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天然药物教学课件

收藏

编号:2149455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4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6-01
10
积分
关 键 词:
最新 天然 药物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天然药物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n一、天然药物的现状一、天然药物的现状 n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n三、天然药物的发展三、天然药物的发展 目前国际热点的天然药物有:目前国际热点的天然药物有:抗抗癌癌方方面面有有紫紫杉杉醇醇(Taxol)及及其其衍衍生生物物,喜喜 树树 碱碱 新新 衍衍 生生 物物,鬼鬼 臼臼 毒毒 素素(Podophyllotoxin)新衍生物。新衍生物。抗疟药方面有青蒿素(抗疟药方面有青蒿素(Artemisnin)心心 脑脑 血血 管管 药药 物物 方方 面面 有有 银银 杏杏 内内 酯酯(Ginkgolides)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青蒿素青蒿素Artemisinin黄花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la蒿甲醚蒿甲醚Artemether生物利用度较低生物利用度较低复发率高复发率高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羟基喜树碱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喜树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拓扑替康拓扑替康Topotecan水溶性较差,毒性大水溶性较差,毒性大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紫杉醇紫杉醇Taxol红豆杉红豆杉Taxus紫杉特尔紫杉特尔Taxotere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1 1、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三个阶段、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三个阶段 1 1)、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 选定研究对象;选定研究对象;收集原料收集原料 筛选活性筛选活性 分离追踪活性成分、确认结构分离追踪活性成分、确认结构 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 特殊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致畸、致癌、致突变)药代动力学试验药代动力学试验处方及工艺研究处方及工艺研究临床及生产用临床及生产用药品质量研究药品质量研究 原料及制剂原料及制剂 稳定性研究稳定性研究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或溶出度试验或溶出度试验 制剂工业制剂工业 化研究化研究资源调查研究资源调查研究栽培研究栽培研究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人工合成人工合成 原料保障原料保障 供应研究供应研究2、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试验研究 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毒性(健康人群)毒性(健康人群);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毒性、药效(少数病人)毒性、药效(少数病人);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号。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号。3、试生产阶段试生产阶段 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毒性、药效(多数病人,(毒性、药效(多数病人,多点观察)多点观察)4、正式生产正式生产2 2、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途径、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途径 1 1)、经验积累)、经验积累 中中药药的的研研究究离离不不开开祖祖国国医医学学长长期期实实践践所所积积累累的的经经验验,是是寻寻找找新新药药的的极极为为重重要要的的源源泉泉和和基基础础。古古代代,人人类类在在寻寻找找新新药药的的漫漫长长历历史史中中,在在亲亲身身“尝尝试试”中中不不断断积积累累各各种种药药物物知知识识,即即神神农农尝尝百百草草的的方方法法。在在天天然然药药物物的的研研究究过过程程中中,要要注注重重经经典典文文献献的的调调研研,如如根根据据中中医医经经验验和和历历代代医医书书上上记记载载中中药药青青蒿蒿对对“截截疟疟”有有效效。东东晋晋葛葛洪洪著著肘肘后后备备急急方方中中记记载载,“青青蒿蒿一一握握,水水二二升升渍渍,绞绞取取汁汁尽尽服服之之”,说说明明青青蒿蒿中中含含有有抗抗疟疟有有效效成成分分,且且加加热热易易破破坏坏,故故将将青青蒿蒿低低温温提提取取获获得得抗抗疟疟有有效效成成分分青青蒿蒿素素,用用于于抗抗疟疟具具有有显显著著的的特特点点,又又通通过过构构效效关关系系研究合成了新的衍生物,疗效显著提高,且水溶解性更强。研究合成了新的衍生物,疗效显著提高,且水溶解性更强。文献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近缘植物的研文献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近缘植物的研究概况。只有了解前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借鉴和究概况。只有了解前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借鉴和利用前人的经验开展新的研究十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利用前人的经验开展新的研究十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2)、偶然发现、偶然发现 偶然发现在新药研究和发现偶然发现在新药研究和发现中是较常见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中是较常见的,最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19281928年,英国细年,英国细菌学家菌学家弗莱明弗莱明一次在研究葡萄球一次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那次培养的菌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那次培养的细菌有些菌落没有生长,仔细观细菌有些菌落没有生长,仔细观察发现,在这次实验中,培养基察发现,在这次实验中,培养基被霉菌污染所致,后来从这种霉被霉菌污染所致,后来从这种霉菌中发现了能杀灭细菌的物质青菌中发现了能杀灭细菌的物质青霉素,开辟了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霉素,开辟了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领域。