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文本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0361092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4.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规划文本(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2第三章镇域规划与布局2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2第二节镇域产业发展战略2第三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4第四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6第五节镇域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6第六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7第七节镇域旅游规划7第八节历史遗存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规划8第九节镇域近期建设规划8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9第一节镇区性质和规模9第二节镇区总体布局规划9第三节 镇区用地发展规划9第四节 镇区综合交通规划10第五节镇区绿地系统与绿化景观结构10第六节镇区公共设施规划11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11第一节给水规划11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11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12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12第五节管线综合规划12第六

2、节 环境保护规划12第七节 综合防灾规划13第六章 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景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4第七章附则15附表1:白土镇镇区建设用地计算表16附表 2: 道路规划一览表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适应现代化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满足镇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促进白土镇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序推进,特制定丰城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 “本规划”)。第二条指导思想1. 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坚持镇域城乡统筹,调整镇域产业结构,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寻 求镇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引导幽兰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 兼顾现状,适当超前:尊重现状,立足长远,积

3、极探索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按照现 代小城镇的发展目标进行设施配套,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3. 战略优先,突出重点:站在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合理确定幽兰镇未来发展的方向、速 度和规模,重点考虑影响镇域发展的区域和项目,以期重点带动全局的效应。4. 远近结合,分期建设:充分研究现有基础,着重解决近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 远期及远景发展的需要,坚持分期时序开发。第三条第四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 镇规划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50188-2007)3. 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建村2010 184号)4.

4、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8月1日起施行)5. 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2年5月1日起施行)6. 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赣建字20064号)7.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02)8. 江西省丰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9.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10. 白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其它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第五条规划原则1. 承上启下,区域协调的原则:遵照上位规划的要求,挖掘镇域资源的特质,扬长避短、开 拓新貌,实现区域协调共生。2.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规划的高起点,具有超前意识,坚持城镇化、

5、现代化的 发展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规划着眼于经济增长与社 会事业并重,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战略的高度,致力于适宜的人居环境营造,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3. 节约集约利用用地,低碳长效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划分镇域及镇区功能区,强化土地集约和合理利用,力求同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等其它专业规划协调一致,优化镇村空间结构,实现低碳和谐的社会。4. 特色与创新的原则:以保护自然生态、弘扬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彰显自然和文化特色,创 建富地域风情的旅游名镇。第六条规划范围镇域规划范围:为白土镇行政区域范围,包括1个

6、居委会,21个村委会,217个自然村,总 面积102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北至坡境吴家,南到万家村,西到乌塘村,东临下埠楼,即白土镇政府驻地 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管理的周边区域,规划控制区范围的面积约为184 公顷。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2014-2015 年中期:2016-2020 年远期:2021-2030 年第八条强制性内容条文中加下划线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九条权利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本规划,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政府 及相关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编制下层次规划,下层次规划原则上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 规划。第二章发展目标第十条

7、总体发展目标规划期末,将白土镇建设成以“建设油茶之乡、铸造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培育以园区入 园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以高产油茶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以镇区市场为主的集贸经济三大经济 板块,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以高产油茶、大棚 蔬菜等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交易为主的商贸型城镇。第十一条经济发展目标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白土镇农产品特 色优势,积极发展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第三产业。至2015年,全镇GDP总量实现12.80亿元, 至2030年,全镇GDP总量实现27.00亿元(详细情况见表2-1)。表21: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8、表单位:亿元指标2012年(现状)2015年(规划)2020年(规划)2030年(规划)国内生产GDP(亿元)10. 8812. 8017. 0027. 00其中:一产(亿元)6. 626. 70& 4012. 50二产(亿元)3. 294. 305. 50& 20二严(亿兀)0. 971.803. 106. 30一、二、二产业比重61:30:952:34:1449:33:1846:30:25第十二条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突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城郊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 产业多元化和规模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和 社会全面发展。第

9、十三条村镇建设目标至2030年,全镇总人口达8.20万,其中城镇人口 1.72万,城镇化水平21.0%。村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和建设村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交 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村镇。实现农村村镇化、村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第三章镇域规划与布局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第十四条人口规模预测近期:至2015年,镇域人口为77500人,城镇人口 11500人(其中镇区幽兰街8700人,渡 头街2800人);中期:至2020年,镇域人口为79500人,城镇人口 13100人(其中镇区幽兰街9900人,渡 头街3200人);远期:至2030年,镇域人口为82000人

10、,城镇人口 17200人(其中镇区幽兰街13000人, 渡头街4200人)。第十五条城镇化水平预测至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14.8%;至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16.5%;至2030年,城镇化水 平为21.0%。第二节镇域产业发展战略第十六条产业发展方向1. 第一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生态 农业,加快优质大米、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种植及水产养殖、良畜养殖业的发展,建设高效益 的生态农业基地、有机食品原料基地。2.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无污染产业为主,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在建设有机食品原料基地的前提上,建设有机食品加工产业。

