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466958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伺服控制3章.ppt(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3.1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3.2 四通阀控制液压马达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3.4 泵控液压马达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本 章 介 绍 2 概 述 液压动力元件 = 液压放大元件 + 液压执行元件 液压放大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控制 阀 、伺 服 变量泵 液压执行元件:液压 缸 、液压 马达 机 -液耦合(换能)元件 四种基本型式的液压动力元件: 阀控 (节流控制)系统:阀控缸,阀控马达; 泵控 (容积控制)系统:泵控缸、泵控马达。 液压动力元件是一个关键性的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在 很大程度上 决定 着整个 系统 的 性能 。 3 3.1 四通阀控制

2、液压缸 零开口 四边滑阀 + 对称 液压缸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Xv p1 p2 V1 V2 xp FL Q1 Q2 一、基本方程 1)液压控制阀的流量方程 2)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3)液压缸与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一)滑阀的流量方程 假设: 1) 零开口 四边滑阀 2)四个节流窗口是 匹配对称 的 3)供 油压力恒定 ,回油压力为零 LcvqL pKxKQ 4 (二)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假设: 1)阀与液压缸的连接管道对称且短而粗,管道中的压力 损失和管道动态可以忽略 2)液压缸每个工作腔内各处压力相等,油温和体积弹性 模量为常数 3)液压缸内外泄漏均为层流流动 总流量 = 推动活塞 运动

3、所需流量 + 经过活塞密封的 内泄漏 流量 + 经过活塞杆密封处的 外泄漏 流量 + 油液 压缩 和腔体 变形 所需的流量 5 流入 液压缸进油腔的流量: 从液压缸回油腔 流出 的流量: 121 11 1 )( pCppCdt dpV dt dxAQ ei e p p 221 22 2 )( pCppCdt dpV dt dxAQ ei e p p 液体是可压缩的。 液体 等效容积弹性模数 e表示容器中油 液的容积变化率与压力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V Vp e 28 N /m109.6 e LP v pA M 2Q1Q 6 dt dp dt dpxA dt dp V dt dp V pp C pp

4、C dt dx A QQ Q e pp e e i p pL 212 02 1 01 2121 21 22 1 22 dt dp dt dp dt dp pp p pp p ppp ppp L Ls Ls L s 21 2 1 21 21 2 1 2 2 pppp xAVVxAVV 022011 动态 分析时,需要考虑 泄漏 和油液 压缩性 的影响,则流入 液压缸的流量与流出液压缸的 流量不相等 ,为了简化分析,定 义负载流量为: 2 21 QQQ L 7 21 VVV t 2eit CCC 要使压缩流量相等, 应 使液压缸两腔的 初始容积相等 ,即 LtL e tppL pCdtdpVdtd

5、xAQ 4 活塞在 中间 位置时, 1)液体压缩性影响最大,固有频率最低 2)阻尼比最小 因此, 系统稳定性最 差。所以,分析时,应取活塞的中间位置作为初 始位置。 流量方程可整理成 : 推动 液压缸运动所需流量 +总泄漏 流量 +总压缩 流量 2 0201 022 011 21 1211 t pp pp ee V VV xAVV xAVV dt dp dt dp dt dpV dt dpV 8 (三)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负载力一般包括惯性力、粘性阻尼力、弹性力和任意外负 载力。 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负载力的平衡方程为: Lp p p p tLp Fkxdt dxB dt xdMpA 2 2

6、 此外,还存在库仑摩擦等非线性负载,但采用线性化的方 法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时,必须将这些 非线性负载忽略 。 9 Lt e t ppL pCs VsxAQ ) 4( LpptLp FxksBsMpA )( 2 二、方块图与传递函数 阀控液压缸的三个基本方程完全描述了阀控液压缸的动态特 性,将其拉式变换,则: LcvqL pKxKQ Kq - + + + xv xp QL FL Mts2+Bps+k + pA 1 Kc t e t CsV 4 s 1 pA 1 适合于 负载 惯量小 、 动 态过程较快 的场合。 10 Kq - + xv xp PL FL - pA t e tc CsVK 4 1

