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课件

收藏

编号:2092336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2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5-13
10
积分
关 键 词:
经纬仪 角度 测量 课件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角度测量原理 光学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 竖直角观测竖直角观测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经纬仪经纬仪测角注意事项测角注意事项1.1.1.1.水平角定义水平角定义水平角定义水平角定义 从一点到两目标的从一点到两目标的从一点到两目标的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方向线方向线方向线垂直投影垂直投影垂直投影垂直投影在水平在水平在水平在水平面上的面上的面上的面上的夹角夹角夹角夹角称水平角。称水平角。称水平角。称水平角。如图中如图中如图中如图中 。2.2.2.2.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过测站点中心的在过测站点中心的在过测站点中心的在过测站点中心的铅垂线铅垂线铅垂线铅垂线上任意高度水平上任意高度水平上任意高度水平上任意高度水平地安置一个度盘,则空地安置一个度盘,则空地安置一个度盘,则空地安置一个度盘,则空间视线在其上的投影线间视线在其上的投影线间视线在其上的投影线间视线在其上的投影线分别截取读数分别截取读数分别截取读数分别截取读数a a a a、c c c c,则,则,则,则水平角水平角水平角水平角 c-a c-a c-a c-a4-1 角度测量原理角度测量原理1.1.仪器的中心必须位于角顶的铅垂线上。仪器的中心必须位于角顶的铅垂线上。2.2.照准部设备(望远镜)要能上下、左右转动,照准部设备(望远镜)要能上下、左右转动,上下转动时所形成的是上下转动时所形成的是竖直面竖直面。3.3.要具有一个有刻划的度盘,并能安置成水平要具有一个有刻划的度盘,并能安置成水平位置。位置。4.4.要有读数设备,读取要有读数设备,读取投影方向投影方向的读数。的读数。仪器的必要条件:仪器的必要条件:一、经纬仪的概述一、经纬仪的概述v 经纬仪的代号:经纬仪的代号:DJDJ1 1、DJDJ2 2、DJDJ6 6、DJDJ1010“D”“D”和和“J”“J”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字母“6”“6”和和“2”“2”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不超过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不超过66和和22在工程中常用在工程中常用DJDJ2 2、DJDJ6 6型经纬仪,一般简称型经纬仪,一般简称J J2 2、J J6 6经纬仪经纬仪v 经纬仪的发展经纬仪的发展: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金属度盘、光学度盘、编码度盘、光栅度盘金属度盘、光学度盘、编码度盘、光栅度盘4-2 J6型光学经纬仪及其应用型光学经纬仪及其应用二、经纬仪的构造二、经纬仪的构造v 基座:基座:连接仪器与三脚架(支承仪器)连接仪器与三脚架(支承仪器)v 照准部:望远镜、水准管、竖直度盘、读数设备等照准部:望远镜、水准管、竖直度盘、读数设备等v水平度盘水平度盘:0:0 360360顺时针全圆刻划、注记顺时针全圆刻划、注记一、经纬仪操作步骤一、经纬仪操作步骤1.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安置仪器:对中、整平2.2.照准目标:目镜对光;粗瞄;物镜对光;精确瞄准照准目标:目镜对光;粗瞄;物镜对光;精确瞄准3.3.读数读数4-3 4-3 水平角测量水平角测量二、水平角观测方法二、水平角观测方法(一)测回法(两个方向的单角观测)(一)测回法(两个方向的单角观测)地面上有若干点地面上有若干点A、B、C、D、等,前、等,前进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则位于前进方向左进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则位于前进方向左边的角度称为边的角度称为左角左角,位于前进方向右边的,位于前进方向右边的角度称角度称右角右角。在测站在测站在测站在测站B B B B点上安置仪器,点上安置仪器,点上安置仪器,点上安置仪器,盘左盘左盘左盘左,瞄准目标,瞄准目标,瞄准目标,瞄准目标A A A A点,点,点,点,读数读数读数读数a a a aL L L L,记录;记录;记录;记录;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C C C C点,读数点,读数点,读数点,读数c c c cL L L L,记录;,记录;,记录;,记录;计算上半测回角值计算上半测回角值计算上半测回角值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L L L L=c=c=c=cL L L L-a-a-a-aL L L L1.1.