新领域。3)3)、药物普筛、药物普筛 2020世纪初,特别是世纪初,特别是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在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在特定药理模型的基础上筛选药物的工作,对天然药物的特定药理模型的基础上筛选药物的工作,对天然药物的筛选,导致了许多新药的发现。筛选,导致了许多新药的发现。药物的筛选有两种方法:药物的筛选有两种方法:A A、分离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活性测试。、分离纯化得到纯品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活性测试。优点:优点:(1)目标清楚,方法简捷,指标明确,标准同一。目标清楚,方法简捷,指标明确,标准同一。(2)分得标准品后可进行多种药理活性的测试。分得标准品后可进行多种药理活性的测试。缺点:缺点:(1)如果选择的分离方法不当,活性化合物丢失的可能如果选择的分离方法不当,活性化合物丢失的可能性极大。性极大。(2)对于极微量活性化合物,这种方法很容易漏检。对于极微量活性化合物,这种方法很容易漏检。B B、在在活活性性筛筛选选方方法法的的指指导导下下进进行行化化合合物物的的分分离提取离提取(Bioassay Directed Separation)。在在供供试试样样品品的的活活性性确确定定以以后后,选选用用简简易易、灵灵敏敏、可可靠靠的的活活性性测测试试方方法法作作指指导导;在在分分离离的的每每一一阶阶段段对对分分离离所所得得的的各各个个组组分分进进行行活活性性定定量量研研究究和和评评价价,跟踪其中活性的部分。跟踪其中活性的部分。n优点:优点:(1)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类型的框框限制,只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类型的框框限制,只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故发现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很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故发现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很大。大。(2)如果分离过程的某一阶段,如因分离方法或材料选如果分离过程的某一阶段,如因分离方法或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的分解变化或流散时,还能择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的分解变化或流散时,还能迅速查明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对天迅速查明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对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分离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然活性化合物的分离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n缺点:缺点:(1)活性测试的样品及工作量均大大增加;活性测试的样品及工作量均大大增加;(2)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1 1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酶或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官、组织、细胞、酶或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利用对酶、受体或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制或促进作利用对酶、受体或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以及利用基因调控影响进行的活性测试方法因为简便用,以及利用基因调控影响进行的活性测试方法因为简便易行又可定量,更是受到青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易行又可定量,更是受到青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时这种体外活性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药物实际但是有时这种体外活性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药物实际在体内的作用并不平行,故实践中也应予以注意。在体内的作用并不平行,故实践中也应予以注意。2 2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这是追踪这是追踪分离活性化分离活性化合物的前提。合物的前提。为了确保活为了确保活性成分分离性成分分离工作在可靠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进的基础上进行,对供试行,对供试天然药物或天然药物或中药有时须中药有时须采用多项指采用多项指标、体内外标、体内外进行测试加进行测试加以确认。以确认。例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筛选抗肿瘤活性植物或动物粗提取物方法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筛选抗肿瘤活性植物或动物粗提取物方法本方法的优点是:本方法的优点是:活活性性低低或或含含量量少少的的化化合合物物不不至至于于丢失丢失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合物 3.3.在众多生物活性中力求找出最本质的作用在众多生物活性中力求找出最本质的作用 天然药物或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可能作用于多个靶点,因而具有多种疗效,即表现出多方面的活性。天然药物或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可能作用于多个靶点,因而具有多种疗效,即表现出多方面的活性。研究者应当力求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选择建立反映临床治疗作用特点、且效果与之平行的活性测研究者应当力求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选择建立反映临床治疗作用特点、且效果与之平行的活性测试体系,才有可能追踪分离出目的活性成分或甚至有效成分。试体系,才有可能追踪分离出目的活性成分或甚至有效成分。中药或天然药物名称中药或天然药物名称 生理活性生理活性活性筛选体系活性筛选体系 目标活性物质目标活性物质 乌头乌头 (Aconitum spp.)