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教学设计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20525974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钓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钓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钓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钓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教学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钓鱼”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4页,第一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钓鱼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

2、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读“纵”等6个生字,会写“捕”9个生字;掌握“辉映”等7个词语;积累描写月夜美丽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能力。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最后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

3、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辉映”等7个词语。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业余爱好?有喜欢钓鱼的吗?谈谈你钓鱼的感受。2、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钓鱼,还从钓鱼中得到了启示。想不想知道他得到了什么启示?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6钓鱼【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交流业余爱好,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课堂。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5、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谁钓鱼?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结果怎样

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读书习惯。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轻声读文,边读边思考:结合课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启示?)【设计意图】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3、小节:同学们积极动脑,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4、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学

5、生自学)5、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教师相机强调指导, “纵”是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鳃”是平舌音。“皎”读第三声。6、交流记字方法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师范写德、辩)【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仍然是四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但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书写生字,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4、师生合作理解词语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师生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4、指名回答,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调理,为下

6、节课学习打下铺垫。四、布置作业,积累词语1、课后,请同学们把本课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2、熟读课文,思考本节课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种“鱼”的诱惑的勇气和力量。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导出课题,听写词(词语见教参)2、同桌互相检查、订正3、回忆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请

7、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读明白的问题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读不明白的作上标记。2、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集体交流,体会情感1、我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当时我和父亲心情怎样?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喜悦的心情。、3、父亲要我放鱼,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2)、“可是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

8、大声哭出了声。(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难过的心情。5、父亲当时的态度如何?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态度的坚决6、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语言积累,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主要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表现出来的。在教

9、学中充分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7、父亲这样做对不对?现在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不仅使学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确的引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8、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当我一次次地面临到的抉择的时候,-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9、指名读句子。10、“道德抉择”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抉择?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1、这里的“鱼”指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设计意图】要让其读懂文字背后

10、的东西,使学生经受一次情感的体验。四、拓展练习,提升情感1、你们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认真思考后把下边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2、引导学生补充省略的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考验,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抉择,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获得了一个难忘的启示。此时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课

11、件出示: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此时老师也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课件出示句子老师读:今天播下道德的种子,明天收获成功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向作者那样,从钓鱼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走好人生之路。【设计意图】结尾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导之以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达到了预期目标。五、布置作业,结束课堂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联系生活实际,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设计意图】摘抄重点语句,牢记于心,进行语文积淀;课后练笔体现学以至于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评 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教教学是学生、教师

12、、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的过程。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朗读、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去运用。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在动笔思考中,激起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该设计首先做到了基础知识教学扎实;第二,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本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做到了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应用;第三,教学方法合理,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在本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自学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让学生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13、思想启迪;第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心中的校园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教学内容: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材分析:本次习作课是本册教材中唯一的一次写景作文,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校园的景色;二是想象并设计未来的学校。在这次习作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写景课文。在描写景物的语句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写作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写校园的风景线,要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2.写未来的学校,要大胆想象,并合情合理。过程与方法: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情感目标:感受校园的美丽,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14、难点: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的记叙校园的风景,合情合理地设计未来的学校的特点。2.注意抓住校园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把校园的特点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四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了,学校和家几乎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同学们,你们是否仔细地去观察过我们美丽的校园,又是否精心的去设想过你未来的校园呢?更是否用心的去写写我们可爱的校园呢?我们的校园很美,有花有草,有树有木。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校园走走看看,去寻找校园里的美吧。(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疑质疑,直接把学生带入学习的主题上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二、积累素材,感受校园的美(一)带学生来到校园内的大柳树下,对五棵大柳

15、树进行考察。1.引导观察,提出疑问:它位于什么地方?它像什么?颜色上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说出柳树的各种特点。(二)带学生去观察花坛1.边看边问:有几个花坛?先看看最大的花坛里都栽了些什么花?各种花都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一下花坛中的热闹景象,静态是什么样的,动态又是什么样的?2.其他的花坛和大花坛有着怎么样的布局,像什么?(三)带学生回到教学楼1.看看我们的教学楼外观有什么特点?2.走进教学楼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设计意图:乡下的孩子接触的事物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写作素材,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验,让孩子觉得有东西可写,通过老师的引导知道怎么去写,让习作变得有趣。)三、教学习作1.学习习作要求(1

