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3175528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户界面设计的可用性(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The Research on User Interface Design and its Usability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机器更强大的功能,机器更强大的功能,操作程序越来越复杂操作程序越来越复杂增加的信息量增加的信息量人脑处理能力人脑处理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用户界面是人与机进行沟通的桥梁,是解决上述平衡问题的关键,研究用户界面是人与机进行沟通的桥梁,是解决上述平衡问题的关键,研究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用性,进行用户界面设计,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实现可用性,进行用户界面设计,实现

2、良好的人机交互,实现“以人为以人为中心中心”的目标。的目标。人脑进化几乎等于零人脑进化几乎等于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电子技术的发展所形成的用户界面呈现多样性:电子技术的发展所形成的用户界面呈现多样性:数字产品(信息产品)的使用操作界面:手机、PDA,mp3 家电产品界面:电视遥控器、洗衣机、冰箱 电脑、网页、软件、应用程序界面 企业工业设备及控制室界面 尤其是科技应用带给人类的愉悦和体验,各种界面的载体产品必将更加深入地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有越来越多的界面问题出现,界面设计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国外用户界面及使用性研究已经相当成功,相当的体系化,而国 内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对用户界面设计基本理论、设计评价与测试进行系统研究,为今 后相关理论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实际意义实际意义 造型只是产品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提高工业设计的水 平,用户界面 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界面设计相关学科的探讨,的理论、方法、以及运用。建立 用户界面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系统化的理论、科学的设计方法与评 价。为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设计提供方法

4、,为其评价提供 标准。用户界面设计是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的重要途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3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研究的思路4用户界面学用户界面研究相关学科用户界面设计相关研究可用性工程学用户界面构造、分类、菜单结构用户认知研究因素、步骤、手段、涉及学科可用性评价方法及目标五个要素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要点通过要素建立的设计方法流程评价与修正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构造及种类产品产品操作件操作件CPU状态状态结果结果声音声

5、音人人 机机 系系 统统视觉视觉触觉触觉听觉听觉大脑大脑下一步下一步动作动作 人机系统示意图人机系统示意图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 与用户的双向交流部分与用户的双向交流部分 体系化的信息部分体系化的信息部分 机机能能部部分分(存储、清点、传动、防伪、显示、软件与用户的交流部分与用户的交流部分体系化的信息部分体系化的信息部分操操作作部部分分(显示屏、操作键、角度、插入槽、吐钞口5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构造及种类用户界面的种类用户界面的种类 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简

6、称简称 GUI)产品的操作部位(产品的操作部位(User interface 简称简称UI)产品外形(形状、尺寸)产品外形(形状、尺寸)产品(系统)的使用产品(系统)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 6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GUI中的菜单设计 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硬件产品的操作界面,几乎都涉及到菜单的设计。菜单是用户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良好的菜单能够将系统语义(做什么)和系统语法(怎么做)直观的显示出来。菜单的结构菜单的结构 日本料理式日本料理式 法国料理式法国料理式 混合式混合式 7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

7、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的认知研究知觉 认识 感觉 人的信息处理机能了解信息存在的阶段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来刺激后产生(光,音,颜色,物体的存在)了解信息种类的阶段刺激信息经处理后产生的(大小,形状状)认识信息的阶段建立概念用户的信息处理过程用户的信息处理过程 感觉系统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8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的认知研究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器官眼耳皮肤及皮下组织刺激可见光一定频率的声波“物”对皮肤的作用识别的特征色彩、明

8、暗、对比度、形状、大小、光洁程度、位置、远近、运动方向等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声源的方向和位置等大小、形状、软硬、光滑度、温度人主要感觉与机的对应人机人机人机视力直接与间接照明听力各种声音大小感知长度、面积、体积辨色力色调、对比度、亮度轻 度 干扰 45db反馈声的设计形状感知形状形状感知产品外形、尺寸较 大 干扰 65db紧急情况提醒物理特性感知软硬、光滑、冷热质地感知表面光洁程度、柔软度响 100db噪声的控制特殊触觉通信需求形状、盲文辨别力可读性、适应性弱 25db正常的使用人主要感觉与机的对应人主要感觉与机的对应9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

