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试题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655646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试题库(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论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A.黄帝内经B.难经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2.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E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D.千金要方3.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BA.伤寒杂病论B.诸病源候论C.难经D.金匮要略E.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E.神农本草经是A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 D.吴琨E.以上都是14.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B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 D.吴琨15. 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对A. 症状和体征的概括C.病因和病机的概括E

2、.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4.A.扁鹊B.华佗C.陈无择D.刘宗素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CE.张从正1.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内经5. 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王叔和B.刘宗素一C.张从正D.李杲E朱丹溪C.难经2.金元四大家指的是B.李杲D.朱震亨E.王叔和 百病内生”的医家是 D百病由生”的医家是 DB.朱震亨D.李杲E.刘宗素 攻邪巳病”的医家是 BB.张从正D.李杲E.张井岳 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CB.张井岳D.张从正E.李时珍A.刘宗素当为刘完素C.李杲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E.着眼于病,立足于防治4.45、6、5.的思维方法。(一般个别)中医

3、护理学的任务有. 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C.病后调护,促进康复 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7、系构筑贡献之大者,莫过于ABDA.叶桂B.薛雪C.吴琨D.吴瑭对温病学理论体10.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针灸甲乙经C.针灸资生经 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 医家是CA.张从正C.刘宗素7. 认为“内伤脾胃7. 认为“内伤脾胃:A.李时珍C.张从正8. 认为“病由邪生A.张仲井C.王叔和9. 认为“阴常不足A.李杲C.朱震亨B. 铜人腧穴针灸经D.针灸大全E.针灸聚 英1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A6.认为百病多D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CB.病因和病位的概括D.

4、病机与病位的概括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C.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 念E.以上都不是ACDEB.类经D.神农本草经ABCE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 献。创“卫、气、营、血”辨 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B.张从正D.李时珍ADB.恒动观念D.辨证施护E.伤寒杂病论E.朱震亨ABCDE B.既病防变,控制病情 D.积极养护,以防复发A.叶天士 B.吴又可C.吴鞠通D.吴琨E.汪昂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 大贡献。E.汪昂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二、填空题1.黄帝内经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包括 _和两大部分,共 卷,篇。(素问灵

5、枢18162)2.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药物学史著。2.辨证施护4.恒动观念书中载药5.司外揣内种。(神农本草经365)3. 唐代孙思邈编撰的和,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4.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 候学史著,对种病候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进行了 详尽的论述。(诸病源候论1729)5.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6. 中医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7. 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成现今的与 。和。(伤寒论金匮要略)8. 晋代王叔和编撰后半夜为 C的,是我国第一部后半夜

6、为 c脉学史著。(脉经)B.阳中之阳9. 中医的主要内D阴中之阴E.阳中之太阳容大致可分为和两阴中之阴属c大块。(基础应用)E.阴阳平衡10. 演绎是从.C三、判断题:1、 辨证论治之“证”指的是症状。(X)E.对立统一2、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D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B.阴阳的消长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 D.阴阳的转化E.阴阳的相互制约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6.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C.金和木7. 在医学领域中A.推动C.亢进B.事物的对立统一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 土和 火DE.温煦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二是辨E.脉象洪大病论治。(X)同病异治

7、是因为药不同。(X )B.相克异病同治是因为证相同。D.相侮E.母病及子(/ )的是 A“同病异治”、“异病同B.肺病及肾治”实质上即是D.肝病及脾E.脾病及肾人体是由许多组织器官组成的,是以五脏为中心的。(/ )证同治同”、 知肝传脾”是指B.木乘土 D.母病及子E.子病及母多食酸则伤B.肝C.脾D.肺E.肾13.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证异治异”。(V)9、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10、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 的统一性。(V )三、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3、整体护理四、简答题:1. 试述黄帝

8、内经的内容及意义。2. 试述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及意 义。3. 试述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意 义。4. 简述中医辨证与施护的关系。5. 试述如何理解“天人相应”。D.肺E.肾D.涕E.唾BD.肉E.泪ACD.肺E.肾ABDEE.阴阳平衡E.有条件的六、论述题:1. 中医理论体系有何特点?(阳阴)第一章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阴阳的可能性1. 根据阴阳的可分性,A.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2. 自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A.阴制约阳B.阳制约阴C.由阳转阴D.由阴转阳3. “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4. “重