16、)选校园中有特点的景物来写。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也可通过想象自己设计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写出它的特点。(2)注意写作顺序。(3)注意写好过度句,使文章意思连贯。2.教师补充讲解一般写文章还要注意哪些?(1)命题作文不能再拟题目。(2)写作要抓住中心,精练。(3)围绕中心、详略得当。(4)运用联想、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3.围绕习作要求和积累的素材练习习作(1)写一写 你要选定一个题目写。写的内容要选择你熟悉的、喜爱的景物。因为你熟悉它喜欢它,你就比较了解它,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比如:怎样写校园里的那棵大雪松呢?可以先交代一下它的位置,它的形状,再写它的颜色,这是写它的静态。也可以写它的动

17、态,即当风轻轻吹过,松树是怎样摇动的,发出什么样的声响。你如果想象丰富一点的话可以把它比作一个人,他怎么跟你说话的?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文字。你们试着写写吧。(学生练写)(2)说一说学生写完后交流。让学生大声的读出自己的作品,一边读一边注意倾听,口头讨论怎么表达会更好。(3)改一改学生说的时候老师适时进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并利用投影仪展示个别学生修改后的习作,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让孩子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四、练

18、习誊写五、全课总结:同学们的文章真是一篇比一篇好。听了你们念的文章,我很感动,看到你们的进步我十分高兴。写景的文章首先要去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有时还要用嘴去尝一尝。其次,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做到情景交融。当然,文章写好后,还得反复诵读,认真修改,直到把文章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设计意图:总结既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归纳,同时也是鼓励孩子写作的一个好机会,还能提醒孩子在以后的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评析: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

19、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我认为本篇教学设计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1、从情感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从知识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本篇习作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课堂设计上老师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实际观察,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无米之炊”畏惧心理。利用看、写、说、评等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体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作文指导原则。3、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视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

20、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个环节都对写作方法进行充分的渗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作文的要领。设 计:喇嘛洞中心小学 景丽艳评 析:喇嘛洞中心小学 刘子安“我的调查报告”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课堂第62页教材与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1课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意图是通过本次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亲身经历调查、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社会交际、归纳整理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

21、情感。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明确调查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能搜集整理材料。2锻炼口语表达、倾听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3培养热爱生活,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态度。教学重点:调查方法的正确使用及材料的收集,整理。教学难点:材料的收集整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请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学校垃圾车上,同学们扔掉的米饭、麻花、方便面、包子等)图片。看,这是我在中午时拍下的照片,看到这组照片,你想说点什么?2.大家说得很好,但你怎样做才能说服那些同学改掉这种陋习呢?3.是的,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

22、资料,让他们认识到危害才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大家感触很深。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值得大家关注的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做一份调查报告,看谁生活的有心人、细心人?(师板书:我的调查报告)【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认识深刻,并能激发起强烈求知欲。)二、复习旧知1回顾调查报告的部分名称及调查方法。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名称及调查方法,你们还记得吗?学生汇报。【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二、确定主题师: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可真扎实,下面请大家把书打到62页,根据书中的

23、要求,自由结组,充分讨论交流,确定一下自己组的主题。1分组讨论,交流。2各组派代表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可能有以下几方面:a.小学生零花钱b.保护校园环境c.道路乱停放车辆3.多媒体出示关于调查报告内容的图片,供学生选择:a.道边乱堆垃圾。b.浪费粮食c.小学生浪费纸张d.4.确立主题。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做,才能更好地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三、小组制定方案。师:确立了主题,我们就有了目标,就如同船行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了航标一样。接下来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制定方案。1.小组内交流,巡视指导。2.各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24、。3.制定初步方案。4.全班交流,师指导。5.修改并确定方案。【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明确调查的过程及方法,为更好地完成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四、作业:师:同学们,让我们为自己所制定的方案搜集最全面的材料,让我们带着对问题的思索一起走向社会,为人生步入社会迈出最坚实的一步。课下按组内分工,搜集、整理材料,准备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交待清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有目的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板书设计:我的调查报告小学生零花钱保护校园环境道路乱停放车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调查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写调查报告。2.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