11、3. 第三产业: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配套建设各级服 务设施,完善旅游市场的有效配置。加快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突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资源的 开发和保护,积极打造集田园文化体验、青岚湖水乡风情、佛教文化朝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省 佛教旅游名镇,使其成为南昌市旅游业的新亮点及“环鄱阳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七条产业发展战略1. 贯彻并落实“镇区一中心村一基层村”的镇村体系发展模式。以“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 化”的现代化目标,积极发展镇区,强化其作为辐射源的中心职能;各行政村分解成中心村和基 层村,近期集中力量建设中心村,远期建设基层村,并逐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分

12、级必须配置的 公共建筑,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镇村体系。2. 巩固以优质大米、蔬菜、果林、水产养殖业为主导的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增长, 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在稳定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多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3. 加强商品流通领域建设,建立幽兰集镇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亭山-田坪物流产业基地, 以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镇域工农业的发展。4. 重点建设以幽兰为中心的佛教旅游,青岚湖、芳溪湖、生态农业观光、马游山风景旅游为 主的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旅游市场。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良好的交通,通讯系统,完善公建配套,创造优良的

13、生产、生 活环境。6.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改造和保护, 协调好镇村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第十八条产业布局规划以镇区为中心、镇域为载体,按照资源分布状况、村镇职能、经济发展程度及地理区位 建立“轴带联动,园区与宗教景点共生”的产业发展战略,以三大产业发展带,串联各产业园区, 形成镇域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1、三大产业发展带:(1) 北部高效农业产业带:依托抚河水资源,带动沿线村庄大力发展优质大米、蔬菜瓜果 及良畜等的种植养殖业,形成高效农业产业带。(2) 农贸服务旅游产业带:依托中部东西向联系南昌市的县道,

14、以镇区为中心,打造农贸 服务旅游产业带。(3) 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依靠青岚湖、芳溪湖的生态环境,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2、产业园区:依托乐温高速、昌南大道等便捷交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养殖采 摘为一体的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同时,积极扩大农业生产,走规模化经营之路。(1) 规划发展以幽兰花卉苗木基地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产业园,辐射到桃岭、亭山、新荣等 村,面积达到5000亩。(2) 规划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中心的生态养殖产业园,辐射到江陂、潭林、灌溪、涂洲等村。(3) 规划发展以青岚藜蒿种植基地为中心的蔬菜种植产业园,辐射到竹林、涂村、青塘等 村,面积达到10000亩。(4)

15、规划发展以青岚食品供港基地为中心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园,辐射到新庄、南湖、 枫林等村,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5) 规划发展以马游山林果业为中心的林果业产业园,辐射到马游、园艺场、南湖等村, 面积达到5000亩。(6) 规划依托昌南大道、乐温高速积极推动亭山-田坪工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集农副 产品加工和物流产业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成为村镇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7) 规划依托抚河及湖泊资源,扩大牌坊、胡陶、杨树、厚田等地的生猪、鸭、鱼等的养 殖产业及蔬菜、水稻等的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种植养殖产业园区。(8) 规划依托镇区周边佛教民俗旅游资源,推动商贸服务、佛教旅游等三产业发展

16、,形成 佛教民俗文化旅游区。第三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第十九条镇村空间发展结构规划以南昌市区、莲塘镇对幽兰镇的经济辐射形成南昌-幽兰经济走廊,以西南-东北向024 县道及南北向027县道为村镇发展轴,形成“一心、三轴、多点、四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一心:即村镇建设核心地带,是镇政府驻地,也是镇域行政、商贸、文化、交通及产业发展 的中心地带。三轴:包括一条主轴和两条次轴。主轴是指以南昌市区、莲塘镇对幽兰镇的经济辐射形成南 昌-幽兰经济走廊。该廊道是村镇密集发展带,是幽兰镇商贸、旅游及对外经济联系的通道;次 轴是指南-东北向024县道发展轴及南北向027县道发展轴。024县道南至南昌县政府驻地莲塘镇,

17、北至泾口乡、中心镇塘南镇,承载着幽兰镇乃至南昌县南北发展的职能;027县道南至渡头、北 至罗舍,是镇域西部重要的发展通道。多点:主要为中心村经济增长点。四区:规划以镇区为中心、镇域为载体,并按照资源分布状况、村镇职能、经济发展程度及 地理区位划分为4个经济区。中部经济区:位于镇域中部,以农贸、旅游服务及农业种植为主。 包括幽兰居委会、东田村、涂村、青塘村、竹林村、南山村、枫林村。西部经济区:位于镇域西 部,紧临芳溪湖,以农贸、交通运输、种植养殖、生态农业观光及佛教旅游服务为主。包括亭山 村、田坪村、涂洲村、罗舍村、江陂村、桃岭村、新荣村、东联村、渡头村、黄坊村、灌溪村、 潭林村。北部经济区:位

