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050834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DF 页数:93 大小:12.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学计划第三课时 周长的结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 1 页上的例1。教学规定: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生成问题1 .活动一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 .活动二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全班报告、互相指正。3.活动三出示这些图形的周

2、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毕报告:它们的周长在哪?4 .周长的概念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学生说一说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2.学生活动3.报告: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尚有什么办法吗?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尚

3、有问题吗?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1、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教学反思: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一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教学规定: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局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什么叫做周长?2 .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出示两张

4、卡片,如图:2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的?3 .学生探究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方面要知道什么?你如何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报告: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尚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4.算法概括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6分米8厘米2厘米 1厘米3分米8厘米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

5、长多少分米?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1、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尚有问题吗?2、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教学反思:第三单元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练习内容:教材第4 4 页练习十练习规定:使学生进一步纯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一、问 题 引 入 回 顾 再 现1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规定长方形和正方

6、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全班报告,集体订正。3 .课本4 4 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学生独立完毕,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集体订正。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 .用 2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如图:(课件呈现)独立完毕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2 .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 9 0 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独立思考:用 9 0 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报告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

7、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教学反思: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估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 5 页例4 例 5,46页练习教学规定: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结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用手比划一下1 米、1 分米、1 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 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

8、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5 .今天我们就来估计同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5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毕。全班报告: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如何才干估计得更准确?全班报告:你估计得如何?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三.巩 固 应 用 内 化 提 高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2)4 6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

9、条路可以走(如 图)。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今天我们学习了估算学会了什么你尚有什么问题吗?教 学 后 记:第 四 单 元 有 余 数 的 除 法教学目的1 .使 学 生 结 合 具 体 情 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可以比较纯熟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教材说明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有两 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朴问题,即“解 决 问 题”。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表内除法竖式的薮|例 I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馀数和除数的关系|例 3例 2”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

10、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结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此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2.加强观测、操作活动的教学。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人 教 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11、。【教学目的】1.结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观测、比较、综合的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爱好1.考考老师:请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

12、道老师为什么能不久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不久猜出来的了。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发明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运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测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 面为一组的;跳绳时提成4 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 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 盆一组等。)设计意图:充足运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测、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

13、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教学例题1。(1)运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 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乐意吗?(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 15个学具表达15盆花来摆一摆。(3)提问思考:有 1 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 5 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 5 里面有几个 5?(4)尝试列式:假如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 54-5=3(组)(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

14、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被除数1 5 5和3的乘积o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具有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结识,但还缺少清楚的结识和数学思考。因此,一方面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2.教学例题2。(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 3盆花所有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 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 盆

15、摆一组,能不能所有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3)结识余数:2 3 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 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4)尝试列式:2 3 +5=4 (组)3(盆)(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 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7)学生报告。(8)列出竖式:4 商除数5/k被除数205 和4 的乘积丁余数3 .观测比较:看看例1 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尝试练习:选

16、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拟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三、观测比较,理解概念1.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测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1 5 4-5=3 (组)1 7 4-5=3 (组).2(盆)1 9 +5=3(组)4 (盆)2 1+5=4 (组)1(盆)2 3+5=4 (组).3 (盆)2 5+5=5(组)1 6 +

17、5=3 (组)1(盆)1 8 4-5 =3 (组)3 (盆)2 0 +5=4(组)2 2+5=4 (组)2(盆)2 4 +5=4(组)4 (盆)2 .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假如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承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1 .巩固题:第 5 2页 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

18、比除数小。)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假如除数是8,余数有也许是几?假如余数是6,除数有也许是什么数?3.游戏题:“猜猜看”。(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 0 个是什么图形、第 1 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不久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不久地猜出第2 4个、第 3 0 个图形是什么吗?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足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是最

19、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第2课 时 有 余 数 的 除 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 5 0 P 5 1 上的内容。和 P 5 3 练习十二第1、2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在()里最大能填几?5 X ()()X 62、计算:8 +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教材P 5 0 例 1。(D运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1 5 +5 =()X 6 2 5()X 8 2 645

