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管与碳钢的胀接

收藏

编号:2144418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9.49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5-29
15
积分
关 键 词:
钛管与碳钢的胀接
资源描述:
钛管与碳钢的胀接 来源:作者:点击:© 891 钛管的相关信息:机械胀接是利用胀管器来完成的,胀管器按进给方向的不同而分为前 进胀接和后退胀接两种类型。前者适用于一般换热器及管孔直径小于?38mm管子的胀接,它 的胀杆带有1:25〜1:50的锥度,使周向分力小于摩擦力,从而避免了滚柱与胀杆间的相对滑 动为使胀管器导入方便, 滚柱上设计有一定锥度的头端;后者通常用于深度胀接和直径大 于?38mm的胀接,其滚子的径向胀大是靠胀杆后退拉力实现的,胀管时管子轴向伸长,因此可 向外端自由变形,故避免了前进式胀管器给管子连接造成的轴向压应力及变形。机械胀接不 仅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热冲击和反复热循环,而且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在制造和维修中应 用较为普遍。但是机械胀管也存在如下缺点:各管子间的胀度不一,连接强度和紧密度不均; 胀管接口的内表面产生硬化现象,给重复补胀带来困难。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 定的限制,如钛管与碳钢的胀接、铝管与碳钢的胀接等均受到了限制;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小 管径或存厚壁管管子的胀接较困难。 3.2其他胀管工艺与机械胀管工艺比较分析 液压胀管除具有使管壁受力均匀、管子轴向伸长少和加工硬化均匀等优点外,又因 管壁金属几乎能完全添满管孔槽,而具有较大的轴向拉脱力和良好的密封性。橡胶胀管的优 点:属于软特性的胀管工艺,胀接区与未胀接区的交界不明显,过渡光滑,残余应力小,抗应力 腐蚀和抗疲劳的性能好;无管子轴向延伸,与爆炸胀管一样适用于先焊后胀;管径偏差要求不 严,且适合于椭圆管的胀接;适用范围大,?10〜?100mm的管径及1mm的薄壁管均能进行良好 的胀接;液压控制拉杆,易于控制胀管质量和调节胀紧度。爆炸胀接的基本要求仅仅是使管子 能胀接到管板上,并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因此对于换热器常用规格管子的胀接,大都采用硝 铵一类低爆炸速度的炸 药,且药量较少,所以普通的胀管,亦可以直接采用雷 管或导 爆 索 进行爆炸胀接,而管壁则用牛皮纸作保护层。由于爆炸时管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呈瞬时超塑性 状态,而能充分地挤满孔槽,因此爆炸胀管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可靠的密封性;又因爆炸胀 管有较好的材料可容性,故适用不同材料各种管径的胀接;此外爆炸胀管还有一个显著的优 点,就是工艺工装简单,生产效率极高。但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定的限制,如对 钛管与碳钢的胀接等不适用。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分析 换热器, 管板胀, 工艺, 管子 弦$ 根据换热器的使用条件不同,加工条件不同,连接的方法基本上分为胀接、焊接和胀焊结合 三种,由于胀接法能承受较高的压力,特别适用于材料可焊性差及制造厂的焊接工作量过大 的情况。因此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运用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相继开发出滚柱胀 管、爆炸胀管及液压、液袋和橡胶胀管等新工艺。本文拟对这几种胀管工艺进行比较,为实 际生产选择合理的胀管工艺提供参考。 1 传统胀接工艺 1.1 滚柱胀管法 该方法是在一个构架上嵌入三个小直径的滚子,中间有一根锥型心轴的胀管器,如图1 所示。胀管时将胀管器的圆柱部分塞入管孔内,利用电动、风动等动力旋转心轴,通过滚子 沿心轴周向旋转,使心轴挤入管内面并强迫管子扩大,达到一定的胀紧度,使管子紧紧地胀 接于管板的孔上。胀管操作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前进式是将构架插入管内,旋转心 轴,前进挤大,达到所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反转,由管中拔出完成胀管过程。