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348261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证明及应用初探一、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11 椭圆的光学性质:从椭圆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都汇聚到椭圆的另 一个焦点上; (见图1.1)椭圆的这种光学特性常被用来设计一些照明设备或聚热装置例如在F1处放置一个热源那么红外线也能聚焦于F处,对F处的物体加热。电影放映机的反光镜也是这个原理。22证明:由导数可得切线l的斜率k二yx=X0b 2 xoa2y0,而PF的斜率k =丄,PF的斜率k =201 x + c 2 0y0 x c 0k k:.l到PF所成的角a满足tana = + 11 + kk1b2x0 + 0x + ca 2 y=eeb2x y1 (x

2、+ 加 y00a 2 y 2 + b 2 x 2 + b 2cx=( 0) 01,a2 b2 /x y + a2cy 0 00一 P (x ,y )在椭圆上,:tan a0 0b2cy0kk 同理,PF至强所成的角0满足tan 0=21 + kk2b2cy,0(:.tana = tan卩,而a:Pgo/ =卩12双曲线的光学性质 :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都汇聚至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上;(见图1.2)双曲线这种反向虚聚焦性质,在天文望远镜的设计等方面,也能找至实际应用13抛物线的光学性质: 从抛物线的焦点发出的光,经过抛物线反射后,反射光线都平行于抛物

3、线的轴(如图1.3)抛物线这种聚焦特性,成为聚能装置或定向发射装置的最佳选择例如探照灯、汽车大灯等反射 镜面的纵剖线是抛物线,把光源置于它的焦点处,经镜面反射后能成为平行光束,使照射距离加大, 并可通过转动抛物线的对称轴方向,控制照射方向卫星通讯像碗一样接收或发射天线,一般也是以 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得至的,把接收器置于其焦点,抛物线的对称轴跟踪对准卫星,这样可以把卫星 发射的微弱电磁波讯号射线,最大限度地集中至接收器上,保证接收效果;反之,把发射装置安装在 焦点,把对称轴跟踪对准卫星,则可以使发射的电磁波讯号射线能平行地至达卫星的接收装置,同样 保证接收效果最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它也是以抛物线

4、镜面聚集太阳光,以加热焦点处的贮水器的图 1.1图 1.2要探究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首先必须将这样一个光学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释论证。 二、问题转化及证明21圆锥曲线的切线与法线的定义设直线l与曲线c交于P,Q两点,当直线l连续变动时,P,Q两点沿着曲线渐渐靠近,一直到P , Q重合为一点M,此时直线l称为曲线c在点M处的切线,过M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称为曲线c在点M处的法线。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对这一问题进行转化2.2 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证明预备定理1.若点p(x0,y0)是椭圆+苕二1上任一点,则椭圆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0 0a 2 b2XX+注二 1a 2

5、b2y 2x2x2证明:由b2=1 -ar = y2 二b2(1-02)1 当 X也时,过点P的切线斜率k 一定存在,且k = y Ix=xo对式求导:2 yy =芒Xk = y I =X= Xoa2 yo-b 2 x-b 2 x /、o,切线方程为yy二-o(xx ),oa 2 yoox2 y2x2 y2x x y y点J,yo)在椭圆a2 +石=1上,故-+氏二1,代入得苕+茁=1 ,而当Xa时,yo=0切线方程为x=a,也满足式,故计+计=1是椭圆过点P(xo,y)的切线方程.X2y 2预备定理2.若点p(x, yo)是双曲线02 b二1上任一点,则双曲线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鼻-寻=1a

6、 2b2y 2 X2X 2证明:由厉二ar-1y2二叫-1)1当x 时,过点P的切线斜率k 一定存在,且k = y 丨, X = X。对式求导:2 yy=丝x,.k = y Ia2b2x=4 ,切线方程为y - y = x=xoa 2 yoob2x(X - X ), a2 yoox2 y 2x2 y2 x x y y点P(x ,y )在双曲线一 二1上,故穿-耸=1 代入得4-二1,0 0a2 b2a2 b2a 2b2而当x = a时,y0 = 0 切线方程为x = a,也满足式,故 半-甞=1是双曲线过点0a 2 b2P(x , y ) 的切线方程.00预备定理3.若点P(xo,y)是抛物线

