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会提纲

收藏

编号:2073716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9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5-06
15
积分
关 键 词:
中考 提纲
资源描述:
徐州二中中考地理必会提纲 1.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2.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3.纬线的形状都是圆;不同纬度长度不相等。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6.重要纬线:赤道(00)、回归线(23.5度)、极圈(66.5度)。 7.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8.经线形状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 9.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10.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 11.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会判断) 12.经纬网作用:确定位置、确定方向。 13.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 14.自转周期:一天(或24小时)。  15.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 16.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17.公转周期:一年。 18.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影子长短)变化。 19.五带特点: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20.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1.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2.方向判断: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3.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 24.地形部位:①山顶②山脊③山谷④鞍部⑤陡崖 25..最大岛屿(格陵兰岛);最大大陆(亚欧大陆)。 26.海陆分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约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7.大洲面积大小:最大(亚洲)、最小(大洋洲). 25.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6.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27.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28.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29.南美洲、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 30.②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 31.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 32.板块构造内容: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3.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4.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35.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36.地中海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37.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8.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9.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0.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1.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42.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43.降水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递减; 4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5.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46.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47.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48.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9.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50.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5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亚洲东部。徐州也是。 52.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53.寒带气候(苔原和冰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两极地区。 5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 55.近年来,全球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56.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 57.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大大加快。世界人口已达70多亿。 58.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60.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61.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62.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63.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非洲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64.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欧洲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65.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6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 6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地区(如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68.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印度南部等地。 69.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70.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71.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72.聚落分类: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73.聚落形成条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 74.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75.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一亿);有人居住的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76.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亚欧)、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美国、巴拿马。 77.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78.知道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 79.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 80.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 81.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为主,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为主。 82.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UN),总部:纽约。 83.最重要的经济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84.最大的体育组织: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85.最大的卫生组织:红十字会。宗旨:人道主义。 86.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87.“低地之国”荷兰,风车和郁金香驰名。 88.比例尺单位的换算:厘米变千米,减00000,千米变厘米,加00000。 89.西班牙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90.从哪个半球看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全球分成六个大陆和七个大洲。 91.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92.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93.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94.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95.地震和火山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内力作用。 96.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魏格纳提出的。他认为,两亿年前,各大陆联在一起。 97.世界上人口主要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温带的平原、盆地、中低纬度临海人口密集。 98.世界人口稀疏区:荒漠(干旱)、极地(寒冷)、高山高原(高寒)、热带雨林(湿热)。 99.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计划生育。 100.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最多。 101.有2000多种语言。6种联合国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02.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原因:大量燃烧煤、石油排放出CO2等温室气体;滥伐森林。 103.滥伐森林,在干旱地区会造成荒漠化;在湿润地区会造成水土流失。 104.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105.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106.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107.基督教经典为《圣经》,伊斯兰教:经典为《古兰经》,佛教:起源最早的宗教。 108.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典型建筑为教堂。 109.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0.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服务业)发达。 11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12.大城市问题(城市病):交通相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犯罪率上升等。 113.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坡。 114.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115.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116.世界上沙漠面积最大,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非洲.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 117.世界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死海(亚洲)。 118.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是东非裂谷带(非洲), 119.世界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 120.世界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121.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122.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非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非洲)。 123.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在亚马孙平原。 124.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125.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北美洲)。 126.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127.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128.世界上最深、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129.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第二为亚马孙河、第三是长江)。 130.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131.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 132.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 133.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西亚的波斯湾周围。 