18、于镇域北部,背靠抚河,以生态农业为主。包括流芳村、胡陶村、厚田 村、杨树村、牌坊村。东部经济区:位于镇域东部,南邻青岚湖,以生态农业,果林种植,马游 山风景区旅游及佛教旅游为主。包括新庄村、少城村、马游村、南湖村、园艺场村。第二十条镇村等级规模结构幽兰镇镇村体系等级规模分为三个层次:镇区、中心村、基层村。其中,镇区规模为13000 人,中心村3000-5000人,基层村规模控制在1000-3000人(详细情况见表2-2)。表22:幽兰镇镇村体系规模结构表等级I=t数量名称镇区1幽丝中心村5(1)亭山-田坪;(2)渡头;(3)罗舍;(4)流芳;(5)新庄基层村22(1)涂洲;(2)江陂;(3)桃

19、岭;(4)竹林;(5)东联;(6)新荣;(7)黄坊;(8)灌溪;(9)潭林;(10)牌坊;(11厚田;(12)杨树;(13)东田;(14)涂村;(15)青塘;(16) 南山;(17)少城;(18)枫林;(19)南湖;(20)马游;(21)园艺场;(22)胡陶第二一条镇村职能结构规划形成以幽兰镇区为中心,以综合中心村渡头与交通枢纽村庄亭山-田坪等为中心村中心村 和其它基层村为支撑的镇村职能结构。镇区职能:综合型职能,幽兰镇党政机关驻地;全镇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科技、服务、 信息、体育及医疗卫生等中心,也是镇域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对周围乡村有较强的经济、文化、 交通、信息等辐射带动功能。中心村职能

20、:村委会驻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基层服务点,并对周围村庄起到一定的辐 射和带动作用。另外,它还包括由于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而新兴的对幽兰镇乃至南昌县等有区域功 能的村庄。基层村职能:农村居民点,农民居住和从事家庭副业的生产场所,其公共服务设施用于保障 本村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依据村庄发展情况,确定各村庄以综合型、农工型、农业型、旅游型职能类型为指引,促进 村庄建设和发展(详细情况见表2-3)o其中,农业型:对原有农业基础较好的村庄积极引导大力 发展生态农业,以优质大米、蔬菜种植、果林、水产养殖业为主体;农工型:对位于镇域主要道 路交通周边的村庄积极发展加工工业,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体;旅游型

21、:对主要佛教景点 及风景旅游点予以保护开发,并依此形成旅游型服务点及相关产业的居民点;综合型:对有一定 服务设施基础,有一定经济辐射能力的村庄,完善其综合服务职能,使其更好地为区域服务。交 通型:对具有良好交通区位的村庄积极发展物流、工业、仓储等,带动整个区域快速发展。详细情况见表2-3 o表23:村庄职能结构表等级村名农业型农T型旅游型综合型交通型镇区幽丝中心村亭山-田坪渡头罗舍流芳新庄基层村涂洲江陂桃岭竹林东联新荣黄坊灌溪潭林牌坊厚田杨树东田涂村青塘南山少城枫林南湖胡陶马游园艺场第二十二条村庄布点规划规划将幽兰镇村庄分四类进行整治(详细情况见表2-4) o(1)城镇改造型:随着城镇化发展,

22、对于城镇及其周边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有计划、 有步骤按照镇区规划进行统一安排,重点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引导村民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变, 逐步使村庄转变为城镇居民点。(3) 集聚发展型:具有较好公共设施布置且规模较大的村庄,在原有的基础上集聚周边分 散的村庄入口入住,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成为中心村或 基层村。(4) 控制发展型:规划予以保留的村庄,允许就地整治,要限制其建设规模的扩张,引导 当地居民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5) 拆迁撤并型:将原有村庄整体逐步撤除,搬迁至城镇、中心村或移民新村。撤并型村庄主要是指:地理区位较差,交通不便,生产条件恶劣,基本上无集体经

23、济收入,人口规模过小(原则上人口规模100人以下),没有产业支持,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没有发 展潜力的村庄。表2-4.村庄撤并、改造、整治一览表村庄类型村庄名称数量城镇改造型西庄万家、桥上涂家、夏家、北园胡家、曹家、系马涂家、上丁、下丁、渡李9集聚发展型夏浦刘家、夏浦涂家、楼下熊家、巷里熊家、扑桥龚家、百由熊家、小房、西 房、姜家、涂家、李家、旧居李家、新居李家、卢姜家、东万、南刘、北刘、 厚田危家、涂邓、厚田龚家、塘口刘、塘口王、刘家、大坊万家、河下万家、 岱山万家、东枫林、西枫林、枫林熊、牌头、周家、万家、北涂、龚家、戴家 北涂、南湖万家、枫林熊家、东嗥涂家、窑下万、东庄万、

24、杜家、中城万、前 万、銷溪、邓家、王巷、荷溪张家、前黄、灌溪、下辛、潭林、北熊、港下熊 港下胡、黄家、陇西、喻巷、山前罗万、程万、上魏、下魏、罗舍渡、新街喻 口喻、龚家、桥头龚家、后万、花园李、孙家、上咼、塘西咼家、咼家、涂家 中熊、田坪熊77控制发展型燕家、罗家、谭熊家、魏家、熊江自然村、张家、南房熊家、万海、陶家、新 居、前柏树、南边、花听涂家、后柏树、下房、姚家、熊家、邓家、刘家、胡 尹、榨里李家、南山胡家、南边李、赵家、西李家、陈芳李家、一条边涂家、 涂艾、黄已殿、涂士端、朱家、胡家、上陶、下陶、左家、姜家、黄家、姜桥 魏吴、厚田涂魏、厚田邓家、南曹、谭家、北曹、魏家、樊家、叶家、上黄