7、 sAp ksBsM pt 2 1 适合于 负载惯量和泄漏 系数都较大 ,而 动态过 程比较缓慢 的场合。 Lt e t ppL pCs VsxAQ ) 4( LpptLp FxksBsMpA )( 2 LcvqL pKxKQ 11 合并三个基本方程,消去中间交量 QL及 pL,可得到阀芯输入 位移和外负载力同时作用时液压缸活塞的总输出位移: 222 2 22 3 2 2 )1 4 () 4 ( 4 )1 4 ( p ce p cep pe t pe tp p tce pe tt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 s A KB A kV s A VB A MK s A MV

8、Fs K V A K x A K x 式中, ,包括泄漏在内的总的压力流量系数。 tcce CKK 液压缸活塞的 空载速度 外负载力作用引起的 速度降低 惯性力、粘性力、弹性力变化引起的 压缩流量 所产生的活塞速度 惯性力、粘性力、弹性力引起的 泄漏流量 所产生的活塞速度 活塞 运动速度 12 (一)没有弹性负载 ( K=0)的情况 1)很多情况,以惯性负载为主。 2)液压马达伺服系统中,弹性负载很少见。 3)粘性阻尼系数 Bp一般很小,所以由粘性摩擦力引起的 泄漏流量所产生的活塞速度比活塞的运动速度小得多,可忽 略不计。 三、传递函数简化 对特征方程的简化。因式分解, 化为标准形式 。 1

9、44 1 4 22 2 2 2 s A VB A MK s A MV s Fs K V A K x A K x pe tp p tce pe tt L cee t p ce v p q p )1 2 ( )1 4 ( 2 2 2 s s s Fs K V A K x A K x h h h L cee t p ce v p q p 或 式中 h 液压固有频率 h 阻尼比 13 tt pe h VM A 24 te t p p t te p ce h M V A B V M A K 4 如果粘性摩擦系数 Bp可以略去,则 22 p tce h h A MK t te p ce h V M A K

10、 对于 指令输入 xv的传递函数为: )12( / 2 2 sss AK x x h h h pq v p 对于 干扰输入 FL的传递函数为: )1 2 ( )1 4 ( 2 2 2 s s s s K V A K F x h h h cee t p ce L p 14 (二)有弹性负载 ( K 0)的情况 阀控液压缸中 ,弹性负载比较常见: 1)带对中弹簧的功率级滑阀 2)材料试验机的负载是硬弹簧 22 2 22 3 2 2 1 444 1 4 p ce pe t pe tp p tce pe tt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 s A kV s A VB A MK s

11、 A MV Fs K V A K x A K x 2 2 2 3 2 1 2 )1 4 ( p ce hh h h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 s k kss Fs K V A K x A K x 或 粘性阻尼系数 Bp一般很小 所以: 12 p pce A BK kh 液压弹簧刚度:液压缸 完全封闭 的两腔由于 液体 的 压缩性 而形成的 15 h h k k 1 0 t p h t cee M B k kV K 1 4 2 1 0 0 1/1 12/1 12111 0 0 2 0 0 2 hp ce hp ce hh kkA kK kkA kK k k k k 2

12、0 0 2 0 2 2 11 2 )1 4 ( p ce h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 s k k s s Fs K V A K x A K x 0 综合固有频率 0 综合阻尼比 将 对应项系数相等 ,可得: 1 1 22 4 2 hp pce h p tce kk k A BK k k A kMK 1 1 1 2 2 hp pce h p pce kk k A BK kk k A BK 12 p pce A BK 1 1 2 2 h p tce k k A kMK 满足 时,有: 16 1 2 1 1 4 1 0 0 2 0 2 s ss Fs K V k x k

13、AK x r L cee t v pps p ce q ps K KK h p ce h p ce r kk A K k kA kK 111 22 Kps 总压力增益 r 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稳态时阀输入位移所引起的液压缸活塞的 输出位移 外负载力作用所引起的活塞输出 位移的减小量 时1 hk k 1 2 1 4 2 2 2 2 s s A kK s Fs K V A K x A K x h h hp ce L cee t p ce v p q p 1)弹性负载使 积分环节变 成惯性环节 2)随着负载弹簧刚度减小, 转折频率将变低,惯性环节 接近积分环节 17 (三)其它的简化情况 0,0,0