25、流总结调查成果,培养整理、归纳及口语表达能力。3.学会倾听,认识到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教学重点:交流、汇报调查成果。教学难点:能写完整的调查报告。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相信通过你们的调查,都有了自己的第一手材料,那么,赶紧把自己的调查成果展示给大家吧!【设计意图】(抓住学生易于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二、交流、汇报。 1.组内交流、整理材料。 2.小组汇报,展示调查成果。3.其它小组倾听后进行评价补充。【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归纳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师:你

26、们的报告真精彩,每组同学汇报的也都很完整,条理清晰,让大家发现并了解到这些事存在的严重后果。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告诫别人,出让自己成为了国家的真正主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写一篇调查报告吧!1.全班交流“如何写好调查报告”:用事实说话,注意格式2.学生动笔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3.交流写作成果。【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写调查报告的格式,锻炼写作能力。)四、交流感受、教师总结。1.通过这次调查,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吧!学生自由谈感受。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老师感觉同学生们好像长大了很多,成熟了不少,学到了很多本领,老师真

27、替你们高兴!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关心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热心、细心、有责任心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更和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设计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地说、任意地写的空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评语: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1课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次语文大课堂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亲身经历调查、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社会交际、归纳整理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

28、活的情感。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明确调查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大使馆妈妈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大使馆妈妈是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名叫“陈小龙”的中国年轻小伙子,在异国机场,由于语言不通、不知所措、不吃不喝,只是流泪。后来在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感受到“家”的温暖。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 学生分析: 大使馆妈妈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预习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所以我布置了有针对性的预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

29、目标: 1.会认“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 2.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3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理解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以及陈小龙给大使馆那封信的内容,从而弄明白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学难点: 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生字、新词,了解有关大使馆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身处异地、语言不通、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时,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别人

30、的帮助)的确,在我们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他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大使馆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 2.指读。 1)顺指。(2名) 2)逆指。(2名) 3)跳读。(2名) 4)齐读。 3.出示“安顿、举目无亲、由衷、逗留、厨师、鞠躬、热忱、朦朦胧胧、钥匙”九个词语。 4.指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质疑。1.陈小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的? 2.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 3.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五

31、.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的质疑,解答疑问,顺势引导学生对以下三个话题进行讨论: 问题一:陈小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的? 1.在课文第4自然段,学生汇报:在不拉格机场,由于他一句外语都不懂,看着周围的乘客纷纷离去,他呆呆地站在候机厅,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想象一下当时陈小龙的心情如何?(害怕)【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陈小龙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希望得到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为下文的感激作铺垫。 问题二:中国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在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学生汇报:首先然后接着 2.此时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

32、呢?(感动、高兴、激动、像到家一样的温暖) 3.有感情朗读令陈小龙感动的句子。 “他朝大使馆深深地行一个鞠躬礼,然后钻进大门,双手抱头,哭了起来。”【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对我们的爱,祖国的可亲、可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立志长大报效祖国。 问题三: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讨论) 有感情朗读陈小龙给大使馆写的信,体会人物的心情。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本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陈小龙后来的故事,续写。 板书设计: 16*大使馆妈妈爱戴 害怕 平静 感激 (未帮前)(帮助时)(帮助后) 评语:李凤云老师

33、的这篇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能够按精读课文的方法,读、议结合,并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内容,体现人物情感,是一篇独特、成功的教学设计。萧山杨梅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语文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萧山杨梅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家袁鹰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作者由萧山杨梅引起对小学时代一位语文老师金老师的回忆。首先回忆金老师的外貌,再回忆金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他很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和他请“我们”吃萧山杨