7、y2二2px上任一点,则抛物线过该点的切线方程是y y 二 p (x+x )=厶x= x0 y000即 yo y - y0 二 px - 化,证明:由 y2 二 2px,对x 求导得:2yy二 2p n k 二 yI当y丰0时,切线方程为y y二(x x ),0y 0而町二 2px0 n y0y - p(x + x0)0,而当y = 0, x = 0时,切线方程为x = 0也满足式, 0 0 0故抛物线在该点的切线方程是y0 y = p(x+x0).定理1.椭圆上一个点P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被椭圆在点P处的法线平分(图2.1)x2 y 2已知:如图,椭圆C的方程为 +=1, F,F分别是其左、右

8、焦点,1是过椭圆上一点P(x ,y )设 ZFPD =a, ZFPD = P21a 2 b21 20 0的切线,1为垂直于1且过点P的椭圆的法线,交x轴于D求证:么=卩x2y 2证法一:在C:+=1上,P (x ,y )丘C00a 2 b2xx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0 +a2P且与切线1垂直的法线,则1 : ( 0)x- (_) = x y (-)b2a 20 0 b2 a2法线1与x轴交于D(-)2x ,0)a0弟=1b2, l 是通过点I FD 1= x + c,I FD 1= c - x,. 1a202a 2IFDI a 2 + cx1 =0,又由焦半径公式得:I F D I a2 -

9、cx20I FD I I PF II FD I = I PF I, PD 1222I PF I= a + ex ,I PF I= a - ex ,.1 0 2 0,=卩,丁a+o/ = 90 =卩 +卩,故可得a=o/ =卩 -b2x= 0 x=x0 a2 y0证法二:由证法一得切线l的斜率k = yI而PF的斜率k =人,PF的斜率1 x + c20=丄,l到PF所成的角a 满足tana2 x c10kk= 1 + kk1yb2 x0 +0x + c a 2 ya 2 y 2 + b 2 x 2 + b 2cx=01 = 0 00-b2x y(a2 b2)x y + a2cy1 -00 0

10、0(x + c)a 2 y00x 2y 2*.* P(x , y )在椭圆C:+= 1 上,.tana0 0a 2 b2k k同理,PF到l所成的角卩满足tan 0二21 + kk2b2cy0b2C ,: tan a = tan 0 cy0兀而 a :卩e (0,-) , a =p 证法三:如图,作点F,使点F与F关于切线l对称,连结F,F交椭圆C于点P3 3 2 1 3下面只需证明点P与P重合即可。一方面,点P是切线l与椭圆C的唯一交点,则I PF I + I PF 1= 2a,是l上的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的 12最小值(这是因为l上的其它点均在椭圆外)。另一方面,在直线l 上任取另一点 P,

11、丁 I PF I + I PF 1=1 PF I + I PF 1=1 FF 11 PF I + I PF I1 2 1 3 1 3 1 2即P也是直线AB上到两焦点的距离这和最小的唯一点,从而P与P重合,即a = 0而得证定理2 双曲线上一个点P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被双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平分(图2.2);x2 y 2已知:如图,双曲线C的方程为一-t- = 1,F,F分别是其左、右焦点,l是过双曲线C上的一a 2 b212点P(x ,y )的切线,交x轴于点D,设ZFPD =a,ZFPD = 0ccI PF I=I x + a I,I PF 1=1 x a I,双曲线的两焦点坐标 1 a 02

12、 a 0a ca c为 F(c ,0),F(c,0),故I DF I=I II-x + a I,I DF I=I II-x1 x a 02 x a 000I c II pf I I-x0 + a I I DF Ia I,1 =1I PF I 1c 1 IDF I 2 I x a I2a0故a = 0oa = 0.切线l为ZFPF之角分线。定理3 抛物线上一个点P的焦半径与过点P且平行于轴的直线的夹角被抛物线在点P处法线平分(图 2.3)。已知:如图,抛物线C的方程为为y2二4cx,直线l是过抛物线上一 点 P(x ,y )的切线,交X 轴于D,ZDPF =a,ZPDF =丫,0 0反射线PQ与

13、l所成角记为0,求证:么=卩证明:如图,抛物线C的方程为C: y2二4cx,点P (X , y )在该抛0 0物线上,则过点P的切线为y y二p(x+x ),切线l与x轴交于0 0D(x0,0),焦点为F(c,),卩=丫侗位角),/ I PF 1= (x - c)2 + y2 =| x + c 1,1 DF 1=1 x + c I丨 PF 1=1 DF I,.: a = 0 o a = 丫N 0 0 0 0通过以上问题转化可知,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是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的。那么它在解题和生产 生活中有何应用呢?三、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的应用3. 1解决入射与反射问题 例1.设抛物线C : y