14、)1 kBM pet 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11 2 1 1 2 tce p p q p tce p q v p MK A s s A K s A MK s A K x x ,0)2 ek , 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1 11 2 2 h p ce r r p q p ce h p q v p k k A kK s A K A kK s k k A K x x 0,0,0)3 pt BkM s AK x x pq v p / 0,0 pt BM K=0时出现积分环节 18 是负载 质量 与液压缸工作腔中的油也压缩性所形成的 液压弹簧 相互作用 的结果。 假设: 液压缸 无摩擦、无泄漏 由于液体的

15、压缩性,当活塞受到 外力 作用产生位移时, 一腔压力升高 , 另 一腔压力降低 2)液压固有频率 p pe x V Ap 1 1 p pe x V Ap 2 2 ppep xVVAppA 21 2 21 11 212 11 VVAk peh px F V 左V pA P压力 1V 2V被压缩液体产生的 复位力 与活塞位移成 比例,其作用 相当于一个线性液压弹簧 , 总液压弹簧刚度为: 总液压弹簧刚度是液压缸两腔液压弹簧刚度的 并联 。 19 Mt kh x 弹簧 -质量系统 时2021 tVVVV t pepe h V A V Ak 2 0 2 42 tt pe t pe t h h MV A

16、 MV A M k 2 0 2 42 当活塞处在 中间位置 时,液压弹簧 刚度最小 ,当在两端时, V1 或 V2为零,液压弹簧刚度最大。 液压弹簧与负载质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系统的固有频率,中间位 置时,其值为: 液压弹簧刚度是在液压缸两腔完全封闭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 实际上 由于阀的开度和液压缸的 泄漏 的影响,液压缸不可能完 全封闭,因此在 稳态下不存在弹簧刚度 。 动态 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 来不及泄漏 ,相等于一种密封状态, 因此液压弹簧是一个 动态弹簧 。 20 在液压伺服系统中, 液压固有频率 限制了系统的 响应速度 。 提高 液压 固有频率的 方法 : ( 1)增大液压缸活塞面积

17、Ap(有时, Ap主要由负载决定) h与 Ap不成比例关系 压缩容积 Vt随之增大 同样的负载速度,所需负载流量增大,阀、连接管道、液压能源 装置的尺寸重量也随之增大 ( 2)减小总压缩容积 Vt (主要是减少无效容积和连接管道容积) 使阀靠近液压缸,最好装在一起 选择合适的执行元件:长行程输出力小时用液压马达,反之用液 压缸 ( 3)减小折算到活塞上的总质量 Mt( 活塞 质量 + 负载 折算到活塞上 的质量 + 液压缸 两腔的油液 质量 + 阀与液压缸连接 管道中的油液 折 算质量) ( 4)提高油液的有效体积模量 e( 7001400MPa,或实测) 影响因素:受 油液 压缩性、管道及刚

18、体 机械柔性 、油液中所含 空气 (最严重) 要尽量减少混入空气,避免使用软管 2 2 0 a Am p tt pe h MV A 24 21 te t p p t te p ce h M V A B V M A K 4 3)液压阻尼比 决定因素:总流量 -压力系数 Kce、 负载粘性阻尼 Bp 因为: BpKce, Ctp1, 其 变化范围达 2030 倍 。 因此 , 是一个难以预测的软量 。 零位阻尼比小 , 阻尼比变化范围大 是液压伺服系统的一个特点 )(2 )(1 Ls Lsvd L L c pp ppWxC p QK 22 液压阻尼比表示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液压伺服系统一般低阻尼,

19、提高的办 法有: ( 1)设置旁路泄漏通道 (增加泄漏系数 Ctp) 但: 增大了功率损失 降低了系统的总压力增益和系统的刚度,增加了外负载力引起的误 差 系统性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 ( 2)采用正开口阀 但: 降低了系统刚度 泄漏引起的损失更大 非线性流量增益 稳态液动力变化 ( 3)增加负载的粘性阻尼 (需要另设阻尼器,增加了结构复杂性) te t p p t te p ceh MVABV MAK 4 23 1)动态位置刚度特性 动态位置柔度,其倒数即为动态位置刚度 1 4 1 2 2 22 s K V ss s K A x F cee t h h hce p p L 惯性环节 + 比例环

