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61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68709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申报模板:36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申报模板:36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申报模板:36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3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36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共情疲劳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问题提出“共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CF)” 一词1992年由Joinson第一次提出,主要 用来描述护士因医院日常突发事件、亲眼目睹患者经历灾难性疾病或创伤时而感到的压力, 常表现为慢性疲劳、易怒、害怕上班、失去生活乐趣等oFigley于1995年最先将共情疲劳 引入助人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并用该术语描述助人群体因向救助对象提供助人服务而 导致自身出现各种不良身心反应的消极后果。在护理学领域中,共情疲劳是护理人员通过对 患者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它能完全占 据一个人

2、并减弱他或她感受快乐、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是护理人员长时间压力积累而经 历的情绪波动。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护生由 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关键途径。护生通常会被安排到医院集中进行10-12个月的临 床实习,研究显示,相对学校比较单纯的学习环境,临床实习环境较为复杂,护生又是一个 以女性为主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她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关系到未来护理 工作的质量和护理队伍的稳定。在临床实习期间,护生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心理上难免会 对患者会产生恻隐之心,这样一种情感上的相通性,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称为“移情”, 实际上“移情” 作为人的

3、一种心理活动机制其范围要宽泛得多,而且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 生作用,护生对患者进行长期治疗护理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会对患者产生同情, 与此同时, 患者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情况也对护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护生会进入一种消沉抑郁的情 绪中。这样一种“移情”对护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 中,护生就有可能出现“共情疲劳”,共情疲劳一旦产生,不仅影响护生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而且影响护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增加工作失误的几率,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 的决心。尽管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围绕医护人员的“共情疲劳”这一心理现象开展了大量的研 究,但是国内有关护生实习期间共情疲劳的研究鲜有报

4、道。准确识别护生实习期间出现的共 情疲劳现象,是有效维护护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课题以实习护生为 研究对象,考察护生在实习这一特殊时期的共情疲劳发生的水平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开 展相应的对策研究。课题界定1、护理专业学生是指护理学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2、临床实习是指全部课堂教学完成后,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临床综合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3、共情疲劳是指救助人员在向救助对象提供物质或生理援助的过程中,以对现实的、想象 的或隐含的救助对象共情为前提,遭受二次创伤、降低了对救助对象共情的兴趣和能力,产 生救助工作的倦怠感,甚至改变了原有的工作价值观,同时伴随一系列心理不适症状。随

5、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日益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学校或医院通 常只会强调护生在实习期间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道德义务, 而忽略了护生作为有情绪、有需 要、有感受的人的“整全性”。因此有必要重视护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共情疲劳这种心理健 康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研究,以便为今后护生共情疲劳的干预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依 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针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有关研究 涉及急诊、ICU、肿瘤科、精神科、临床关怀、儿科等诸多护理专业领域,各国学者均发现 在职护士群体中普遍存在有中、重度的共情疲劳现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在职护 士共情疲劳的因素

6、,如护理经验不足、工作环境因素、缺乏共情疲劳知识、外部支持不够、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或家属的要求过多过高等等。在研究在职护士共情疲劳的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同样处于医院环境中的实习护生也有发生共情疲劳的可能,美国学者Barret调查118名医院实习护生后发现,实习护生出现了精疲力竭、低成就感等共情疲劳 的现象,Henry的研究证实护生群体存在有轻、中度的共情疲劳,英国研究者呼吁应该重视 实习护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情疲劳现象,因为它可能影响护生的身心健康,瑞典的一项研究显 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共情疲劳,毕业后一年内选择离开护理工作岗位的几 率会大大增加。针对护理人员群体中存在的

7、共情疲劳现象,各国学者提出了众多的干预方法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个体层面,研究者们提出了分享创伤经验、参加体育活动、 保持与他人接触、开展自我关爱技术等,在组织层面采取的有心理急救、心理转化、教育干 预等。国内学者研究护士群体中存在的心理疲乏现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医院急 诊科、肿瘤科、重症监护室、儿科等科室的在职护士,研究结果显示国内护士群体共情疲劳 水平较高,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学历、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缺乏、缺 少社会支持等,国内关于护士共情疲劳干预策略的研究则相对比较缺乏。目前国内实习护生 同情疲乏的研究鲜见报道,护生离开学校来到医院这个充满高强度、