反转式和前进 式一样旋转心轴前进,达到原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停止,同时后退装置的离合器啮合反 转,滚子和心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一边反转一边由该深度到入口处连续均匀地进行平行 胀管。由于这种胀接过程是由里至外,管子的伸长,发生在管板外侧,可以消除管束的受力状 态,提高产品质量[2],故用于胀接长度大于60 cm的连接。 1.2 爆炸胀管工艺 该方法是利用高能源的**,使其在爆炸瞬间(10X10-6〜12X10-6 s )所产生冲击波 的巨大压力,迫使管子产生高速塑性变形,从而把管子与管板胀接在一起,实现管子与管板 的连接。图2为爆炸胀接的示意图,图中柱状**放置于管端的中心,为防止冲击波对管壁的 损伤,**的周围有一管状缓冲填料(粘性物或者塑料),使压力能均匀地传递到管壁上。 2 胀接新工艺 2.1 液压胀管工艺 液压胀管工艺又称软胀接, 一次可以胀接较多的管接头。液压胀管是一种新的胀接技 术,它是通过对管子内表面施加高的液压力,使管子塑性变形而胀接于板孔内表面的。液压 胀接的胀管头是直径略小于管子内径的一段芯棒,芯棒两端的外圆表面上有多个密封件,在 芯棒中部设有进油孔,在两段密封件之间的管段内施以高压,使管子发生塑性胀大变形而实 现胀接。 2.2 橡胶胀管工艺 橡胶胀压新技术是在橡胶受力变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橡胶弹性体的轴 向压缩产生的径向压力将管子胀接于管板上的。橡胶胀管机的工作原理如图4 所示。当加 载拉杆施加拉力时,胀管橡胶便受到轴向压缩,并同时产生径向扩展,该扩展力足以使管子 材料发生变形,从而实现管子与管板间的连接。为防止橡胶在高压下的轴向移动,在胀管头 的两端装有特殊的硬橡胶密封环。橡胶胀管的拉杆是用高强度钢做成的。它是通过约20M Pa的压力水或油加载于拉杆上,由于拉力是背靠压环达到平衡的,故组成了一个内力系 统,而不需要其他支撑或约束。胀管橡胶则采用弹性大,强度高的材料制成。 3 几种胀管工艺方法的比 3.1 机械胀管工艺优缺点分析 机械胀接是利用胀管器来完成的,胀管器按进给方向的不同而分为前进胀接和后退 胀接两种类型。前者适用于一般换热器及管孔直径小于38mm管子的胀接,它的胀杆带有 1:25〜1:50的锥度,使周向分力小于摩擦力,从而避免了滚柱与胀杆间的相对滑动为使胀管 器导入方便,滚柱上设计有一定锥度的头端;后者通常用于深度胀接和直径大于38mm的 胀接,其滚子的径向胀大是靠胀杆后退拉力实现的,胀管时管子轴向伸长,因此可向外端自 由变形, 故避免了前进式胀管器给管子连接造成的轴向压应力及变形。机械胀接不仅能承受 一定的轴向力、热冲击和反复热循环,而且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在制造和维修中应用较为 普遍。但是机械胀管也存在如下缺点:各管子间的胀度不一,连接强度和紧密度不均;胀管接 口的内表面产生硬化现象,给重复补胀带来困难。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定的限 制,如钛管与碳钢的胀接、铝管与碳钢的胀接等均受到了限制;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小管径或 存厚壁管管子的胀接较困难。 3.2 其他胀管工艺与机械胀管工艺比较分析 液压胀管除具有使管壁受力均匀、管子轴向伸长少和加工硬化均匀等优点外,又因管壁 金属几乎能完全添满管孔槽, 而具有较大的轴向拉脱力和良好的密封性。橡胶胀管的优点: 属于软特性的胀管工艺,胀接区与未胀接区的交界不明显,过渡光滑,残余应力小,抗应力腐 蚀和抗疲劳的性能好;无管子轴向延伸,与爆炸胀管一样适用于先焊后胀;管径偏差要求不 严,且适合于椭圆管的胀接;适用范围大,10〜100m m的管径及1mm的薄壁管均能进 行良好的胀接;液压控制拉杆,易于控制胀管质量和调节胀紧度。爆炸胀接的基本要求仅仅 是使管子能胀接到管板上, 并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因此对于换热器常用规格管子的胀接, 大都采用硝铵一类低爆炸速度的**,且药量较少,所以普通的胀管,亦可以直接采用雷管或 导爆索进行爆炸胀接, 而管壁则用牛皮纸作保护层。由于爆炸时管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呈瞬时 超塑性状态, 而能充分地挤满孔槽, 因此爆炸胀管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可靠的密封性; 又 因爆炸胀管有较好的材料可容性,故适用不同材料各种管径的胀接;此外爆炸胀管还有一个 显著的优点,就是工艺工装简单,生产效率极高。但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定的 限制, 如对钛管与碳钢的胀接等不适用。 4 结语 (1) 要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的可靠性,不仅要求按设计条件(如温度、压力、接头连接强 度、疲劳及介质的腐蚀性等)正确合理地选用连接形式,而且在制造施工中还应有适用于不 同连接形式的合理的工艺制度和检验制度。