14、2 = x, 光线从点A (5, 2)射出,平行C的对称轴,射在C上的P点,经过反射后,又射到C上的Q点,则P点的坐标为,Q点的坐标为。解:如图,直线AP平行于对称轴且A (5, 2),则P点的坐标为(4, 2), 反射线PQ过点F(!,0),设Q (t 2, t),4t28则 i i = 15,解得:12 -1 4 - - 1544t = -1 , Q(丄,-18648x 2 y 2例2.已知椭圆方程为頁+-= 1,若有光束自焦点A (3, 0)射出,经二次2516反射回到A点,设二次反射点为B,C,如图3.1.2所示,则 ABC的周长 为。x 2 y 2解:.椭圆方程为灵= 1中,c2 =

15、 25-16 = 9 ,2516A (3, 0)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自A (3, 0)射出的光线AB反射后,反射光线AC定过另一个焦点A (-3, 0)故人 ABC 的周长为:AB + BA+ A C + CA = 4a = 4 x 5 = 20。例3双曲线C := 1,又A w C,已知A (4, 2.2 ),8 8F (4, 0),若由F射至A的光线被双曲线C反射,反射光通过P(8, k),则 k。解:入射线FA反射后得到的光线AP的反向延长线定过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F (4,0),丄=二2 n k = 3迈 12 83. 2解决一类“距离之和”的最值问题图 3.1.3张奠宙教授说“在一般

16、情况下,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总是选择最 近的路线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这虽然还只是一种停留“经验、感觉” 层面上的结论,但却为我们研究一类“距离之和”取值范围问题时指 明了思考的方向,从而解决了一个从“想不到”到“想得到”的关键问题。如果再辅以严格的数学证 明,这种“经验、感觉”依然是很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我读了他的文章,深受启发,并用圆锥曲 线的光学性质解决了我们经常见到而又觉得复杂的一类最值问题。x 2y 2例4.已知椭圆C:-5 +才=1,259仆F2为分别是其左右焦点点Q(21),P是C上的动点,求图 3.2.1图 3.2.2图 3.2.3|M| + |MQ的取值范围。(一)分析猜想:(

17、1)经计算,Q(2,2)点在椭圆内,由于椭圆是封闭图形,因此+ |MQ应该有一个封闭的取 值范围,既有最小值也有最大值。(2)同样根据光线的“最近传播法则”,结合椭圆的光学性质,可得:从F射出被椭圆反射后经1过点Q的光线所经过的路程往往是最短的。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类,一是被上半椭圆反射(如图3.2.1, 光线从F T P T Q ),二是被下半椭圆反射(如图3.2.2,光线从F T P T F T Q ),究竟哪种1 1 1 2 2情况距离之和更小呢?显然,根据椭圆定义,图3.2. 1中的PF + PQ 2a,可见图3.2.1所示的情况距离之和更小。但是,最大值又是多少呢?图3.2.2所示的光线

18、又有什么特点呢?将图3.2.1.和图3.2.2中的光线反射路线合并图3.2.3,由于|fQ | + |学| + PQ + 啊是定值 4a (a为椭圆长半轴长),而PQ + PF由前面知最小,由此猜测IPQI+IPFJ可能就是最大值。(二)证明PF + PQ是最小值。如图3.2.2,连接QF,延长交椭圆于P,在椭圆上另取一点P,由椭圆定义知:2 2 2|PQ|-|QF 1 + |PF| =1PPF +|PPF I (*),因为I PF 11 PQ IIQF I,代入(*)式得:112 1 I|PQ|-|QF| +1 PF II PF |+| PQ I QF I,所以,|PQ|+1 PF II P

19、F |+|PQ I。猜想得证。12 1221 22 12 P(三)计算:综上所述,只需求出I FQ1= :(4-2)2 + 42 = 2近0,可得最小值为2a-1 FQI= 10 2.10,最大值 为2a+1 FQI= 10 + 210.2y 29例5.已知双曲线C: x2 =1, F、F为分别是其左右焦点,点Q(4,),M是C上的动点,3122求Mq+|MQ的取值范围。分析猜想:经计算,Q点在双曲线右支开口内部。由于双曲线是不封闭曲线,显然|MF|+ MQ 可 以无限大,故要求|M.| + MQ的取值范围,关键是求出|MF| + |MQ|的最小值。根据光线的“最近 传播”特点,我们猜想:从F