上半测回观测上半测回观测纵转望远镜成纵转望远镜成纵转望远镜成纵转望远镜成盘右盘右盘右盘右位置,瞄准位置,瞄准位置,瞄准位置,瞄准C C C C目标,读数目标,读数目标,读数目标,读数c c c cR R R R,记录;,记录;,记录;,记录;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准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准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准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准A A A A目标,读数目标,读数目标,读数目标,读数a a a aR R R R,记录;记录;记录;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计算下半测回角值计算下半测回角值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R R R R=c=c=c=cR R R R a a a aR R R R 校核:校核:校核:校核:L L L L R R R R 若若若若 容容容容 =40404040 则取则取则取则取 (L L L L+R R R R)/2)/2)/2)/22.2.下半测回观测下半测回观测v以上步骤为一测回观测,若需要观测以上步骤为一测回观测,若需要观测n n测回,测回,则每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则每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v计计算算各各测测回回角角值值差差,2424,取取各各测测回回角角值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值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测测测测镜镜镜镜测测测测 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水平度盘 半测回角值半测回角值半测回角值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 读数读数读数读数站站站站位位位位点点点点 左左左左A 90 02 06A 90 02 06A 90 02 06A 90 02 0693 32 1893 32 1893 32 1893 32 18 B B B B C 193 34 24C 193 34 24C 193 34 24C 193 34 24 右右右右 A 270 02 18 A 270 02 18 A 270 02 18 A 270 02 18 93 32 2193 32 2193 32 2193 32 21 C 13 34 42C 13 34 42C 13 34 42C 13 34 42 93 32 2493 32 2493 32 2493 32 24 水平角观测手簿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测回法)瞄瞄准准1.1.1.1.观测观测观测观测(1 1 1 1)安置仪器于)安置仪器于)安置仪器于)安置仪器于O O O O点,选择一明显目标点,选择一明显目标点,选择一明显目标点,选择一明显目标A A A A作为起始方向作为起始方向作为起始方向作为起始方向(零方向零方向零方向零方向),盘左盘左盘左盘左,以度盘读数稍大于,以度盘读数稍大于,以度盘读数稍大于,以度盘读数稍大于0 0 0 0 瞄准瞄准瞄准瞄准A A A A点,读数点,读数点,读数点,读数a a a aL L L L,记录;,记录;,记录;,记录;(2 2 2 2)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B B B B、C C C C、D D D D、A,A,A,A,读数并记读数并记读数并记读数并记录录录录a a a aL L L L、b b b bL L L L、c c c cL L L L、d d d dL L L L、a a a aL L L L,;(3 3 3 3)倒镜为)倒镜为)倒镜为)倒镜为盘右盘右盘右盘右,按,按,按,按逆时针逆时针逆时针逆时针方向依次方向依次方向依次方向依次 瞄准目标瞄准目标瞄准目标瞄准目标A A A A、D D D D、C C C C、B B B B、A,A,A,A,分别读数并记录分别读数并记录分别读数并记录分别读数并记录a a a aR R R R、d d d dR R R R、c c c cR R R R、b b b bR R R R、a a a aR R R R,以上为一测回观测。若以上为一测回观测。若以上为一测回观测。若以上为一测回观测。若n n n n测回观测,测回观测,测回观测,测回观测,同样按同样按同样按同样按 安置度盘起始位置。安置度盘起始位置。安置度盘起始位置。安置度盘起始位置。(二)方向观测法(二)方向观测法(1 1 1 1)半测回归零差)半测回归零差)半测回归零差)半测回归零差 a a a a,-a-a-a-a 18 18 18 18 (12(12(12(12 DJDJDJDJ2 2 2 2)(2 2 2 2)两倍照准误差)两倍照准误差)两倍照准误差)两倍照准误差 2c=L-(R 2c=L-(R 2c=L-(R 2c=L-(R 180 180 180 180 )2C 2C 2C 2C互差互差互差互差 18 18 18 18 (DJ (DJ (DJ (DJ2 2 2 2)(3 3 3 3)各方向平均读数)各方向平均读数)各方向平均读数)各方向平均读数=零方向对两个平均读数再取平均值零方向对两个平均读数再取平均值零方向对两个平均读数再取平均值零方向对两个平均读数再取平均值(4 4 4 4)归零后方向值各方向的平均读数零方向的平均读数)归零后方向值各方向的平均读数零方向的平均读数)归零后方向值各方向的平均读数零方向的平均读数)归零后方向值各方向的平均读数零方向的平均读数(5 5 5 5)计算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计算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计算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计算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 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24 24 24 24 (12 (12 (12 (12 DJDJDJDJ2 2 2 2)(6 6 6 6)水平角计算:取两相邻方向值之差。)