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2087632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化14级计算机专升本班1410211035 李芳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 它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动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创了和平稳定的社会 环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将现代化意识与社会主义事业统一 起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49-1956年,照搬斯大林模式赶超型发展。向苏联学习,建设新中国。 1949-1956年,照搬斯大林模式赶超型发展。向苏联学习,建设新中国。1978 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从“三个面向”出发,确立

2、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 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综上所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步履艰巨,道路曲折,前 途光明。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背景下开始 的,资金、技术、人才、思想先天不足。主权的逐步丧失,使中国缺乏现代化的 政治保障。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长期化。从领导结构上看, 未形成现代化的合力。列强的侵略、阻挠和破坏,封建专制与反动政府的统治以 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决定了现代化的阻力较大。长期的闭关自守、隔离于世 界造成的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科技文化的落后,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消极的影 响。长期的内乱、战争

3、使现代缺乏安定的环境。解放初期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 相对稳定,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 发展、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既包括经济模式,也包 括政治模式,近年又包括生态模式,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这三大模式(尤 其是经济和政治模式)的探索,使中国在改革道路上步履维艰,种种深层原因再 次折射了百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贯困惑。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发展了,中国现 代化的程度提高了。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 议,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

4、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 步走设想。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把这个目标称为“中 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 化。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指其加快发展,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然 而,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科学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一论 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的实质,对于我们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进而 正确制定我国实

5、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50年进程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科学 技术要走在前面”,“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和丰富 内涵。一是要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二是要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深刻 影响。三是要正确理解何为“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在以资本和资源为发展基础 的工业经济时代,提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大工业生产要求的创新效率,保 持关键技术和制造工艺的领先,是企业应对剧烈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是国家提高综合竞争 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最新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性

6、基础 资源,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首要因素,科学本身是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引擎,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不断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科学和教育成为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如同工业经济时代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样,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将成为知 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公共性战略投资。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理解,认为现代化包含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 城市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等方面。尽管这一理解带有西方价值理念的痕迹,但认为 现代化不仅包含经济发展,而且也包含社会结构变革、民主与法制建设、文化发

7、展等诸多内 涵,是社会的系统演化这一观点,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对经济、 社会、文化以至政治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将为维持和改善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 展提供主要的支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科学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 向,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文明的基石;科技实力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 为国与国之间政治实力较量的关键和基础,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在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走在前面不但是指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要适度 超前,更重要

8、的是要求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自近现 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本身就一直是国际化的,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国内领先没 有实质性的意义;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技术创新与转 移成为超越国界的活动,填补国内空白将成为过时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只有具有国 际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在前面。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军事上 的战斗力;政治上的影响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50年来,创造出众多的科技上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哪些最具 有国际影响力以及对提高国民生产力和生活过水平有最大的推动作用?五十年代之初的中华大地上,百废待兴,

9、要高世界最尖端的技术,研制耗费 巨额金钱的原子武器,谈何容易!为了打破核武帝国的军事威胁,1954年苏共 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京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毛泽东向他询问是否能在制造核武 器方面给以帮助。赫鲁晓夫听后马上惊讶地说,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现在就是 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只要苏联有了核武器就行了,不必 大家来搞它。1955年1月毛泽东决定自力更生,依靠本国的科学家,决定研制 核武器,随后,我们进行了豪迈的九年攻关。,,两弹一星最初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颗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卫星。中国 的“两弹一星”,是20

1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成就。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 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 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在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生物技术也在大踏步地向前,袁 隆平的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充分的显示了科学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禾卑”作为杂交 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 物育种的禁区,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 功杂交水稻,实现

11、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 概念基础上,提出了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 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优良,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 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它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 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如今计算机已经深入人 们的日常生活,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银河”11型巨 型计算机于1993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气象中心一起研制成功。同年 6月22日,银河II型巨型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的鉴定

12、验收,每秒运算10亿次,使 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能发布中期数值预报的国家,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 特殊的贡献。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银河III百 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它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 得新突破:运算速度每秒达到百亿次,具备了研制更高性能巨型机的能力。一次次,这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 人的印记。又一个金秋来临。在我国第7艘神舟飞船即将遨游太空之际,让我们 回首此前6艘飞船飞天的历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 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

13、、6 枚刻度,伴随新时期的登月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的发射成功。它们所记录的,不仅 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自20世纪50年代见过以来,中国以继承和发扬,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之上自 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如下特点:(1)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表现在:1)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仅 5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2)科技新成果 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3)新技术及其产 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

14、方面又高 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 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 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 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未实现现代化就已陷入了 生态困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以下原 因造成的。其一,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决策性失误;其二,国 民环境意识水平与现实要求相差太远;其三,发展观的落后;其四,对西方消费 主义生活方式的盲目模仿。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但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的现代化道路,只会使我们离现代化越来越远,更谈不上紧跟人类文明发展的脚 步。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必须开辟一条全新的超越 以往现代化模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新科学技术。我们既 要走进工业文明又要走出工业文明。具体说来,中国必须在加强新科学技术建设 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强新科学技术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从工业文明观到生态文明观的过渡,为 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