20、节 + 理想微分环节 + 二阶微分环节 因为 h很小,所以 2hh h 负号表示 负载力增加使输出减小 动态位置刚度 与 负载干扰力 FL的变化频率 有关 2. 对干扰输入 FL的频率响应分析 :,24,0 则时 hh cce tp K VB 1 2 1 2 2 22 hh h h hce p p L s ss s K A x F 24 ce p p L K A x F 2 ( 1)在 2hh 的低频段上 ,惯性环节和二阶微分环节不起作用,则 =0时,得静态位置刚度 0 0 p L x F 在恒定的外负载力作用下,由于泄 漏的影响,活塞将连续不断地移动, 没有确定的位置。随着频率的增加, 泄漏

21、的影响越来越小, 动态位置刚 度随频率成比例增大 。 /秒 (s 1) 20lg|G|dB 1 阀控缸动态刚度幅频特性 20lg Ap 2 Kce 20lgkh hh2 h 1 4 1 2 2 22 s K V ss s K A x F cee t h h hce p p L 25 ( 2)在 2hh h的高频段 上,二阶微分环节起主要作用,动态位置刚度由 负载惯性 所决定。动态位置刚度 随频率的二次方增加 ,但一般很少在此频 率范围工作。 h t pe jsce p p L k V As K A x F hh 2 2 2 4 1 4 1 2 2 22 s K V ss s K A x F c

22、ee t h h hce p p L 26 2)动态速度刚度特性 2hh 的低频段上的动态速度刚度为: 此时,液压缸相当于一个 阻尼系数为 Ap2/Kce的粘性阻尼器 。 从 物理意义 上说,在低频时因负载压差产生的泄漏流量被很小的泄漏通道 所阻碍,产生粘性阻尼作用。 ce p p L K A x F 2 . =0时,得静态速度刚度 ce p p L K A x F 2 0 . 1 4 122 22 s K V sss K A x F cee t h h hcc p p L 27 (二)有弹性负载 ( K 0)时的频率响应分析 有弹性负载时,活塞位移对阀芯位移的传递函数为: 1 2 1 0 0

23、 2 0 2 s ss k AK x x r pps v p k AK pps r 00 其主要性能参数有: k AK pps 为 位置放大系数 ,其中总压力增益 Kps包含 阀的压 力增益 Kp,其随工作点在 很大范围内变化 , 零位时最大 。 另外,位置放大系数还 和负载刚度有关 ,这与无弹性负载 时不同。 28 穿越频率 h p q c k kA K 1 20lg|G| dB 0 /秒 (s 1) k h c k 1lg20 1 负载刚度使穿越频率降低了 p q c h A K k k 时,1 上式再一次说明,负载刚度比较小时,它 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可忽略。 K 0时, 总流量 -压力系数

24、 Kce影响 1)位置放大系数 2)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3) 0,从而影响高频段谐振峰值和相频特性形状,影响系统的幅值裕量 但不影响:穿越频率 ,因此不影响快速性 h p ce r k kA kK 12 121 0 0 2 0 2 sss k AK x x r pps v p h h k k 1 0 t p h t cee M B k kV K 1 4 2 1 0 0 k AK pps ce q ps K KK 29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3.1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3.2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3.4 泵控液压马达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本 章 介 绍 30

25、3.2 四通阀控制液压马达 常用的液压动力元件 , 分析方法与阀控液压缸的相同 。 四边阀控制液压马达 p1 p2 V1 V2 T L pS T Xv Q1 Q2 m B A 31 222 2 22 3 2 2 )1 4 () 4 ( 4 )1 4 ( m ce m cem me t me tm m tce me tt L cee t m ce v m q m D GK s D KB D GV s D VB D JK s D JV Ts K V D K x D K 222 2 22 3 2 2 )1 4 () 4 ( 4 )1 4 ( p ce p cep pe t pe tp p tce p

26、e tt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 s A KB A kV s A VB A MK s A MV Fs K V A K x A K x LL Pm Pm FT v x AD 代换油缸负载力将马达的负载扭矩 代换油缸速度将马达的角速度 代换油缸位移将马达的角位移 代换油缸面积将马达的角度排量 32 阀控液压马达 , 弹簧负载很少见 , 即 G = 0, 另外由于 : 所以: )12( )1 4 ( 2 2 2 sss Ts K V D Kx D K h h h L cee t m ce v m q m 12 m cem D KB )12( )1 4 ( 2 2 2 ss

