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0380006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检修工艺教学课件PPT.ppt(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气设备检修工艺 第一章 电工检修基本技能 第一节 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 钢丝钳、尖嘴钳、剥线钳、断线钳、 螺丝刀、电工刀、验电笔、高压测电器、 扳手、电烙铁、喷灯、 电钻、冲击电钻、射钉枪 第二节 常用测量仪表的使用 1.万用表 指针式万用表 数字式万用表 功能: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等, 工矿企业常用耐用。 结构: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的多个电路 公用一个磁电式表头,通过转换开关搭成 需要的测量电路,内装有电池,做为 档 电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做为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时,转换开关不准拨 错,串并联接线要正确,以防烧表(测电流、 电阻宜烧)。 在直流电路中,接线的极性要正确。 选择量

2、程先大后小,直到合适。在可能的情况 下,应使用较小的量程,以减小相对误差。 测量高电压使用 2500V量程时,表笔线分别插 入 *孔和 2500V插孔。转换开关拨至 250V档。若 使用 50A 量程测量高压电路中电流时,应保 证仪表对地绝缘并注意读表安全 . 在负载电阻较小的电路中测量电流时,有时应 考虑到仪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仪表使用前检查: 检查仪表是否完好,电池是否缺电(短路 表笔,检验调电阻示零情况) 选用合适的倍率。 量程 仪表能测试的最大值。 倍率 实际值是指示值的多少倍。 倍率的选用原则是:易读准,一般以中值附 近为宜。 操作步骤: 粗测定倍

3、率; 调指针示零值; 测量、定值。 注意事项: 被测电阻(元件)必须停电; 改变使用倍率后,应重新调对指针示电阻零位; 测量时要接触良好,并防止人体电阻并联造成的 影响; 测试晶体管时,一般多使用 “ 1K”倍率,因为 “ 1”输出电流大, “ 10K”电压高,有可能损坏 晶体管; 使用 D 档测低阻值时,测量完后要退出 D 档, 以防电池长期放电。(使用档,先调电位器到,再 短接计误差值,测量后相减) 2.钳形电流表 钳型电流表 功能:测量电路中的交流电流,一般可兼测 交流电 压。优点,不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耐用。 结构与原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先估计被测电流值,选用合适的量程,若被测

4、 值难以估计,则先用较大的量程进行测试; 被测线路的电压等级,不许高于钳型表的额定 电压。一般只可直接测量低压回路中的电流; 被测导线应置于钳口中央; 要注意避免外交界磁场的影响,否则影响测量 的准确性; 铁心的绝缘套应完好,钳口接触面应保持清洁、 对齐; 被测电流较小时,可以把导线绕几匝放入钳口 中进行测量,然后换算成实际值。 3.兆欧表 兆欧表(摇表)功能及结构 : 功能 :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或检查线路 通断。 结构:一般指针式兆欧表是由手摇发电机 和流比计式测量机构组成。表上有三个接 线柱,分别为 E接地, L接被试线路, G 接屏蔽,消除表面泄漏。 常用规格(以额定电压表示) 兆欧

5、表的使用范围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 测量电机绝缘电阻; 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 ; 测量电缆线芯对金属保护层绝缘电 阻。 特点:输出电压高,输出电流小。 (容量小) 电动机绝缘电阻测量操作步骤: 电动机经常测量绝缘电阻的项目: 每相对地绝缘 RA RB RC 三相(并联)对地绝缘 相间绝缘 RAB RBC RCA 操作步骤: 试表(开路、短路检查); 根据要求正确接线; 检查接触良好情况(短接法); 测量读值。 使用兆欧表安全注意事项: 被测设备必须停电。对电容较大的设备, 测量前后要充分放电; 被测线路上不准有人工作; 雷电时不准测量线路绝缘; 双回路线路,一路带电不准测量另一路绝 缘,以防感应电