水平角计算:取两相邻方向值之差。)水平角计算:取两相邻方向值之差。)水平角计算:取两相邻方向值之差。观测手簿见表观测手簿见表观测手簿见表观测手簿见表3 3 3 32 2 2 2,各项限差列入表,各项限差列入表,各项限差列入表,各项限差列入表3 3 3 33 3 3 3 2.2.计算与校核计算与校核 0 00 000 00 00 37 42 0737 42 07110 26 57110 26 57150 12 29150 12 29 (90 03(90 03 24)24)90 03 2690 03 26127 45 31127 45 31200 30 21200 30 21240 15 53240 15 53 90 03 2290 03 22 8 8 6 6 6 6 8 8 7 7 90 03 30 270 03 2290 03 30 270 03 22127 45 34 307 45 28127 45 34 307 45 28200 30 24 20 30 18200 30 24 20 30 18240 15 57 60 15 49240 15 57 60 15 49 90 03 25 270 03 18 90 03 25 270 03 18 -5 -4 -5 -4A AB BC CD DA A2 2 0 00 000 00 00 37 42 04 37 42 04110 26 53110 26 53150 12 33150 12 33 0 00 000 00 00 37 42 00 37 42 00110 26 49110 26 49150 12 38150 12 38 (0 02 09)(0 02 09)0 02 06 0 02 06 37 44 10 37 44 10110 28 58110 28 58150 14 47150 14 47 0 02 130 02 13121210101212 8 81010 0 02 120 02 12 180 02 00 180 02 00 37 44 15 217 44 05 37 44 15 217 44 05110 29 04 290 28 52110 29 04 290 28 52150 14 51 330 14 43150 14 51 330 14 43 0 02 180 02 18 180 02 08 180 02 08 +6+6 +8 +8A AB BC CD DA A1 10 0各测回归各测回归各测回归各测回归零方向值零方向值零方向值零方向值 归零后方归零后方归零后方归零后方向值向值向值向值平均平均平均平均读数读数读数读数2c2c 读读读读 数数数数盘左盘左盘左盘左 盘右盘右盘右盘右 目目目目标标标标测测测测回回回回数数数数测测测测站站站站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 表表3-23-2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规则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规则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规则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规则(1 1)一测回中不得变动望远镜焦距。观测前要认真调整望远镜焦距,消除视差,一测回中不得变动焦)一测回中不得变动望远镜焦距。观测前要认真调整望远镜焦距,消除视差,一测回中不得变动焦距。转动望远镜时,不要握住调焦环,以免碰动焦距。距。转动望远镜时,不要握住调焦环,以免碰动焦距。其作用在于,避免因调焦透镜移动不正确而引起视准轴变化。其作用在于,避免因调焦透镜移动不正确而引起视准轴变化。(2 2)在各测回中,应将起始方向的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盘上。可以消除水平度盘偏心的影响。)在各测回中,应将起始方向的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盘上。可以消除水平度盘偏心的影响。(3 3)采用变换度盘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采用变换度盘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4 4)上、下半测回间纵转望远镜,使一测回的观测在盘左和盘右进行。)上、下半测回间纵转望远镜,使一测回的观测在盘左和盘右进行。一般上半测回在盘左位置进行,下半测回在盘右位置进行。作用在于消除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倾斜误一般上半测回在盘左位置进行,下半测回在盘右位置进行。作用在于消除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并可获得二倍照准差的数值,借以判断观测质量。差的影响,并可获得二倍照准差的数值,借以判断观测质量。