134.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 135.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前六位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36.世界人口 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为印度)。 137.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南非。 138.目前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139.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埃及。 140.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法国。 141.工农业总产值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美国。 142.出口粮食最多,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143.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是巴西。 144.我国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145.我国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0N),最南端——曾母暗沙(40N). 146.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0。 147.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0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0E). 148.东西跨经度约620,跨五个时区(东五区到到东九区)。 149.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千米。 150.我国海域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51.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152.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台湾岛直接濒临太平洋。 153.最大的三个岛屿是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154.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155.我国的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156.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57.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省。最少的是澳门。 158.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人口界线黑河——腾冲)。 159.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60.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161.我国人口增长原因: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的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 162.我国共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16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大小。 16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165.汉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166.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云南。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大会。泼水节是傣族节日。 167.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造成我国大江大河多自西向东流。 168.第一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是平原、丘陵。 169.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 170.称为世界屋脊的是青藏高原,最平坦的是内蒙古高原. 171.黄土广布、沟壑纵横的是黄土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的云贵高原。 172.称为“聚宝盆”、矿产丰富的是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173.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74.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强。 175.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向北气温越低。 176.我国一月00C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北部漠河一带。 177.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178.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最低气温:青藏高原。 179.徐州属于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 180.我国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81.我国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火烧寮。 182.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秦岭——淮河,400毫米经过大兴安岭。 183.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冬、冬春少。 184.解决水资源时间不均的办法——修建水库;解决空间不均办法——跨流域调水。 185.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186.我国的湿润区: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天然植被是森林;人文景观是水田。 187.半湿润区天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人文景观是旱地。 188.半干旱区天然植被是草原;干旱区是荒漠。 189.我国夏季风是来自海洋的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风是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190.夏季风影响雨带: 4月到东南沿海;5、6月到长江中下游(梅雨);7、8月到华北、东北;9月由北向南撤退。 191.我国特殊的天气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192.寒潮多发在冬半年,梅雨在夏初的江淮地区,台风多发5-10月,沙尘暴常发生在春季。 193.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最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干旱灾害。 194.夏季风能到达的地区叫季风区。 195.我国季风区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 196.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没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 197.我国的外流区大部分是太平洋流域(长江、黄河);其次是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198.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流域。 198.最早、最长运河——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99.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辽河、海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200.内流河河水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多雨,为季节性河流,8月水量最大。 201.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02.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水湖)。 20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是围湖造田。 20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入东海。长6300千米。世界第三、我国第一大河。 205.长江源头段叫沱沱河。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206.长江上游到湖北宜昌,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重点治理中游,有“九曲回肠”之称。 207.长江水能占全国的1/3,最丰富的是上游段和三峡段。水能丰富原因:水量大,落差大。 208.三峡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209.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10.黄河上游到内蒙古的河口,中游到河南的旧孟津。 211.黄河两大灌溉农业区: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202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威胁两岸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203.黄河的治理: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在下游修堤筑坝。 204.黄河有断流和凌汛现象。 205.黄河上游已建成龙羊峡水电站;中游建成了黄河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 206.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陆上国界:长2万多千米 207.主要的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208.我国的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209.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度最广的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 210.少数民族数最多的省:云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陆上临国最多的是:新疆。 211.我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一腾冲线 . 此线以东的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少; 21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213.最大的内流和是塔里木河;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位于第一阶梯。 214.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215.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是夏季最热的地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 216.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217.根据≥10℃积温划分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218.热带: 海南岛、台南部、雷州半岛、西双版纳。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产区 219.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 220.暖温带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表、玉米。 221.中温带: 准葛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222.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一年一熟。马铃薯。 223.高原气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一年一熟。青稞、豌豆。 224.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25.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226.自然资源的种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227.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22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229.我国的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淮河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 230.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东南、西南三大林区。最大的是东北林区。 231.关于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32.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23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34.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 235.北方与西北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36.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237.北方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38.北方耕地为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239.农作物北方为小麦、花生、甜菜;南方为水稻、油菜、甘蔗。北方马车;南方船舶。 240.西北突出特征——干旱;青藏突出特征——高寒。 243.西北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青藏冰川广布、太阳能丰富。 244.西北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为特色。 245.青藏农业以高寒牧业为主,河谷农业为特色。青稞和牦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必会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073716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