9、阴必阳”、 “重阳必阴”属于A.阴阳的对立C.阴阳的互根5. 阴阳是指EA.事物的对立C.事物的一分为二BB. 土和金D.木和土下列哪项功能属阴B. 兴奋D.滋润8. 下列哪项属于阴的症状DA.声高气粗B.多言躁动C.舌苔黄腻D.脉象细涩9. 肺病伸肾属于当为“肺病及肾”A.相生C.相乘10. 属于“子病犯母”A.心病及肝C.肾病及肝11. “见肝之病A. 木克土C. 土侮木12.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A. 心、B.肝C.脾D.肺A. 心B.肝C.脾1. 试比较阴阳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14. 五液中属火的是CA.泪B.涎C.汗15. 根据五行归类,五体中属木的是A.脉B.筋。

10、目(二)多项选择题1. 人体脏腑分阴阳,属于阳者有A.胃B.心C.大肠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阴阳依存B.阴阳对立C. 阴阳盛衰D.阴阳消长3. 阴阳的消长是AD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4. 中医学概括阴阳失调主要有ABCD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转化E.阴阳消长5. 下列各征象中属阳的有ACDA.色泽鲜明B.语言低微C.呼吸有力D.脉浮数E.脉细数二、填空题1. 人体部位阴阳属性:体表背部属,体表腹部属2.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在外”。邙日之守也阴之 使也)4

11、. 五行中,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两个方面。(母病及子子病及母)5. 五行中,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 及。(相乘 相侮)6. 根据阴阳基本内容,“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孤阴不 生;独阳不长”属于。(阴阳转化 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7. 以水为例,其母为,其所不胜为。(金土)8. 引起乘侮的原因有 和 两个方面。(太过 不及)9. 五行,指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即、。(木火 土 金水)10. 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三、判断题1. 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 的、兴奋的等都属于阴的范畴。(X)2. 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12、金,金生水,水生木, 以次相生,如环无端,生化不息。()3. 五行中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金,金克木,木克火。 (X)4. 五行中相乘的次序是:木乘土,土乘火,火乘水,水乘金,金乘木。 (X)5. 五行中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水,水侮火,火侮土,土侮木。 (X)6. 色泽晦暗,语言低微,呼吸无力,脉细数等属于阴的范畴。()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相互转化。(X)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 用 (X)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 (/)9. 五脏为阴,心为阴中之阳。 ()10.

13、阴阳是指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X)四、名词解释1. 阴阳学说2.五行相生3.阴阳互损4.母病及子5.五行五、简述题1. “阴长阳消”与“阳长阴消”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如何体现?2. 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 按照相生规律传变的病情如何?4. 按照相克规律传变的病情如何?5. 试述阴阳的对立制约?六、论述题第二章藏象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脏腑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13.把水谷精微通过传输和散精作用上输于肺的脏器是BA.胃B.脾C.肝14. 中医的“:膻中”是指CA.心B.MC.心包15.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A.脑B.脏腑C.经络(二)多项选择题1.心的生理功能是 BCA.宣散卫

14、气B.推动血行C.主藏神D.开泄汗液2肩又称ABCDE冬胃腔B.太仓C.水谷之海D.受盛之官3.胆为奇恒之府的依据是ABD.胆E.小肠D. 肝E.肾以滋养DD.骨骼E.以上都不是E. 主全身之气E.水谷气血之海A.督脉B.冲脉14.带脉的功能为 BA.涵蓄十二经气血C.调节全身阳经之气E.以上均不是5. 试述脾的运化水湿功能。C.任脉D.带脉E.以上均不是B.约束纵行诸经D.主管一身之表里15. 下列除()外均是络脉特点EA.纵横成网络B.主要由腕踝部分出C.较细小D.走向表里经脉E.走行较深部16. 下列除()外均是经脉特点 EA.运行气血主干B内属腑脏C.外络支节D.表里相合E.走行浅而易

15、见A.五脏D.脏、腑和奇恒之腑2.五脏是指B.六腑E.奇恒之腑C.五脏和六腑A.形态中空B.胆藏胆汁C.胆汁且消化D.胆与肝相表里E.胆不直接转化饮食物4. 肝藏血的功能包括ABC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防止出血D.生成血液E.推运血液5.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CDA.肾主藏精B.肾主藏血C.肾主水D.肾主纳气E.贮尿和排尿二、填空题1. 脏的生理功能是和。(化生贮藏精气)2. 腑的生理功能是 和口。 (受盛 传化水谷)3. 肺在体合_,其华在,在窍为。(皮毛鼻)4. 脾在志为_,在液为。(思涎)5. 心的主要功能是 和。(主血脉主神志)6. 肾的主要功能是 和。(藏精主水、主纳气)6.

