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课件6

收藏

编号:2169107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9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6-09
10
积分
关 键 词:
论语十则 论语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学课件论语十则教学课件6 6 孔子孔子(前(前551前前479),),春秋春秋末期的思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儒家的创始人。的创始人。名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东南)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诗书等古代文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春秋加以删修,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大学中庸孟子合合称为称为“四书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书。孔子思想核心是:孔子思想核心是:“礼礼”、“仁仁”。1.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2.吾日三吾日三省省吾身吾身3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4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5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也。也。1 1学而学而时时习习之,不亦之,不亦说(说(yuyu)乎乎?“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温习”或“复习”“愉快”或“高兴”有有朋朋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亦乐乐乎?乎?人不人不知知而不而不愠愠(yn),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志同道合的人愉快、高兴了解知道怨恨品德高尚的人成语成语 孔子说:学到的(知识)能时孔子说: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反复温习,心里不也很愉快吗?常反复温习,心里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心里不是很欢喜有朋友从远方来,心里不是很欢喜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不也很君子吗?却不怨恨,不也很君子吗?译文:译文:1、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乎?”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时、习、说、时、习、说、朋、朋、知、愠、君子知、愠、君子习习: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乐乐: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不愠不愠:品德修养品德修养2.吾日吾日三三省省(xng)吾身吾身:为人为人谋谋而不而不忠忠乎乎?3.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传不传不习习乎乎?“多次”不是确数反省办事尽心竭力诚实温习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呢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2、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习(温习)3.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可以可以为师为师矣。矣。复习旧知识有新的体会和发现成为老师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进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3、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温习学过的知识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4.学而不学而不思思则则罔罔(wng),思思而不学则而不学则殆殆(di)。思考迷惑而无所得(陷入邪说的)危险空想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4、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罔、殆重点字词:罔、殆学习学习辨正统一辨正统一停滞、危险停滞、危险迷惘迷惘思考思考 5.由,由,诲诲女女(r)知知之乎之乎!知知之为之为知知之,不之,不知知为不为不知知,是,是知知(zh)也。也。教通“汝”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知道通“智”,智慧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才是聪明智慧啊!”5、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不知为不知,是知知也。也。”为政为政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女女”通通“汝汝”“知知”通通“智智”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6.见见贤贤思齐焉,见不思齐焉,见不贤贤而内自而内自省省(xng)也。也。贤人,有才德的人反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看见贤人要向他看齐,看见贤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6、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里仁里仁 7、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述而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的短处。7.三人行,必有我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焉。焉。择其择其善者善者而从之,其而从之,其不善不善者而改之。者而改之。老师长处短处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8.士士不可以不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任重任重而而道远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远乎?士人,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弘”,胸怀宽广;,胸怀宽广;“毅毅”,意志坚强,意志坚强才能接受重才能接受重任,长期坚任,长期坚持奋斗。持奋斗。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宽广胸士人不可以不宽广胸怀、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怀、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任重道远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 8、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远乎?”泰伯泰伯重点字词:士、弘毅重点字词:士、弘毅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9.岁寒,然后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之后凋也。也。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古文云:大寒之岁,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古文云: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后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后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唯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唯临厉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临厉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天冷了,然后才知道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松柏是最后落叶的。”9、子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罕岁岁 寒寒常常 青青(困难)(困难)其他树木其他树木(小人)(小人)(君子)(君子)松松 柏柏凋落凋落(变节)(变节)(保持节操)(保持节操)10.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而可以终身行行乎?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奉行实即问“道”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忠”和和“恕恕“正是孔子正是孔子”仁仁”的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学说的两个方面。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译文:译文: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一句话而可以终有一句话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孔子说:“那就是那就是恕恕吧!吧!自己不愿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愿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卫灵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有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仁仁”“忠忠”“恕恕”不做不做做做分类整理:分类整理:关于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的概念:的概念:包括章;包括章;包括包括 10章;章;包括包括 10两章。两章。文言语气助词文言语气助词不亦乐乎?不亦乐乎?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诲女(汝)知之乎!诲女(汝)知之乎!是知(智)也是知(智)也其恕乎!其恕乎!反问语气,吗反问语气,吗陈述语气,了陈述语气,了教训、强调语气,吗教训、强调语气,吗?吧。吧。推测语气,吧推测语气,吧肯定语气,了肯定语气,了之之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二、部分重点字词二、部分重点字词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松柏之后凋松柏之后凋时有物外之趣时有物外之趣项为之强(僵)项为之强(僵)诲女(汝)知之乎诲女(汝)知之乎指代学习内容指教诲的内容助词,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相当于“的”此、这件事二、部分重点字词二、部分重点字词其其 择其善者而择其善者而其恕乎其恕乎见藐小之物见藐小之物 必细察其纹理必细察其纹理蹲其身,使与台齐蹲其身,使与台齐指代指代“渺小之物渺小之物”指自己指自己指同行的指同行的“三人三人”大概,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情态大概,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情态而而不知而不愠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有一言而可有一言而可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为人谋而不忠为人谋而不忠不信不信学而不思学而不思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死而后已表示顺接关系转折递进并列说说 三、通假字三、通假字 知知 女女 四、背诵全文四、背诵全文 悦悦汝汝 智智而而拔山倒树而来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所吞冲烟而飞鸣冲烟而飞鸣表示修饰(中心语)顺接(承接)并列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语十则》教学课件6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69107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