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

收藏

编号:2179711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6-16
16
积分
关 键 词:
浅谈 初中生物 教学 渗透 生命 教育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 阿坝州松潘县白羊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定远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生命教育渗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我长期以来努力进行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育,生命,渗透,教学,生物,培养。 一、加强生命教育的认知,完善教育理念 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感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目前的生物教学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各式各样的考试为目标,很少考虑将生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健康结合起来,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我国现行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把生命教育列入中学教育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育,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每一个学生认识生命之可贵、生命之和谐、生命之意义,从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生命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其中的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蕴涵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很好的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利用生殖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   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例如,人的生殖,从精、卵细胞的结合到受精卵,从受精卵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又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再逐步发育成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粉,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基础。因此,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利用生态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的和谐   生物教学中,利用生态学的知识,让学生认识生物的适应性,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当今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来的生物,结果表现为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具有钩、爪和吸盘等结构,适应树栖攀援生活,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植株矮小、叶片小甚至为针形,这就减少了水分的散失。这种相互适应是多么的和谐、多么奇妙!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适应性,结合现实情况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说来,生物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使学生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不尊重他人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现象,因此,生物教学时,可利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的唯一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如在教学“遗传病与优生”时,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讨论一个话题“假如你们不幸有一个患有遗传病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课堂上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有的说“把他弄死算了”、“丢掉算了”等等,回答五花八门,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要认识到患遗传病不是他的错,他同样是个受害者,因为从小就受到疾病的折磨,就更需要正常人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生命的良好品质。   4、利用生命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期望拥有吉利和平安。但频频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和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却暴露出许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极其脆弱,不能珍视生命,也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义。一些年轻学生在遭受了较大的压力时就放弃了生存而选择死亡,这种逃避现实、轻视生命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不能正视“死亡”的表现。对此,我们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从生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一个诞生、生长、生病、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草本植物正常的生死现象,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又怎会有生?“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积极地看待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承载生存的责任,创造生命的价值。 三、利用各种活动,丰富生命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观  1、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适时开展生命教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实验中都涉及生命观问题。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要尽量注意不要随意采摘花草树木,要呵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中,要尽量减少解剖动物的数量,不恶意处置、虐待实验动物,培养学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2、在生物考察活动中,开展善待生命的活动。生物教学经常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活动,那么,在进行活动中就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组织学生野外植被调查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和谐统一,每个生物都有其生存的必要,都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我们也不能采取灭绝的办法,应该采取减少数量的办法,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每个生命。 3、在各种纪念日活动中,丰富生命教育。每年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日活动,生物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生命教育。如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就可利用每年的宣传主题进行珍惜健康,善待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因此,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纪念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就能潜移默化地形成。 生物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科知识中含有大量生命教育的素材,实验活动研究的对象就是生命本身,各种纪念日与生命息息相关,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在生命力的发挥和奉献中去体会生命的魅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79711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