20、-5-4 X ()2 3(组)运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3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V15除数被除数1 5 .5 和 3的乘积0自主探索,报告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2、学 P 5 1 例 2。(有余数的除法)(1)采用例1 情境的延续。一共有2 3盆花,每组摆5 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 3 -?5 =4 (组).3 (盆)4 :V232 03.余数(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3)注意:1 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21、、教材P 5 1。“做一做”。(1)先填一填。(2)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3)订正错误。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 7 +6=3 3+8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作业练习。(1)找 病 因(并改正)(2 )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6 0 +7=().()4、完毕教材P 5 3 第一题。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当注意些什么?你们尚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第3 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材内2 例 和“做一做”

22、,P 53第 2、4 题。教学目的: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道具:练习卡片每人一份。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略)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教学P5 2 例 3。1、现在有15盆花,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列式解答 15+5=3(组)2、假如一共有1 6 盆花,每组摆5 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假如是17盆呢?假如是18盆呢?假如是2 4 盆呢?假如是25盆呢?3、观测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 2 5 0 元 a 3 0 X 8=240 答:带2 5

23、0元不够买门票。组 3:32X 8 P 2 4 0(元)2X8=1 6(元)1 6 元 1 0 元 30X8=2 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 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 0X8=24 0元,也就是花2 4 0元只买了 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通过比较,知道带2 5 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A 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朴,能说

24、清楚就更不简朴!我觉得,我们应当向这个组的同学表达感谢,由于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A(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A观测以上两组算式:A 2 9 X 8,把29看作3 0,3 0X8=240,够买门票。32 X 8,把32也看作3 0,30X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 4 0元,为什么2 9个同学带2 5 0元钱够买门票,而3 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也许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A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对的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碰

25、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碰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做一做:学生独立做。然后互说想法。21X6七1 8 0,你是如何想的?2、练习十五/4看谁估算得最对的。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一、练习十五/5学生独立做。二、练习十五/6(检测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A 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3课时 口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 0、1 1、1 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

26、角度观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略)。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1)、出示教科书p7 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 3页第9题。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你是如何想的?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毕。(3)、教科书P 7 3第U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八2、综合练习(1)、出示教科书p7 3第7、1 0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报告,说说是如何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2)、出示教科书p7 3第1 2题,学生独立完毕,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出示检

27、测题学生独立完毕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今天的训练,你尚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4 课时 笔算不进位乘法教学内容:第 7 4 页 例 1 ,做一做,练习十六一4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进程,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在把所得的积相加。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

28、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 盒 1 2 枝。他 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 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3、教师提问:假如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如何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4、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儿种算写出来。5、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6、全班报告。教师将报告板演在黑板上。学生列式12X4=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枝吗?说说你的

29、想法。学生说想法:12+12+12+12=48(枝)1 0X4=4 0(枝)2X4=8(枝)4 0+8=4 8(枝)可以列竖式:1 2因数X 4 因数4 8积教师重点强调竖式的意义及格式。1 2X 48.2X 44 0.1 0X44 8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那种笔算格式就是他的简写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学生完毕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不进位乘法,还知道了乘法竖式各部分

30、的名称,感觉如何?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5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A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2.培养学生观测和思维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测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M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测到的内容。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教学p26中的例2。A 师:这道题应当如何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 3套,一共是多少本?(2)、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A(3)、学生独立

31、完毕,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各组代表报告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教师将小组的报告板演到黑板上。18X3=5 4(本)A 1 8 1 8 A1 8 X 3+1 8-4-5 4 A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 54本。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学生在练习上完毕“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毕后,同桌互相检查。3、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毕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4、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毕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尚有什么想说的。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6课