25、、 下黄、涂家、郑家、胡家、株树赵家、北涂、南涂、黄家、新郑家、郑家岗徐 家、株树陶家、朱家、邓家、朱家、赵家、唐家、吴家角、东嗥万家、陈丰万 豕、曷溪左、东城万、万门、姜豕、后黄、大冈、由肖、后肖、杜豕、南熊、 陈家、桥头熊、田里罗、巷口、李夏、邓坊万家、段里熊家、周家、陈家、田 喻、章家、落城李、上罗、东罗、龚家、熊家92搬迁撤并型万家、黄家、刘家、刘熊、舒家、咼家、余家、塘李家、新刘、中陶、厚田姚 家、厚田袁家、吴樊、北黄家、赵家、郭家、朱家、熊家、南涂、黄家、赵家 胡豕、赵豕、上辛、恰万、寺由万豕、土子李、下罗、月万、南徐、北徐31第四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二十三条镇域综合交通规划1.

26、规划改造镇域的024、026、027、029县道拓宽路面,提高道路质量。2. 规划改造沿抚河及沿青岚湖道路。3. 新建南昌解放东路至幽兰东田村的道路。4. 新建厚田至青塘的道路。5. 建设联系各中心村及基层村的村级公路,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及道路宽度,并逐步完善村村 通路的建设。第五节镇域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第二十四条 公共设施规划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全镇域,满足全镇的行政、文化、体育、医疗、教育以及消费需要(详细情况见表2-5 )o表2-5:镇域公共设施配套表等级村名商业配套设施幼托小学文化活动站医疗服务设施农贸集市镇区幽丝中心村渡头亭山-田坪罗舍流芳新庄基层村涂洲江陂桃岭竹林东联新荣黄坊灌

27、溪潭林牌坊厚田杨树东田涂村青塘南山少城枫林南湖胡陶马游园艺场第二十五条给水工程规划镇区近期内实现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远期达100%o各村可根据各自特点和经济发展条 件,选择集中式供水或分散式自备取水方式,要求安全卫生饮用水达标100%o第二十六条排水工程规划镇区及各中心村建立管道或明沟加盖板的排水方式,新建镇区、渡头、亭山-田坪污水处理站, 污水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第二十七条 电力工程规划镇区及各村统一由镇区东面幽兰35KV变电站供电,各村以10KV线路进线,实行分区分片 供电,线路架空敷设。第二十八条电讯工程规划镇区设邮电支局,各中心村设邮电支所,各基层村设邮政代办点,并实现镇区及

28、各村均通电 缆,程控电话通到基层村,覆盖率达100%o第二十九条广播电视工程规划在镇区结合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广播站,增加转播设备,提高转播质量,实现村村通广播。规 划在镇区设广播电视差转台,大力发展有线电视,实现全镇域户户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普及率 100% o第三十条环境保护规划1. 水环境。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E3838-2002),实施水体划分。河道水质达国家 标准III类,污水全部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工业污水达标 排放。2.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E3095-1996),针对镇区不同功能片区,实施不 同控制标准。镇区近期保持II类标准

29、。3. 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幽兰镇噪声达标区覆盖达到100%o针对镇区不 同功能片区,采用不同噪声标准。4. 固体废弃物。全面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处置,努力实现固体废弃物中转运输机械化 和封闭化,收运处置的无害化和市场化。第三十一条防灾减灾规划1. 消防。镇区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尤其是老街作为消防安全重点。镇区设三级消防站一 处,各村设义务消防队和消防水池,设置消防通讯设施。2. 地质灾害防治。镇域内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以相应的地质勘探资料为依据,进行地灾防治 处理,并按规定程序报批。3. 防洪。镇区和中心村均按照2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其它地区按1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4. 防

30、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镇域范围内所有建筑按6度设防,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应提 高一度设防。第六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第三十二条 空间管制规划规划将幽兰镇域空间划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需要规划引导和调控的禁止建设区。其中,适宜建设区包括镇域现状建成区,规划为镇区、工业组团、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建设用 地;限制建设区包括镇域规划远景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区范围以内,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地区、规 划为合并村庄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基础设施廊道、一般农用地保护区、经济果林、生态林区、 园地等以及旅游景区;禁止建设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区。第七节镇域旅游规划第三十三条旅游产品规划白马一株山历史人

31、文旅游片区:围绕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筱塘厚板塘村、袁渡袁坊村、三 角寺和龙泽书院、徐孺子家祠等等历史人文资源,结合株山、钟城山、清丰山溪等自然山水,构 筑具有山水人文气质的旅游片区。规划于白土镇设立旅游服务基地。第三十四条旅游线路规划规划制定一日游、两日游等不同特点的游线及游程安排,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近期以一日 游和两日游为主,远期可根据实际需要发展三日游。1、一日游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一一芳溪湖生态农业观光区一一广渡寺一一东禅寺一一青岚湖观光、垂 钓一一马游山风景旅游区一一佛教文化展览馆一一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采用水上游线路和陆上 游线路相结合的方式);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一一罗舍龙津寺一一文