(5 5)下半测回与上半测回照准目标的顺序相反,并保持对每一观测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下半测回与上半测回照准目标的顺序相反,并保持对每一观测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其作用在于减弱觇标内架或脚架扭转的影响以及视准轴随时间、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就是说,在一测其作用在于减弱觇标内架或脚架扭转的影响以及视准轴随时间、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就是说,在一测回观测中要连续均匀,不要由于某一目标成像不佳或其他原因而停留过久,在高标上观测更应注意此问回观测中要连续均匀,不要由于某一目标成像不佳或其他原因而停留过久,在高标上观测更应注意此问题。题。(6 6)半测回中照准部的旋转方向应保持不变。这样可以减弱度盘带动和空隙带动的误差影响。若照准)半测回中照准部的旋转方向应保持不变。这样可以减弱度盘带动和空隙带动的误差影响。若照准部已转过所照准的目标,就应按转动方向再转一周,重新照准,不得反向转动照准部。因此,在上、下部已转过所照准的目标,就应按转动方向再转一周,重新照准,不得反向转动照准部。因此,在上、下半测回观测之前,照准部要按将要转动的方向先转半测回观测之前,照准部要按将要转动的方向先转1 12 2周。周。(7 7)测微螺旋、微动螺旋的最后操作应一律)测微螺旋、微动螺旋的最后操作应一律“旋进旋进”,并使用其中间部位,以消除或减弱螺旋的隙动,并使用其中间部位,以消除或减弱螺旋的隙动差影响。差影响。(8 8)观测中,照准部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格数。其作用在于减弱垂直轴倾)观测中,照准部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格数。其作用在于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在测回与测回之间应查看气泡的位置是否超出规定,若超出,应立即重新整平仪器。若斜误差的影响。在测回与测回之间应查看气泡的位置是否超出规定,若超出,应立即重新整平仪器。若一测回中发现气泡偏离超出规定,应将该测回作废,待整平后,再重新观测该测回。一测回中发现气泡偏离超出规定,应将该测回作废,待整平后,再重新观测该测回。4-4 4-4 竖直角测量竖直角测量一、竖直角测量原理一、竖直角测量原理一、竖直角测量原理一、竖直角测量原理 竖直角定义:同一竖直面内,一竖直角定义:同一竖直面内,一竖直角定义:同一竖直面内,一竖直角定义: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间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间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间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称为该方向线的竖直角。的夹角,称为该方向线的竖直角。的夹角,称为该方向线的竖直角。的夹角,称为该方向线的竖直角。角值范围:角值范围:角值范围:角值范围:0 0 0 0 90909090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仰角仰角仰角仰角,取,取,取,取“”号;号;号;号;视线在水平线之下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下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下称视线在水平线之下称俯角俯角俯角俯角,取,取,取,取“”号。号。号。号。竖直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竖直角照准目标竖直角照准目标时的读数与视线水平时的读数与视线水平时读数时读数(常数常数9090)之之差。差。竖直度盘、竖盘指标水准竖直度盘、竖盘指标水准竖直度盘、竖盘指标水准竖直度盘、竖盘指标水准管、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管、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管、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管、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螺旋。螺旋。螺旋。应满足的条件:应满足的条件:视线水平,竖盘水视线水平,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竖盘指标应处在正准管气泡居中,竖盘指标应处在正确的位置确的位置(9090 的整数倍的整数倍)关关系系:竖竖盘盘随随望望远远镜镜一一起起转转动动;指指标标与与竖竖盘盘水水准准管管连连接接在在一一起起,不不随随望望远远镜镜转转动动;调调节节竖竖盘盘水水准准管管微微动动螺螺旋旋,竖竖盘盘指指标标可可作作微微小小的的移移动动。二、竖盘构造二、竖盘构造1.1.1.1.竖直角计算公式:竖直角计算公式:竖直角计算公式:竖直角计算公式:(以顺时针全圆注记方式为例以顺时针全圆注记方式为例以顺时针全圆注记方式为例以顺时针全圆注记方式为例)例:例:L=81L=81 1818 4242 R=278 R=278 4141 5454 则则 L L=8=8 4141 1818 R R=8=8 4141 5454 =8 8 4141 3636 三、竖直角的计算三、竖直角的计算 =(L+R)/2/2 R R=R-=R-270270 L L=90=90-L L问题:问题:L L R R?若竖盘注记方式为逆时针全圆注记,应若竖盘注记方式为逆时针全圆注记,应若竖盘注记方式为逆时针全圆注记,应若竖盘注记方式为逆时针全圆注记,应如何计算?