32、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材7 8页例3的主题图和“做一做”A教学规定: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对的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测和思维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A同学们,你们参与过运动会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指名学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观看某个学校的运动会。你看这就是他们的开幕式,每个年级都派了 128名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大家都以自己的形式走过主席台,向主席台上的领导致敬(出示教材第7 8 页“做一做”四幅图)谁能算一算图中一共有多少人?二、探索交流、解 决 问 题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列 算 式,并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128

33、X4”等于多少?学生交流: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计算时忘掉进位,或忘掉加进位数2G)也许会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A究竟谁做得是对的的,等我们研究完了这节可答案就揭晓了,同学们可要好好的钻研哦!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第7 8 页的主题图)请仔细观测,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报告一起来解决“有 9 箱矿泉水,每箱2 4 瓶,一共有多少瓶?”这个问题)A(1)探索算法A A、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瓶?”应当如何列式?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2 4X 9=B、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24 X9=

34、?(2)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做一做A(3)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4)全班交流a.24X10-2 4=21 6(瓶)&(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先口算出10箱的瓶数,再 从 1 0箱的瓶数里减去1箱的瓶数就是9 箱的瓶数。)A b.请用竖式做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也许会出现一下几种情况)24 2 4A X 9 X 91 8 62 76 A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分析错误的因素。让学生明白整个计算过程:用9乘4得3 6,向十位进3个位写6,用9与2乘 得1 8,加上个位数3得2 1,在百位写2,十位写1 ,积为2160(提醒:9与2乘 得1 8,加上个位

35、的进位数3得2 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列竖式计算出示:7 8 X 7=67X9=Ab.独立完毕c.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人 出 示:49X8=69X8=学生独立完毕(师巡视、指导)算完后,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49X8:8与十位上的4乘 得3 2,还要加上进位数7;69X8:8与十位上的6乘得4 8,加上进位数7得55应再向百位进5,十位写5。)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尚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7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36、学习内容:课本P 8 0第2题一第4题 补 充 练 习教学目的:1、能对的地、纯熟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略)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A 1、口算5 0 0X 7 21 X4 3 2 0X 3 1000X 9 430X22A 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 3 5X5=525 2 6 9 X6=6 5 6 4 427 3 X 5=845 6 A(二)综合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1)5乘 1 73是多少?(2)4 个 25 31 是多少?(3)23 的 2 倍是多少?2.课

37、本P 8 0 第 2、3 题。其 中 队 第 4 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毕或3 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4.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345 X 4 8 9 X 6 7 9 8 X 3 6 9 X 5 247X 6 8 32X 431 3X 5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尚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8课时 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8 3 8 4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的第1 一4 题。教学目的:1、知 道“0 ”和任何数学相乘都得“0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8、。3、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激发爱好,培养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难点:0 和乘法与0的加法进行比较。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 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中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2、七仙女来到蟠桃园,见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孙悟空正坐在树上吃桃子。3、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想一想: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思考,并报告交流板书:0+0+0+0+0+0+0=00 X7=()7X 0=()师:“0 X 7”表达什么呢?(7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 X 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3、我们

39、刚学过0X7=0,那么7 X 0得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板书7X0=0,再出一组算式0 X 9和9 X 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 X 0让学生填,得出0X0=0.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让学生一齐读一遍.4、“做一做”P83直接写在书上。5、呈现例6的主题图。师提问: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小精灵问:你能算出老寿星天天步行多少来吗?怎么列式?师问:你能先估算积大约是多少吗?算法一:5 0 0X3=1 5 00 算法二:5 0 88X3=24 X 31500+2 4=1 52 4 15 2 4师问:因数十

40、位上的0应当怎么乘?小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掉用一位数去和多位数中间的0相乘,假如个位乘积不满十时,十位要用0来占位。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P84“做一做”2、猜一猜,205X 4各5 0 2 X 4两道算式中,积的哪些数位上是0?为什么?3、比较异同,并计算出结果。1 3 8 1 0 8 1 0 2 1 0 9X 4 X 4 X 3 X 34、不久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1)1 +2+3+4+5+6+7+8+9+0=(2)1 X 2X 3X 4X 5X 6X 7X 8X 9X 0=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9