16、肾的主要功能是,和。(藏精 主水、主纳气)7.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主决断助消化)7.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8. 金匮要略注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 统摄。”(脾气)9.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之官也,出焉。” (君主神明)10.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 相通,下端接 相连。(幽 门与胃阑门与大肠)三、判断题1. 五脏是指心、肝、胆、胃、肾。(X)2. 奇恒之腑是指胆、脉、脑、筋、骨和女子胞。( X)3.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寸)4.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藏血。(X)5. 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的气为卫气

17、。( X)6. 六腑是指胆、胃、大肠、肝、脾、膀胱。( X)7.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形成密切的联系。(寸)8. 肾藏精,精化为气,布散到全身,是通过三焦起作用。(寸)9.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心主血脉。( X)10. 与肾相表里的脏腑是三焦。(X)四、名词解释1.膻中 2.肺朝百脉 3.娇脏 4.髓海 5 肩气A.心、肝、胆、C.心、肝、脾、E.心、肝、胆、肾B.肾D.肝、胆、 肝、脾、肾 肾3.在脏腑之中,生命活动的中心为CA.心B.脑C.五脏D.六腑E.奇恒之腑4.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BA.脑B.心C.肝D.五脏E.六腑5.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包括EA.五脏B.六

18、腑C.奇恒之腑D.形体、官窃CE.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B. 一般不参加气血流注6.神之舍为AD.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A.心B.肝C.脾D.ME.肾7.心在五行中属于BA.木B.火C. 土D.金E.水8.推动血液循于脉中,周流全身的是EA.心阴B.心阳C.心脉D.心脏E.心气9.肺在五行中配属为DA.木B.火C. 土D.金E.水10.多汗和易感冒,大多是因为AA.肺气虚B.肺血虚C.肺阴虚D.肺阳虚E肺虚11.外邪袭肺,多从哪个部位而入CA.皮肤B.腔C.鼻喉D.肺卫E.腠理12.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CA.水谷B.精微C.水谷精微D.脾、胃E.以上都不是17.下列经脉除()外均是阳经DA.阳

19、跷脉B.阳维脉C.阳明经D.冲脉E.带脉五、简述题1. 试简述肺的治节作用?2. 肾主骨生髓指的是什么?3. “恐则气下”指的是什么?4. 胆主决断意义是什么?5. 试述脾的运化水液功能。18.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DA. 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D.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19. 下列关于奇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CA. 奇经八脉指督、任、冲、带等八脉B. 不直接属络五脏六腑C. 直接属奇恒之腑D. 奇经八脉中督、带、阳维、阳跷属阳E. 只有督脉任脉有络脉20. 下列关于奇经的叙

20、述错误的是A.不直接属络脏腑C.都没有所属的经穴E. 督任参加流注称十四经流注(二)多项选择题1. 手、足三阴的体表循行规律是第三章经络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肺经属于A手三阴经B手三阳经C.足三阳经D.足三阴经E.奇经八脉2. 大肠经属于A.手三阴经B.手三阳经3. 手足三经所属的脏腑是足三阴经E.奇经八脉A.心包B.胆4. 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A.手太阴与手太阳C.阴维与阳维C 三焦亠八、BD. 小肠丘胃B.足厥阴与足少阳D.任脉与督脉E.阴跷与阳跷A.太阴在前B.少阴在前C.厥阴在中D.少阴在后E.厥阴在前2. 手、足三阳的体表循行规律是 ABEA.阳明在前B.太阳在后C.太阳在前

21、D.少阳在后E.少阳在中3.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是 ABCDEA.不直接隶属于脏腑B.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C.有一定的循环路线D. “别道奇行”E以上都是4. 经络的连属部分是 CDEA.十二经别B.十五络C.内属脏腑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5. 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 AB5.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络是 CDA.阴维脉B.阳维脉C.阴跷脉D.阳跷脉E.十二经筋E.十五络脉E.手太阴肺经E.手太阴肺经A.心、小肠、胃B.心包、三焦、C.大肠、胃、肺D.肝、胆、肾E.脾、心、肾10. 脾的经脉名称是EA.手太阴B.足阳明C.足少阴D.手厥阴E足太阴11. “阴脉

