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63054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检查井施工方案(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交底项目名称检查井施工方案(正因片区、静安社区片区、森林公园片区)记录编号交底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共 页第 页主讲人地点日期 年 月 日接受单位重庆凌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交底主要内容:1 、设计指标要求(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本工程检查井市政车行道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小区内部(含内部街区)区域、农村院落及其他市政非机动车道下的检查井采用成品塑料检查井。(3)本工程设计位于车行道上检查井井盖、盖座(D400型)均采用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井座,按国标图集15S501-3选用。非车行道下检查井井盖建

2、议选用高压注塑一次成型高分子井盖。(4)检查井井盖、井圈选用应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即绿化带、人行道等禁止机动车驶入的区域选用A15类型井盖;非机动车道、小车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采用B125类型井盖;住宅小区、背街小巷、仅有轻型机动车或小车行驶的区域,道路两边路缘石开始0.5m以内的区域选用C250类型井盖;城市主路、公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等区域检查井选用D400类型井盖。井圈、井盖、井座、检查井应同时应满足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和四川省地方标准城市道路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篦技术程(DB51/5057-20

3、16)中的要求。道路下所有检查井必须设置防坠网。绿化、田地内检查井深度超过1.5米必须设置防坠网。考虑到本工程区县范围内存在非机动车辆行驶上人行道等情况,为保证交通安全,本工程人行道上检查井盖采用B125型。(5)雨、污水检查井井盖面应分别设有“雨”、“污”标志,施工时不得错盖,其他类型井盖则按相应要求执行。井口尺寸D=700mm。(6)本工程位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位于绿化带范围内的检查井井盖顶面高于地面0.1m;位于耕种田及绿化带的外露塑料检查井井壁要进行保护,具体做法如下:(7)对位于车行道上检查井井圈、井座加强设计,以减少井筒周边土体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防

4、止井圈发生水平错位等现象。本工程位于车行道上的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周边60cm范围内采用C15混凝土加固,自井底至井顶。井周及井圈加固做法详见设计图,塑料检查井井周及井圈加固做法详见图集15S501-3/8。2 、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机具及操作说明2.1 材料要求(1)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符合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2)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等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检查井踏步质量及规格尺寸符合设计及相关图集规范要求。(4)检查井井盖选用的型号、材质符合设计要求。2.2 机械设备(1)机械:装载机、自卸汽车、电动抹平机、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罐车等。(2)仪器设备:GPS、全站仪等。(3)工具

5、:模板、手推车、铁锹、钢卷尺、放线绳等。3 、施工流程、工序技术措施、操作要点3.1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3.1.1 施工工序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及降水基底处理、验收井室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流槽砌筑、抹面井筒安装(井周加强)(闭水试验)检查井回填(道路基层碾压密实)(加强井圈及井盖安装)(道路面层)3.1.2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检查井平面位置、尺寸及井底高程,在施工现场进行撒白灰放样,将检查井中心线及开挖轮廓线进行标示。3.1.3 基坑开挖及降水按照开挖轮廓及井底高程采用挖机分层开挖。挖机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cm后,采用人工开挖,防止扰动原状土。基坑降水采用挖集水坑抽排降水,保证无水作业。3.1.4

6、 基础处理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整平夯实,对基坑底部进行承载力检测,若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3.1.5 钢筋混凝土井室浇筑(1)钢筋绑扎:在垫层强度达到5MPa以上进行钢筋绑扎,绑扎时按设计钢筋间距尺寸,在垫层上弹线,控制钢筋间距,保持上层钢筋的整体平整和钢筋的保护层的要求。同时用高标号砂浆垫块把底层网筋托起达到钢筋保护层要求。(2)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模板安装,采用木模板,后背用木方及架子管连接固定,支撑木与槽帮垫好木楔子固定,使整体模板牢固可靠,模板内侧加支撑木,保证结构尺寸准确,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

7、土,溜槽或人工入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注意避开钢筋,控制振捣时间。(4)混凝土养护:井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5)流槽施工:混凝土检查井流槽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转;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流槽表面平顺、圆滑、光洁,并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3.1.6 混凝土盖板施工检查井盖板为预制构件,盖板安装采用1:2水泥砂浆座浆。3.1.7 井筒安装检查井井筒采用预制井筒。安装前先在盖板上座浆,然后安装第一节预制井筒,在井筒和盖板连接处外侧采用1:2水泥砂浆抹三角灰。预制井筒每节企口(或平口)连接处均采用1:2水泥砂浆座浆,内侧勾缝。井筒安装需根据井深及井筒长度确定预