41、 课时 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 6 页 例 7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可以对的计算。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主题图:学校图书室买了 3 套 小小科学家丛书,每 套 28 0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2、观测主题图,读懂题意。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提问:买 3 套 小小科学家丛书,一共需要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42、28 0 X 3师:280表达什么意思?3 又表达什么意思?(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也举一些这 种“买东西”方面的例子。)2、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方法。3、如何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4、学生报告:全班交流,质疑。(学生也许出现以下两种算法.)方法一 方法二2 8 0 2 8 0X 3 X 38 4 0 8 4 05、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方法一: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方法二:根据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得到的。6、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1)学生喜欢方法一说出喜欢的理由,并说出计算过程。(2)学生喜欢方法二说出喜欢的理由:比较简便。讨论:0

43、X 3这一步为什么可以省略?注意:因数3应当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当注意些什么?(3)板书 2 8 00X3师:如何算简便?学生独立计算找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7、小结算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做一做4 2 0X6 370X 5 130X9 1 30 0 X9 2 6 0 X7学生独立完毕,全班交流。260 0 X 7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2 6 02 6 0X 5 X 51 3 0 0 1 3 0(1)学生独立观测,找犯错误。(2 )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3、练习二十第2题介绍了蚕吐丝的资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爱好。(1)学生列出算式,说出理由。(

44、2)学生计算。(3)集体订正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这节课学习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第1 0课时 笔算乘法(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练习课学习内容:教材第88的练习二十的第5 8题。学习目的:纯熟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并能使学生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针对这一知识进行练习?二、分层联系、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409X 7 2 800X5 380X6 2 0 7X 82、综合练习完毕练习二十的第5 至 8 题1、第 5 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领导学生把算出的积

45、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提问:四题有什么不同?2、完毕第6 题:读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3、第 7 题:先规定学生检查判断每道题有无错误。错在哪里,然后改正过来。4、第 8 题:观测、找特性,可以看出;连加题中是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因此,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教师出示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毕在集体订正。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学生自我整理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结识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重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结识,简朴的分数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

46、的基础上初步结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重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爱好的现实情境,并伤心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朴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朴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结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朴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朴的有关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含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结识分数的意义。四、教学时间安

47、排:共四课时第七单元第1课时 几分之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测比较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小朋友,平常你们喜欢玩折纸吗,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折纸游戏。”“请从信封中拿出一张纸,可以是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把它随意的折一折,快乐怎么折就怎么折。”老师稍作示范。学生动手折纸。“

48、现在你手中的图形被你提成了 2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老师稍作示范,如何涂色。请几位学生把各种图形的纸贴在黑板上。(有平均分,有不是平均分的。)“请把这些图形提成两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学 生 口 答。学生可以有各种分法,只要有学生说“可以按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提成两类”就追问:“你觉得哪些图形是平均分的,哪些图形不是平均分的”。(板平均分)请你上来分一分。请小朋友进行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充足结识理解分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分数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学生口答后,再 问“为什么你觉得这些图形是平均分的?”学生口答。(假如学生没说到,教师

49、再提醒:看看我们刚才是怎么折的?按这种折法可以怎么分?)“同学们的分类方法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按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分法,把它们提成两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结 识1/2。“我 们 重 要 研 究 平 均 分 的 图 形。(把不是平均分的放在一边)结 识 圆 的“1/2”。课件演示鼠妈妈分饼。指一个平均分的圆。,你觉得这个圆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表达?”(学 生 也 许 会 说,一 半”,分 数,“1/2”)学生口答,当 有 学 生 说 到2时,说:对,可以用一半(板)表 达。这 个1/2谁 会 写?(请一位学生上前写)。教师说,对,写 作1/2 (板),它的写法比较特殊,跟我们平常写的