34、梅,感谢“我们”帮他整理图书这两件事。文中配有两幅插图,分别对应作者回忆的两件事。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师生之情,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入探究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熟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准备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理解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18萧山杨梅,齐读课题。(板书18萧山杨梅)“萧山”是杭州的一个地方,杨梅是什么,谁知道?根据课题,请你猜一猜,课文是写物、写事、写景、还是写人?【设计意图】:理解课题,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猜课文的内

35、容是写什么的,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探究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不能理解的词圈上,一会交流。1.初读了课文后,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写的是谁?(板书金老师)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2.文中的生字认得怎么样?考考你!(出示生字)3.这些生词谁来读读?(出示生词)这些词你有不理解的吗?文中还有那些词不理解?我们在学文中继续理解。【设计意图】: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文中生字、生词的习惯。训练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再读

36、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字音准确,不添字丢字。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你知道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金老师什么?(板书外貌事例课外阅读吃杨梅)作者借萧山杨梅回忆了金老师的外貌和他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请我们吃杨梅这两件事。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向老师这样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遍?【设计意图】: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字词的读音。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读懂了课文内容,我们再来学一学文中的生字。(出示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评析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书写指导。五、介绍作者。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37、袁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写的小站、白杨曾被选入小学课本,同学们今后还会学到他的作品。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作家袁鹰在写这篇回忆文章时,已经离开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但他依然记着金老师。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啊!让我们读课文最后一段,来感受这份深情。(出示最后一段)2.作者袁鹰对金老师的想念常常因为什么而想起?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我常常想起萧山杨梅。”“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3.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中领悟情感,感受作者对金老师的怀念之情。并理解文中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七、小结。作者袁鹰念念不忘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这是

38、一位长得什么样的老师?他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袁鹰记忆如此深刻?下节课我们来仔细研究。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师生之情。2.出示“学法透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准备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生词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生词)二、导入新课。作家袁鹰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作者念念不忘的金老师长得什么样?他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如此深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两个问题。【设计意图】:教师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读书时有明确的目的性

39、。三、学习二自然段。这位令作者难以忘怀的金老师到底长得什么样?打开书看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就告诉老师。(学生读句子)这就是金老师!【设计意图】:抓住外貌描写句子,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四、学习三四自然段。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长相,却总想不起他的名字,也记不清楚他是怎样教课文了,但是金老师的哪一点给我印象很深?.“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出示此问题)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相关的重点语句,用心体会。开始吧!.汇报。出示句子:“金老师将我们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理解“遨游”。是真的去了天涯海角吗?是什么去了?随什么去的?理解“领略”。作者从课外阅读中不光领略了喜

40、怒哀乐,还会领略到什么?课外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我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情感?就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这段。【设计意图】: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指导加深体会。.“课外阅读”可真好!袁鹰成长为作家与他小时侯的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有密切的联系。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出示此问题)老师也想知道,快速浏览四自然段,找到方法就告诉老师!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4.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板书教学有方)5.金老师教学有方,让作者记忆深刻;我们学习得法,才能学得更好!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三四自然段是怎么学的。出示“学法透视”:)

41、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如:“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如: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整体感知事件,体会情感。如: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设计意图】:学法的总结,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五六七自然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学习五六七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按着这样的学法,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针对吃杨梅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读读课文,再和同座在一起研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吧!1.归纳问题:为什么吃杨梅?吃杨梅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模仿上段的学法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

42、质疑问难能力。2.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吃杨梅?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着回答这个问题?出示句子:“校园十分宁静,默默地忙着。”“十分”“只有”写出了什么?3.吃杨梅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出示句子:“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惬意”。不仅吃得惬意,还吃得很多呢!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这萧山杨梅真的好吃啊!谁来读读这句?“一直甜到心里”的只有萧山杨梅的滋味吗?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4.金老师掏出多少钱,买了多少杨梅啊?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是怎么说的?理解“尽钱买”是怎么买?(强调“尽”字音)出示句子:“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理

