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74821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构建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就业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公共基础课出现了边缘化倾向,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弱化了学生竞争力。有必要重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观对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高职院校;全面发展观;公共基础课程;构建作者简介陈秀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6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9019804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人的全

2、面发展的历史。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对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以及异化的消除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指出,一方面,未来新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另一方面,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近年来,随着招生就业压力加大,不少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存在着极为功利性的认识,片面追求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在重专业技术技能养成、实用工具类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轻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把面向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在次要的位置。一是普遍存在专业课、实践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现象;二是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三是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思想上认为学生只要专业过硬,有一技之长。有一门谋生技术,将来能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就行,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把高职院校等同于职业培训学校。凡此种种,“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技之长,但却难

4、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难适应社会对职业变更的需要”。与此同时,不少高职院校的师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弱化和公共基础课程边缘化现象感到担忧。据调查,56.56的学生和45.00的教师认为高职生需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对“人文修养对找工作的影响”和“就未来发展的影响力”的认识的调查数据又表明,高达63.75的学生和63.13教师认为人文修养对找工作有影响,64.06的学生和73.75的教师认为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力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师生对于人文基础课程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表现出的高度一致性和认同感。而学生人文基础知识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基础

5、课程的开设。面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共课程建设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并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二、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对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当前,人的全面发展已被确立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在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加大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对当前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准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

6、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职业教育对实用性的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此认为高职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却是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误读。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的是高职教育应该贴近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更好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就业为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在信息爆炸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的就业能力,才不至于今天就业明天失业。克服

7、在“以就业为导向”问题上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的片面认识,培养出既具有精熟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二)有利于认清高职教育本质属性,克服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边缘化倾向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据考证,“教育”一词有两个拉丁文词源,一是引导或诱导,一是培养或塑造。这两个词源“代表了两种相互匹敌的作为任务或活动的教育观”。全面发展观统一了这两种教育观,既重视开发、引导,又重视培养、塑造,它要求全面关注人的知情意行,给予学生以全面的关注与影响。通过全新的教育实践,努力“把一个

8、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提出:“教育是要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职业教育应有的职责,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对于人才来说,全面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技能和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人格的综合,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技术素

9、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克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公共基础课程边缘化倾向,把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三)有利于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据调查,与同一专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52.81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人文知识不如对方,而认为专业技能不如对方的只有8.75;24.38的高职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最担心整体素质不如别人。这一调查结果对我们在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中有一定的启示。“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高职院校及其学生在社会上竞争能力如何不能不受其弱点的制约。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人格 塑造等方面的欠缺一直被视为高职生可

10、持续发展的“硬伤”,高职院校和高职毕业生也总觉得“矮人一等”,这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对基础性素质及创新性素质培养力度不够。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其文化基础知识本来就比较薄弱,人文素养、人文知识先天不足,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忽视必需的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差距和缺口将越来越大,必然导致高职生知识视野不宽、人文底蕴不深、缺乏必要的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这使高职生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高职教育有必要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关注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增强自学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相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挫能力等多方面

11、的能力,形成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缩小和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差距,使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能够站在同样的高度进行对话。三、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课程的构建改革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必然要体现在高职课程的设置构建上。调查显示,对于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提出建议“整合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师、学生分别为71.88、70.94,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较为杂乱,缺少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承担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功能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定位思考,在构建原则和建设内容上进行积极探索,使之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

12、标和办学方向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观相适应。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构建应该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归宿、目的、终极意义以及评价标准。(一)目标定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个培养目标中,“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性”是其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安排就是要以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必要的、通用的、核心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为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构

13、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过程中,既要改变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又要克服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的倾向,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特色。(二)建设原则。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这绝非要求学生在技能、智能、体能各方面都平均发展,而是要把它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围绕“就业、创业、创新”的素质培养原则。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构建特色。三是“必需、够用”原则。在“必需、够用”上探索合理的“度”,突出课程

14、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开放性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三)建设内容。为加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构建必须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弹性。为此,可以考虑把公共基础课程优化整合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根据其重要性设置学分,让学生自由选修。只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要求达到的学分即可,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选什么、什么时候选,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还需要外部条件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通过公共基础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15、;通过优化教师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教学与教材改革,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水平;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实训基地、教学设备、教室、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提供重要保障。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同样重要。在公共基础课考核方面,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原则。在考核内容方面突出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考核方式上,根据公共基础课程的不同特点,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卷与论文写作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改革。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建立适合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激励机制。在构建学校自身的评价监控体系的同时,引入社会的评价监控机制,通过社会评价反馈教学质量。(四)参考模式。以人为本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参考模式(图1):责任编辑:舒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