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3076015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道工程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道工程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道工程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管道工程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工程施工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道工程施工工艺1、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开挖前,必须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的提供,采用探测仪探测结合现场开挖基坑的方法,查明其情况。若施工地段的地下情况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情况不符合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予以处理。(1)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D管沟开挖前,现场施工员和现场之质安员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调和宽度,防止超挖。2)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出开挖边线,复测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由临时便道进入管沟开挖

2、范围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余泥堆土于未开外的基坑位置上,土方需及时外运。3)由于挖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而用人工清底。4)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及管沟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体的隆起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5)开挖至设计管沟底后,可在管沟槽底的一侧做一输水小沟收集管沟底的积水并用泵抽出管沟;雨季施工时,为防止管沟底土壤受水浸泡,预留人工整平的20.OCn)一层的土体应待下一工序进入前方予挖除。6)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

3、修整基底。7)石方开挖采用风镐破碎或切割机开槽,人工辅助清基。(2)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L5m;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3)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D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2)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L5m,且

4、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o(4)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5)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2、施工准备(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2)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等现象的管材。3、下管下管,是指将管子从地面放入沟槽内。下管的方法分为人工下管及机械下管、集中下管和分散下管、单节下管和

5、组合下管等几种。下管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管径的大小、管道长度和重量、管材和接口强度,沟槽和现场情况及拥有的机械设备等条件而定。当管径较小、重量料轻时,一般采用人工下管。当管径较大、重量较大时,一般采用机械下管;但在不具备下管机械的现场,可现场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人工下管。下管时应谨慎操作,保证人身安全。操作前,必须对沟壁情况、下管工具、绳索、安全措施等认真检查。4、管道对口和调直稳固下至沟底的铸铁管在对口时,可将管子插口稍稍抬起,然后用撬棍在另一端用力将管子插口推入承口,再用撬棍将管子校正,使问隙均匀,并保持直线,管子两侧用土固定。管子铺设并调直后,除接口外应及时覆土,覆土的目的是起稳固管子防止位

6、移。稳管时,每根管子必须仔细对准中心线,接口的转角应符合规范要求。5、回填(1)一般规定沟槽覆土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覆土前必须将槽底杂物如砖块等清理干净;回填前,应将沟槽内软泥、木料等杂物清理干净,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浮土及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块及其它杂硬物体;回填过程中,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难时,应采取随下管随回填的措施,为防止漂管,应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以上的高度;沟槽回填,应先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超过IOCm粒径的土块应打碎。在近墙身外的部位为满足防渗要求必须回填粘土,回填土的容重要求不小于14.

7、5knm3,粘土回填的范围及渗透系数、粘粒含量,等应经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应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管道敷设后,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均按有关规范进行工程处理,并应分层整平,分层夯实。(2)回填要求管道安装结束应及时进行管道胸腔沟槽回填,以防止管道热胀冷缩影响接口质量及泡槽浮管,管道与窖井连接部位应在管道安装结束并覆土夯实至管顶以上50厘米后方可砌筑窖井,与窖井连接部位管道底部应浇筑碎基础,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路基高程。沟槽回填还应遵循以下规定: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回填先从管底与基础结合部位开始,沿管腔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并

8、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宜为0150.2m,采用黄砂回填;管顶30Omnl以上回填采用夯填宕渣回填。管顶0.7In以上部分回填,可采用机械回填,但必须从管线两侧同时回填并夯实,也可以使用碾压机械。如果覆盖厚度小于0.7m,管顶须做12Cm厚C20碎保护拱。管道密闭性检验,应在管底与基础腋角部位用砂填实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密实应符合下列规定:主管区的回填土密实度不应小于95%(按轻型击实标准,下同);管道宽度以外次管区的回填土密实不应小于90%;管道宽度内次管区的回填密实度应在(852.5)%之间;其他部位的回填密实度,按设计规定或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有关规定执行;管

9、道沟槽回填土,当原土含水量高且不具备降低含水量条件不能达到要求密实度时,管道两侧及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和管道顶部以上,应加填石灰、砂、砂砾或其他可以达到要求密实度的材料;当管道覆土较浅,压实工具的荷载较大,或原土回填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采用石灰土、砂、砾石砂等可以达到要求的其他材料回填;管接口处连接工作坑回填应采用中粗砂或砾石砂,在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并采用人工进行夯实;新建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部位的回填应符合密实度要求,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撑管道紧贴,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固处理。6、管涵工程(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一测量放样土方开挖一验槽一管涵安装一回填土方f交工验收。(2)管涵施工方

10、法及技术措施土方开挖:本项目工程管涵工程沟槽在路基拓宽开挖结束后进行。管槽开挖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沟,结合人工修整,用反铲挖掘机单槽一次性开挖至距设计标高O.3m处,再由人工进行修底修坡。开挖时根据各条排水沟的走向,从排水沟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施工中注意边坡稳定,及时用潜水泵排除基槽积水,严禁基槽长期泡水。在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清除余土,排干沟槽积水,做到基槽一开挖立即进行涵沟砌石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过久,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nl厚,不得提前挖除,应在管基施工的同时方可挖除,若基底土壤已受扰动或超挖,用碎石砂夯实填平。基槽外Im以内不得堆土,同时堆土不得超过L5m高。拟采用反铲挖

11、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20Cm范围内,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垫层基座:碎石垫层应压实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圆管涵敷设施工: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管涵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管涵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管节接缝:本工程圆管管节采用平口接缝,L-600型闭孔泡沫板填缝1cm,外包40cm宽防水卷材。结构回填:回填在构筑物达到一定强度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采用分层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25cm。地面以下采用汽夯并配合人工回填,地面及地面以上50CnI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回填。为保证构筑物台背与路基畅连接,台背的压实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