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40塔式起重机体的起升机构设计开题报告



《QTZ40塔式起重机体的起升机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Z40塔式起重机体的起升机构设计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 名称 QTZ40塔式起重机总体及起升机构的设计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课题来源 导师课题 课题类别 工程设计 一、论文资料的准备 1.塔式起重机简介 塔式起重机(tower crane
2、)简称塔机,亦称塔吊,起源于西欧。在建筑行业运用很广泛,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更是必不可少的起重运料工具。我国的塔机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相对于中西欧国家由于建筑业疲软造成的塔机业的不景气, 我国的塔机业正处于一个迅速的发展时期。国外塔机发展的主要代表性国家或地区有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塔机行业缓慢复苏目前欧洲生产塔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瑞典、丹麦等主要厂家有法国Potain德国Liebherr、Peiner、Wolff意大利。 2. 塔式起重机发展状况 我国的塔机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相对于中西欧国家由于建筑业疲软
3、造成的塔机业的不景气, 我国的塔机业正处于一个迅速的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引进了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塔式起重机并进行仿制。1954年仿制民主德国设计的建筑师-Ⅰ型塔式起重机在抚顺试制成功了我过第一台TQ2-6型塔式起重机。随后又仿制苏联样机研制了15t与25t塔式起重机这个时期我国生产与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数量都较少。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了自行设计与制造塔式起重机的阶段。随后我国又自行设计制造了TQ-6型等塔式起重机至1965年全国已有生产厂10余家生产塔式起重机 360 多台。这些塔式起重机都是下回转动臂式可整体拖运能满足六层以下民用建筑施工的需要
4、。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建筑施工的需要我国塔式起重机进入了技术提高、品种增多的新阶段。1972年我国第一台下回转的轻型轮胎式轨道两用起重机问世。这一时期还先后开发了ZT100、ZT120、Z80型等小车变幅自升式塔式起重机、Q 4-20小车变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QTL16、TQ40、TQ45、TD25、QTG40、QTG60下回转动臂自行架设快装塔式起重机等其年产量最高超过900台标志着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塔式起重机相继出现了不少新产品主要有QT80A、QTZ100、QTZ120等自升式塔式起重机QT60、QTK60、QT25HK 等下回转快装塔式
5、起重机和QT90上回转动臂下顶升接高塔式起重机等。这些产品在性能方面已接近国外70年代水平。这一时期的最高年产量达1400台。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技术交流的增多为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塔式起重机其中有联邦德国的Liebherr、法国的Potain以及意大利的Edilmac等公司的产品。由于这些塔式起重机制造质量较好技术性能比较先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塔式起重机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随着全国范围建筑任务的增加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年产量连年猛翻而且有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全国塔式起重机的总拥有量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几十台截止200
6、0年约为6万台。至此无论从生产规模应用范围和塔式起重机总量等角度来衡量我国均堪称塔式起重机大国。 但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品种型号大同小异制造技术不适应 没有形成规模工业有制约着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发展。 国外塔机发展的主要代表性国家或地区有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塔机行业缓慢复苏目前欧洲生产塔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瑞典、丹麦等主要厂家有法国Potain德国Liebherr、Peiner、Wolff意大利。 二、本课题的目的(重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针对QTZ40塔式起重机的总体设计、臂架、变幅机构进行了重点研究。目的在于阐明QTZ
7、40塔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总体设计时根据塔机的结构形式分析,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工作仿真,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塔式起重机的总体、臂架、起升机构提供证据。 塔式起重机主要由起升机构、顶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塔式起重机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实际的机器观察研究进行仿真操作,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工作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让设计者尽早发现设计的缺陷和潜在的失败可能并及时修改与优化,这样既能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又能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少后期修改付出的昂贵代价。 起升机构是塔式起重机的最主要机
8、构之一,尤其是传动装置减速器的世纪尤为重要,吊臂以及在其上面行走的变幅小车主要承担着运输重物的任务,因此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受力分析,并进行校核计算。由于臂架结构承受很大的载荷作用切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故选材和构件连接上要十分严格。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材料的经济性,即造价成本问题。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主要内容: 1.塔机总体方案设计。 2.总体设计整体稳定性校核计算。 3.选择起升机构。 4.起重臂结构设计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5.绘制塔机总图、起升机构部装图、起重臂装配图和单节臂结构图等。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研究方法:
9、 塔式起重机主要有起升机构、回转机构、顶升机构、变幅机构组成,可通过计算的方法算出一个工况的工作参数,然后通过编程算出各个工况的工作参数。 首先用已知数据计算出一个工况的合理性之后,再运用软件CAD模拟出各个工况的工作参数曲线,以验证所设计的起升机构的参数是合理的。最后通过合理的设计分析,选择最优的工作参数,使得所设计的塔式起重机能够适合多种复杂的工况,低功耗,高功率并结合建筑施工和制造厂生产实际收集数据、查找资料设计出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操作舒适、维护方便的新型塔式起重机。 研究思路: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去塔机生产厂进行实习了解塔机的各种生产工艺环节最后完成设计任务。 四
10、、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2013.3.25-2013.3.28 熟悉整理资料 2013.3.29-2013.4.13 方案选择及总体设计 2013.4.14-2013.4.20 绘制总图 2013.4.21-2013.5.15 起升机构的设计 2013.5.16-2013.6.5 绘制起升机构装配图 2013.6.6-2013.6.19 绘制零件图纸 2013.6.20-2013.6.21 准备论文及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主编.工程起重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11、出版社 [2] 董刚、李建功主编.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5册) [4] GB/T9462—1999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5] GB/T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6] GB5144—199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7]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吴永平等.工程机械设计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9] 吴庆鸣 何小新 工程机械设计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10] 杨国平 现代工程机械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12、06. [11] 工程机械设计 [12]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13]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14] 吴宗泽主编. 机械设计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教研室意见: a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系意见: 系领导签名: 日期: 系盖章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量管理知识100题(除答案)
- “五四精神”专题党课范文(三篇)
- 巡视巡察整改感悟及体会范文(三篇)
- 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题库完整版(1-180题含答案)
- 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范文(三篇)
- 各行业在2025年五四青年节演讲会上的演讲稿范文(四篇)
- 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四篇)
- 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三篇)
- 苏教译林版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词性转换总结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词汇-总结
- 高中英语75个读后续写高频情绪描写词汇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21种场景句型积累与句子仿写
- 新员工培训的关键细节
- 某公司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 某公司环保事故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