43、解“尽量吃”是怎么吃?(强调“尽”字音)谁来读金老师说的话?5.此时此刻,金老师多么像()。(板书亲如父母)【设计意图】:学习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指导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六、总结全文。这样的好老师怎能让人忘怀呢?(板书感激思念)出示最后一句话:“几十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你您在哪里呢?”学生齐读三遍!金老师在作家(袁鹰的心里),在(我们的心里),在(所有人的心里)!。【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中悟情,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七、实践活动。 书中讲到作家袁鹰最早阅读的课外书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和冰心的寄

44、小读者,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找来读读,定会从中受益的。【设计意图】: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下课!板书设计:18萧山杨梅 外貌金老师 课外阅读 教学有方 事例 感激 怀念 吃杨梅 亲如父母总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就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读书学习的热情。整堂课力求营造开放、和谐的气氛,在良好的读书情境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细细的品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45、体会、感悟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深情。“学法透视”的总结,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主动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口语交际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受到了委屈或者是委屈了别人应该怎么办。”此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话题内容宽泛,易于学生表达。为了开发思路,编者假设了两种情况:别人错怪你拿了他的钢笔,你受到了委屈,心里很难受;你错怪别人丢了果皮纸屑,让别人受到了委屈,你心里很内疚。这次口语交际有两项内容:一是跟同学说一说,你受到委屈的一件事和难受的心情,请别人帮助消

46、除内心的痛苦;或者说一说你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一件事和内疚的心情,请同学帮你想办法,应该怎样向受到委屈的同学道歉。二是大家交流一下,当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委屈应该怎么办?四年级学生在身体、心里等方面同低年级相比,已经悄悄地发生变化。开展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不仅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同时对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相互了解也大有裨益。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2.在交际时,要注意说清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层次要清楚,有条理。 3.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懂得真诚沟通,学会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 教学准备小品光盘。教

47、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遭遇过类似小品中张三这样的事吗?放小品张三其人片段。 2.学生观后谈体会。 3.师:张三受到了别人的误解,受了委屈,心里很难受,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你是不是也有受到过别人委屈或者你委屈过别人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都说一说吧!【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唤起学生的交际欲望。【评析】 以播放小品张三其人片段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明确了本课的交际内容,又把交际的范围铺开,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局限。 二、教师示范、明确交际要求。 1.光听别人说还不够过瘾,老师也想争取一个机会,介绍一下自己受委屈的事

48、行吗?(老师介绍、学生倾听) 2.同学们听了老师介绍的内容,老师介绍的怎样?(学生回答) 3.师:请一位同学先来回忆自己受到委屈或者委屈了别人的事例。 预设情形: (1)学生感觉比较突然,内心紧张,说话条理不清,内容枯燥,不生动,听的同学也没有兴趣。 (2)有的同学交际水平比较高,也有可能说的从容不迫,有条有理。 4.师: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怎么样?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口语表达提出要求: (1)内容上,不仅要说出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委屈的事,更重要的是说清被委屈以及委屈在哪儿。 (2)表达上,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有真情实感。 (3)情态上,要自然大方,认真专注,

49、根据需要可配以适当的体态语言。【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教师教给学生交际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拓宽学生的交际思路,让学生产生交际欲望。同时,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5.师:同学们,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别人在对你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明白,: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眼睛注视对方。等对方说完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对方友好地探讨。)【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本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听者和说者双方要不断的发出信息,接收信息,真正实现“双向”和“互动”。【评析】 前面学生说的材料都是零散的,通过教师自己介绍,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

50、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交际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再通过学生的评价和补充,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交际中说和听的要求,还为下一环节做好了准备。 三、展现风采、进行交际。 (一)、小组交流 1.师:我想每个人都想把被人误解或者委屈别人的经历说给大家听,那就让我们一吐为快吧。现在就在小组内开始交流吧,请同学帮忙想办法,当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委屈应该怎么办?交流完以后,推荐出小组内说得最好的参加全班评选。 2.根据要求自由练习说(课件出示要求) (师巡视,随时发现问题,根据上面提出的交际要求对各小组的交流活动作指导。)【设计意图】 在小组内练习交际,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时空让他们参与交

