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上传人:h****5 文档编号:240074248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6.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第1篇:数学教案抛硬币_二级数学教案_ 数学教案抛硬币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抛硬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课本第92-9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初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

2、螃蟹赛跑。 (课件展示),看!螃蟹选手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要开始赛跑比赛。小朋友猜猜看,你认为哪一只螃蟹跑得比较快?(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2.引入课题。 师:现在你们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肯定的,它们一定会发生,或者不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能肯定的,它们有可能会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二、活动体验,深入探究 过渡:那么哪些事件一定会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可能会发生呢?这里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找一找其中的规律。首先,我们一起来做摸球游戏。摸球游戏 1、任意摸一个,全是红

3、球。 (1)小朋友,袋子里面是什么颜色的球?(出示装有六个红球的透明塑料袋) 大家看到了,袋子里装的全是红球。现在老师把它装进一个布袋里,如果请小朋友从这个袋子里任意地摸一个球,注意:任意摸一个,就是不看口袋里,用手在口袋里把球搅拌一下,然后随便摸出一个。那么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呢? 指名学生来摸球(要求摸出后说说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摸出后再放进口袋。(2)(几人摸后)师:如果继续任意摸一个,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能确定吗?为什么?(3)小结:因为袋子里全是红球,(贴画)所以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红球。(贴上“一定是”) 2、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1)小朋友再来看这袋球,(出示装有3个

4、黄球,3个绿球的透明塑料袋)里面有什么颜色的球呀? 老师也把它装在布袋子里,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师指着布袋说)在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能不能摸到红球呢? (2)交流:谁来说一说,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能不能摸出红球?(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不能摸出红球。)你能肯定摸不出红球吗?为什么?(3)教师小结:在没有红球的袋里,(贴图)任意一个,不可能是红球。(贴上“不可能是”)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小组活动)(1)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 好!接下来,请每小组的小组长拿起塑料袋,从篮子里拿出3个红球放进袋里,再拿3个黄球放进去。 (学生放好后)应该怎么摸呢?请小朋友们听仔细

5、了。(课件演示摸球规则)听明白了吗?好,请小朋友按照顺序,开始轮流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组长对每人摸出的什么球做好记录。注意:摸的时候,要看清自己摸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还要看别的小朋友摸的什么颜色的球,想想和自己摸到的是不是一样?(2)这一次摸球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小组长先来汇报一下。(教师根据汇报在小黑板上作好统计) 现在来看,我们全班每人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有多少次呢?(算出个数)黄球一共摸到多少次呢?(算出每种球摸到的次数) (3)讨论:在刚才的游戏中,小朋友们有的摸出了红球,有的摸出了黄球,如果我们再来任意摸,你认为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根据情况问学生:能不能肯定一定是红球(黄球)?还

6、有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现在你发现口袋里有红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怎样?(4)小结:我们发现,在又有红球又有黄球的袋子里,(贴图)我们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到红球,也可能会摸到黄球。(贴上“可能是,可能是”)4、延伸。接着我们来看这三个口袋,(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谁来说一说,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会是怎样的结果?、装花片比赛。说明规则:每组都有一篮各种颜色的花片和一个小塑料袋,请小朋友按要求选出一些花片装入袋内,注意一定要想好了再装。 1要求: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花片。 在小组里讨

7、论,你认为袋子里应该怎样装花片?然后在班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装。2 要求: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花片。活动:六人小组合作完成。反馈:师有目的地请只装一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集体检查装得是否符合要求。 还能有其他的装法吗?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分别把袋子举起来,集体检查装得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现在你知道要不可能摸到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花。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花片,但是不能装红色的花片。 3 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片。 活动:每个小组开始装花。看看哪个小组装得快。 交流:你

8、们在袋子里装了几种颜色的花片?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集体讨论装得对不对?如有错误,加以纠正。 现在你知道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讨论: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只装红花片行不行?为什么?你觉得在装花片时要注意些什么?(至少要有两种颜色,其中一种颜色是红的。)转盘游戏。1、分析:(师出示转盘)这是一个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如果学生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2、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刚才装花片最