22、之海”是指CA.督脉B.冲脉C. 任脉D.带脉E.以上均不是12. “阳脉之海”是指AA.督脉B.冲脉C任脉D.带脉E.以上均不是9.下列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正确的是 B6. 十二经脉中,连目系 的经脉有BDA.脾经B.心经C.肾经D.肝经E.肺经7. 属于经脉的是 ABC其具体区别是 ABCB.不与脏腑直接络属D.不属经脉ACDB.手厥阴D.足太阴E.手太阴络,沟通的,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手脉之海”是指B5. 十二经脉的交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B. 阴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C. 阳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D. 阴经与阴经多在胸部交接E. 阴经与阴经多

23、在四肢部交接6. 任脉属于 B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7. 手厥阴心包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A.手阳明大肠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8. 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 A8. 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 CA.手阳明大肠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9.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 B13.A.十二经脉B.十二经别C.奇经八脉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8.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BCAB.督足脉厥与阴任经脉与为足表少里阴经为表里C. 手厥阴经与手太阳经为表里D. 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为表里E.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9. “奇经”不同于

24、“正 经”,A.无表里相配关系C.上肢部无奇经分布E.下肢部无奇经分布10. 分布于腹面的经脉有A.足少阴C.足阳明二、填空题1. 经通络路是。运(行气,血脏腑内外)2. 正经有十二,即、和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3. 络脉分为、 和 等。(十五络浮 络孙络)4. 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交接是本着 规律进行的。(阴 十二经 升阳降)5.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沟通之间的_,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作用。(十二经脉 联系)6. 经络系统是有 和 组成的。(经脉络脉)7. 由于任、督二脉各有其循行的部位和所属,故与十二经相提并 论,合称为。(腧穴十四经)8. 带脉起于,束腰而前垂,统束 诸经。(胁

25、下纵行)9. 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核心)10. 十二经脉内属于,外络于。(脏腑肢节)二. 判断题1. 孙络是指络脉中最小的分支。()2. 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督脉。(X)3. 起于胞中的经脉有督脉和任脉。(X)4. 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5. 络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 (X)6. 经脉分布于人体较深处( )7. 阴维阳维二脉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8. 任脉统束纵行诸经(X)9.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10. 手三阴经从手走胸(X)四、名词解释5分1.经络 2.奇经八脉 3.阳脉之海4. 阴脉之海 5.血海五、简答题1.经络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2.经

26、络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3. 十二经脉有何交接规律?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如何?5. 奇经八脉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第四章病因病机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AA.邪气亢盛,正气未衰B.脏腑功能紊乱C.气血淤滞D.水液潴留E.气机失常2.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AA.怒则气乱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思则气结E恐则气下3.以实证而言,错误的是BA.神识狂妄B.五心烦热C.小便不通D.痰涎壅盛E.胸闷脘痞4.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D4. 寒邪致病,引发 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D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C.寒性凝滞,痹阻经

27、脉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E.寒邪偏盛,阳气受损5.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BA.为阳邪,其性炎热B.为阳邪,其性 开泄C.为阳邪,伤津耗气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为阴邪,易阻遏气机6. 七情内伤至病,最多见于 BA.心、肺、脾C.心、肝、肾7.暑邪为病,症见汗多,A.暑性炎热C.暑性升散8. “至虚有盛候是指A.虚中夹实C.真虚假实BA、肝、脾D. 心、肺、肝E.心、肺、肾气短,乏力,是因为CB. 暑多挟湿D.暑扰心神E.暑为阳邪CB. 实中夹虚D.真实假虚E.虚实并见9. 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 B9.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甚则

28、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CA.悲则气消C. 惊则气乱10. 虚证的病理特点是A.邪正交争C. 正虚邪盛B.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DB.正邪相持D.正虚邪不盛 ()为主。E.怒则气上E.邪胜正衰A11. 瘀血引起的疼痛以A.痰 B.饮C.水D.湿14.湿邪困遏作痛的特点是AA.重痛B.胀痛C.冷痛D.隐痛E.刺痛15.阳盛格阴是指AA.真热假寒B.表寒里热C.热证转寒D.真寒假热E.寒证转热(二)多项选择题1.易伤津耗气的病邪有ABCA.火邪B.燥邪C.暑邪D.风邪E.湿邪2.形成瘀血的原因是BCEA.二焦气化失司B.气气滞C.血热、血寒D.思虑过度E.外伤出血3.中气下陷证可见ABDA.久泻久痢

29、B.头晕目眩C.便中夹血D.小便浑浊如米泔E.大便干结4.疫病发生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ABCA.气候的反常变化B.预防隔离不利C.空气、水源或饮食物受到污染D.情志因素的影响E. 气机升降失调得影响5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ADA.喜B.怒C.悲D.惊E.恐6. 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有ABCA. 痰B.饮C.水肿D.气喘E.瘀血7. 气机失调主要包括ABDEA.气滞B.气逆C.气虚D.气闭E.气陷8. 属于善行数变的特性是ADA.病位游移B.动摇不定症状C.易汗出D.变幻无常,发病迅速E.易伤人上部9. 虚实的病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两方面的盛衰消长变CD