32、昌寺一一地藏寺一一佛教文化展览馆一一东禅 寺一一马游山风景旅游区一一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2、两日游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一一罗舍龙-渡头佛教民俗旅游区一一芳溪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一一青岚 湖观光、垂钓东禅寺马游山风景旅游区妙应寺地藏寺文昌寺道合寺一 佛教文化展览馆镇区购物休闲客源地或其他旅游地3、其他游程游览线路可随机而定,不受限制,游客可根据需要选择幽兰旅游镇区、芳溪湖生态旅游区、 马游山风景旅游区等住宿。第三十五条旅游设施规划采用“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旅游村-旅游点”三级服务体系,构建镇域旅游设施。规划幽兰镇 域旅游服务接待中心1处、旅游村6处、旅游点若干。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即幽兰镇区,设导游小品、休

33、憩庇护、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区管理站等。旅游村:包括渡头村、罗舍村、南湖村、东田村、青塘村、园艺场村等,设休憩庇护、停车 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点:设休憩庇护、停车场、简易住宿点、门诊所等。第八节历史遗存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规划第三十六条历史遗存及特色景观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幽兰镇有姜家湖的明朝皇妃墓和罗舍的贞节牌坊等部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具有一定历 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群等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针对不同的历史遗存和特色景观 资源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利用和保护:保护为主的方式: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的原真性或自然的生态性;整旧如故或恢复性保护的方式: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

34、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对自然景观,则拆除制止破坏环境的建设活动或重置其功能,以达到服务于景观环境建设的目的;慎重开发的开发: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须经过专家论证,以不损害为前提,利用历史遗存 和特色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和功能置换。第三十七条 传统村落的利用和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禁止大拆大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在制订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保护利用等项目时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第九节镇域近期建设规划第三十八条近期住房规划建设要点按照镇村联动的精神,住房建设必须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配套建设。集镇规划区范围内从严限

35、制个人建房,各村庄内严格控制农民建房,禁止“一户多宅”。在 集镇规划区内,要规划若干新型社区,集中统一建设,引导农民向居住小区集中。集镇规划区住房以5层以下为主,容积率宜为1.1-1.5;联动村住房控制在3层以下。划定保障房建设用地,并将棚户区改造和集镇改造有机结合。在已完成的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村庄规划建设的力度,对镇村连接的主干道进 行维修改造,将路灯、行道树等设施逐渐配建到位,同时各村还需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箱), 并定时清理;另外,根据目前水管网布设情况,有条件的村庄逐步完成饮用水改造工程,实现村 庄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第三十九条近期产业规划建设要点培育桃岭村等花卉苗木

36、基地、荷塘基地,加大青岚湖的藜蒿、蔬菜以及马游山的瓜果种植力 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城镇经济增长点。镇区工业逐步外迁至昌南大道与高速公路交汇处,在高速公路口逐渐形成以工业和物流产业 等的产业集群。重点开发马游山风景区,有条件对芳溪湖展开规划研究,制定开发策略。组织编制幽兰镇旅游总体规划,整合镇域佛教等人文旅游资源、山水等自然景观资源,进行 旅游产品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并初步开展旅游线路的运营,重点打造一条特色精品线路,以注 入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活力。第四十条近期公共设施规划建设要点进一步完善镇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ni2,包括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 与教育、影视

37、棋牌活动室、青少年及老年人活动场地等;逐步完善行政村级文化活动站,建筑书 报阅览室、青少年及老年人活动场地等,建筑面积不低于500m2,各村保证休闲活动广场一个, 配置座椅、运动设施等。改扩建文昌寺,总用地面积45亩;新建地藏寺停车场,用地面积9亩;改扩建龙津寺,用 地面积23亩;改扩建东禅寺,用地面积5亩。新建幽兰中心小学和桃岭小学,面积分别为25亩和18亩,幽兰中心小学选址于清塘计生办 西面,桃岭小学选址于原学校附近;改扩建渡头小学,扩建面积5亩;新建镇区中心幼儿园,完 善各行政村学前教育设施。完善村级卫生站,建筑面积100m2o第四十一条近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点维修村村通公路,并重点建设

38、寺庙及其它宗教设施景点与镇区和马游山、芳溪湖的联系,形 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新建高速公路出入口加油站,镇区建设一个停车场,各寺庙等设临时停车带,远期建设停车 场。按照青岚湖幽兰水厂现有的供水能力,近期加大力度进行管网敷设,使镇区自来水供给达到 70%;同时,供水管网沿线村庄有条件亦可接入自来水,最大限度的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镇区近期积极修建排水管沟,有条件修建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水排放处理问题。 电力、电讯、广播电视逐步完善。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第一节镇区性质和规模第四十二条镇区性质昌市东南郊、南昌县中部的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和具有佛教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型商贸小城 镇。第四十三条镇区规模规划2015年镇