9、快的那一小组的小朋友上来,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注意:每个同学只转两次,别的小朋友看清并且记住,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 师:现在再来说说看,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傍在哪里? 师:的确,在生活中有些情况一定会发生,有些情况不可能会发生;还有些情况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你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小朋友怎样说的。三、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课件出示)女: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师:为什么她用了“一定”来说? 2、男: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 师:他用了什么来说?为什么用“可能”? 3 我的年龄不可能比妈妈大。师:为什么她用“不可能”

10、来说? 4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吗? 学生说,师注意评价。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你知道了些什么? 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课题: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

11、骤 (一)铺垫孕伏 1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26+130= 470-90= 630-50= 150-20= 335+48= 763+17= 2指导学生摆学具 第一行摆5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 提问:第二行摆多少个三角形 学生填书 提问:你看到什么: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使学生明确,先摆和同样多的5个,再摆2个,这样第2行就摆了7个,比多2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 (1)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 5个, 第二行摆,比少2个 应摆和一对应的,在后面2个下面不摆 第二行摆3个 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使学生明确:比少2个,在里去掉2个,剩

12、下 3个,摆的和剩下的3个同样多,也就是摆 3个 (2)启发学生互相设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11 (1)出示例11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问题是黄花有几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启发学生,使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黄花比红花少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 红花多,黄花少,黄花的朵数就是比15朵红花少6朵红花 (4)列式计算1569(朵) (5)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一个大数,一个大数中的一部分(比小数多的部分

13、),求小数用大数去掉大数比小数多的一部分,剩下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小数 3反馈练习 (1)动物园有44只小猴,大猴比小猴少18只有多少只大猴?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9只折纸船多少只?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略) 随堂练习 1猜数游戏 (1)左手有6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少2枚,右手有几枚? (2)同桌互相活动 2拍手游戏 (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1下,同学们拍几下? (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3下,同学们拍几下? 布置作

14、业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1停车场上,大汽车比小汽车少15辆小汽车有40辆大汽车有多少辆? 2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27本,四年级比五年级少修补28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教具和学具 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1一个星期上5

1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 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 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 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设疑引入 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

16、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2)还剩多少张?(19910(张)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3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先画出解题思路: 再列式计算: 301218(个)1899(个)答:还有9个。 再请同

17、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4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5归纳解题思路 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

18、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三)巩固反馈 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 (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 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了2

19、6个,第二天卖了18个,还剩多少个? 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 (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 (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采取以旧引新、设疑引入、尝试讨论、总结思路、

20、巩固反馈等教学层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每个活动中逐步悟出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注意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既分散了难点(使学生根据直观图,很快找出中间问题),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板书设计 看一看 摆一摆 点击浏览该文件 第2篇:二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_二级数学教案_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1、,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字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排列组合的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搭配衣服、

22、搭配早餐,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学习创设“三个小朋友带我们游数学广角”这样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23、,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5.电子白板的使用。 本节课我完全利用了电子白板自带功能去满足整节课堂的需要!电子白板的最大特色就是编辑和展示共存交互性!教学中我运用了书写、标注多媒体展示和传统黑板书写相结合的功能,直接在图片和课件展示中去记录、标注和批阅;在生动直观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我们学习的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

24、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结果。教学不能为了快速获得结果,而大大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无论是探索新知的过程还是练习的设计都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本节课我还试图在渗透数学

25、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让学生“读理解”、“疑提问”、“做解决问题”、“说表达交流”,并在其中获得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

26、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

27、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教学重点: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五、教法和学法 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教师在演示、看图列式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方法,再比较对照,从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的新知识 创设思维的环境,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维,注意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六、教学过程 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节教学

28、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 ()出示:545,555()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 (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

29、法意义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连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导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定义,并认识“”号认识“乘法算式”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来完成 2教学新课 ()摆红花新课一开始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投影片上摆红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师是怎样摆的?(先摆朵,再摆朵,最后又摆朵)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朵?(板书:个)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在桌上摆个朵,最后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红花?(板书:)看算式教师问: 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 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 认识号后,师问:乘号前表示连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乘号后表示什么数?提问后教师领读