强心、利尿、利尿兴奋、兴奋、镇痛Yagi-Hartung法法(离体蛙心)(离体蛙心)去甲基乌药碱(Higenamine)乌头碱类大黄(大黄(Rheum coreanum及及R.palmatum的杂交种)的杂交种)健胃、健胃、缓泻 致泻活性致泻活性(小鼠小鼠)番泻苷 (sennoside)茵陈蒿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利胆、抗炎利胆、抗炎 胆汁分泌促进作用胆汁分泌促进作用 茵陈色原酮茵陈色原酮 (capillarisin)等等 贝贝(日本产日本产)(Babylonia japonica)口渴、视力减退、口渴、视力减退、瞳孔散大、言语障碍、言语障碍、便秘便秘 atropine定量法定量法(小鼠散瞳率试验(小鼠散瞳率试验)骏河毒素骏河毒素(surugatoxin)软紫草软紫草 (Arnebia euchroma)止血、止血、抗炎、抗菌、抗菌、抗病毒、抗病毒、抗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GE2生合生合成抑制活性成抑制活性 紫草素类 4 4注意正确比较并判断各个馏分的活性注意正确比较并判断各个馏分的活性 分离过程中总是按分离过程中总是按“等剂量不等强度原则等剂量不等强度原则”对每一阶段得到的馏分进行活性定量评估,对每一阶段得到的馏分进行活性定量评估,并与母体作比较,追踪活性最强馏分。并与母体作比较,追踪活性最强馏分。分离过程中常配合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以求获分离过程中常配合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以求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并应尽量避免采用可能导致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并应尽量避免采用可能导致活性成分分解或不可逆吸附的方法或试剂。活性成分分解或不可逆吸附的方法或试剂。4 4)、代谢研究)、代谢研究(1)药药物物的的代代谢谢研研究究结结果果又又往往往往给给新新药药研研究究提提供信息。供信息。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同,有些药物转化后,活性更高,有些转化后则失活,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新药设计的重要知识。(2)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5 5)、天然药物的化学修饰或结构改造)、天然药物的化学修饰或结构改造 从从天天然然药药物物或或中中药药中中筛筛选选追追踪踪得得到到活活性性化化合合物物只只是是一一类类创创新新药药物物研研究究的的前前期期阶阶段段。不不少少天天然然活活性性化合物因为存在某些缺陷而难以直接开发利用:化合物因为存在某些缺陷而难以直接开发利用:(1)(1)药效不理想;药效不理想;(2)(2)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3)(3)含量太低,难以从天然原料中取材;含量太低,难以从天然原料中取材;(4)(4)因结构过于复杂,合成也十分困难;因结构过于复杂,合成也十分困难;(5)(5)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差等等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差等等因因此此,我我们们只只能能以以它它们们为为先先导导化化合合物物,在在经经过过一一系系列列的的化化学学修修饰饰或或结结构构改改造造后后,对对得得到到的的衍衍生生物物进进行行定定量量构构-效效关关系系的的比比较较研研究究,才才有有可可能能发发现现比比较较理理想的活性化合物,并开发成新药。想的活性化合物,并开发成新药。例例 青蒿素的构效关系研究青蒿素的构效关系研究 6 6)、其他领域的研究)、其他领域的研究 (1)(1)在在新新药药的的研研究究中中,深深入入开开展展药药物物作作用用机机制制的的研研究,也能为新药的发现提供重要的线索。究,也能为新药的发现提供重要的线索。(2)(2)利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现新药。利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现新药。实例一实例一 紫杉醇的发现紫杉醇的发现 19711971年:提取分离,结构确定,活性确认年:提取分离,结构确定,活性确认1975-761975-76年:在多种瘤株上实验有效;年:在多种瘤株上实验有效;19771977年:临床前研究;年:临床前研究;19791979年:作用机理探明;年:作用机理探明;19821982年:年:期临床实验;期临床实验;1985-861985-86年:年:期临床实验期临床实验(卵巢癌卵巢癌);19861986年:紫杉醇侧链的全合成;年:紫杉醇侧链的全合成;19881988年:紫杉醇半合成;年:紫杉醇半合成;1990-931990-93年:侧链合成方法的改进;年:侧链合成方法的改进;19921992年:年:FDAFDA批准;批准;19941994年:首次全合成。年:首次全合成。研究实例二研究实例二 喜树碱的发现喜树碱的发现 3 3、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1)、在开展某一天然药物的研究中,研究开始前,必在开展某一天然药物的研究中,研究开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其中包括实地调查,资源调研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其中包括实地调查,资源调研和文献调研三个方面。和文献调研三个方面。实地调查实地调查 n包括临床疗效的考察和实际应用效果包括临床疗效的考察和实际应用效果(民间使用情况民间使用情况):n(1)由于影响植物药功效的因素较多,在确定其功效的由于影响植物药功效的因素较多,在确定其功效的基础上第一步就是确定品种类别,由于植物或中药同基础上第一步就是确定品种类别,由于植物或中药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较多;植物的科、属不同,成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较多;植物的科、属不同,成分各异,药效作用也有很大差别,品种的鉴别、鉴定分各异,药效作用也有很大差别,品种的鉴别、鉴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品种没有鉴别准确,实验结果很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品种没有鉴别准确,实验结果很难会有好的重现性。难会有好的重现性。n(2)考察其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与炮制方法等,考察其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与炮制方法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这些因素的考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这些因素的考察,还会为研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提供参考。察,还会为研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提供参考。资源调查资源调查n植物的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品种的多少都植物的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品种的多少都是研究天然药物要考虑的因素。