6、压; 在带电体附近测量时,线夹要夹牢,以防 脱落于带电体上。人体和测试线路与带电 体应保持安全距离。 使用方法: 放置平稳,转速均匀 120转 /分左右; 检查仪表完好情况(表线开路摇满速应为 ,表线短路低速摇应为零); 接线正确,接触良好; 摇测读值,额定转速下,指针稳定后读值。 共摇一分钟,读两个值 R60/R151.3 (吸 收比); 使用高压摇表测高压设备或电容较大设备 时,为防止电容反送电一般应采用搭接方 式接触线路,并要求在摇测过程中转速稳 定,搭接线没取下之前,不许降低转速, 为此多为两人配合进行。 第三节 起重搬运及登高工具 一 .起重搬运基本知识 (一 )起重工具及使用方法

7、1.撬杠 2.起重滑车 3.环链手拉葫芦 4.千斤顶 5.绳与绳扣 (二 )搬运方法 第四节 电工识图 (一 )基本概念 1.图标 2.图线 3.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 手 动 开 关 K T 延 时 断 开 动 断 K T 延 时 闭 合 动 合 K T 延 时 断 开 动 合 K T 延 时 闭 合 动 断 动 合 触 点 动 断 触 点 S B 按 钮 开 关 S B 按 钮 开 关 旋 转 开 关 S Q 动 合 触 点 S Q 动 断 触 点 K M 接 触 器 Q F 断 路 器 Q S 隔 离 开 关 负 荷 开 关 K T 缓 慢 释 放 K T 缓 慢 吸 合 一 般 符 号 K

8、 M / K T F U 熔 断 器 F U 粗 线 表 示 供 电 端 跌 开 式 熔 断 器 M 3 三 相 鼠 笼 式 电 动 机 三 相 绕 线 式 异 步 电 动 机 G M M 3 交 流 发 电 机 直 流 电 动 机 F R 热 继 电 器 开 关 装 置 和 控 制 装 置 延 时 触 点 两 个 位 置 的 触 点 保 护 器 件 电 机 操 作 器 件 单 极 开 关 位 置 和 限 制 开 关 (二 )电气工程图的分类及用途 1.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也称电气原理接线图 .它表现某一 具体设备或系统的电气工作原理的图纸 ,用以 指导具体设备与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 使

9、用与维护,是电气工程图的最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 它能表示电流从电源到负荷的传送情况和电 器元件的动作原理,清楚地表明电流流经的 所有路径、控制电器、保护电器和负荷的相 互关系 L 1 L 3 L 2 Q S F U 1 F U 2 S B 2 S B 1 K M K M F R K M K H M 3 电 动 机 连 续 单 向 运 行 控 制 线 路 L 1 L 2 L 3 F U F R S B 1 S B 2 K M 1 K M 2 F R U 1 V 1 W 1 K M 2 K M 1 S B 2 S B 3 K M 1 S B 3 K M 2 1 2 3 4 5 6 7 8 9 按

10、钮 接 触 器 双 重 连 锁 可 逆 控 制 电 路 Q S K M 1 K M 2 M 3 1 0 L 1 1 L 1 2 L 1 3 L 1 L 2 L 3 F U F R S B 1 S B 3 K M 1 K M 2 F R U 1 V 1 W 1 S B 3 S B 5 K M 1 S B 2 1 2 3 4 5 6 1 0 两 地 操 作 复 合 连 锁 控 制 电 路 Q S K M 1 K M 2 M 1 3 1 3 1 2 S B 4 S B 5 S B 6 K M 2 K M 2 K M 1 8 9 S B 6 S B 4 7 1 1 2 0 0 5 0 6 0 2 L

11、1 L 2 L 3 F U F R S B 1 S B 2 K M K M 1 K T K M 2 F R U 1 V 1 W 1 K T 1 K M 2 K M 1 2 3 4 6 8 星 角 自 动 起 动 控 制 电 路 图 Q S K M M 3 K M 2 K T 2 K M 1 K M 1 U 2 V 2 W 2 K M 2 5 7 9 L 1 L 2 L 3 F U F R S B 1 S B 2 K M 3 K M 1 K T 1 K M 2 F R K M 3 1 2 3 4 时 间 继 电 器 控 制 绕 线 电 动 机 起 动 控 制 电 路 Q S K M 3 K M