30、乘以,它表示个相加得,叫学生自己再读两次 ()摆正方形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学生在桌上摆个摆一排,共摆排核对正误后,师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板书个)一共摆了多少个?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能否改写成乘法算式? 怎样书写?说明理由讨论后回答(板书) ()出示摆好的圆片教师直接出示在投影仪上摆好的圆片然后提问学生:每份摆了几个圆片?摆了几份?一共摆了几个几?(板书)个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列式?(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指名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横向比较:比较和,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和,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

31、加?比较和说一说表示什么? 纵向比较:比较、和,说一说乘号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乘号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的个数) 综合比较: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 (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板书: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乘、加比较:乘法与加法相比,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加法方便,计算也比较简便)(板书: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饶有趣味的练习,这样可以

32、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的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69-72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理解,进一步明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件计算时的计算法则和方法步骤。 2.在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运用这一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在练习中注重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进行类比,并注重与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知识的迁移。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3、学生准备:学习纸、练习用文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这节课咱们来练习、交流一下吧! 2.学生自由发言。 (1)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整理一下注意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把整理好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展示期总结内容,其他同学补充。 (3)全班进行组与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的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34、同时提示学生注意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进行类比,并注重与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知识的迁移。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计算 此题是一道基本计算练习题,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订正。交流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寻找简便算法。如计算,教师可渗透运算律,先算,再减 ;计算 和 可以将括号内外的分数一次同分 (2)出示综合练习第9题解方程 (此题世界方程的题目,既巩固解方程的知识,也起到分数加减法的变式练习的作用。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出示综合练习第7题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长江水系水质情况如下

35、: 三类及三类以上水质共占长江水系的几分之几? 四类及四类以下水质共占长江水系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出示综合练习第8题 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并称为世界三大羊毛生产国。2003年三国羊毛生产情况如下: 这三个国家的羊毛产量一共占世界总产量的几分之几? 澳大利亚的羊毛产量比中国与新西兰的产量之和多世界总产量的几分之几? (3)出示综合练习第10题 据国家粮食基础数据库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各类粮食产量情况如下: 你能将表格填写完整吗? 这三个题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练习时出巩固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外,教师应充分运用素材,开阔学生

36、视野,发挥好教材的教育作用。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出示综合练习第5题 把上面的算式填完整。你有什么发现? 此题是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内容的拓展,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练习时,可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将算式补充完整,然后通过计算验证,使学生体会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分数加法运算中同样适用。 (2)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本题是对上一练习题规律的巩固练习,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数加法计算。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课的学习,你能熟练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吗?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收获。 1.进行分数加减

37、混合运算时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相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样适用整数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2.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分数的通分依然很重要。 3.注意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能使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1使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含义,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化聚;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与能力; 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物体质量的兴趣。 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 理解并掌握质量单位“千克”、“克”之间的关系。 一、引入 1揭示课题 大家好!我是皮皮,我是余老师,这节课我们俩要和小朋友一起继

38、续学习“千克与克的认识” 2直观感受相同物体的重量与质量间的关系 天气真热,我们先喝杯橙汁吧。(倒入一多一少)皮皮:你要哪杯?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你认为两个杯中的橙汁一样重吗?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同时掂)橙汁多感觉比较重它的质量就多; 橙汁少感觉比较轻它的质量就少。3引进质量单位的意义 要想知道这杯橙汁(多)比这杯的质量“多多少?”或这杯橙汁(少)比这杯的质量“少多少?”靠“掂”的办法就不行了,怎么办呢?需要有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有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借助秤来称一称,小朋友们就知道物体的质量是多少了。 二、整理 (一)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

