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063245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

2、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生态环境因素:如水灾使粮食减产;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移距离等。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迁移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政治因素: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东部到西北、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经济原因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民工潮”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4、。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5.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形成城市地域

5、功能分区的原因:(1) 历史原因: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游览区。(2) 经济原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名称占地比重区位特点其他特征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商业区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工业区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

6、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2.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

7、过程反映在: a.人口的集中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地域的转化过程: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城市化特点原 因发达国家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c.特大城市迅速发展d.出现了巨大

8、的城市带(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城市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b.城市交通问题:如交通拥堵c.城市住宅问题:如住房紧张、贫民窟的出现d.城市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宗教信仰不同中西地域文化差异西方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建筑风格西方园林直率敞朗,以外向开放著称围墙是中国建筑

9、主要景观;园林讲究含蓄建筑结构欧洲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区以外;城市中心古老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向郊区递减建筑布局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土地、水分、地形、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国家政策(2)运用实例,说明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3)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地域类型地域分布生产特点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

10、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具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距海港近的优势采取的措施(以阿根廷为例):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等优势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

11、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4)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料、市场、交通运输、动力、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等(5) 运用实例,说明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成本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

12、工业知识和技术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6)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7) 运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8)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通信、商业、

13、贸易(9)结合实例,在生产活动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见下表)(10)比较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和重要性: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量大,快速,连续性好。造价高,占地广。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连续性差。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不可缺少。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聚落空间

14、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大致可以分成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四个阶段,人地关系的思想由崇拜自然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发展。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基本内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4) 结合实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