27、s Fs K V A Kx A K x h h h L cee t p ce v p q p tt me h JV D 24 te t m m t te m ceh JVDBV JDK 4 通常负载粘性阻尼系数 Bm很小,所以: t te m ceh V J D K LL Pm Pm FT v x AD 代换油缸负载力将马达的负载扭矩 代换油缸速度将马达的角速度 代换油缸位移将马达的角位移 代换油缸面积将马达的角度排量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常用作 机液伺服系统 的动力元件, 如仿形机床和力操纵系统中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pc Xv 三通阀控缸的结构原理图 A QL ps ps F L

28、xp 34 222 02 2 0 2 3 2 0 2 1 1 h ce h cep hehe p h cet he t L ceeh ce v h q p A kK s A KB A kV s A VB A KM s A VM Fs K V A K x A K x ipcce CKK 222 2 22 3 2 2 )1 4 () 4 ( 4 )1 4 ( p ce p cep pe t pe tp p tce pe tt L cee t p ce v p q p A kKs A KB A kVs A VB A MKs A MV Fs K V A Kx A K x 相同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完全 制三

29、通阀控制与四通阀控 积三通阀控制一腔等效容 积四通阀控制两腔等效容 积不同液压弹簧刚度的等效容 等 等 0 4 VV V V t 35 Bp比阻尼系数 Ah2/Kce小得多,即: 12 h cep A KB t he h MV A 0 2 teh pte h ceh M V A B V M A K 0 0 22 时,有:,且 11 2 2 h tce h A kMK k k 1 2 1 1 1 2 2 0 s ss Fs K V k x kK AK x h h hr L cee v ce hq p 2 h cer A kK 相同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完全 制三通阀控制与四通阀控 积三通阀控制一腔等效

30、容 积四通阀控制两腔等效容 积不同液压弹簧刚度的等效容 等 等 0 4 VV V V t 36 当负载刚度 k=0时,则: 三通阀控缸和四通阀控缸传递函数的形式一样,但前者 液压固有频率 h和阻尼比 h( Bp=0)均是后者的 原因是:只有 一个控制腔 ,只形成 一个液压弹簧 因此,四通阀控缸的动态响应要好得多。 1 2 1 2 2 0 2 s s s Fs K V A K x A K x h h h L ceeh ce v h q p 2/1 t he h MV A 0 2 teh pte h ce h M V A B V M A K 0 0 22 tt pe h VM A 24 te t

31、p p t te p ce h M V A B V M A K 4 20 tVV 注: 37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3.1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3.2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3.4 泵控液压马达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本 章 介 绍 38 3.4 泵控液压马达 p m 39 一、基本方程 11 pCppCDQ epripppp 变量泵的 流量方程为: V0 一个腔室的总容积 变量泵的排量为: pp KD 其 增量方程的拉氏变换 为: 1pCKQ tpqpp 液压马达高压腔 的流量连续性方程为 : dtdpVdtdDpCppCQ e m memrimp 10 11

32、 其 增量方程的拉氏变换 为 : 1 0 1 sp VsDpCQ e mmtmp 液压 马达和负载 的力矩平衡方程为: Lmmmmtrm TGdtdBdtdJppD 221 其 增量方程 的拉氏变换为: Lmmmmtrm TGsBsJppD 21 40 可简化为:时,和 012 GD CB m tm t me h JV D 0 2 tem mte m th J V D B V J D C 0 0 22 1 2 1 2 2 0 2 s s s Ts C V D C D K h h h L tem t m qp m )1 2 ( )1 4 ( 2 2 2 s s s Ts K V D K x D

33、K h h h L cee t m ce v m q m tt me h JV D 24 te t m m t te m ce h J V D B V J D K 4 t cet v VV KC x 0 41 1) 液压固有频率较低 只有一个控制管道 , 1/ 2 液压泵的工作腔容积大 2) 阻尼比较小 , 但较恒定 。 CtKce,总是欠阻尼,但基本恒定。 设置旁路泄漏通道或内部压力反馈以获得满意的阻尼比 3) 增益 Kqp/Dm和静态速度刚度 Dm2/Ct比较恒定 。 4) 动态刚度不好 , 但静态刚度很好 ( Ct较小 ) 三、泵控液压马达与阀控液压马达的比较 42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34、 3.1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3.2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3.4 泵控液压马达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本 章 介 绍 43 负载匹配 是指液压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与负载特性之间的配 合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一、负载特性 负载 :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时所遇到的各种阻力(或阻力矩) 惯性负载、弹性负载、粘性阻尼负载、摩擦负载、重力负载等 负载特性: 负载力与负载速度之间的关系 负载特性与负载类型和负载的运动规律有关 负载轨迹 :以负载力为横坐标,负载速度为纵坐标所画出的曲 线 44 (一)、惯性负载特性 . 1 xmF txx sin0 txx c o s