12、1 K M 1 5 7 1 2 K M 2 M 6 8 9 1 0 1 1 K M 3 K M 1 K M 2 K T 2 K T 1 K M 2 K T 2 R 1 R 2 2.安装图 安装图是电气原理图具体实现的表现形式, 也是运行试验、检修等主要参考图纸。它 可以直接用于安装配线。 (p27) 1 0 K V 线 路 I 1 T A a 1 T A c 1 T A b + K M - K M D L F M D M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A 4 1 1 I 2 - 2 C 4 1 1 I 2 - 2 B 4 1 1 I 2 - 8 1 0 1 I 2

13、 - 3 1 0 2 I 3 - 8 1 3 3 I 5 - 2 7 0 1 I 4 - 3 7 1 6 I 4 - 4 至 控 制 盘 至 配 电 装 置 1 3 11 1 1 2 4 6 8 1 3 I 2 2 L J I - 2 I - 8 , I - 3 I 3 - 7 , I 1 - 1 I 1 - 3 , I - 5 2 4 6 8 1 3 I 1 1 L J I - 2 I - 8 , I - 3 I 2 - 1 I 2 - 3 , I 3 - 4 3 4 5 1 2 I 4 X J I - 1 0 I - 1 1 I 3 - 6 I 5 - 1 2 4 6 8 1 3 I 3

14、S J I 1 - 3 I - 7 I 2 - 1 5 7 I 4 - 1 I 5 L P 1 2 I 4 - 2 I - 9 1 0 K V 线 路 过 电 流 保 护 安 装 接 线 图 F M P M 小 母 线 名词解释 安装单位 -就是表示某些二次设备属于电气主 接线中的哪一个独立部件。 例:某一控制屏,共装有两条线路的二次设备。 在进行接线时,接到第一条线路的二次设备 不应错接到第二条线路的二次设备。为此将 第一条线路称为第 安装单位,将第二条线 路称为第 安装单位。安装单位的编号通常 用罗马数字 - 表示。 设备标志符号: 1-罗马数字 表示安装单位, 旁边的数字 表示第 安装单

15、位的第几号设备。此数字是 将本安装单位的所有设备从 1开始编到最末。 I1-表示第一安装单位的第一个元件 1YJ-展开图中的设备标号 相对编号法: 安装接线图是表示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图纸,表示方 法采用相对编号法,即每个设备的接线柱标明其应 与何处相连接。例如甲接线柱旁标上乙接线柱,乙 接线柱旁标上甲接线柱,就表明甲和乙两个接线柱 之间应连接起来。 I 1 1 Y J 3.展开图 主要对比较复杂的辅助电路,也称二次回路 用展开图的形式来表示; 在展开图中将绕组和触点按交流电流回路、 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开表示; 交流回路按 U、 V、 W的相序,直流回路按继电 器动作顺序,各行从上往下,从

16、左往右顺序 排列。 第二章 低压配线工艺 第一节 室内配线 第二节 照明装置 第三节 低压架空线路 第三章 高压电器检修 第一节 高压断路器检修 真空断路器型号 Z N 1 0 额 定 短 路 开 断 电 流 额 定 电 流 派 生 产 品 代 号 ( 表 示 自 由 脱 扣 ) 结 构 形 式 代 号 ( X 表 示 悬 挂 式 ) 额 定 电 压 1 0 K V 户 内 真 空 断 路 器 设 计 序 号 真空断路器检修 1.检查灭弧室的真空度 2.检查调整合闸机构的超行程 3.清扫、擦拭、润滑设备 4.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 5.真空断路器电气预防性试验 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检修 大修 大修

17、周期 10 20年一次 1.开断短路电流 30次时 2.回路电阻大于 200时 3.年漏气率超过 2%或气体压力迅速下降时解体检修 小修 1.引线、导电接触面、软连接等固定螺栓的检查 2.法兰连接螺栓、地脚螺栓、接地螺栓的检查 3.SF6气体检漏及水分测量 4.测量操作机构电气回路绝缘 5.检查操作机构的辅助接点和行程开关 6.检查氮气的预压力及压力接点的整定值 7.加热器及机构、柜门的密封检查 8.液压油的检查和添补 第二节 操作机构的检修 1.电磁操作机构 2.弹簧操作机构 3.液压操作机构 第三节 高压隔离开关检修 型号 G N 1 0 额 定 电 流 A 派 生 代 号 : K - 带