50、数不同样。这 个1/2写的时候我们一般先写中间的一横,再 写 下 面 的2,最 后 写 上 面 的1。刚才我们说的一半是它的读法。(在“一 半”之前板读作。)知 道1/2是什么数吗?(分 数)今 天 我 们 就 来 研 究 这 个 分 数(板)。我 们 一 起 把 分 数1/2读一遍。齐 读1 /2。在圆形上,“1/2”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口答:把 圆 形 平 均 提 成2份,涂 色 部 分 是 圆 形 的1/2。)那空白部分呢?能 不 能 用1/2来表达?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是圆的1/2。在 这 个1/2中2表达什么?1表达什么?(所以我们说,把 一 个 圆 形 平 均 提 成2份,每份是

51、这个圆形的一半,写 作1/2。)(2)其 它 图 形 的1/2。分别请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 的1/2,并 说 说 这 些 图 形 的1/2是如何得 到 的。(3)小结:我们刚才已经得到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 的1 /2,它们都是怎么得到的。(强调“平 均 分”)“刚 才 我 们 得 到 很 多 的1/2,下 面 看 看 刚 才 我 们 折 出 的 另 一 些 图 形(手指不是平均分的长方形),看看 它 们 能 不 能 用1/2表 达 判断下面图形能不能用1/2 表达。请学生用手势表达。(通过用手势表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2、猜想其它分数。刚才我们

52、已经结识了 1/2,你还知道其它的分数吗?学生口答。预设学生有也许会说到1/4。3、结 识 1/4。刚才有位小朋友说到分数1/4,那 1/4是怎么得到的呢?。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想一想,如何在正方形纸上折出1/4。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互相指一指,哪一部分是正方形的1/4。)学生口答。并指出空白的一份也是这个正方形的1/4。课件演示。在这个1/4中4 表达什么,1 表达什么?想一想,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 /4,有几种折法?学生动手尝试。请学生展示不同的1/4。4、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5、分数大小比较。(1)、比较1/2 和 1/4,比较

53、1/4和 1/3。我们平常用到的数都有大小,那分数有大小吗?课件出示快乐学堂三年级7、9单元课件 几分之一.e x e(3)、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归纳几分之一这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分得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用分数表达各图的涂色部分。书本做一做1。在做中结识1/3、1/5。2、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解决。做一做2。在做中结识1/6。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问题吗?(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让学生充足回顾学给的知识,并能巩固应用。)教学后记:第七单元第2 课时 几分之几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结识几分之

54、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 人 在动手操作观测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A 1.初步结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同学们好,不久乐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听说咱们三(3)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并且回答问题也很积极。A1.投影出示一张正方形纸2.观测讨论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正方形纸平均提成了 4 份,其

55、 中 的 1 份涂了颜色。A 师: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达呢?A 生: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达。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四分之一来表达呢?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提成了 4 份,只有一份涂了颜色,所以涂色部分是它的四分之一。A 师:你说的真好!(对己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充足把握它们的共同点,进一步结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更好地运用分数。)3 .出示课题师:你们结识四分之一吗?生:结识师:我们已经结识了几分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结识几分之几。(板书:几分之几)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A 1、结识四分之几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 1 张画有正方形的纸,并且已经将它平均提成了 4 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

56、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你想涂几份就涂儿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达出来,涂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A 学生实际操作。A 师:好,我们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指名3位同学)谁乐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老师有小礼物送给你。6 师问:你涂了几份 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达(师随机板书:A 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达呢(或者说一说你的理由)没有涂颜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表达呢?(说出理由)师: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提成了 4 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达。A 师:谁能说一说四分之二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三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四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A (告诉学生:四分之几

57、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2.结识十分之几A 投影出示1 分米的彩色纸条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 1 分米长的彩带平均提成了 1 0 份。师: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达其中是1 份呢?A 那么5 份用哪个份数来表达呢?7 份呢?(师随机板书)(通过对比,进一步结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更好地把握分数,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3 .几分之几A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折一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达涂色部分。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A 学生实际操作。师: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小组内说一说)4 .结识各部