39、区总人口 0.87万人,建设用地95.72公顷;2020年镇区总人口 9900人,建 设用地108.89公顷;2030年镇区总人口 1.30万人,建设用地143.75公顷。第二节镇区总体布局规划第四十四条 用地发展方向选择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策略为:东优、西进、南控、北拓。东优:指镇区东侧进一步优化用地布局结构,与上丁村等周边用地相协调。西进:指在现状镇区的基础上向西推进与南昌市对接,新建幽兰商业商贸文化中心,形成一定的规模,是近期镇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南控:指镇区不再向南部拓展,以基本农田为界予以控制。北拓:指镇区进一步向北拓展,完善居住配套,进行社区化住宅建设。第四十五条规划区范围镇区规

40、划范围:北至幽兰中学,南抵基本农田,西到二干渠,东临上丁村,即幽兰镇政府驻 地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管理的周边区域,规划控制区范围的面积约为 168.52 公顷。第四十六条规划结构规划镇区空间结构为“两横两纵、多心多片区”。“两横”:南峡路发展主轴、三南路发展次轴。“两纵”:文教路发展主轴、南山路发展次轴。“多心”:行政中心、老集镇商业中心、北部综合服务中心、居住片区服务中心。“多片区”:北部分区、中心分区、东部分区及南部分区。第三节镇区用地发展规划第四十七条 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70.87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49.25%,人均居住用地54.52平方米。规划居住用

41、地以现状为基础向北、西及东面扩展。改造现状居住区,增加绿地,改善其居住 环境。在镇区北面、西面及东面新规划部分居住用地,统一规划,以多层住宅为主,并配置相应 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规划要求,逐步改造镇区内村庄居民点。第四十八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36.13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25.11%,人均27.79平方米。1. 行政管理用地规划行政管理用地面积为1.64公顷,规划改造原镇政府用地,聚集各相关行政部门形成行政 高效率的镇级行政服务中心。2. 教育机构用地规划教育机构用地面积为5.64公顷,规划保留现状中学及小学用地,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改 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学条件。根据服务半

42、径及服务人口,分别在北部与东部居住片区规划两所幼 儿园。3. 文体科技用地规划文体科技用地面积为1.77公顷,规划在镇区新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文体科技用地,设置图 书馆、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4医疗保健用地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3.71公顷,保留现状幽兰中心卫生院。居住社区在建设时,应按标 准配套医疗保健设施。5.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21.28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的布局,既要考虑传统的沿街建设, 又要兼顾规模效益,成组成群布置。规划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沿镇区主干路、干路布置,并在镇区 北部建设集中成片的综合服务商业设施用地。居住社区在建设时,应按标准配套商业零售网点。6. 集贸

43、市场用地规划集贸市场用地面积为2.09公顷,现状集贸市场予以保留改造。第四十九条对外交通用地规划规划将客运站迁出至南峡路南侧,用地面积为0.49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0.34%,人均0.38 平方米。第五十条道路广场用地规划规划道路广场用地23.67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6.44%,人均18.21平方米。结合功能片 区及公共服务设施,在镇区共设三处停车场。第五十一条工程设施用地规划工程设施用地1.72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20%,人均1.32平方米。工程设施用地主 要包括电信所、邮政所、加油站、环卫站、消防站、公厕等。第五十二条绿地规划规划绿地包括主要为公共绿地,用地面积为11.02公顷

44、,占镇区建设用地的7.66%,人均8.48平方米。第四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第五十三条对外交通规划公路:规划改造南峡公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6米,三南路规划作为镇区内部道路使用,不 再承担过境功能;规划改造024县道,红线宽度控制为10米。汽车站:规划将汽车站迁至南峡路路南侧,用地面积为0.49公顷。第五十四条道路系统规划规划镇区采用“方格网”与“环状”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形成“两横两纵一环”的干道路网 系统。两横:指南峡路和南山路;两纵:是指文教路与幽湖路;一环:是指环城路、滨水路构成的外环路。第五十五条道路等级规划镇区道路分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四等级。主干路有南峡路、文教路,形成十字形,红线宽

45、度均控制为26米。干路为环城路、三南路(幽兰十字街东西段)、幽湖路、滨水路,其中,环城路红线宽度控 制为20米,三南路、幽湖路、滨水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6米。其余为支路和巷道,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4米和10米,巷道红线宽度控制为6米。 第五十六条交通设施规划规划设置社会停车场3处,总用地面积为0.48公顷。规划保留改造现状加油站,用地面积为0.09公顷。第五节镇区绿地系统与绿化景观结构第五十七条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绿化用地建设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园林绿地系统。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地、组团绿地以及林荫道绿地,用地面积10.51公顷。公园绿地:主要指镇区中心公园以及依水就势在渠道两