30、A.刺痛B.胀痛C.隐痛D.重痛E.钝痛12.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DA. 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湿邪A.气B.血C.正气D.邪气E.阴阳10. 影响正气的因素有ABCDA.体质B.生活环境C.精神状态D.营养状况E.生活习惯二、填空题1. 实证,是指 的一种病理反映。 (以邪气盛为主要 矛盾)2. 中医认识病因,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审证)求因)(辨证(审证)求因)3. 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脏腑。(气 机紊乱)4. 惊则气,伤 脏。(乱肾)4. 惊则气,伤 脏。(乱 心)5. 六淫和疫疠是 致病因素。(外感)6.

31、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是因盛引起的。(邪气)7. 痰饮的形成与,脏腑功能 失调密切相关。(脾肺肾)8. 多与湿邪挟杂为病的邪气是。(热邪)9.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正气的强弱)10.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_。(湿性粘滞不易祛除)三、判断正误题1. 温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季。 (X )2. 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暑”。()3. 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 舌苔黄。其病机是阳盛格阴。(X )4. 湿邪侵犯人体常出现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 血,小便浑浊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湿性趋下。(X)5. 在发

32、病过程中,邪气的作用是发病的重要条件。()6. 火的特性是曲直。(X)7. 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寒。(X)8. 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其病机是阴阳 格拒。()9. 脾在志为怒(X)10. 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津液。()四、名词解释1.六淫 2.七情 3.阴阳失调4.五1.132. 六淫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3.阴阳失调有哪几种基本形式?4.瘀血的病证特点有哪些? 5.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哪些?病因 5.病机简答题七情内伤致病最易损伤哪几脏?其原因为何?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C(一)单项选择题1 .望神重点是观察CA.面色B .神情。.两目D.形体E.姿态2.面部

33、青色主病,错误的是DA.寒证B.痛证C.瘀血证D.水饮证E .惊风3.舌质淡白光莹,属于BA.气血两亏B.阳虚证C、寒凝D、血瘀E、阴虚第五章诊法 一、选择题4.症见身目发黄,发热,苦,胁肋胀痛,或胁下有痞块,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尿黄,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 AA.肝胆湿热B.肝胃不和C.湿热蕴脾D.肝阳上亢E.心火亢盛5. 青色与黑色的共同主病为 BA.寒证、湿证、虚证B.寒证、痛证、瘀血C.湿证、瘀血、惊风D.水饮、瘀血、痛证E.惊风、痛证、寒证6. 诊断为正常舌象,哪一项是 错误的EA.舌质淡红B.舌苔薄白C.舌体活动灵活D.舌体柔软E.舌质娇嫩7. 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

34、食是()的表现。 DA.有神B.少神C.失神D.假神E.以上都不是8. 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BA.痰湿B.虚火C.气滞D.气虚E.血虚9. 患者气酸馒多见于CA肩热仁胃有宿食10. 大便有腥味为A.消化不良C.虚寒证B.龋齿D.腔不洁E.消化不良CB.胃热证D.实热证E.以上都不是11. 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 DA.望色B.诊舌C.切脉D.诊病12. “望色十法”A.病邪自里出表C.病由实转虚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B.病由阴转阳 D.病虽久而邪将解13.下列哪一项的二种脉象不是相反的EA.洪脉与细脉B.滑脉与涩脉C.弦脉与濡脉D.长脉与短脉望诊患者形体消瘦、E.嗅气味EE.病由重转轻A缓脉

35、B.洪脉C.实脉D.大脉E.紧脉(二)多项选择题1.滑脉可见于ABCDA.实热B.食滞C.痰饮D.平人E.血瘀A.力量的不同B.脉位的不同C.至数的不同D.节律的不同E.流利度不同15.下列哪一种脉象亦为平人之常脉AA.气阴两伤8.胃阴枯竭C.气血不足。胃气将竭E.阴阳两亏3.淡白舌主ABCA.血虚B.阳虚C.气虚D.阴虚E.瘀血4.诊断为正常舌象,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BCDA.舌质淡红B.舌苔薄白C.舌体活动灵活D.舌体柔软E.舌质娇嫩2.患者出现镜面舌提示ABCD5.眼眶周围色黑是因为:BCD5眼眶周围色黑是因为:BCEA.瘀血B肾虚6. 小儿指纹色青主病是A.外感表证C.血络闭阻7. 身体