8、制井筒的节数和段数。3.1.8 井周加固当检查井位于车行道下方时,需对检查井进行井周加固,加固形式为井周60厘米范围内用C15砼浇筑,范围井底至井顶路面结构层下。3.1.9 检查井回填(1)检查井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在管道和检查井验收合格后进行。当遇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及时回填。(2)应从检查井圆周底部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并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步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200mm。(3)回填应采用电动打夯机等轻型夯实工具对称夯实,不得使检查井产生位移和倾斜,不得机械回填,回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回填时井坑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湿陷性土、膨胀土及冻土

9、;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他硬杂物。3.1.10 井盖安装井筒施工到设计高程后,在井筒顶部座浆,安装井盖支座。支座周围立模浇筑C30混凝土井圈,混凝土表面高程同道路路面。道路下检查井采用合格的铸铁检查井井圈和井盖,非道路下检查井采用复合分子材料检查井井圈和井盖并符合标准,行车道内井盖满足D400等级要求,农田内井盖满足A15等级要求。位于渠道内的检查井应采用密封检查井,密封检查井应满足防水需求。3.2 圆形塑料检查井3.2.1 施工工序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及降水基底处理、验收井座安装井座与管道连接收口椎体安装井筒安装闭水试验检查井回填塑料检查井承压圈及井盖安装井盖安装3.2.2 测量放样根据

10、设计图纸检查井平面位置、尺寸及井底高程,在施工现场进行撒白灰放样,将检查井中心线及开挖轮廓线进行标示。3.2.3 基坑开挖及降水按照开挖轮廓及井底高程采用挖机分层开挖。挖机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cm后,采用人工开挖,防止扰动原状土。基坑降水采用挖集水坑抽排降水,保证无水作业。3.2.4 地基与基础处理(1)在沟槽、井室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砂垫层铺设,砂垫层采用100mm厚的中粗砂(或下层不小于50mm砾石、上层为50mm中粗砂),砂中石子粒径不大于4cm。(2)软土地基应用砂、砂砾置换,其基础总厚度不应小于200mm,基础层可分两层铺设,下层宜为粒径不大于40mm的砾石,

11、厚度100mm150mm,上层宜为50mm厚的中粗砂。(3)砂、砾石垫层平面最小尺寸不应小于检查井底底座直径加每侧不小于200mm基础尺寸铺垫。(4)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管道垫层的厚度,压实度不小于0.95。3.2.5 井底座安装(1)复核井底座编号、规格、连接管管径。(2)安放检查井前,应检查砂垫层是否平整,避免检查井倾斜,如垫层不平整,应采用垫层同等材料找平并夯实,使垫层平整,保证检查井安放后不倾斜。(3)由于塑料检查井自身重量较轻,所以安放时可采用人工安放,以降低安装成本。安放时采用柔韧性好的吊绳进行,不得采用钢丝绳和链条,应保证井室垂直、平衡下降。(4)井底座中心定位后,应将井底座至于

12、基础上,调整井底标高和接管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接管安装。3.2.6 井底座与排水管道连接(1)塑料检查井与管道采用热收缩套连接,连接时首先用湿毛巾将距管端50cm之内的部分及检查井预留口擦干净,不得有灰尘和泥沙,待水汽蒸发干燥后将管与井室预留口的对接处用热收缩套固定,再用喷枪对热收缩套均匀加热(约120),并用滚刷从热收缩套一端开始滚平,排出热收缩套与管之间的空气,以防渗水。重复对热收缩套均匀加热和滚平,直至热熔带与管道完全粘贴。(2)安装时,应将待安装的管道或井底座向已安装的井底座或管道方向连接,不得逆向安装。(3)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底座预制接口管径时,应采用管顶平接,当井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