9、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的认知研究用户认知和行为特性分析用户认知和行为特性分析 注意 疲劳 人的易出错性 人机的特性比较 记忆、知识表达和思维与理解 10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的认知研究用户生理、心理、个人背景和使用环境的影响用户生理、心理、个人背景和使用环境的影响用户界面设计与共用性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与共用性设计 无论是用户界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其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用户进行观察与研究,这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设计的前提。将用户的范围扩大,从“身边的人”“同样有需要的各种人群”,即为身

10、边普通人设计时,也考虑到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由此,共用性设计产生。11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广广义义的的”健健康康人人”群体群体 高龄人群-1 高龄人群-2 共用性设计适用范围 专用性设计适用范围 孕妇依靠护理人群依靠护理人群少年儿童 婴幼儿 盲人弱视人群 聋哑人群 轻度肢体残疾 重度肢体残疾 轻度弱智人群驼 背、高矮、利左手者法律、医学定义男女、身高、身体条件千差万别自理生活人群自理生活人群 重度弱智人 肢体残疾机能机能项项目目视视力力63动动体体视视力力58视视野野78焦距焦距调节调节反反应

11、应12听力听力43记忆记忆力力58反反应应速度速度60握力握力72关关节节可可动动域域65触触觉觉38平衡感平衡感4660岁与30岁个人体机能比较共用性设计适用范围共用性设计适用范围用户的认知研究12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的认知研究用户界面的共用性设计的原则用户界面的共用性设计的原则 原则一:用户使用的平等性原则一:用户使用的平等性原则二:用户使用的广泛性原则二:用户使用的广泛性原则三:信息的简单、直观性原则三:信息的简单、直观性原则四:信息的可识别性原则四:信息的可识别性原则五:对用户出错的宽容性原则五:对

12、用户出错的宽容性平等使用适用广泛简单、直观可识别信息宽容性用户界面的用户界面的共用性设计的原则共用性设计的原则 13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四大内容用户界面设计四大内容 明确系统(产品)的目的明确系统(产品)的目的 设计关键因素:用户要素设计关键因素:用户要素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评价界面设计评价 14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 明确系统(产品)的目的明确系统(产品)的目的1、明确目的、明

13、确目的2、明确系统和规格、明确系统和规格3、明确用户是谁、明确用户是谁4、明确人与系统的机能(任务)分配、明确人与系统的机能(任务)分配15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 设计关键因素:用户要素设计关键因素:用户要素1、身体要素、身体要素 设计要点:安全、省力、效率2、头脑要素、头脑要素 设计要点:易读、易懂3、时间要素、时间要素 设计要点:与工作相适应的时间4、环境要素、环境要素 设计要点:照明、反射、色彩、嘈声5、相互运用要素、相互运用要素 设计要点:系统需要多个用户参与,被多个用户共同使用 16用户界面

14、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1 1、用户界面必需的设计要素:、用户界面必需的设计要素:1)线索 2)用语3)要素间的对应关系 4)一贯性 5)反应和反馈6)动作原理 17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2、信息的表现:、信息的表现:1)信息的顺序性2)信息的阶层化 3)信息的连续性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18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

15、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3、符号设计:、符号设计:1)视觉符号的分类a、指示性的符号b、图形性的符号c、象征性的符号d、隐喻性的符号2)用户界面设计中符号的特性 a、认知性b、普遍性c、约束性d、独特性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abcab19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4、色彩设计: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分析及用色原则、色彩设计: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分析及用色原则 1)硬件界面色彩设计 (1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 要点:色彩与功能相匹配(2满足人机相适应的要求 要点:符合人的特性(3满足作业环境的要求 要点:色彩与环境匹配2)软件界面色彩

16、设计(1根据对象的重要性选择颜色(2各种颜色设计应该一致(3按照用户习惯选取色彩(4背景色一般选用饱和度低的浅色(5注意背景色与前景色搭配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20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5、形状信息(对操作)的诱导性、形状信息(对操作)的诱导性 形状诱导性的目的在于使用户能正确,自然地进行操作,是符合用户心理模型的表现。例如,电话机的拱起形状暗示用户握持该部分拿起听筒;键盘的下凹形状键诱导用户向下敲打键盘。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21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