36、强壮的特征是A.骨骼粗壮C.面赤颧红C.水饮D.痛证E.寒湿带下BDB.惊风D.痉痛E.里热ABDEB.胸廓宽厚D.皮肤润泽E.肌肉充实8.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是CDA.白苔B.黄苔9. 潮热可见于BCDA.气虚C.阴虚10. 疼痛形成的原因有C.灰苔D.黑苔E.滑苔B.热结胃肠D.湿热蕴于中焦E.血虚ABCDE14.虚脉与浮脉的主要区别是 AE.滑脉与动脉二、填空题1. 五色主病,黑色主病包括三个方面,即主肾虚、 。(水饮瘀血)1. 五色主病,黑色主病包括五个方面,即主肾虚、 、和。(寒证、水饮、瘀血、剧痛)2.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3. 腻苔多由,湿浊上升所致。(痰

37、湿内盛)4. 望神时,病人两眼灵活明亮,神志清楚,反应灵敏属。(有神)5. 疼痛时面部颜色可见,。(青色 黑色)6. 胃在舌的分属部位是。(舌中)7. 望舌的内容包括荣枯,老嫩,和。(裂纹齿痕)8. 消渴病晚期病人的病室味道为。(烂苹果味)9. 胃热证可见,。(消谷善饥 大便秘结)10. 小儿食指脉络分为,三关。(风气命)三. 判断题1. 牙龈红肿热痛多属胃火上攻。()2. 小儿囟门凹陷,多属寒证。(X)3. 患者盗汗的原因为气血两虚。(X)4. 疼痛的性质如针刺甚或刀割为刺痛,多属气滞。(X)5.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为虚脉。(X)6. 小儿指纹色鲜红浮露者多属外感表证。 (V )7

38、. 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的医学家是张仲景。(X)8. 肝郁气滞胸肋疼痛的特点是绞痛。(X )9. 睡时汗出,醒时汗止是自汗。(X)10. 崩漏的表现是非经期出血不止。(V)四. 名词解释1.望诊 2.问诊 3.常脉4.寒热往来 5.四诊合参五. 简答题1. 望面色中,实热、虚热的面赤有何不同?2. 何谓正常舌象? 3.舌诊的意义?4.何谓“回光返照”? 5.阴黄与阳黄的区别有哪些?第六章辨证与护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A.感受外邪所致C.必发展成里证B.起病一般较急D.病较轻病程短E.恶寒发热并见2.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A. 寒证恶寒喜热,热

39、证恶热喜冷B. 寒证渴喜冷,热证渴不渴B. 寒证渴喜冷,热证渴不欲饮C. 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D. 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 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3. 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A.见于病久体弱患者C. 病变趋势极其危急E.对方亦可随之而亡4.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DA.虫积B.痰湿燥E.气逆5.AB.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D.以出现“绝汗”为特征C.血瘀D.内A.感受外邪B.气滞血瘀C.痰浊凝聚D.气血不足E.肾精亏虚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CA.便溏臭秽B.干苦C.面红尿清D.舌苔黄腻E.脉细而数6.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C此题与第一题重复,宜去之A.感受

40、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较急C.必发展成里证D.病较轻病程短E. 恶寒发热7.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DA. 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B. 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 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诊断心阳暴脱哪项不是心血虚证的临D. 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 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8.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AA. 肢厥脉微B.舌质淡胖C. 面色苍白D.心胸闷痛E.脉象结代9.床表现:BA.眩晕健忘B.舌红脉数C.心悸怔忡D.唇舌淡白E.失眠多梦10. 下列哪项是鉴别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主要依据:A A.烦热B.心悸C.脉细D.失眠E.多梦11. 恶风发热,干咽燥,咳痰少而粘,

41、不易咯出A.燥邪犯肺证B.肺热炽盛证C.肺阴虚证D.风热犯肺证12. 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A.暴饮暴食B.过食生冷C.思虑过度D.劳倦内伤13. 肝病最常见的特征性症状是:A.胁肋胀痛B.干苦C.苔白脉弦D.头晕目眩14. 对诊断肾阳虚证最有意义的是A.腰酸耳鸣,夜尿频多C.梦遗早泄,烦热盗汗E.BB.阳事不举D.形寒肢冷应诊为:E.风热犯表证E.久泄久痢E.心烦易怒腰酸畏寒 舌淡脉弱15.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应除外哪一AA.寒滞肝脉B.邪热亢盛C.肝阴亏虚D.肝阳亢逆E.肝血不足(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项不属八纲:BCA.阴阳B.标本C.邪正D.寒热E.表里2.实证的本质一般有:A