18、 快 分 装 置 ; D - 带 接 地 刀 闸 ; G - 改 进 型 ; T - 统 一 设 计 产 品 额 定 电 压 1 0 K V 使 用 环 境 : N - 户 内 ; W - 户 外 产 品 代 号 : G - 隔 离 开 关 ; J - 接 地 开 关 设 计 序 号 6 T 6 0 0 第四章 低压电器检修 第一节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配压电器的检修 第三节 控制电器检修 第七章 变压器检修 第一节 变压器检修的基本知识 一、变压器的种类和用途 1.浸油冷却 2.干式风冷 二、变压器的型号及含义 高 压 绕 组 额 定 电 压 额 定 容 量 K V A 设 计 序

19、号 干式浇注绝缘 强迫油导向循环 油浸自冷 强迫油循环 水冷式 风冷式 冷却方式 -C -D -J -P -W -F ,在末位表示升压)(在型号首位表示降压 自耦变压器 三相; 单相; 相数 -O -S -D 三绕组,双绕组不表示 表示;有载调压,无载调压不 ;铝绕组,铜绕组不表示 -S -Z -L 三、变压器检修周期及项目 大修 1. 5 10年一次 2.变压器严重故障时 小修 每年一次 第二节 变压器的结构 一、铁芯 二、绕组 三、套管 四、电压分接开关 五、冷却装置 分 接 开 关 第三节 变压器检修 一、小修 1.小修周期 2.小修项目 二、大修(吊芯) 1.大修周期 2.大修项目 第

20、四节 变压器附件的检修 第五节 变压器试验及干燥方法 一、变压器试验项目 全波及操作波冲击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验工频耐压和感应耐压试 变压器油试验 泄漏电流试验 试验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值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试验 1 . 绝缘试验 突然短路试验 温升试验 短路试验 空载试验 直流电阻 变比、接线组别 2 . 特性试验 二、变压器干燥方法 0 0 1 2 1 3 1 1 1 0 9 8 7 6 5 4 3 21 1 滤 网 ; 2 电 动 油 泵 ; 3 滤 过 器 ; 4 压 力 表 ; 5 取 样 油 门 ; 6 1 1 控 制 油 门 ; 1 2 污 油 罐 ; 1 3 净 油 罐 压 力 式

21、 滤 油 机 工 作 系 统 图 1 7 控 制 阀 门 ; 8 逆 止 阀 ; 9 污 油 罐 ; 1 0 滤 过 器 ; 1 1 吸 油 泵 ; 1 2 加 热 器 ; 1 3 - 雾 化 罐 ; 1 4 励 磁 绕 组 ; 1 5 - 排 油 泵 ; 1 6 - 净 油 罐 ; 1 7 , 1 8 - 取 油 样 阀 门 ; 1 9 - 真 空 泵 ; 2 0 - 逆 止 阀 6 1 5 2 1 1 2 9 1 6 1 9 1 0 7 8 1 3 1 4 1 8 4 3 1 7 1 1 5 真 空 雾 化 油 处 理 系 统 示 意 图 第六节 变压器运行及维护 一、运行中的变压器补油时

22、应注意的事项? 1新补入的油应试验合格; 2补油时应将重瓦斯保护改接信号位置 ,防止 误动吊闸; 3补油后要检查瓦斯继电器 ,并及时放出气 体 ,24小时无问题后再将重瓦斯接入吊闸位置; 4禁止从变压器下部截门处补油 ,以防止变压 器底部污垢物质进入变压器内; 5补油应适量。 二、变压器注油后哪些部件应放气? 变压器注油时应在其顶部或接近顶部的放 气螺栓塞进行放气,使油能充满整个容 器的内部或达到应有的油位,避免由于 在变压器内残剩空气而降低电气绝缘强 度,导致局部放电或击穿。这些放气部 件主要有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冷却装 置、气体继电器及压力释放阀等。 三、运行中变压器取油样注意事项? 1应

