一定不一定振动振动听觉频率范围内听觉频率范围内听觉器官听觉器官介质介质问题:在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音调和响度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你在声音的三个特性

9、中,音调和响度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分音调与响度?认为应该如何区分音调与响度?答案:答案:要想弄清音调与响度这两个概念,需要弄清决定二者的主要因要想弄清音调与响度这两个概念,需要弄清决定二者的主要因素。音调由频率决定,即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次数越多,音调越素。音调由频率决定,即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次数越多,音调越高;响度主要是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高;响度主要是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_、_、_。响度表示声音的。响度表示声音的_,_,由由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_和和_决定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音调表示声音的_,_,由

10、声源由声源振动的振动的_决定决定,声音的频率越声音的频率越_,_,音调越音调越 ;音色由音色由_、,等决定等决定,音色不同音色不同,声音的声音的_不同。不同。u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区分(难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区分(难点)音调音调响度响度音色音色强弱强弱振幅振幅距发声体的距离距发声体的距离高低高低频率频率高高发声体的材料发声体的材料波形波形高高结构结构拓展提升拓展提升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某同学找来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往玻璃瓶里装不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某同学找来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往玻璃瓶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如图同高度的水(如图1 1所示),并做了如下探究:所示),并做了如下探究:步骤

11、步骤1 1:当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有高:当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瓶子。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瓶子。图图1 1步骤步骤2 2:当他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瓶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当他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瓶时,听到四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也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再排列瓶子。调也有高有低,请你按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再排列瓶子。解:解:步骤步骤1 1:瓶子的顺序为:丙:瓶子的顺序为:丙乙乙甲甲丁;步骤丁;步骤2 2:瓶子的顺序为:瓶子的顺序为:丁丁甲甲乙乙丙。丙。点拨:点拨:吹和敲两种情况下

12、对应的发生振动的物体不同,吹时振动的为吹和敲两种情况下对应的发生振动的物体不同,吹时振动的为瓶中的空气,则瓶中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而敲时对应瓶中的空气,则瓶中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而敲时对应瓶子与瓶中的水这一整体,水越少,则相应的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瓶子与瓶中的水这一整体,水越少,则相应的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振动的物体。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振动的物体。问题:声的利用有哪些?声的利用有哪些?答案:答案: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类:两类:u探究点三:声的利用探究点三:声的

13、利用作用作用实例实例利用声音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传递信息通通过过听听广广播播来来了了解解国国家家大大事事;医医生生用用听听诊诊器器判判断断病病情情;利利用用回回声声定定位位可可以以判判断断物物体体的的位位置置,如如倒倒车车雷雷达达、声声呐呐探探测测鱼鱼群群的的信信息息、声声呐呐探探测测海海洋洋的的深深度度等等;利利用用B B超超诊诊断断病病情情;超超声声探探伤伤;利利用用次次声声波波预预测测地地震震、台台风风、海海 啸啸、火火 山山 爆爆 发发,利利 用用 次次 声声 波波 来来 侦侦 察察 大大 气气 中中 的的 核核 爆爆 炸炸 等等。利用声音利用声音传递能量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利

14、用超声波振动去除体内结石,利用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利用超声波振动去除体内结石,利用超声波除尘,超声波空气加湿等。除尘,超声波空气加湿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山的高度、海水的深度、患者的病情等,这些都叫做山的高度、海水的深度、患者的病情等,这些都叫做_,当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时,就是利用声音来传递,当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时,就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超声波不仅能传递。超声波不仅能传递_,而且还具有,而且还具有_好、好、_强、强、_等特点。等特点。信息信息信息信息能量能量方向性方向性穿透能力穿透能力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问题:噪声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噪声?噪声有

15、哪些危害?如何防治噪声?答案:答案: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2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神志)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不清、休克或死亡。(3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疲劳”以至于断裂等。以至于断裂等。控制噪声的三种途

16、径是:(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u 探究点四:探究点四:噪声来源与控制(难点)噪声来源与控制(难点)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_的声音。减弱噪声的方法的声音。减弱噪声的方法:_、_、_。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在声源处减弱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

17、中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整理巩固整理巩固要求:要求:整理巩固探究问题。整理巩固探究问题。落实基础知识。落实基础知识。完成知识结构图。完成知识结构图。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要求:要求: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自主思考,独立完成。1.1.优雅的优雅的梁祝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A.音调音调 B.B.响度响度 C.C.音色音色 D.D.节奏节奏C C2.2.(20122012,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A.A.“闻其声而知其人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中的“高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D.“隔墙有耳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说明固体能传声D D3.3.陶瓷生产车间里,质量监督员常常轻轻敲打瓷器,由声音判断它陶瓷生产车间里,质量监督员常常轻轻敲打瓷器,由声音判断它有无损伤,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损伤,他的判断依据是()A.A.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调B.B.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C.C.声音的音色声音的音色D.D.声音刺耳不刺耳声音刺耳不刺耳C C 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小组小组一组一组二组二组三组三组四组四组五组五组六组六组七组七组八组八组九组九组积分积分优胜优胜个人个人说明:说明:1.1.学科班长回扣目标学科班长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总结收获 2.2.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请在课后完成请在课后完成“训练案训练案”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