实践证明,连接接头的可靠性,除由设计条件决 定外,还往往受制造施工可行性程度的影响。 (2) 几种胀管工艺中,从胀接性能来看橡胶胀管与液压胀管最好;爆炸胀管的生产效率 最高;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机械胀管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3) 在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加工过程中,若仅需要胀接,则应根据实际生产条件 尽量选择胀接性能比较好的胀管工艺方法,以保证获得优良的胀接质量。 (4) 对于使用条件苛刻的场合,如耐高温高压、承受动载荷和耐腐蚀的换热器,则应采用 胀接与焊接相结合的连接形式。许多实验资料表明,无论采用那种胀焊连接形式,其接头处 的抗拉强度和密封性能都较单独胀接或焊接为高,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管子材料强度。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分析 晨怡热管 2006-10-2 2:06:05 日期:2006-4-6 17:57:06 来源:来自网络 查看:[大 中 小] 作者:不详 热度 王 刚(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是管壳式换热器生产中最主要的工序之一。由于这类工程需耗费大量工时, 更重要的是,连接的地方在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连接技术已 成为制造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根据换热器的使用条件不同,加工条件不同,连接的方法基本 上分为胀接、焊接和胀焊结合三种,由于胀接法能承受较高的压力,特别适用于材料可焊性 差及制造厂的焊接工作量过大的情况。因此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运用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 发展,现已相继开发出滚柱胀管、爆炸胀管及液压、液袋和橡胶胀管等新工艺。本文拟对这 几种胀管工艺进行比较,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胀管工艺提供参考。 1 传统胀接工艺 1.1 滚柱胀管法 该方法是在一个构架上嵌入三个小直径的滚子,中间有一根锥型心轴的胀管器,如图1所示。 胀管时将胀管器的圆柱部分塞入管孔内,利用电动、风动等动力旋转心轴,通过滚子沿心轴 周向旋转,使心轴挤入管内面并强迫管子扩大,达到一定的胀紧度,使管子紧紧地胀接于管 板的孔上。胀管操作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前进式是将构架插入管内,旋转心轴,前进 挤大,达到所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反转,由管中拔出完成胀管过程。反转式和前进式一样 旋转心轴前进,达到原定的紧固程度后电动机停止,同时后退装置的离合器啮合反转,滚子 和心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一边反转一边由该深度到入口处连续均匀地进行平行胀管。由 于这种胀接过程是由里至外,管子的伸长,发生在管板外侧,可以消除管束的受力状态,提高 产品质量[2],故用于胀接长度大于60 cm的连接。 渚技术 2管及液 :生产选 ]图I所 「利用电 1.2 爆炸胀管工艺 该方法是利用高能源的炸药,使其在爆炸瞬间(10x10-6〜12x10-6s)所产生冲击波的巨 大压力, 迫使管子产生高速塑性变形, 从而把管子与管板胀接在一起, 实现管子与管板的连 接。图2 为爆炸胀接的示意图,图中柱状炸药放置于管端的中心,为防止冲击波对管壁的损 伤,炸药的周围有一管状缓冲填料(粘性物或者塑料),使压力能均匀地传递到管壁上。 2 胀接新工艺 2.1 液压胀管工艺 液压胀管工艺又称软胀接,一次可以胀接较多的管接头。液压胀管是一种新的胀接技术,它 是通过对管子内表面施加高的液压力, 使管子塑性变形而胀接于板孔内表面的。液压胀接的 胀管头是直径略小于管子内径的一段芯棒, 芯棒两端的外圆表面上有多个密封件, 在芯棒中 部设有进油孔,在两段密封件之间的管段内施以高压,使管子发生塑性胀大变形而实现胀 接。液压胀管的结构如图3 所示。 2.2 橡胶胀管工艺 橡胶胀压新技术是在橡胶受力变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橡胶弹性体的轴向压缩 产生的径向压力将管子胀接于管板上的。橡胶胀管机的工作原理如图4 所示。