如何计算?如何计算?如何计算?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法则: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法则: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法则:竖直角计算公式的判断法则:(1)(1)(1)(1)大致安放望远镜于水平位置,确定起始读数大致安放望远镜于水平位置,确定起始读数大致安放望远镜于水平位置,确定起始读数大致安放望远镜于水平位置,确定起始读数(常数常数常数常数);(2)(2)(2)(2)抬高望远镜,抬高望远镜,抬高望远镜,抬高望远镜,若读数若读数若读数若读数增加增加增加增加 则则则则 读数读数读数读数 常数常数常数常数 若读数若读数若读数若读数减小减小减小减小 则则则则 常数常数常数常数 读数读数读数读数 若盘左为第一种情况,则盘右为第二种情况,反之亦然。若盘左为第一种情况,则盘右为第二种情况,反之亦然。若盘左为第一种情况,则盘右为第二种情况,反之亦然。若盘左为第一种情况,则盘右为第二种情况,反之亦然。望远镜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望远镜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偏离了正确位置指标偏离了正确位置x x角值称为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当偏离方向。当偏离方向与竖盘注记方向一致时,记与竖盘注记方向一致时,记“”号,反之记号,反之记“”号。号。2.2.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 =(R-xR-x)-270270 =90=90-(L-L-x)x)由于由于由于由于x x x x的影响,使读数中包含有指标差的影响,故正确的的影响,使读数中包含有指标差的影响,故正确的的影响,使读数中包含有指标差的影响,故正确的的影响,使读数中包含有指标差的影响,故正确的计算公式应为:计算公式应为:计算公式应为:计算公式应为:90 90 90 90 -(L-x)=90-(L-x)=90-(L-x)=90-(L-x)=90 -L+x=-L+x=-L+x=-L+x=L L L L+x +x +x +x (1)(1)(1)(1)=(R-x)-270=(R-x)-270=(R-x)-270=(R-x)-270 =R-270=R-270=R-270=R-270 -x=-x=-x=-x=R R R R-x -x -x -x (2)(2)(2)(2)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结论: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结论: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1.1.测站上安置仪器;测站上安置仪器;测站上安置仪器;测站上安置仪器;2.2.盘左瞄准目标,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盘左瞄准目标,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盘左瞄准目标,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盘左瞄准目标,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L L L L;3.3.倒镜,盘右瞄准目标,使气泡居中,读数倒镜,盘右瞄准目标,使气泡居中,读数倒镜,盘右瞄准目标,使气泡居中,读数倒镜,盘右瞄准目标,使气泡居中,读数R R R R;4.4.计算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计算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计算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计算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5.5.若若若若n n n n次观测,重复次观测,重复次观测,重复次观测,重复2 2 2 24 4 4 4步,取平均值。步,取平均值。步,取平均值。步,取平均值。6.6.检核:指标差互差检核:指标差互差检核:指标差互差检核:指标差互差15151515 四、竖直角观测四、竖直角观测4-5 4-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一、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一、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一)(一)LLVVLLVV(二)(二)CCHHCCHH(三)(三)HHVVHHVV LLLL水准管轴水准管轴 VVVV竖轴竖轴 HHHH横轴横轴二、经纬仪的检验校正二、经纬仪的检验校正1 1、照准部水准管的检校、照准部水准管的检校2 2、十字丝的检校、十字丝的检校整平仪器,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清晰目标点,将照准部、望远镜制动,整平仪器,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清晰目标点,将照准部、望远镜制动,微调望远镜上下移动,若目标始终在竖丝上移动,表明条件已满足,微调望远镜上下移动,若目标始终在竖丝上移动,表明条件已满足,否则须检校否则须检校校正时,旋下目镜校正时,旋下目镜护盖,松开压环螺护盖,松开压环螺丝,转动十字丝丝,丝,转动十字丝丝,直至望远镜上下移直至望远镜上下移动时,目标始终沿动时,目标始终沿竖丝移动为止。