23、在天气干燥时取油样; 2装油样的容器最好用带玻璃塞的毛玻璃瓶 (密封良好),瓶内应干净并经过干燥处理。 如用一般小口玻璃瓶,装油后应用塞子将瓶 口塞紧,然后瓶口用厚纸包扎,再用火漆或 石蜡加封。火漆、石蜡不得触及瓶口,以免 与油发生化学作用; 3取油样的数量由试验内容决定,作耐压试验 不应少于 0.5升(相当于 0.45Kg),作简化试 验不少于 1升(即 0.895Kg); 4取油样的方法:从变压器底部油门处放油, 先放走底部积存的污油(约 2升左右)。然后 用干净布将油门擦净,再放少许油冲洗油门, 并放少许油将取油样瓶洗涤两次,才可将油 样灌入取样瓶。取油时必须特别谨慎,以免 泥土、水分、

24、灰尘、纤维丝等落入油样内, 瓶塞应同样用变压器油擦洗干净再密封; 5启瓶时,室温应接近取油样时的温度,否则 油样会受潮。运行中的变压器取油样,切勿 在缺油时进行,因此取样前应检查油标管的 油位。 四、检修后的变压器运行中应重点巡视哪些部位并注 意哪些事项? 1正常时应是平稳的嗡嗡声。如发现有杂音或有不 均匀的放电声,应认为变压器内部有故障; 2油标管指示应正常,发现假油面时,应及时查找 原因。处理时应先将重瓦斯保护改为信号,防止 误动作; 3检查散热管温度是否正常,各排管截门确已打开; 4温度计指示是否正常,带负荷后温度应缓慢上升; 5检查一、二次母线及接线端子有无过热现象; 6.检查瓷套管有

25、无放电现象; 7.瓦斯继电器应充满油,防爆管玻璃应完整; 8.油箱及各部件无渗、漏油现象; 9.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正常; 10.冷却装置运行良好(包括风冷、水冷、强迫 风冷等)。 第八章 同步发电机检修 第一节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第二节 发电机的一般性检修 第三节 发电机的特殊检修 第四节 同步发电机的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的测量 直流电阻的测量 吸收比的测量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的测量 工频耐压试验 第九章 异步电动机检修 第一节 电动机定子绕组 交流绕组的一般知识 1.线圈 线圈是绕组的基本元件,线圈可以是单匝,也可 以是多匝串连而成。每个线圈有首端和 末端两引出线。将绕制成型的线圈

26、嵌入铁心内, 线圈沿铁心轴向的两个直线部分,称为线 圈的有效边;在槽外用于连接两个有效边 的部分,称为线圈端部。 2.极距沿电机定子铁心内圆每个磁极所占有的距 离称为极距 ,即 D 定子铁心内径; P磁极对数, 2P称 磁极数。 极距 也可用每一磁极所占的定子槽数来表示, 若定子槽数为 Z,则: P Z 2 3.线圈节距 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跨距,称为线 圈节距,一般用槽数来表示。 Y= 的绕组称为 整距绕组, Y 的绕组称为短距绕组。 4.电角度和机械角度 电机圆周的几何角度是 360 ,称为机械角度。 如果磁场在空间按正弦波分布,导体切割这个 磁场,经过 N、 S一对磁极,导体中所感

27、应的正 弦电动势的变化为一个周期,即经过 360 电角 度。一对磁极占有的空间是 360 电角度。如果 电机有 P对磁极,那么电机定子内圆一周按电角 度计算即为 P 360 ,故电角度 P 机械角度 5.槽间电角度(槽距角) 相邻两槽间的电角度称为槽间电角度。故 6.每极每相槽数每相绕组每一个磁极下连续占 有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 q表示,即 q Z p 360 pm Z q 2 7.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单层绕组是沿槽深方向只有一个线圈边的绕组。 双层绕组是沿槽深方向有两个线圈边的绕组。 8.相带 每极每相槽数连续占有的区域,称为相带。相带 一般用电角度表示。电机每一个磁极的电角度为 1

28、80 ,若被三相均分,则每个极下每相槽数连 续占有的电角度为 60 ,称为 60 相带。交流电 机一般采用 60 相带,也可采用 30 和 120 相 带。 9.极相组(线圈组) 将每极每相的数个线圈顺着电流 的方向串联起来,构成的线圈, 称为极相组。如果电机磁极对数 为 P,相数为 m,则电机有 2Pm个极 相组。 10.绕组的分类 交流绕组种类很多,下面是几种 常见的分类方法: 双层绕组 单层绕组按槽内层数分类 三相绕组 单相绕组 按相数分类 交叉式绕组 链式绕组 同心式绕组 波绕组 叠绕组 按线圈形状分类 分数槽绕组 整数槽绕组按每极每相槽数分类 第二节 按线圈形状分类 U 1 U 2