当加载拉杆 施加拉力时,胀管橡胶便受到轴向压缩,并同时产生径向扩展,该扩展力足以使管子材料发 生变形,从而实现管子与管板间的连接。为防止橡胶在高压下的轴向移动,在胀管头的两端 装有特殊的硬橡胶密封环。橡胶胀管的拉杆是用高强度钢做成的。它是通过约20MPa的 压力水或油加载于拉杆上,由于拉力是背靠压环达到平衡的,故组成了一个内力系统,而不 需要其他支撑或约束。胀管橡胶则采用弹性大,强度高的材料制成。 3 几种胀管工艺方法的比 3.1 机械胀管工艺优缺点分析 机械胀接是利用胀管器来完成的,胀管器按进给方向的不同而分为前进胀接和后退胀接两 种类型。前者适用于一般换热器及管孔直径小于D38mm管子的胀接,它的胀杆带有1:25〜 1:50的锥度,使周向分力小于摩擦力,从而避免了滚柱与胀杆间的相对滑动为使胀管器导 入方便,滚柱上设计有一定锥度的头端;后者通常用于深度胀接和直径大于口38mm的胀接, 其滚子的径向胀大是靠胀杆后退拉力实现的,胀管时管子轴向伸长,因此可向外端自由变形, 故避免了前进式胀管器给管子连接造成的轴向压应力及变形。机械胀接不仅能承受一定的轴 向力、热冲击和反复热循环, 而且操作简单、使用灵活, 在制造和维修中应用较为普遍。但 是机械胀管也存在如下缺点:各管子间的胀度不一,连接强度和紧密度不均;胀管接口的内 表面产生硬化现象,给重复补胀带来困难。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定的限制,如 钛管与碳钢的胀接、铝管与碳钢的胀接等均受到了限制;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小管径或存厚 壁管管子的胀接较困难。 3.2 其他胀管工艺与机械胀管工艺比较分析 液压胀管除具有使管壁受力均匀、管子轴向伸长少和加工硬化均匀等优点外, 又因管壁金属 几乎能完全添满管孔槽, 而具有较大的轴向拉脱力和良好的密封性。橡胶胀管的优点: 属于 软特性的胀管工艺,胀接区与未胀接区的交界不明显,过渡光滑,残余应力小,抗应力腐蚀和 抗疲劳的性能好;无管子轴向延伸,与爆炸胀管一样适用于先焊后胀;管径偏差要求不严,且 适合于椭圆管的胀接;适用范围大,口10〜DlOOmm的管径及1mm的薄壁管均能进行良好 的胀接;液压控制拉杆,易于控制胀管质量和调节胀紧度。爆炸胀接的基本要求仅仅是使管 子能胀接到管板上,并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因此对于换热器常用规格管子的胀接,大都采 用硝铵一类低爆炸速度的炸药,且药量较少,所以普通的胀管,亦可以直接采用雷管或导爆 索进行爆炸胀接, 而管壁则用牛皮纸作保护层。由于爆炸时管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呈瞬时超塑 性状态,而能充分地挤满孔槽,因此爆炸胀管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可靠的密封性;又因爆 炸胀管有较好的材料可容性,故适用不同材料各种管径的胀接;此外爆炸胀管还有一个显著 的优点, 就是工艺工装简单, 生产效率极高。但管子与管板材料胀接的相容性有一定的限制, 如对钛管与碳钢的胀接等不适用。 4 结语 (1) 要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的可靠性, 不仅要求按设计条件(如温度、压力、接头连接强度、 疲劳及介质的腐蚀性等)正确合理地选用连接形式, 而且在制造施工中还应有适用于不同连 接形式的合理的工艺制度和检验制度。实践证明, 连接接头的可靠性, 除由设计条件决定外, 还往往受制造施工可行性程度的影响。 (2) 几种胀管工艺中,从胀接性能来看橡胶胀管与液压胀管最好;爆炸胀管的生产效率最高;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 机械胀管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3) 在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加工过程中, 若仅需要胀接, 则应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尽量 选择胀接性能比较好的胀管工艺方法,以保证获得优良的胀接质量。 (4) 对于使用条件苛刻的场合,如耐高温高压、承受动载荷和耐腐蚀的换热器,则应采用胀接 与焊接相结合的连接形式。许多实验资料表明,无论采用那种胀焊连接形式,其接头处的抗 拉强度和密封性能都较单独胀接或焊接为高, 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管子材料强度。 工业纯钛冷凝器钛管与管板防泄漏胀接方法,采用强度胀接使钛管与管板连接,管板孔内开 有二个槽,槽距8 — 16mm。胀接力为2 4 0〜2 5 0 MPa。