8、高风险的工作环境里进 行实习,每天都需要和不同的患者接触,经常会面对各种病情危急或濒临死亡的患者,承受 较多的心理压力,如果共情疲劳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生有可能出现 精神欠佳、注意力不集中、快乐感减少、害怕面对患者、护理风险增加、毕业后选择离职等 各种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开展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研究,维护护生实习期间的身心健康, 顺利完成由护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选题意义1、帮助护生适应实习生活,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通 过对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现象的调查分析,了解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水平、特点及规律,为促 进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本

9、研究从实习护生人口学变量、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 探讨以上各方面对实习护生共情疲劳产生的影响,为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 参考意见。3、本研究将以国外新近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现象从个 体和组织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研究价值共情疲劳是存在与医护群体中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护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共情疲 劳现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采用第五版专业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实习护生共情疲 劳整体水平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通过对实习护生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 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实习护生共情疲劳与情绪智力

10、、性格特征、应对方 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据此为学校教育者以及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客观而准确的依据,从 而采取措施缓解护生的共情疲劳,为护生提供轻松、有效的实习环境,维护护生身心健康, 促进护生有效实习。课题理论依据Figley2002年提出的共情疲劳发生发展的模型是本课题的理论依据:(1)暴露在创伤 事件环境中接触创伤人员;(2)接触创伤患者时给予一定的同情、关系支持,即在共情能力 的基础上给予了共情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共情反应;(3)当共情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后,人 体内情感压力会逐渐增加,表现为共情压力,随着共情压力的逐渐积累,当超过人体适应的 范围后,便会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在此过程中工作

11、的成就感或与创伤患者保持一定的距 离可以减轻共情压力;(4)随着残存的共情压力的逐渐积累,不断对创伤事件进行回忆,以 及其他生活、工作中负性情绪的影响,便会逐渐引起共情疲劳等负性情绪的出现。研究目标1、调查医院实习护生共情疲劳整体水平及特点。2、分析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探索各因素对其共情疲劳的影响程度。3、揭示实习护生共情疲劳与护生人口学变量、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之间的相关性。4、提出针对缓解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维护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 研究内容 编制实习护生共情疲劳调查问卷,包括护生人口学变量、第五版专业生活质量量表、情绪智 力量表、“大五”人格特质量表

1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向实习护生发放 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实习护生共情疲劳整体水平、特点及影响因素,揭示实习护生共情疲劳 与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缓解实 习护生共情疲劳的有效干预措施。研究假设1、国内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共情疲劳现象。2、人口学变量将对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产生一定的影响。3、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与护生的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有一 定的相关性。创新之处1、国内首次对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现象展开调查。2、深入分析实习护生共情疲劳影响因素及特点,全面系统地探讨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与护 生的人口

13、学变量、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3、针对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研究思路1、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编制实习护生共情疲劳调查问卷,调查实习护生的共情疲劳水平。2、分析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探讨实习护生人口学变量、情绪智力、性格特征、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共情疲劳的影响。3、在前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缓解实习护生共情疲劳的有效干预措施。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目前有关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 为自己进行研究选题及设计等提供一定的参考。2、理论分析法。本研究将共情疲劳三因模型作为层次分析的依据,以Figle

14、y提出的共情疲 劳发生发展的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人口学变量、情绪智力、性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等可能影响护生共情疲劳的因素并进行调查分析。3、问卷调查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共情疲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了 解国内护生实习期间的共情疲劳现状,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护生共情疲劳的影响,从而引起 护理教育者以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生共情疲劳等负性情绪的关注,并为其提出可行的缓解措施 提供理论依据。技术路线1、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确定选题2、编制实习护生共情疲劳问卷,进行预实验3、整群抽样,发放问卷4、资料整理,统计分析5、研究结果与结论6、对策及建议实施步骤1、查阅文献,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选题和课题设计。2、编制实习护生共情疲劳调查问卷,进行预实验,确保问卷质量。3、取得医院管理部门同意,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整群抽取在医院实习的护生,根据自愿 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承诺所获得的资料只用于研究,资料保密,采取现场回收问卷的方 式,确保问卷回收率。4、将有效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形成本研究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发表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