最竖丝移动为止。最后拧紧压环螺丝,后拧紧压环螺丝,盖上护盖。盖上护盖。3 3、视准轴的检校、视准轴的检校 如图,在一平坦场地上,选择一直线如图,在一平坦场地上,选择一直线ABAB,约,约100m100m。置仪于。置仪于O O,A A点点竖一标志,竖一标志,B B点横放一毫米分划的小尺,并使其垂直于点横放一毫米分划的小尺,并使其垂直于ABAB。盘左瞄准。盘左瞄准A A,倒镜于,倒镜于B B尺上读数尺上读数B B1 1;盘右再瞄准;盘右再瞄准A A,倒镜于,倒镜于B B尺上读数尺上读数B B2 2,如果,如果B B2 2与与B B1 1重合,表明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否则要检校重合,表明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否则要检校 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C C,只需在尺,只需在尺上定出一点上定出一点B B3 3,该点与盘右读数,该点与盘右读数B B2 2的距的距离为四分之一离为四分之一B B1 1B B2 2的长度。用校正针拨的长度。用校正针拨动十字丝左右两个校正螺丝,先松开动十字丝左右两个校正螺丝,先松开一个,再紧一个,使读数由一个,再紧一个,使读数由B B2 2移至移至B B3 3,然后固紧两个螺丝。然后固紧两个螺丝。此校正需反复进行,直至此校正需反复进行,直至C C值不大值不大于于10”10”为止。为止。由于仪器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仪器整平后,由于仪器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仪器整平后,竖轴牌铅垂位置,横轴就不水平,倾斜一个竖轴牌铅垂位置,横轴就不水平,倾斜一个i i角。角。当以盘左、盘右瞄准当以盘左、盘右瞄准P P点而将望远镜放平时,其视准面不是竖直面,而点而将望远镜放平时,其视准面不是竖直面,而是分别向两侧各倾斜一个是分别向两侧各倾斜一个i i角的斜平面。因此,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角的斜平面。因此,在同一水平线上的P P1 1、P P2 2偏离竖直面的距离相等而方向相反,直线偏离竖直面的距离相等而方向相反,直线P P1 1P P2 2的中点的中点M M必然与必然与P P点位于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同一铅垂线上。校正时,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交点瞄准校正时,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交点瞄准M M点,然后抬高望远镜,点,然后抬高望远镜,此时十字丝交点必然偏离此时十字丝交点必然偏离P P点。打开支架处横轴一端的护盖,调整支承点。打开支架处横轴一端的护盖,调整支承横轴的偏心轴,抬高或降低横轴一端,直至十字丝交点瞄准横轴的偏心轴,抬高或降低横轴一端,直至十字丝交点瞄准P P点。点。4 4、横轴的检校、横轴的检校 如图,在距一较高墙如图,在距一较高墙202030m30m处置仪,处置仪,在墙上选择一仰角大于在墙上选择一仰角大于3030度的目标点度的目标点P P,盘左瞄准盘左瞄准P P,将望远镜放平,在墙上定一点,将望远镜放平,在墙上定一点P1P1。倒镜盘右瞄准倒镜盘右瞄准P P点,再将望远镜放平,点,再将望远镜放平,在墙上定出另一点在墙上定出另一点P2P2。如果。如果P1P2P1P2重合,重合,表明仪器横轴垂直于竖轴,否则应校正。表明仪器横轴垂直于竖轴,否则应校正。5 5、竖盘指标差的检校、竖盘指标差的检校 仪器整平后,以盘左、盘右先后瞄准同一明显目标,仪器整平后,以盘左、盘右先后瞄准同一明显目标,在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情况下读取竖盘读数在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情况下读取竖盘读数L L和和R R,并计算指标差。并计算指标差。校正时先计算盘右的正确读数校正时先计算盘右的正确读数R R0 0R-xR-x,保持望远镜在,保持望远镜在盘右位置瞄准原目标不变,旋转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盘右位置瞄准原目标不变,旋转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为使竖盘读数为R R0 0,这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不再居中,用校,这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不再居中,用校正针拨动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此项检正针拨动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此项检校需反复进行,直至指标差校需反复进行,直至指标差x x不超过限差为止。不超过限差为止。J J6 6级仪器限级仪器限差为差为30”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092336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