本发明具有胀紧度高,在 本发明的工艺参数下提高了钛管一管板的胀紧度:胀接力为2 4 0〜2 5 0 MPa的管板上 双槽结构具有使用中焊接接头不开裂和防止泄漏事故等优点 二、钛材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本文拟就从设计角度(ben wen ni jiu cong she ji jiao du对钛应用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问 题进行探讨、研究: 1、换热管 钛及钛合金换热管现有两类管供选用。一类是GB3625—83 "热交换器及冷却器用无缝钛 管”,另一类是GB3624—83 "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按理论讲应选用GB3625—83标准的钛 管。但此类管价格较贵,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一次投资费用。从节约角度考虑,现仍选用 GB3624—83标准的钛管作换热管。使用此类钛管注重以下问题: (1) 038X1.2的钛管为例,按GB3625—83标准,其外径的答应偏差为土 0.15毫米。而按 GB3624—83标准的相同规格的钛管,其外径的答应偏差达土0.3毫米。由于GB3624—83标 准的钛管外径偏差较大。为保证胀管时有一均匀、合适的间隙,对此类管应逐根进行外径测 量,按测得的外径分范围归类。管板孔加工时应按图纸上规定的间隙及已测得的管外径分区 域加工钻孔。胀管时严格注重管子与管板孔的选配,把外径一定范围的管子胀入相应区域的 管板孔中。 (2) 对管子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按 GB3624—83 标准,钛管出生产厂时未进行水压试验,仅 保证符合水压试验的要求。大安30万吨真空制盐工程使用此类钛管在制造厂以0.8兆帕压 力逐(zhao4 pa4 ya1 li4 zhu2)根进行水压试验,查看出近40根管子有裂纹、泄漏现象, 这样把隐患解决在生产之前。 http://www.chinaen.org/ 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考虑连接的强度,密封性,减(kao lv lian jie de qiang du _mi feng xing _jian)缓缝 隙腐蚀,便于制造加工等要求,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一般采用胀接加密封焊的连接结构。由 于钛及其合金屈强比大(在退火状态下O 0.2/O b = 0.7〜o.9),延伸率相对较低,选用的管 壁又较薄,胀按时管端轻易发生裂纹。为降低管端的减薄量和防止产生裂纹,同普通钢管胀 接相比,应选用较小的间隙,较低的胀管率,严格控制管子伸出管板表面的长度。在O38X1.2 钛管胀接中(tai guan zhang jiezhong),控制胀管间隙在0.3〜0.4毫米,胀管率(管子内 径的胀大值对管孔直径的相对百分率)控制不超过0.5%,管子伸出管板表面不大于1.5毫 米,经外观查看及试压证实,胀接质量合格。密封焊时应严格清洗管板及管端的待焊部位, 控制管端伸出管板高度(O38X1.2钛管伸出高度0.5〜1.5毫米),采用不填加焊丝的自动或 半自动氩弧自熔焊,这样得出的焊缝丰满,高度整齐,成形光滑美观,呈银白色或淡稻黄色 的金属光泽。 3、 钛钢复合板的对接焊(_t ai4 gang1 fu4 he2 ban3 de0 dui4 jie1 han4)接 、 管板胀接方面: 1 、胀接力度不易控制,胀接强度不易把握,不能有效运用胀接率来保证胀接效果; 2 、胀接长度及位置不确定; 3、管件圆周膨胀不均匀; 4、管件伸缩段易损伤破裂; 5、深孔胀接位置和力度无保证; 6、滚珠卡住,胀接头不易退出; 7、不能有效进行钛管胀接; 8、胀接安全性差; 9、胀接器损耗过于频繁; 10、胀接功效不高等问题。 我们的解决方法:采用TDA自给式机械胀设备可实现: 1、 测量胀接管板孔内径,来检测胀接强度及效果; 2、 调整旋转扭力,控制不同管板材质、不同胀接方式需求的胀接效果; 3、 自动回转功能,达到设定扭力后,驱动马达自动回转,将胀接头回旋退出,无需人为控制胀接过程 4、 安全灵活的持扶手轮,安全、方便操作; 5、 自由灵活的伸缩联接杆与变向旋转连接器,可轻松方便实现大范围管板孔胀接; 6、 定位自给式胀接头,并可精确控制需胀接的任意有效范围; 7、 焊后胀接可精确定位胀接区域,消除管件管板间活动间隙; 8、 精密加工的高强度滚柱与滚柱套,减小对管材的损伤,并有效降低升温时对硬度的影响; 9、 种类繁多的胀接头形式和规格,满足不同行业产品及不同管径尺寸所需的胀接加工需求; 10、 可实现一定管径范围的定长深孔胀接; 11、 滚柱一端或两端为平缓过度区,避免管件胀接时产生极度转折引起壁厚变薄容易破列的危害; 12、 硬度高磨损小,延长胀接头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钛管与碳钢的胀接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44418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