对于资源少的是研究天然药物要考虑的因素。对于资源少的植物药材,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到如植物药材,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何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文献调研文献调研 n当确定了要研究的对象后,有关该植物本身的当确定了要研究的对象后,有关该植物本身的研究;相关近缘植物的研究等都可以通过文献研究;相关近缘植物的研究等都可以通过文献的调研得到解决,通过文献的调研,可以了解的调研得到解决,通过文献的调研,可以了解该植物中或其近缘植物中所含有的化合物类别,该植物中或其近缘植物中所含有的化合物类别,研究方法,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启研究方法,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启示。示。2)、植物化学成分预试)、植物化学成分预试 预试就是利用各类化学成分的溶解特征、化学预试就是利用各类化学成分的溶解特征、化学反应特征来初步判断某类化学成分有无的预备性试反应特征来初步判断某类化学成分有无的预备性试验。验。预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建立合理的预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建立合理的检查方法,作为提取过程中对特定成分的追踪和向检查方法,作为提取过程中对特定成分的追踪和向导。导。单项预试法单项预试法n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重点地从某植物中检查某一根据工作的需要有重点地从某植物中检查某一类成分。如水蒸气蒸馏法直接检查挥发油类成类成分。如水蒸气蒸馏法直接检查挥发油类成分;用微量升华法检查葸醌类升华成分;利用分;用微量升华法检查葸醌类升华成分;利用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和动物实验检查植物中强心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和动物实验检查植物中强心苷的存在;利用皂苷的发泡性和溶血性能检查苷的存在;利用皂苷的发泡性和溶血性能检查皂苷的存在。皂苷的存在。系统预试系统预试 系统预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详尽而全面的系统预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详尽而全面的检查植物中存在的成分。检查植物中存在的成分。3 3)、化学成分的分离)、化学成分的分离 A、部位分离、部位分离 即利用极性由小到大的各种有机溶剂即利用极性由小到大的各种有机溶剂连续提取,将化学成分分为极性不同的各个部位。连续提取,将化学成分分为极性不同的各个部位。部位分离法有许多种,如部位分离法有许多种,如Dragendoff提出的石油醚、乙醚、提出的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醇、水、酸性水、碱性水七部位法。提出的石油醚、氯仿、乙醇、水、酸性水、碱性水七部位法。提出的石油醚、苯、醋酸乙酯、乙醇四部位法,苯、醋酸乙酯、乙醇四部位法,Stahl提出的石油醚、氯仿、提出的石油醚、氯仿、乙醚、丙酮、甲醇的五部位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基本原乙醚、丙酮、甲醇的五部位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依次提取药材并分成不同极性理都是利用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依次提取药材并分成不同极性的部位。由于使用的溶剂系统不同,分离的部位也有多有少。的部位。由于使用的溶剂系统不同,分离的部位也有多有少。近年来,部位分离更多地采用石油醚近年来,部位分离更多地采用石油醚(或苯或苯)-)-氯仿氯仿(或乙醚或乙醚)-)-醋酸乙酯醋酸乙酯-正丁醇正丁醇-水的五部位法。在需要重点研究某一极性水的五部位法。在需要重点研究某一极性部位时,可以略去某些提取阶段,以减少分离的部位。部位时,可以略去某些提取阶段,以减少分离的部位。B B组分的分离和单体分离组分的分离和单体分离 组分分离是在部位分离的基础上,根据组分的组分分离是在部位分离的基础上,根据组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再细分为性质相近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再细分为性质相近的组分,以减少组分间的相互干扰,为组分的单体分组分,以减少组分间的相互干扰,为组分的单体分离创造条件。组分分离的方法很灵活,而且常与组离创造条件。组分分离的方法很灵活,而且常与组分的分离紧密结合。利用色谱方法结合溶剂结晶法分的分离紧密结合。利用色谱方法结合溶剂结晶法进行组分的分离仍然是基本的和普遍使用的手段。进行组分的分离仍然是基本的和普遍使用的手段。随着各种新型吸附试剂、凝胶、树脂等材料的不断随着各种新型吸附试剂、凝胶、树脂等材料的不断出现,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变得越来越容易。出现,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变得越来越容易。(1)极性小的部位的分组和单体分离:极性小的部位的分组和单体分离:n极性小的组分包括强亲脂性和亲脂性两个部位,极性小的组分包括强亲脂性和亲脂性两个部位,一般有几种分离方法,如将此部位分为酸性、一般有几种分离方法,如将此部位分为酸性、酚性和中性三个部位;将此部位用碱进行皂化酚性和中性三个部位;将此部位用碱进行皂化处理,分成皂化组分处理,分成皂化组分(极性小的脂肪酸酯等极性小的脂肪酸酯等)和和不皂化组分后再进行分离;直接利用柱色谱进不皂化组分后再进行分离;直接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行分离(最常用正相吸附色谱最常用正相吸附色谱),且常需要进行,且常需要进行反复柱色谱。反复柱色谱。(2)极性大的部位的分组和分离:极性大的部位的分组和分离:n在水溶液中不能为正丁醇提取的部位为极性大在水溶液中不能为正丁醇提取的部位为极性大的部位。主要是单糖、氨基酸、多肽、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单糖、氨基酸、多肽、无机盐和极性很大的苷类,分离这些组分可利用活性和极性很大的苷类,分离这些组分可利用活性炭柱色谱法。先用水洗出活性炭柱上的无机盐炭柱色谱法。先用水洗出活性炭柱上的无机盐和单糖,用和单糖,用5乙醇洗脱双糖,用乙醇洗脱双糖,用10以上的以上的乙醇洗脱苷类和多糖也可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来乙醇洗脱苷类和多糖也可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来分离含有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组分。凝分离含有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组分。凝胶滤过、大孔吸附树脂色谱在大极性化合则常胶滤过、大孔吸附树脂色谱在大极性化合则常常采用。常采用。