17、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评价就是把界面的软、硬件系统按照其性能、功能、界面形式、可用性等方面与某种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对其做出评价。界面设计评价界面设计评价对于任何用户界面都可以使用不同的三类指标,它们是:1设计功能的评价2设计效果的评价3设计问题的诊断22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可用性研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 9241-11(Guide on Usability,1997)国际标准对可用性作了如下定义: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

18、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即用户能否使用产品完成其任务,效率如何,主观感受怎样。可用性可用性(Usability)定义定义用户体验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包括4个方面:品牌、功能性、使用性、内容。23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可用性设计特征用户界面可用性设计特征 1 1、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ed user-centered desi

19、gndesign-UCD-UCD)的设计)的设计2 2、特定的可用性标准、特定的可用性标准1)系统状态具有可视性2)用户拥有控制权及自主权3)系统应与用户习惯相符合4)一致性5)预防错误6)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和改正错误7)强调识别而非记忆 8)适用的灵活性及有效性9)最小化设计10)帮助及文档3 3、迭代设计、迭代设计 24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可用性研究可用性测试方法可用性测试方法 1)用户模型法)用户模型法2)用户调查法)用户调查法3)专家评审法)专家评审法4)观察法)观察法 可用性测试是测试者邀请

20、用户使用设计原型或产品完成操作任务,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用户行为和相关数据,对界面可用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 25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五个要素分析 五个要素五个要素图形用户界面产品外形产品的操作部位产品(系统)的使用说明书头脑要素时间要素环境要素相互运用要素用户界面的种类用户界面的种类身体要素用户界面五个要素分析框架用户界面五个要素分析框架26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五个要素分析 图

21、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简称简称 GUI)1、图标设计 运用要素:头脑要素、环境要素2、信息显示界面设计 运用要素:头脑要素、时间要素27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 产品的操作部位产品的操作部位 运用要素:头脑要素、身体要素运用要素:头脑要素、身体要素1、操作与显示的对应关系设计、操作与显示的对应关系设计A、操作器与显示器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的一致性 B、操作与显示在运动方向上的一致性2、操作的舒适性、操作的舒适性3、按键的暗示作用、按键的暗示作用用户界面设计的五个要素分析2

22、8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五个要素分析 产品外形(形状、尺寸)产品外形(形状、尺寸)运用要素:身体要素运用要素:身体要素1、适合手的尺寸(手工具、操作部位)2、“省力”的设计3、引导性设计 29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五个要素分析 产品(系统)的使用说明书产品(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运用要素:头脑要素、相互运用要素运用要素:头脑要素、相互运用要素30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

23、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流程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1、构筑系统的整体框架、构筑系统的整体框架 2、抽取用户的需求(信息)、抽取用户的需求(信息)3、岗位工作分析、岗位工作分析 4、明确用户方面的设计要求项目、明确用户方面的设计要求项目 5、评价与验证、评价与验证 31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流程用户界面设计流程图用户界面设计流程图 通过五个要素建立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流程图通过五个要素建立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流程图 通过身体要素建立方法流程图通过身体要

24、素建立方法流程图 通过头脑要素建立方法流程图通过头脑要素建立方法流程图 通过时间、环境、相互运用要素建立方法流程图通过时间、环境、相互运用要素建立方法流程图 32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研究结果与展望小结小结1、通过对用户界面学的研究,得出了用户界面的构造,对用户界面和菜单结构进行了 系统的分类。同时通过研究可用性工程学总结了现有的用户界面的可用性测试方法。2、通过研究认知心理学,对用户的认知过程、用户认知行为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用户设计应考虑的五个要素。3、通过对用户界面设计相关学科的研究,了解了设计中考

25、虑要素、手段等,提出了用户界面设计必需的设计要素、信息的表现、形状信息的诱导性、符号色彩设计原则,进而得出了用户界面设计的四大内容。4、通过1和2得出的结论,交叉的分析用户界面设计实例总结出各个要素设计要点。5、通过前三点得出的结论,总结出了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6、综合以上提出了运用1)身体要素 2)头脑要素 3)时间要素 4)环境要素 5)相互运用要素,五个要素以全新的角度来分析用户界面的设计的思路,并且通过这五个要素建立起了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框架。33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总结与展望展望展望1、交互方式的多样化和自然化。2、小型与隐型的趋势 3、服务方式的兴起 4、个性化的进一步满足 5、用户界面的共用性 6、自然交互 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