20、射出经双曲线反射后经过点Q的光线所经过的路程往往是最短的,再结 1合双曲线的光学性质(从一个焦点射出的光线经椭圆周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另一个焦点), 可作出从F射出被双曲线反射后经过点Q的光线:连接FQ,与双曲线的交点即为使得MFJ + |MQ| 最小的点,设为P点,光线从F T P T Q。(见图2)2(二)证明:如图2:按猜想作出点P,由于所求点P显然不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此时显然距离 之和不会最小),故在右支上另取一点P,由双曲线定义知:|PF1-|PFJ =I PF I PF I,即P FI,两边同加fj得:图 3.2.5PF |+1 PF 冃PF | +|PF I,因为 |P

21、F| + |PQ| I PQ + 所以 |PF| + |PQ| + |PF| I PQ +|PF |+ |PF I=I PQ|+| PF + PF I,故 |PQ|+ PF | 33. 3.圆锥曲线光学性质在解决与“切线”相关问题时起简捷作用。光线反射总是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被曲线反射也 不例外,此时的法线就是过反射点的曲线的切线的垂线。可见,曲线的切 线和与曲线有关的反射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以椭圆为例:如图3.3.1,是过椭圆周上一点P的椭圆的切线,m是P点处的法线,光线从F(F )1 2 射出被椭圆反射经过F(F),满足Z1=Z2,且Z3=Z4。2 1求垂足Q的轨迹方程。分

22、析:如图3.3.2,本题如果忽视了椭圆的光学性质将很难着手,或许借助椭圆参数方程可以求 解,但运算相当繁琐。由于l是椭圆的切线,切点为P,联想到椭圆光学性质及反射定律,可知:l是 ZFPF的外角平分线,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在FP的延长线上。这样,由于|PF| =1 PF I, 故I FF冃PF |+|PF I= 2a = 8,而Q、O分别是FF、FF的中点,所以QO = 4。从而Q点轨12 12 11 2 2 1 1 迹是以O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即点Q的方程为X2 + y2 = 163. 4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例8.某种碟形太阳能热水器的外形示意图如图3.4.1,其中F为加热点;碟形反射

23、壁是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而成的曲面;抛物 线以cm为单位的设计尺寸如 图3.4.2.为了达到最佳加热效果,F应距碟底多少?解:以碟形内壁底为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轴,开 口方向为x轴的正向,建立坐标系如图3.4.2,则内壁抛物线方 程为y2 = 2px .据所示尺寸,抛物线过坐标为(40,85)的点,所以852 = 2px40 = 80p,p沁90.3 .加热点F应置于抛物线的焦点.焦点坐标为(匕,0)(45.2,0).所以F应距碟底约245.2cm。四.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举例圆锥曲线包括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和圆,通过直角坐标系,它们又与二次方程对应,所以,圆 锥曲线又叫做二次

24、曲线。圆锥曲线一直是几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 许许多多的圆锥曲线。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天体分别按照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运行时,其总能量与离心率有很奇妙 的关系,天体总能量椭圆0,双曲线0,抛物线=0,(椭圆el,双曲线el,抛物线e=l)。相对于一个物 体,按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另一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了。因而,圆锥曲线在这 种意义上讲,它构成了我们宇宙的基本形式。:TtliimIf* fill iBt ifll|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环绕太阳的椭圆轨迹上运行,太阳系其他行星也如此,太阳则位于 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这些行星运行速度增大到某种程度

25、,它们就会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运行。人类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或人造行星就要遵照这个原理。由抛物线绕其轴旋转,可得到一个叫做旋转物面的曲面。它也有一条轴,即抛物线的轴。在这个 轴上有一个具有奇妙性质的焦点,任何一条过焦点的直线由抛物面反射出来以后,都成为平行于轴的 直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探照灯反光镜做成旋转抛物面的道理。由双曲线的一支绕其虚轴旋转,可以得到双曲面,它又是一种直纹曲面,由两组母直线族组成, 各组内母直线互不相交,而与另一组母直线却相交。人们在设计高大的立塔时,就采取单叶双曲面的 体形,既轻巧又坚固(比如教材当中的冷却塔)由此可见,对于圆锥曲线的价值,无论如何也不会估计过高。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是奇妙的,奇妙的背后蕴含着奇妙的数学关系。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勤于钻 研,及时总结,才能闪现更多的灵感,才能在奥妙的数学世界畅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