39、位,“千克”(也可以用这个符号“kg”表示,它是英文单词Kilogram的缩写;“克”也可以用这个符号“g”表示,它是英文单词Gram的缩写。1了解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1)出示1袋盐和2分硬币。 1袋盐的质量是多少?1枚2分硬币的质量约是多少? 方法1:观察物体包装上的标注。设问:净含量1kg表示谁的质量呢? 明确:净含量1kg表示包装袋里盐的质量是1kg。 方法2:用秤称一称 还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秤称一称。 问题:要知道盐的质量,用哪种秤合适,选择什么质量单位?要知道硬币的质量,用哪种秤合适,选择什么质量单位? 2指导使用称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1)指导使用盘秤。 这是盘秤,使用时先要观察

40、: 第一:这台秤的质量单位是什么? 第二:这台秤最多能称量质量是多少的物体? 观察:这台秤的质量单位千克。 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针指向2时,表示2千克(10)千克就是这台秤所能称量的最多质量。称盐验证质量 (2)指导使用天平 这是天平,小朋友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左托盘中放被称量的物体,右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 第二:天平平衡,表明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我们根据砝码来确定物体的质量,因为砝码的质量是1克,所以1枚2分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称硬币验证质量 (3)对比感受1千克和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 这是玲玲,她把盐和硬币同时放在手中掂一掂,你们猜猜,她有什么感觉? 小结:1千克质量的

41、盐比较重,1克质量的硬币比较轻。 (二)认识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1 再次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1)玲玲又称出1克云豆,1千克云豆。 (2)请小朋友们也像玲玲这样,把1克和1千克的物体同时放在手中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快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 感觉:1克质量的大米比较轻,1千克质量的大米比较重。 2提出问题 “千克”与“克”都是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小朋友都知道:1千克=1000克 3检验关系 (1)怎样验证这个关系呢? 备选物体:500克淀粉,250克火腿肠,200克鲮鱼,100克方便面 方法1:用2个500克凑出1000克,放在盘秤上称,质量为1千克。方法2:将两袋淀

42、粉放在盘秤中,再将其放入电子秤中,找到相等关系; 方法3:不同的凑出1000克的方案; 通过检验,证实了:1千克=1000克(或写成)1kg=1000g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1个(1)千克和1000个(1)克表示的质量相等;另一个式子又表示什么呢? 两个式子可以合写在一起,有:1千克(kg)=1000克(g) (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质量的本质属性 1体会1千克同种物体的质量与数量间的关系 菜站的货架上摆着三种大小不同的西红柿。每个小动物买西红柿的个数是这样的兰兔宝宝 红兔宝宝 粉兔宝宝 西红柿(个)5 8 138 想一想:哪个兔宝宝买的西红柿质量最多?你是怎样想的? 细心的小朋友都知道,每

43、个兔宝宝都买回1千克西红柿,所以质量是相等的。 为什么质量都是1千克的西红柿个数不同? 感受:都是西红柿,个大的,每个西红柿的质量多,1千克质量的个数就少; 个小的,每个西红柿的质量少,1千克质量的个数就多; 2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质量的本质属性 (1)下面我们一起来称一称小朋友们常用的、喜欢的质量是1千克、1克的物体。(2)比较物体的质量 请小朋友们比一比: 第一层:比较不同质量单位的物体。 1克邮票比1千克画报质量少,1千克画报比1克邮票质量多; 1千克螺母比1克云豆质量多,1克云豆比1千克螺母质量少; 引导概括: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1千克比1克质量多,1克比1千克质量少。 第二

44、层:比较相同质量单位的物体。比较两个体积有较大差别的物体: 1千克螺母和1千克面包哪个质量多? 提示:用处不同,颜色不同,螺母一小堆,占地方小;面包占地方大;可它们的质量相看来:要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能仅从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观察,而要实际称一称。 (3)拓展思考 皮皮:我从电视中看到宇宙飞船里的物体还会飞呢?我有个问题:就说这两袋面包吧,它们在地球上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的重量一样么? 小朋友:你也有同样的问题吗?建议小朋友们去问爸爸、妈妈,去问老师,去查一查书上是怎样说的。 (四)引导学生学会估计实际物品的质量 玲玲是个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千克与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