13、管道时,应采用管底平接,并均应采用变径接头将管道与井室连接。(4)汇入管到管底不应低于检查井的溜槽底部。(5)当检查井与金属管道、混凝土管道、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管或其他材质管道相连接时,应设置专用过渡接头,并应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柔性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必要时可用热收缩套补强。图3.2-1 井室与管道连接方式(用吊带或其他轻质绳子、严禁用钢绳直接套井室或井筒)图3.2-2 井室与管道对接、热收缩套连接图3.2-3 热收缩套连接、接入管的数量较多采用汇流接管件接入井室底座3.2.7 井筒及收口椎体安装(1)井筒、收口椎体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收口式检查井的收口椎体偏心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4、并与井筒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井筒宜采用外平壁型管材(聚乙烯缠绕结构壁A型)。(2)施工前应复核井筒长度,但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适当预留余量。(3)当井筒与井底座或收口椎体连接、收口椎体与井底座连接时应保持垂直,并应使用专用收紧工具,不得使用重锤敲击。(4)井筒与井座采用收口椎体连接时,可采用橡胶圈连接(适用于双壁波纹管、平壁结构壁管井筒)、胶粘连接(适用于平壁结构壁管井筒)、热收缩套连接等。(5)当采用热收缩套连接时,应从热收缩套中间开始,沿环向进行加热,至收缩套完全贴合在管道表面、边缘有热熔胶溢出为止,热收缩套完全收缩后,沿轴向均匀来回加热,使内层的热熔胶充分融化,以达到更好地

15、粘结效果,回火时间应根据环境气温、温差大小调整。图3.2-4 采用热收缩套热熔连接(同支管连接方法)、井筒与井室连接(密封圈安装)图3.2-5 井筒与井室连接(接口清理)3.2.8 接出户管开孔、连接及密封(1)当井筒上接入排水支、连管时,可根据支、连管的数量,采用井筒接管件或井筒活接头进行连接。(2)当采用井筒活接头接入排水支管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井底座安装就位后,应截取符合设计高度要求的井筒,并应根据接入支管管底标高确定开孔位置。B、应采用专用工具在井筒上开孔。C、可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垫与螺纹丝扣压紧连接安装至井筒上。D、应将井筒活接头与管道连接,可采用熔接连接、焊接连接、弹性密封圈承

16、插式连接或热收缩带(套)连接等。(3)井筒活接头开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开孔直径不应超过活接头管件外径6mm。B、需多处开孔时,开孔边缘相互净间距不应小于100mm。C、支管、连管接入不得倒坡。(4)当采用井筒接管件接入排水支管时,安装高度、尺寸符合要求,安装的密封性应符合要求。(5)当采用井筒接管件接入排水支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井筒的同一高程处,当需接入来自不同方向的13根排水支管时,应采用井筒接管件。B、在井筒的同一高程处,当需接入来自同一方向的23根排水支管时,宜采用汇流接管件合流后,再通过井筒接管件接入检查井。C、当进行安装时,应采用专用的收紧机具进行连接(马鞍接头),不得使

17、用重锤敲打。D、支管、连管接入不得倒坡。(6)井简接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般采用马鞍接头,当井筒接管件施工马鞍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马鞍接头有弧度之分,需根据井筒尺寸配相应弧度的马鞍接头,如315mm的井筒上开孔110mm,则需配315*110的马鞍接头。B、安装时,压圈与垫圈摆放角度要一致,否则外旋拧紧拧不到位。C、井筒上,开孔尺寸最大可以到315mm。(7)当采用PVC-U排水管与马鞍接头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粘接连接前将管材插口、管件承口擦拭干净。B、测量承口深度在管材端口做好标记。C、涂刷胶粘剂,先涂刷承口后涂刷插口,涂层均匀、适量。D、对准方向,一次插入到划线部位,旋转

18、1/4圈。E、将在承口残留的胶粘剂擦干净。F、将粘好的管道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8)胶粘剂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规定:A、胶粘剂、洗洁剂应随开随用,非操作人员不得挪用。B、粘结点不得有明火,通风应良好。C、施工人员应配备手套,胶粘剂误入眼中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送医。图3.2-6 专用开孔器、井筒开孔图3.2-7 马鞍接头 图3.2-8 汇合异径接头、汇合图3.2-9 井筒支管连接、链钳扳手3.2.9 回填(1)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在管道和检查井验收合格后进行。当遇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及时回填。(2)井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从检查井圆周底部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并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步