29、V 1V 2 W 1W 2 2 极 2 4 槽 单 层 同 心 式 绕 组 展 开 图 1 4 7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3 6 8 9 U 1 U 2 V 1 V 2 W 1 W 2 4 极 2 4 槽 单 层 链 式 绕 组 1 路 接 法 展 开 图 4 极 3 6 槽 单 层 交 叉 式 绕 组 1 路 接 法 展 开 图 W 2 U 1 V 2 W 1 V 1 U 2 第三节 电动机检修 第四节 交流电动机试验项目 1.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绕组的直流电阻 3.定子绕组泄漏电

30、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直流电阻计算公式: 温度与电阻换算公式: 三相平均值 最大值最小值 100 1 2 12 235 235 t t RR 第五节 电动机运行及维护 一、电动机启动前应检查什么事项? 1.清扫电动机周围现场,不得有其它杂物。 2.电源电压和电动机额定电压是否一致。 3.开关和接触器的容量是否合适,接线有无错 误,有无松动,接触是否良好。 4.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与电动机的容 量是否匹配,热继电器是否已复位。 5.盘车是否灵活,串动不应超过规定。 6.电动机轴承润滑良好 7.检查传动装置、皮带,不得过松或过紧,连 接要可靠,无开裂,联轴器螺丝及销子

31、应完 整紧固。 8.电动机外壳已可靠接地。 9.起动器的开关或手柄是否已放在启动位 置上。 10.电动机绝缘经测试符合标准。 11.各紧固螺丝及地脚螺丝已紧固。 12.检查电动机通风装置良好,通风系统 无堵塞。 13.旋转装置的防护罩等安全设施良好。 14.如生产机械不允许反转时,则应先确 定电动机转向,正确后才可启动。 二、电动机起动后应检查什么? 1.检查启动电流是否正常,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 2.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3.认真检查有无异常振动和声音(应特别注意 观察气隙和轴承)。 4.检查启动装置的动作是否正常;电动机加速 过程是否正常、启动时间是否超过规定。 5.分别检查空载电

32、流和负载电流大小,有无过 载现象。 6.电动机启动过程中有无异味和冒烟现象。 三、电动机在运行时进行维护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定时清理现场、擦拭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不允许有水滴、油污或灰尘落入电动机内。 2.定时记录有关仪表读数,注意负载电流不能 超过额定值。正常运行时,负载电流不应有 急剧变化。 3.定时检查轴承发热、漏油等情况。缺油时, 应及时补充。轴承应定期加油,通常每 6个 月左右,应更换润滑脂。 4.经常监听轴承声音是否正常,如发现轴承声 音不正常,应及时清洗轴承或更换已损坏的 轴承。 5.经常检查电动机有无异常振动,电动机振动 不得超标。 6.定时检查电动机通风冷却情况,如果通风

33、道 积尘过多,应有压缩空气或刷子予以清除。 进风口和出风口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7.电动机在运转中不应有摩擦声、尖叫声或其 它杂声,如发现有不正常声音应及时停机检 查,消除故障后才可继续运行。 8.检查电动机各部温升,不应有局部过热现象。 各部温升不应超过规定数值。 9.加上负载后,检查电动机转速有无不正常下 降现象。 10.定时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如绝缘电阻过低, 则应检查原因。如由电动机受潮引起,应进 行干燥处理。如绕组表面油污过多,应进行 清洗。 11.定时对电动机进行正常检修。 四、电动机不能启动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1.电源未接通。检查开关、熔断器、接触器及电动机引 出线头。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2.电压过低。 3.熔丝因容量小而烧断。 4.控制回路错误。核对接线图,校正接线。 5.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太小。 6.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接地或转子绕组断路。 7.负荷过大。 8.单相启动。检查电源线、电动机引出线、开关、熔断 器等。 9.符合电缆断线或短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