45、趣了 1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报亭旁看到晨报报纸特写,泡:多重? 小区门口看到一学生的卡通水壶水壶的特写,泡:多重? 上语文课查小学生字典字典特写泡:多重? 程序:(1)选择质量单位;(2)实物联想;(3)估测质量;(3)实际质量 小结:小朋友们要锻炼自己的估测能力,它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很有用的一项能力。当估测物体质量时,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质量是1千克、1克的实际物体作参考,帮助你进行估测。 2描述物体的质量 (1)整体呈现上述物体的质量 这是玲玲感兴趣的物体的质量。(2)请你把这些质量分类;(3)描述物体的质量。 方法:以某种1千克(或1克)质量的物体为依据描述物体的质量。怎样解释500克质量是

46、多少呢?如:水壶相当于500个2分硬币的质量。 (五)巩固练习1比一比。(在()里填上“”、“(1)2克()2千克(2)1909克()2000克 (3)3千克()3000克 2在()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1)雪饼1()(2)橡皮13()(3)方便面100() (4)白糖500()(5)火腿肠250()(6)大米5()怎样思考? 指导学生利用熟悉的1千克或1克质量的物体做参考,正确选择质量单位。 3怎样能使左右平衡? 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1)1只鹅比1只鸡质量多 想一想:怎样能使左右平衡? 观察天平,天平平衡,你想到什么?解释质量相等。(3)筐中1只羊与8只鹅 由不平衡可知:1只羊比8只

47、鹅质量少 想一想:怎样能使左右平衡? (4)筐中1只羊与7只鹅。天平平衡 (5)一只鸡重2千克,一只羊重多少千克?(6)3只鸡重23=6(千克)(7)1只鹅重6千克(8)67=42(千克)7只鹅重42千克,因为1只羊=7只鹅 1只羊重42千克。 4怎样买最便宜? (1)250g4元(2)100g2元(3)要买700克瓜子,可以怎样买?比一比,怎么买最便宜? 第一种买法:(1)100g(2)出齐7包(3)27=14(元)第二种买法:(1)250g(2)出齐3包(3)43=12(元)第三种买法:(1)250g的2包,100g的2包(2)42=8(元)22=4(元)8+4=12(元)比一比:(1)三

48、种买法的图;(2)每种的钱数;(3)两种12元买法的图,注出12元。过渡: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强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三、实际应用 1小强的早餐 1杯牛奶,2片面包,1个鸡蛋; 问题:小强早餐要吃的这些食品的质量一共有多少克? 2小强的体重 芳芳(卡通头像)小强 小华 体重(22)kg 25kg(40)kg 身高 128cm 133cm 135cm 胸围 56cm 60cm 73cm(1)认识表格;(2)理解25kg的意义 (3)推测小芳与小华的身体质量,说明思考过程。(4)提出数学问题;(5)与标准体重相比,有什么建议。 3小强的登山计划

49、出示香山图片,介绍香山:主峰海拔557米,路可陡了人称“鬼见愁”。暑假中,小强打算在暑假中跟他最要好的小伙伴芳芳和小华举行一个三人的爬山比赛,看谁最先登上“鬼见愁”。 (1)要是在山上吃午餐,你会建议他们带哪些食品? (2)在没有秤的情况下,你能估计出每个人要背的食品的质量有多少吗? 小朋友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的问题,相信你们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人人成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小小数学家。 作业: 1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正好是1千克。2 统计你一天要喝掉多少质量的水。3课改教材P64P66页上的练习。 第3篇:数学教案统一长度单位_二级数学教案

50、_ 数学教案统一长度单位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

51、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 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 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 方法 长 宽 7 3 2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

52、(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 学生: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 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 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 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 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 教师:我们用尺

53、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 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1:长是90。 学生2:长是27。 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 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 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学生测量。 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桌子长90厘米

54、,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六、总结: 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 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 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 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教师

55、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

56、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401624(袋)244569(袋)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2483(袋)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5687(袋)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5678(天)答:可以吃8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