三、天然药物的发展三、天然药物的发展n(1 1)我国有)我国有6000种左右的中药为新药的研种左右的中药为新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又有利用中草药的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又有利用中草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且有文字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且有文字记载。记载。1、天然药物的来源不断扩大、天然药物的来源不断扩大n(3)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发现新药的多样性,提供了发现新药(以及先导化合物以及先导化合物)的不竭动力。的不竭动力。n全世界公开发表的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全世界公开发表的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超过超过15,000种,其中得到临床应用的约种,其中得到临床应用的约1。n特殊环境微生物开发特殊环境微生物开发 潜力巨大!潜力巨大!A、植物内生菌n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真菌n生活在宿主内部 细胞间 细胞内n无明显感染症状 互惠共生 和平共处 潜在致病Tan et al.Nat.Prod.Rep.2001,18,448分布n广泛:几乎所有植物n宿主特异性:大部分内生菌无特异性 有些具有科属特异性n与生态环境相关:非特异菌尤其如此体外生物学特征体外生物学特征n可培养可培养(关键是选择适当培养基)(关键是选择适当培养基)n生物合成能力生物合成能力 宿主次生物质宿主次生物质 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剂 结构新颖和结构新颖和/或生物活性显著的代谢物或生物活性显著的代谢物 某些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某些重要的生物大分子B、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n(2)海洋生物处于高盐、低温、高压、缺氧、)海洋生物处于高盐、低温、高压、缺氧、黑暗的特殊环境,其遗传代谢有特异的变化,黑暗的特殊环境,其遗传代谢有特异的变化,可产生结构新颖的恬性物质。可产生结构新颖的恬性物质。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n生境特殊生境特殊 高盐、高压、低温、寡光照高盐、高压、低温、寡光照n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物多样性n研究薄弱,成功机会多研究薄弱,成功机会多n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n无样品采集顾虑无样品采集顾虑2 2、生物工程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生物工程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酶基因克隆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酶基因克隆:找出形成特定产物的关键酶成为利用基因找出形成特定产物的关键酶成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的关键步骤。工程技术生产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的关键步骤。主要集中于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等生物主要集中于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等生物合成和一些多酚氧化酶上,现已有合成和一些多酚氧化酶上,现已有50多个此类多个此类基因被克隆。基因被克隆。3、高新提取技术在天然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高新提取技术在天然药物研发中的应用n超声提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n超临界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n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n冷冻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1)超声提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n超声提取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提取是利用超声波(频率频率20KHz)20KHz)具有的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介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天然药物的技术。取天然药物的技术。组织细胞变形植物蛋白变性生物分子解聚超声提取技术原理原理(机械效应机械效应)n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质,即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质,即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超声波传播传播辐射压强分子摩擦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微激波超声提取技术原理原理(空化效应空化效应)n介质内部溶解的微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增大,形成介质内部溶解的微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瞬间闭合,即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共振腔,然后瞬间闭合,即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微气泡微气泡超声波增大共振腔形成植物细胞破裂瞬间闭合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成分溶出介质及药材组织导导致致超声提取技术原理原理(热效应热效应)n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能不断被介质所吸收,并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能不断被介质所吸收,并全部或大部分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部或大部分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有效成分的溶解,这就是超声波的热效度升高,促使有效成分的溶解,这就是超声波的热效应。应。