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教师别称--陈永海

收藏

编号:2145447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5-30
10
积分
关 键 词:
漫话 教师 别称 陈永海
资源描述:
漫话教师别称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国古代,“师”乃教师的通称,其自先秦沿用至今。可事实上,除“师”外,教师还有着种种精彩的别称。 先秦时代,人们将教师统称为“师傅(即师)”,如《谷梁·昭公十九年》载:“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而对于国学教师,在战国前,则多称为“先生”,如《礼记·曲礼》云:“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在战国后,则多称为“博士”,如《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以高弟为鲁相。”对于私塾教师,起先称为“夫子”,如《圣人相知》载:“子贡曰:‘夫子之欲见温伯雪子好矣,今也见之而不言,其故何也?’”而后来也有人将之称为“先生”。自此,被泛用于指教师的“先生”之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先秦至汉代,有将教师称作“师资”的,如杨士勋疏《谷梁·僖公三十二年》:“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到了西汉,朝廷设置了太学,此时的太学教师多被称为“学官”,亦叫校官(《史记·儒林传序》:“公孙弘为学官。”)。而在东汉,太学教师则多被称为“讲郎”,如《后汉书·儒林传》云:“又诏高才生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到了西晋,在朝廷设立的国子学中始置“助教(乃国子监教师的称呼)”。宋代时废止“助教”,而以“教授”为教师之称呼。 在宋元时,人们将地方小学教师称为“老师”。如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识字惊老师。”另外,宋代称太学教师为“学政”。 到了明、清两代,各州郡县官又设经学助教,府学置教授。   其实,在我国古代,除了上述种种别称之外,还有将教师称为“司业”的、“西席”的、“师资”的、“讲师”的、“教谕”的、“教习”的、“师保”的、“监学”的、“院长”的、“学正” 的等等。   而现如今,教师的称谓除保留有“先生”“ 老师”等古称之外,人们又赋予其以种种喻称,譬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人梯”“春雨”“孺子牛”等等。这些孕育着特殊含义的称呼,其实都是人们对教师奉献精神的赞许,对教师崇高工作的讴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漫话教师别称--陈永海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45447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