46、侧形成的生态休闲通廊。组团绿地:结合居住组团布置,并赋予个性化风格,为居民就近提供良好的休闲活动空间。林荫道绿地:沿南峡公路两侧规划林荫带。第五十八条绿化景观结构规划园林绿化景观结构为:一 “核”总领,三水穿镇,三“轴”构架,多“点”共生一核总领:即中心公园总领镇区格局。中心公园是幽兰镇区最主要的绿化休闲地,承载着镇 区“绿肺”的功能。三水穿镇:指纵贯镇区的三条水渠。打通中部和东部两条水系,实现道路“显蓝透绿”。三轴构架:包括十字街人文景观轴和南峡路现代城镇景观轴(也是绿化休闲景观轴),是镇 区功能组织和景观组织的骨架。多点共生:指组团游园绿地等。第六节镇区公共设施规划第五十九条行政管理用地规

47、划改扩建镇政府等行政办公机构,形成完整的行政办公和便民服务中心。结合住区建设,配置各级管理设施,原则上500户设一居委会。第六十条教育机构用地规划改造现有中学、小学,新建两个幼儿园。其中中学规划为15班,用地面积3.11公顷; 小学规划为12班,用地面积0.84公顷;幼儿园为包括一个六班幼儿园和一个八班幼儿园,面积 分别为0.73公顷和0.95公顷。第六十一条文化科技用地规划在镇区新中心建设文化科技中心,布置佛教文化展览馆、影剧院和图书馆等建设项目。 第六十二条医疗卫保健用地规划改扩建院幽兰卫生院和敬老院。第六十三条商业金融用地规划依托市场和现有商业基础,建设幽兰商贸中心。规划改造幽兰十字街,

48、形成俱有佛教风情的古香古色的街道。第六十四条集贸市场用地规划改造幽兰集贸市场用地。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六十五条用水量预测远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取250L /人.d,规划期末镇区最高日用水量为3250m3/do第六十六条水厂规划规划以现状水厂为供水设施,供水规模为15000 iwM。第六十七条给水系统规划主次干路布置供水干管,支路以连接网相互联通,形成环状管网。镇区给水干管管径为DN400-DN200,配水管管径为DN110。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第六十八条排水体制排水体制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第六十九条雨水工程规划雨水管起端覆土厚度1. 0-1. 5m。雨水管管径

49、为d500mm-dl200mmo雨水干管一般沿主次干路 东侧或南侧机动车道下。第七十条污水工程规划规划镇区污水量按综合用水量的80%计算,规划期末镇区平均日污水量为2600m3/do规划镇区南部建设一处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就近排入水体。污水管道管径在d300mm-d400mm之间。管道系统布置应符合地形趋势,利用重力排水,取短 捷路线,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道路。干管一般沿主次干路北侧或西侧机动车道下布置。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第七十一条 电力负荷预测规划期末变电容量为1. 86万KVAo第七十二条电力线路规划镇区范围内10kv高压电力线均采用地埋方式铺设,电力线沿主要道路呈环式布置

50、。新建开闭所一座,采用户内式开闭所设计形式。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送到各建筑物的电缆接箱(屏)。低压供电半径一般为250米左右,新区室外电线建议全部埋地。第七十三条道路照明规划设计镇区主要干路上设置道路照明灯,建议采用单臂室外照明灯、灯杆高不小于9米。路灯电源线采用电缆埋地暗敷,路灯的间距控制在30米左右。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第七十四条 电信业务预测估算规划期末镇区电话总装机总量约为0. 76万门,电话机设备容量为0. 95万线。第七十五条电话线路的敷设电话线路以电话局为中心,根据电话管道按距离最短来布放,建议电信部门在敷设安装电话 管线时,与道路铺设合作,并与电话规划布置相接合

51、,尽量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开挖路面。第七十六条电信、邮政所规划规划新建邮政局所和电信局所各一座,占地面积各为3000平方米。第七十七条有线电视系统规划规划区内的有线电视接至南昌县有线电视网,在镇区有线电视由镇有线电视中心统一传送到 各用户,镇区有线电视中心设备的使用频道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发展及经济条件确定,同时 要预留2-3个频道,建议不少于100个频道,系统的模式根据信号源的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第五节管线综合规划第七十八条管线综合规划本规划管线综合主要包括: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等5种管 线。根据各种管线性质、易损程度、建筑物对各种管线的安

52、全距离要求以及各种管线的安全距离 要求,本着压力流避让重力流,易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临时性管线避让永久性管线等原 则,规划工程管线应与车行道平行。规划原则上对各种管线安排如下:雨水、污水管线安排在车行道下边,电力电缆、电信电缆 块安排在人行道下,给水管道安排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到下,路灯电缆放在缘石内侧,路灯杆安 排在人行道上或绿化隔离带内。第六节环境保护规划第七十九条规划目标地面水:达到国家III级标准以上,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统一送到污水处理厂 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80%。大气:大气总悬微粒年日平均值0. 15mg/ni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 02mg/m3o噪声:干线