超声波超声波传播传播声能热能介质吸收促促使使温度升高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超声提取技术优点优点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提取过程不需要加热提取过程不需要加热提取过程为物理过程提取过程为物理过程溶剂用量少溶剂用量少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适用于热敏物质适用于热敏物质节省能源节省能源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利于精制利于精制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相关概念相关概念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SF)(Supercritical fluid,SCF,SF)(Supercritical fluid,SCF,SF)(Supercritical fluid,SCF,SF)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和临界压力(TP)以上的单一相态,即超过气、液两以上的单一相态,即超过气、液两相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的非气、非液流相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的非气、非液流体体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应用超临界流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应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程序升压对不同作为萃取溶剂,利用程序升压对不同成分进行分步萃取的技术。成分进行分步萃取的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原理A-Tp线气固平衡升华曲线B-Tp线液固平衡熔融曲线Tp-Cp线气液平衡蒸气压曲线Tp三相点Cp临界点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原理n采用CO2超临界流体的原因qCO2的临界温度(Tc)为31.06,接近室温qCO2的临界压力(Pc)为7.39MPa,比较适中qCO2的临界密度为0.448g/cm3,在超临界溶剂中属较高的qCO2性质稳定、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参数工艺参数q压力q温度qCO2流量q萃取时间q药材粉碎度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优势优势n萃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萃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n萃取过程温度接近室温,尤其适用于热敏、光萃取过程温度接近室温,尤其适用于热敏、光敏、湿敏物质及芳香性物质敏、湿敏物质及芳香性物质n可进行高选择性的提取,省去了分离步骤可进行高选择性的提取,省去了分离步骤n萃取操作提取完全萃取操作提取完全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大孔性树脂的特性大孔性树脂的特性 大大孔孔吸吸附附树树脂脂是是一一种种不不含含交交换换基基团团的的,具具有有大大孔孔结结构构的的高高分分子子吸吸附附剂剂。具具有有多多孔孔性性的的巨巨大网状结构。大网状结构。3、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概念概念大孔树脂柱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原理原理n n吸附性原理q吸附力是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的结果n n筛选性原理q树脂为多孔性结构,具有分子筛的作用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树脂的吸附机理和筛分原理作用下实现分离。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优缺点优缺点n n优点优点 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理化性质稳定理化性质稳定 分离性能优良分离性能优良 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溶剂用量少溶剂用量少 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n n缺点缺点 树脂价格贵树脂价格贵 品种有限品种有限 操作繁琐操作繁琐4、冷冻干燥技术概念概念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freeze-drying)(freeze-drying),简称冻干。,简称冻干。是指将被干燥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是指将被干燥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达到去水的目的。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达到去水的目的。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冷冻干燥技术原理原理n在三相点以下的压力在三相点以下的压力和温度下,水由冰直和温度下,水由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接变为水蒸气升升华。华。n根据升华的原理,通根据升华的原理,通过控制适当的温度及过控制适当的温度及压力,使冰不断变为压力,使冰不断变为水蒸气并抽走,达到水蒸气并抽走,达到干燥的目的。干燥的目的。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冷冻干燥技术设备设备(冷冻干燥装置冷冻干燥装置)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冷冻干燥技术设备设备(冷冻干燥机组成冷冻干燥机组成)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冷冻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应用n适用于热不稳定性、受热易被破坏的药物适用于热不稳定性、受热易被破坏的药物n适用于生物制品及中药粉针剂的制备适用于生物制品及中药粉针剂的制备n设备复杂,耗能高,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设备复杂,耗能高,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一部分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思考题思考题n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的途径有哪些?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的途径有哪些?n查阅文献举一个天然药物开发的例子。查阅文献举一个天然药物开发的例子。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7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天然药物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49455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