51、流,表达,有效落实口语交际的合作性。 (二)、小组代表发言,选出班级“交际之星”。1.师:每个小组都交流的很好,下面请各小组的“交际之星”到讲台上来一展你们的风采。2.台下的同学们就是评委,要认真听,看看那位同学介绍的最好,(学生分别讲述,师生共评)3.师生参与与评价,评出班级“交际之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既有小组讨论,又有全班汇报,有师生间的交流,有学生间的互动,目的使交际活动生动活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评析】 评选“交际之星”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学生在组内的交流、补充有助于更加完整、流畅的介绍以往发生的事。设计老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交

52、际兴趣,使学生在互评互改与集体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学会欣赏与建议,开阔视野,获得提高,体验并分享交际的成功与快乐。 四、教师总结,为习作铺路。 1.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遇到过被人委屈或者委屈别人的事。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别人解释,委屈了别人要向别人真诚道歉。(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了解,关系更加融洽,更容易建立友谊) 2.总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委屈或者委屈别人的事,还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们与人交往能力的体现。下节课我们要把自己的发言总结一下,写成文字,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把口语交际和生活实际联系起

53、来,使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并为习作做好了铺垫。 【总评】 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是一种表达,是人的一种需要,它应该自然、愉快。 本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课的开始播放小品张三其人的片段,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还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为学生愉快口语交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口语交际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交际。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会觉得受委屈无非是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事。针对此种情况,本节课在指导学生明确交际要求时采取的是层层剖析的办法,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54、3.口语交际互评以学生为主角。 教学中,改变教师点评,学生听的模式,首先进行小组评选“交际之星”,然后进行集体赏评,启发学生在相互评改中摸索,领悟口语交际的门道。 4.教学多媒体的选择和应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多媒体本身所具有的教学功能特点与口语交际教学需要的一致性。 说明:鲸是S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提供两篇不同的教学流程预案。 预案者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特点:雷艳的设计主要在“实”上下功夫。开课伊始,扫清字词障碍;然后通过再次阅读,弄清文章脉络;接着重点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领

55、悟学习方法;接下来的段落主要以学生自学汇报为主,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语句适时点拨,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杨坤的设计以“整体把握,培养能力”做宗旨。开篇激趣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重点研读,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交流,达到理解课文,掌握说明方法的目的。最后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说、说中写。真正做到语言的积累、内化。鲸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一)一、教学内容:小学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6课第130页至133页。二、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实例等方法,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进化

56、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四年级的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鲸这种动物很感兴趣,加上本文内容不难理解,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三、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四、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五、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提前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课件等六、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鲸(板书课题)2、课前老

57、师已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上课便直入主题,用检查的方式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同学们,课文是怎样介绍鲸的呢?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什么?2.刚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字和词,谁来读读?(师利用课件进行检查。)3.指生分自然段读文,随机提问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相机板书:很重、很大 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4.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的这些特点,依据

58、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几段。【设计意图】读通课文,夯实字词,初步感知,理清层次。三、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鲸很大,那到底是怎样具体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2集中交流。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2)“”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1)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出鲸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最后相互评价。(2)教

59、师范读,指导提高。(3)指名再次读文,情感升华。四、小结【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在反复的品味中初步体会说明方法及其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五、指导写字 1.指生读 2.生观察这九个字,哪个字需要给同学提个醒。 3.师范写,生练写。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写字仍然是重点,这9个字让学生不但会写,而且要写漂亮。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鲸的说明方法。下面大家把练习本打开,准备听写。(师听写词语)2.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介绍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的。2.说得不错,那我们就去读一读后面的段

60、落,看看通过自己的读你还能了解鲸的哪些知识,你对鲸的哪方面的生活习性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上。【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的形象更加具有连贯性、完整性、时效性,同时借助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全班交流,全面认识。(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句子)(一)鲸的食量很大。1,课件出示:“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你从这一句话感受到了什么?2.为什么你会有如此感受呢?能不能再读一读呢?3.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4.那你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再去读一读这一句。5.指生读(二)鲸的呼吸。1.课件出示句子2.指名读。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