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模型课件

收藏

编号:2157545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32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6-03
10
积分
关 键 词:
亲子关系 模型 课件
资源描述:
亲子关系模型亲子关系模型吉林省博瑞智教育发展中心董进宇博士2004年5月25日摘抄关爱下一代序: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使用,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家所遵循。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如图,家长和孩子间有两条带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的爱自己,相信家长的所有批评、表扬懂得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续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全可以不会,只要你能激发起他成长的动力,他仍然可以正常成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是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高枕无忧亲子关系模型图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的思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1、爱2、表扬3、鼓励4、确认5、理解6、批评1、自尊心2、自信心3、责任心4、进取心5、学习兴趣6、良好习惯高压线:1、忽略孩子的存在;2、强迫;3、破坏;陷 阱:1、有条件的爱;2、输不起的心态;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六个精神软件的领会。第一个精神软件“自尊心”的建立自尊心是孩子的脊梁。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建立了孩子的自尊心,就等于点燃了孩子的生命之火,他就有成长的动力;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建立孩子自尊心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第二个精神软件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能否做事(即学习),能否把事情做对的核心心理程序;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树立的过程;自信心是一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例:自信是人们做事时的心理运算程序:一个自信的小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试题的内部去运转,去寻找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把题作对;没有自信的孩子,看到题马上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来我妈会怎么训我?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作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最后他得出结论: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第三个精神软件“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不可能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的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第四个精神软件“主动进取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孩子是不可能在人生中成功的。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有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整个人萎靡不振,那么,这个孩子精神上是不可能发育成长的。第五个精神软件“学习兴趣”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的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要是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学习的兴趣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第六个精神软件“好习惯”习惯即不用意志力就能做出来的反应,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快车道。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教授,没有人是靠意志力来学习的。这些人都是因为学习产生快乐才会没日没夜的学,后来就成了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日常的行为,而这日常行为就决定了他的成就。小结: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大脑中镶入这些精神软件。家长好比程序输入员,孩子就象刚出厂的计算机,硬盘还没有经过格式化,需要一道道输入程序,然后才可以独立的应用。孩子只有变成独立的人,才得以在社会上正常行走。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工具如果说孩子是我们雕塑的作品,那么我们手中应有的工具是什么?六种重要的工具-展示如下第一个是“无条件的爱”作为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 时候,他的自尊心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无条件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第二个是“鼓励”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第三个工具是“表扬”表扬是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做的行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第四个工具是“确认”确认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五个工具是“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的平等,你要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要考虑到在能力上是待培养的。我们好多家长把他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楚他行为的原因。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自己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第六个工具是“陪伴”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到他的人格是待开发的、待培育的,还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也就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第七个工具是“批评”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 -培养真正的人我们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的、善良的人,并且是对我们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是对孩子自己人生的责任。对家长来说,你的子女硕士毕业了、博士毕业了,可是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福、事业无成,做为家长我们作何感想?我们培养真正的人 -让他健康、成功、幸福、快乐,让他通过上大学这个渠道来达到生命的目的。家庭教育成功的总思路 -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80%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头脑没有自觉的、系统的思路。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不断的讲道理、告诉他该怎么怎么做,而是我们要从他的角度出发,看什么能把他激励起来,使他自己能够学习、能够成长、能够探索自然、能够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探索社会。也就是我们要让孩子找到“我想学”的感觉,是在引发他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我们要他怎么样,使他自己要成为一个男子汉,而不是你强迫他去做男子汉。我们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幸福快乐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学习好了会怎么样。让他自己来选择,诱导他作出正确的选择,引发他成长的动力,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家庭教育的“高压线”在亲子关系模型中,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的高压线”。所谓高压线是我们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碰的,碰到就死。第一条高压线-忽略孩子的存在在孩子生命早期1-3岁期间,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的“解释”家长不听。这时,第一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第二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够好,父母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忽略孩子的存在”是比打骂孩子还严重的恶习,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是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我们认为等孩子长大懂事时再去注意听他们讲话就可以了。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要解释什么东西,我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理睬,根本不听他的理由。任何一个孩子的任何行为,在他看来都有合理的理由,家长必须听明白他的理由,然后告诉他哪个成立哪个不成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第二根高压线-破坏性的批评破坏性的批评是扼杀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主要杀手。很多家长,批评已经成为痼疾,对孩子除非不说话,说话就批评,我们认为批评是为孩子好,是为了改正孩子的缺点。事实上,破坏性批评的结果与我们希望它达到的结果完全相反,我们本来希望改掉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反而把缺点给固定下来了;我们希望激发起孩子成长的动力,却反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动力;我们希望孩子完美,却把孩子弄得没皮没脸,自尊心丧失殆尽。?第三根高压线 -强迫父母强迫孩子做事情,会扼杀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学习的兴趣,而形成被动的习惯。我们知道学习是脑力劳动,他需要学习者处于主动状态,他自己主动想学习才能学习好,才能不感觉辛苦劳累。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厌倦学习,那么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是苦不堪言的事情,他是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的。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会成为一个被动的人,那将是他一生不幸的根源。家庭教育的“陷阱”所谓陷阱,就是表面上看没有问题、有道理,但实质上是灾难!第一个陷阱-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是说我们家长不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应的爱,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的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还应作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在人间,爱的可贵性在于它的无条件性,无论在成人世界还是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都是爱的“伪造品”。第二个陷阱是家长输不起的心态有的家长说“我真的输不起了!”为什么-生怕孩子不学好!当你说出“输不起”三个字时,你已经输了。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输家的位置上了,你没有绝对信任孩子会上大学,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你是站在错误的角度看孩子-这孩子可能成流氓,可能做不该做的事。越是担心就越是加倍看守孩子,最后导致孩子的自尊、自信、责任、主动精神被加速扼杀,因为有输不起的心态。!总结亲子关系模型图反映了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关系我们家长需要做什么?使用什么工具?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思路是什么?高压线在什么地方?陷阱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寻着亲子关系模型所设计的线路来扮演家长的角色,我们教育孩子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亲子关系模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57545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