42、BDEA.邪气盛实B.正气未虚C.正气偏虚D.病势较剧E.实邪停聚ACD3.表证能较快治愈的理由有哪些:A.位浅程短病轻B.辨证治疗简单C.内脏症状不明显D.正气一般未虚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是:BE A.是否外邪侵袭B.是否恶寒发热 C.是否咳嗽D.是否身痛 下列哪些为心脉痹阻的原因: ABCD A.寒凝B.痰阻C.血瘀D.气滞E.热壅 下列哪些为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ABCE A.咳嗽,痰稠色黄B.发热,微恶风寒 C.微渴,咽喉疼痛D.胸痛,呼吸气粗E.苔薄黄,脉浮数 哪些是肝郁气滞证的症状:ABCDA.情志抑郁B.喜太息C.胸胁胀满D.月经不调E.头痛头晕 下列哪些为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43、:ABDE A.暴注下泻,色黄臭秽B.身热腹痛 C.脘腹胀坠,食入尤甚D.里急后重 E.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热极生风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BE A.高热神昏B.四肢抽搐 C.眼歪斜D.舌红少苔10.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BCDE 人.身目发黄如鲜橘B.厌食呕恶 C.阴部瘙痒D.带下黄臭二、填空题 表里是辨别 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寒证的护治原则是。(温以祛寒) 表证可分为、四种 形式。(表热表寒表虚表热(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虚实辩证中,虚主要是指,实主要是指。(正气不足邪气盛4.5.6.7.8.9.1.2.3.4.实)E.邪气并不严重E.是否脉浮下痢脓血 肛门灼热E.脉弦有力E.舌红苔黄腻

44、病位)3. 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渴,烦躁不安,苔白糙而干,此属表邪人里。 (X)4. 八纲辨寒热是指辨病位的浅深。(X)5. 阳虚证的主要特征是经常畏寒肢凉。()6.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舌淡。(X)7. 咳嗽,咯痰清稀,喉痒,微有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应诊为风寒袭表证。(X)8. 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暧气。()9. 发热,齿龈红肿疼痛出血,渴欲饮,舌红脉数,宜诊断为心火亢盛证。(X)10. 长期便结,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最宜诊断为肠燥津亏证。()四. 名词解释1.八纲 2.里邪出表 3.阳虚证4.脏腑辨证 5 .痰热壅肺证五. 简答题1. 简述表里辨证的临床意义

45、?2. 简述里证的成因?3. 比较风寒束肺证与寒饮阻肺证异同点。4. 鉴别热极生风与阴虚动风的成因及临床表现。5. 何谓膀胱湿热证?其成因及临表现如何?何谓膀胱湿热证?其成因及临床表现如何?第七章防治与护理原则一、预防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预防为主”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历来就十分重 视,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 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未病先防1养生调养情志坚持锻炼顺应自然注意饮食起居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2.防止病邪浸害(二)既病防变1.早期治疗

46、2.控制传变二、治疗与护理原则 治疗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 的最基本法则,对中医临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疗与护理原则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相因制宜四个 方面。治疗与护理原则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四个方面。(一)治病求本1.治标与治本2.正治与反治(二)扶正祛邪疾病的演变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 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三)相因制宜当为“三因制宜”是治疗和护理时,针对疾病发生发 展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四)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本质是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 坏,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1.损其有余2.补其不足三

47、、治法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治法与治则不同,治则指导治法,治法 是治则的具体体现。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两个内容。治疗大法又称基本治法, 概括了多种具体治法的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汗、吐、 下、和、温、清、消、补八法。5. 阴阳是概括 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病证类别 总纲)6. 饥不欲食是 的表现;消谷善饥则是 的症状。(胃 阴虚证胃热炽盛证)7. 心血虚证是以、伴症状为辨证要点。(心悸失眠健忘血虚)8. 肝火炽盛与肝阳上亢证的区别在于,肝火炽盛证以 见症 为主,病性属;肝阳上亢证以 之象明显,病性 属。(火热实阳亢虚)9. 肝阳上亢的护治原则是。(平肝潜阳)10. 心火