35、0. tmxF s in201 1 2 2 0 1 2 0 . mx F x x 0max. xx 20m a x1 mxF 惯性负载力可表示为: 设惯性负载的位移为正弦运动,即: 则负载轨迹方程为: 将其联立可得: 最大负载速度与 成正比: 最大负载力与 2成正比: 因此, 增加时正椭圆的横轴比纵轴增加快 因惯性力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因此负载轨迹点 沿逆时针旋转 45 (四)、摩擦负载特性 静摩擦力 + 动摩擦力 = 干摩擦力 若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则此时的干摩擦力称为 库 仑摩擦力 。 静摩擦负载轨迹 动摩擦负载轨迹 46 (五)、合成负载特性 惯性、粘性、弹性负载合成 轨迹方程为: 1

36、2 0 2 .2 0 . xmK xBF x x t 22220m a x BmKxF t 负载轨迹随频率增加而加大,设计时应 考虑最大工作频 率时的负载轨迹 (有外干扰和不是正弦运动时,很复 杂)。 最有用的工况点: 最大功率、最大速度、最大负载力 47 二、等效负载的计算 假设: 1)齿轮是绝对刚性的 2)齿轮的惯量和游隙为零 则: 2 2 1 11 ssse K n KK 2n JJ L e 2n BB L e 结论: 将惯量、粘性阻尼系数、刚度 折 算到转数高的轴时,需除以 i2即可, 相反时,则只需乘以 i2即可。 48 三、液压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 是指: 在 稳态 情况下,执行元件

37、的 输出速度、输出力与阀的 输入位移 三者之间的关系。 1)提高供油压力 Ps,使整个抛物线右移,输出功率增大 2)增大阀的最大开口面积 Wxvmax,使抛物线变宽,但顶点不 动,输出功率增大 3)增大液压缸活塞面积 Ap,使抛物线顶点左移,同时使抛物 线变窄,但最大输出功率不变。 1) 2) 3) )(1 Lsdq ppWCK 49 四、负载匹配 的要求且满足负载对速度和力 且 所谓负载匹配是指 机械功率 负载所需要输入的 液压功率 放大元件能够输出的 机阀机阀 机 阀阀阀 NNNN vFN QPN LL 曲线 5表明: 液压缸活塞面积太大,或阀太 小,供油压力过高 曲线的斜率小,动力元件的

38、静 态速度刚度大, 线性好,响应 速度快 曲线 5表明: 液压缸活塞面积太小,或阀太大,供油压力过低 曲线的斜率大,动力元件的静态速度刚度小。线性和响应速 度都差。 50 其它几点说明: 1)采用作图法求动力元件参数,可将 纵坐标取成速度的 平方,将输出特性曲线变成直线 2)将 负载轨迹用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表示 ,与阀的压力 -流量特性曲线进行匹配。 四、负载匹配 51 对比较简单的负载轨迹,可利用最佳匹配原则,采用解析 法确定液压动力元件的参数。在阀的最大功率输出点有: 四、负载匹配 若供油压力已定,则 液压缸活塞面积 为: 阀的最大空载流量 为: 通常将阀的空载流量适当加大,因为: 1)补偿泄露 2)改善系统控制性能 3)为考虑不周留 余地 spL pAF 3 2* p m L A qv 3 0* s L p p FA * 2 3 pLm Avq *0 3 )(1 Lsdq ppWCK 52 小 结 3.1 四通阀控制液压缸 三大基本方程、传递函数及其简化( k=0?)、频率响 应分析( k=0?)、液压固有频率、液压阻尼比、速度放 大系数、动态位置和速度刚度 3.2 四通阀控液压马达 (比较记忆) 3.3 三通阀控制液压缸 (比较记忆) 3.4 泵控液压马达 (比较记忆) 3.5 液压动力元件与负载的匹配 典型负载、等效负载计算、负载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