19、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200mm。B、连接管件下部应夯实至规定压实系数。C、回填应采用电动打夯机等轻型夯实工具对称夯实,不得使检查井产生位移和倾斜,不得机械回填,回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D、回填时井坑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湿陷性土、膨胀土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他硬杂物。E、当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施工时,应采取防止检查井上浮的措施。F、当检查井位于道路路基范围内时,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其每侧回填宽度不宜小子400mm。3.2.10 挡圈及承压圈安装(1)承压圈适用范围:车行道下、消防通道、小区巷道、停车场等机动车行驶的区域。(2)褥垫层结构应符

20、合以下规定:A、褥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褥垫层材料可分为两层,应分别采用碎石垫层和C20混凝土垫层。B、褥垫层每边宽度应大于承压圈外径100mm以上。C、褥垫层的厚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3)承压圈褥垫层铺设前,应在井筒外侧放置挡圈,在井筒与挡圆的间隙中应选用柔性密封材料封严(可采用沥青麻丝)。(4)挡圈尺寸依照褥垫层厚度和井筒与承压圈之间的间隙确定。(5)承压圈尺寸见下图,承压圈的安装应在挡圈安装完成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承压圈、褥垫层的结构、尺寸规范和设计要求。B、安装后,承压圈底部与井筒顶部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100mm。C、承压圈应水平安装,圆心应与井筒中心轴线同心。(6

21、)挡圈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或板材。图3.2-10 塑料检查井井盖安装图图3.2-11 预制混凝土承压圈模板、配筋图图3.2-12 预制混凝土承压圈钢筋、材料表3.2.11 井筒(1)检查井可根据规范或设计要求设置踏步,踏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0mm40 mm的矩形塑料型材制作踏步竖向间距为360mm10mm,踏步错步中心距为300mm10mm,踏步与井壁应热熔对接并焊接加固。(2)连接管件应穿入检查井壁,热熔连接后应焊接加固。(3)农田地区,塑料检查井应漏出地面0.7m,井筒四周应砖砌0.12m厚的砌体,保护塑料检查井筒。3.2.12 井盖安装(1)井盖安装前应测量井筒的长度,并应切割井筒的多余

22、部分,切割后的井筒顶面应水平、平整。(2)安装井盖应按检查井的输送介质性质确定,污水井盖和雨水井盖等不得混淆。(3)安装井盖时,井盖不能偏移,并与井筒的轴心对准,安装后应将周围均匀回填至设计要求高度。(4)井座预留孔应与井筒或承压圈预埋螺栓相连接,保证井盖不能移动4 、质量标准4.1.1 主控项目(1)所用的原材料、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2)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检查水泥砂浆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每 50m3 砌体或混凝土每浇筑 1 个台班

23、一组试块。3砌筑结构应灰浆饱满、灰缝平直,不得有通缝、瞎缝;预制装配式结构应坐浆、灌浆饱满密实,无裂缝;混凝土结构无严重质量缺陷;井室无渗水、水珠现象; 检查方法:逐个观察。 4.1.2 一般项目(1)井壁抹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混凝土无明显一般质量缺陷;井室无明显湿渍现象;检查方法:逐个观察。(2)井内部构造符合设计和水力工艺要求,且部位位置及尺寸正确,无建筑垃圾等杂物;检查井流槽应平顺、圆滑、光洁;检查方法:逐个观察。(3)井室内踏步位置正确、牢固;检查方法:逐个观察,用钢尺量测。(4)井盖、座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稳固;检查方法:逐个观察。(5)井室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

24、规定。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15每座2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2结构断面尺寸10,02用钢尺量测3井室尺寸长、宽202用钢尺量测直径4井口高程农田或绿地201用水准仪测量路面与道路规定一致5井底高程开槽法管道铺设Di1000102Di100015不开槽法管道铺设Di150010,20Di150020,406踏步安装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度101用尺量测偏差较大值7脚窝高、宽、深108流槽宽度105 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分工明确,严格奖惩。明确职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

25、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2)建立定期检查并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隐患、查苗头,消除不安全因素。通过安全检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解决问题。(3)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掌握安全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克服麻痹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4)在施工道路与现状路的平交路口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牌,平交路口设专职安全员,做好车辆及人员交通疏导工作,确保交通道路畅通无阻。(5)在施工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立成都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五牌一图”,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6)施工生产所用的电气设备、线路和绝缘性能必须满足供电要求,裸露的带电导体必须妥善处理或设明显的警告标志,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可熔保险和自动开关并采取保护接地和接零措施。 年 月 日注:附签字表。签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