48、亢盛证,若见舌生疮红肿疼痛者,常称;若兼有小便短、赤、第七章 防治与护理原则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CA.先扶正,后祛邪B.先祛邪,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2. 所谓“从治”是指E涩、痛则称为。(心火上炎心热下移小肠) 三.判断题1. 表证的发热是潮热。(X)2. 真寒假热的病机是阴盛格阳。()A.寒者热之B.实者泻之C.热者寒之D.虚者补之E.以上都不是3. “寒者热之”BA.反佐法B.正治法C.正治法D.从治法E.扶正法4.“正治的意义”CD.扶助正气E.以上均非5. “虚则补之,实则泻AA.逆治法B.从治法C

49、.治标法D.反治法E.以上均非6.下列个项,哪项属于治则CA.温阳B.利水C.祛邪D祛痰E.解表7.冬季用药,慎用寒性药,,其理论依据是B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邪8 .扶正法则适用的病证是BA.正虚邪实的病证B.正气邪亦不盛的病证C.邪实正不衰的病证D.以止虚为主的病证E.以邪实为主的病证9.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AA.治病求本B.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扶正祛邪D.既病防变E.调整阴阳10.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体现在DA.标本兼顾B.扶正祛邪C.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生活习惯,用约亦有所区别D.既病防变D.未病先防,,既病防变E.以上均非(二)多项选择题1.属于

50、中医治则的内容有BCDEA.辨证论治B.治病求本C.调整阴阳D.相因制宜E.扶正祛邪2.适用于扶正的病证ACA.正虚为主的病证B.邪盛正不虚的病证C.真虚假实证D.虚实夹杂证E真实假虚证3.适用于祛邪的病证是ACEA.邪气亢盛的病证B.上实下虚证C.邪气盛正气不衰的病证D.下虚上实证E.真实假虚证4.中医学治未病是指ACA.未病先防B.正治反治C.既病防变D.扶正祛邪E.治标治本5.应慎用温热之剂的体质是:ACA.阳盛之体B.阴盛之体C.阴虚之体.D.阳虚之体E.气虚之体6.应慎用寒凉之剂的体质是BCA.阳盛之体B.阳虚之体C.阴盛之体D.阴虚之体E.血虚之体7.单独使用扶正,适宜于下列何证?

51、 ABCA.纯虚证B.正虚邪不盛C.真虚假实证D.虚中夹湿症E.纯实证8.养生的基本原则是ABCDA.顺应自然规律B.重视精神调养C.注意形体锻炼D.调和饮食五味E.保证充足睡眠9. “通因通用”适用于何证?ACA.食积腹泻B.脾虚泄泻C.淤血崩漏D.肾虚遗尿E.热盛便结10.下列何项为反治法?CDA.寒者热之B.虚则补之C.热因热用D.通因通用E.实则泄之二、填空题1.既病防变,主要指两点::是,二是。A. 正确的治疗法则B. 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C. 逆从疾病的现象而治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2.治病求本,就是寻求并针对疾病的-进行治疗

52、。(根本原第八章方药基础知识2.3.B.炮炙大法D.新修本草B.行气、活血D.散寒、止痛D. 升阳 举陷属 于“十九畏”禁忌的药物是:CA.大蓟与甘草 B.贝母与乌头5. C. 篓4.犀角与乌头D.半夏与瓜8.E.黄帝内金E.消积、导滞B.软坚散结E.利水渗湿E.细辛与黎芦E.人参与五灵脂E.柴胡E.桃仁E.以上都是E.柴胡D.麻黄D.槐花因)3. 临床运用标本治则时须遵循气“气“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4. 热者寒之是指热证出现 用 治疗。(热象寒凉 药)5.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来确定治疗原则。(地理环境)6. 汗法,又称,是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驱邪外出,解除表证

53、的一种治疗大法。(解表法)7. 根据作用的不同,补法分为补气、补血、四大类。(补阴补阳)8. 寒因寒用是指寒性药物治疗 的病证。(假寒症状)9. 调整阴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二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三、判断正误题1.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V )2. 正治的定义是正确的治疗方法。(X)3. 老年惧泻,少年慎补,其理论根据是因地制宜。 (X )4. 正气不足的治则是祛邪。(X)5. 实则泻之是指实证出现实象,用攻逐法治疗。(V )6. 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V)7. 消法,属于攻邪的范围,用于治疗虚证。(X)8.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决定治疗原则。(X)9. 虚则补之是指虚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法治疗。(V)10食积腹泻,宜采用的治法为通因通用。(V )四、名词解释1. 治则2.既病防变 3.正治4.通因通用 5.标本五、简答题1 .中医预防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是什么?2. 何谓治病求本,包括哪些内 容?3.治则与治法的关系?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