53、交通噪声平均值70dB(A),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A)o废弃物:生产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率不小于90%。绿化覆盖率:规划镇区的绿化覆盖率达50%,保留林地绿化覆盖率达90%。第八十条大气环境保护规划规划镇区内的生活燃料应逐步转向使用液化石油气、汽/柴油或电力,全面禁止使用木柴、 煤及其制品等作为生活燃料,禁止使用燃煤锅炉作为民用采暖/空调动力;规划镇区所有新建住宅和营业性餐厅/旅馆的厨房,其排烟设施必须带有隔油装置。现有未 安装带隔油设施排烟装置的营业性餐厅/旅馆厨房,应尽快加以改造。第八十一条水环境保护规划1. 地表水的治理与保护预留河渠两侧生态防护带,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行为

54、;加强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和 教育;加强管制水系周边的环境卫生。2. 生活污水的治理坚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先的原则,依据规划,合理配置。完善镇区排水系统筹建镇区污水处理厂,结合总体规划道路改造、拓宽,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制。完善镇区排水管网系统,使镇区生活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排放。第八十二条声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确定噪声控制地段,并设置必要的生产防护绿带,绿带宽度需达到20-30米以上,且必 须选择具有绿化与防污染双重作用的树种。镇区入口处必须设置醒目的“严禁鸣高音喇叭”的标志,并限制车速,引导过境车辆从镇区 处围穿过,以减少噪声及污染。第八十三条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镇区的所有固体废弃物禁止随意抛弃、倾倒,

55、应按规定适当处理。规划设立垃圾收集站 和垃圾中转站;增加粪便的妥善处理,推广化粪池,使镇区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处理率达 90%o1. 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镇区内应普遍实行垃圾袋装化,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化,通过各级环境卫生场站,统一收 集、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应由医疗单位预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并进行消毒处理。2. 垃圾收集与转运规划镇区新建两处垃圾中转站,每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居住小区应设置固定垃圾桶,每一个固定垃圾桶的服务半径为50-80米,沿街两旁和路口设置保洁废物箱,废物箱间距在商业街为2550米,生活性干路为50-80米,一般道路为60-100米。

56、规划区范围外另行选择合适地点设置垃圾焚烧厂,其规模和服务范围在南昌县总体规划范围 内统一协调安排。3. 公共厕所规划公共厕所按用地35座/km2,间距500800M/座设置。至规划期末,镇区需要独立式公共 厕所4座,每座用地面积60100m2/座,建筑面积为30-50应/座,4. 其它环卫设施规划在南峡公路北侧设置环卫站一处,内部设置环卫车辆停放场及检修工棚,占地面积为 0.34公顷。环卫车辆的配置按标准5000人配置一辆,至规划期末,镇区需要环卫车辆3辆。5. 路面清扫等级规划道路按三级标准清扫,公共设施、党政机关、商贸繁华中心区的道路为一级清扫;镇区 干路为二级清扫;支路和镇区街巷及边缘道

57、路为三级清扫。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第八十四条防洪排涝工程规划雨水排放达13年一遇暴雨重现期的标准,区域除涝设施达到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面雨 量标准;保护现有河道水系,对骨干河道进行了适当梳理和整治,使郊区河道水面率上升到10%,并 按近期防洪要求进行加固,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湖泊周边、河道两侧应规划建设绿廊,防洪堤的设计可以与防护绿廊相结合;定期疏浚河道,在提高通航能力的同时提高河道蓄洪和排涝能力。第八十五条人防规划坚持人防建设与镇区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原则,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布局、重点建 设、平战结合、服务四化。有计划地津设绿化带和绿化广场,人均不少于1.0平方米;有计划地将通信、供

58、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建在地下,并制定平时和战时防护措施及抢修第八十六条消防工程规划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消防水源:以市政管网为主,河流为辅的水源供水的形式,由镇区消火栓取水。消防站及消防指挥:消防站设置以接到火警5分钟内能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原则,规划在镇 区南峡公路北侧设消防站1处,等级为三级,规划用地面积0.32公顷。消防管道:消防管道与市政干管共用一套供水系统,采用环状管网供水,在给水主次干管上 每隔00 200米间距布置一个消火栓。消防通道:结合镇区道路规划,形成通畅的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间距不大于150米,贲度 不小于 6 米。长度超过 120 米的尽端式道路设 15*15

59、米的回车场或回车道。消防通讯:根据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配置标准的要求讲行配置。消防站设“ 119”火 警专线一对和专门火警电话,同时增设无线联系,保证各单位与消防站有快捷的联系。对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加油站、储气站等设施的建设,应严格按国家有关防火间距规定 进行控制。第八十七条抗震规划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镇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规划一般建筑物按6度抗震设防,重要建筑、大型公建及生命线工 程按 7 度抗震设防。第八十八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地质灾害监 测、预警预报系统;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修建截洪沟、挡土墙、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防治措施,避免地质灾害 的发生;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地质灾害的救护应急能力,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第六章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景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第八十九条规划年限近期规划年限为20132015年;中期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第九十条规模控制近期规划镇区人规模控制在0. 87万人,建设用地95. 72公顷;中期规划镇区人规模控制在0. 99万人,建设用地108. 89公顷。第九十一条近期建设规划重点改造三南路和南山路(幽兰十字街),对沿线建筑立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