58、分名称 师:结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大家先猜一猜。学生大胆猜测,报告。A 请大家从课本9 4 页寻找答案吧!A 师:分数中间的小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A 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提成的分数就是这个数的分母,表达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请同学们完毕课本第9 5页做一做的第1 题。2 4 完毕课本9 7页的第4 题3.完毕课本9 7页的第5 题A 4.完毕课本9 7页的第7 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A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59、么收获?谁乐意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教学后记:第七单元第3 课时 分数的简朴计算教学目的:1 即 使学生会计算简朴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勿、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朴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2、整 数 1 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教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A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结合情境图理解数学问题,给学生充足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

60、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朴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4 1、教学分数的加法1 A)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 +1/82 )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A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 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使学生会计算简朴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朴的有关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A 2、教学分数的减法1 )用教具演示从5 /6里减去2/6 的过程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4)提问:5/6 表达几个1/6?A 2/6 表达几个1/6?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3

61、M 教学例31)出示1 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达?用分数表达是几分之几?2)课件出示分数加减法4)学生根据课件列出算式 1-1/4=5)让学生计算6)全班交流A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A 1、教科书第1 00页 的 1、2 题2、教科书第101页 的 1、2 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朴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绪,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 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教学后记:第七单元第4 课时 分数

62、的简朴计算练习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可以比较纯熟地掌握简朴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3、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不同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难点:可以比较纯熟地掌握筒朴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1、回忆:前两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一练,看谁的表现最佳。(出示课题)2、学习目的:(1 )纯熟地掌握简朴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3)完毕练习二十三5 一 9 题。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小组内个人展示。(1)独立

63、完毕练习二十三5 9 题。(2)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优生的创新做法,学困生的错例)(3)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2、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小组派出代表报告小组探索所得,习题展示。小组派出代表报告小组困惑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实例说明,当然可直接提供数据,比较优化,激发学生产生知识冲突。3、解释应用,类化练习。完毕课本第教科书第103页 的 10题。(优生根据学困生学习困惑犯错例让对方及时反馈)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1、一本书,小东上午看了全书的一半,下午又看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2、爸爸买了两块同样的月

64、饼,把其中的一块平均提成6 份,爸爸吃了 1 小块,妈妈也吃了 1 小块。把另一块月饼平均提成3 份,小明吃了其中的1小块。哪一块月饼剩下的多?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通过练习大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下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第 八 单 元 也 许 性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重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拟定性和也许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拟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材中选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上的抽签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中自己的身边。除此之外,教材还设计了多

65、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在大量观测、猜测、实验与交流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 过程,逐步丰富对不拟定现象和也许性大小的体验。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拟定的,有些则是不拟定的。2、使学生可以列出简朴实验所有也许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朴事件发生的也许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三、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现实世界中事件发生的不拟定性和也许性。2、让学生在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了解事件发生的也许性的大小。四、教学时间安排:2 课时第八单元第1 课时 也许性教学目的:1、通过摸球、抽奖、举旗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

66、件的发生是拟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拟定的,并能 用“一定”、“也许”、“不也许”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也许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2、可以列出简朴实验所有也许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3、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4、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拟定与不拟定。2、理 解“一定”、“也许”、与“不也许”。3、可以列出简朴实验所有也许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A教学准备: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8 个、各色小旗若干。2、学生提成6 人小组。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用故事导入新课,直接感受到也许性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且动脑思考,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黑猫警长智斗黑衣人”:有一天,黑猫警长在街上巡逻,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个黑衣人鬼鬼祟祟地从一户人家门口溜出去,手里还拎着一个袋子,黑猫警长想:这人鬼鬼祟祟的,肯定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于是赶紧追上去,拦住了黑衣人,那黑衣人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