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305028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10.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资源描述:

《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1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策划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7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7二、 项目承办单位7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7四、 项目建设选址10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0六、 资金筹措方案11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1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1九、 项目综合评价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第二

2、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14一、 电力信息化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14二、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20三、 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分析21四、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22五、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5六、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26七、 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29八、 电力信息化行业前景30九、 市场细分的作用32十、 扩大市场份额应当考虑的因素35十一、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37十二、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39十三、 市场定位的步骤41第三章 公司治理43一、 公司治理的特征43二、 内部监督比较46三、 监事会46四、 董事长及其职责49五、 董事及其职责52六、 专门委员会57第四章 人力资源64

3、一、 技能与能力薪酬体系设计64二、 选择人员招募方式的主要步骤66三、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67四、 基于不同维度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69五、 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72六、 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75七、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策略78第五章 运营管理模式79一、 公司经营宗旨7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80四、 财务会计制度84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91一、 优势分析(S)91二、 劣势分析(W)93三、 机会分析(O)93四、 威胁分析(T)95第七章 选址方案100一、 抢抓“双区”重大历史机遇102第八章 财务管理方案106一、 存货管理决策106二、 短期融

4、资券108三、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11四、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12五、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14六、 财务管理的内容118七、 财务管理原则121八、 筹资管理的原则125第九章 投资计划128一、 建设投资估算128建设投资估算表129二、 建设期利息12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0三、 流动资金131流动资金估算表131四、 项目总投资13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2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3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3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13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3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

5、析13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0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41四、 偿债能力分析14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3五、 经济评价结论144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发输变配用全周期智能检修优化系统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技术改造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钱xx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经过多年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经营、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等)、生产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物资等)、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监视、故障诊断、性能计算分析、操作指导等)等各环节得到了广

6、泛应用,帮助电力企业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双碳背景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占比将持续升。202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达268%,随着全社会各行业脱碳进程的加快,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率将在2030年、2040年、2050年、2060年分别达到约387%、497%、602%、698%,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明显。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7、等技术已逐步应用至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的总收入由2014年的141亿元增至2019年的3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91%,预计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712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5%。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中提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构建能源数字经济平台。目前,电力市场的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其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一环。从发展方向上来看,电力信息化有望在电源侧、平台侧、服务侧迎来产业加速机遇,相关环节的企业有望集体受益。数字化

8、、智能化技术和数字能源产业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能源产业,既是信息电力系统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手段。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实现争先进位,二二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构建,“1+6”核心园区全部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高新区全国综合

9、排名连续5年实现位次前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家,实施科技创新“三张牌”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称号。参与“双区”建设成效显著,与大湾区城市“软”“硬”联通全面加强,江港澳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江门人才岛、银湖湾滨海新区、深江产业园、“侨梦苑”等合作平台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督查激励,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稳中提质,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相继落户,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大交通格局加快成形,高快速路网加宽织密,江

10、湛铁路、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开通运营,“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基本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形,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稳步改善,水环境国考、省考断面均达到类水平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民生事业亮点纷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显著进步,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 项

11、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75.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3.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3.89%;建设期利息44.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8%;流动资金132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4.6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603.4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88.3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84.91万元,预备费30.21万元。六、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975.5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900.36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12、。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11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8413.40万元。3、净利润(NP):1972.11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3.84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53.95%。3、财务净现值:4839.07万元。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九、 项目综合评价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

13、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975.501.1建设投资万元1603.461.1.1工程费用万元888.341.1.2其他费用万元684.911.1.3预备费万元30.211.2建设期利息万元44.121.3流动资金万元1327.922资金筹措万元2975.502.1自筹资金万元2075.142.2银行贷款万元900.363营业收入万元111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8413.405利润总额万元2629.486净利润万元1972.117所得税万元657.378增值税万元475.949税金及附加万元57

14、.1210纳税总额万元1190.4311盈亏平衡点万元2763.99产值12回收期年3.8413内部收益率53.95%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4839.07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一、 电力信息化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一)电力信息化电力市场交易领域发展情况1、电力信息化电力市场交易概况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体现时间和位置特性的电能量商品价格。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对我国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做出了整体设计,促进了零售竞争、增量配网、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开

15、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自中发【2015】9号文印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初具规模,根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达37,7874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55%。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电力市场架构,市场体系覆盖省间、省内两级,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3个维度,各地区年度、月度电力中长期交易常态化开展,现货试点陆续进入不间断运行,省间交易力促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2017年,全市场交易电量为16,324亿千瓦时,2021年,电力交易中心交易电量达到37,78740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35%。同时,随

16、着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市场交易电量也快速增长,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2570%升至2021年4550%,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持续深入。2、电力信息化电力市场建设对信息化的需求根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电力市场化建设需要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搭建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满足中长期、现货市场运行和市场监管要求,为电力交易提供服务。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14个试点地区建设电力现货市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逐步推广和运行,电力现货市场的覆盖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7、。目前,我国42个省级以上电力调控中心和34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调控中心负责现货市场交易系统建设、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系统和省间现货市场交易配套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投资金额在数百万至亿元级别之间;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现货市场交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投资金额在千万元级别。此外,电力市场仿真系统、市场规则咨询、核心算法研究、应用功能研发与系统平台集成服务等。未来,在我国双碳目标落实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将加速推进,除电力调控中心和电力交易中心外,大量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也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对电力市场交易的信息化需求会持续增长。(二)电力信息化电网智能

18、调度领域发展情况电网包括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及为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设施等。根据规定,电网调度是指电网调度机构为保障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对电网运行进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根据规定,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在我国,调度机构分为五级:国家调度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调度机构,省辖市级调度机构,县级调度机构。调度机构一般通过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进行调度运作,以国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例,该系统在硬件设施、基础平台的支撑下,根据相关业务应用需求,形成实时监控

19、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四大类应用功能。我国电网调度信息化与我国电网的发展建设密切相关,电网调度信息化属于电网调度自动化(含硬件、软件)的软件组成部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先后经历了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AGC(自动发电控制)、集中式EMS(能量管理系统)、分布式EMS系统、IEC61970等,相应的产品和软件也从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到智能电网发展提升阶段。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图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和消纳,调度自动化系统将以电网全面数字化为基础,大力应用大数据、人

20、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ICT先进技术,促进电网调度的深度自动化、广泛智能化和全景可视化,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目前,我国主要电网企业已基本完成大规模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对电网智能调度信息化的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电网调度机构新建相应的调度系统,二是电网调度机构对现有调度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功能升级完善。根据我国电网调度机构的设置,全国1个国家级调控机构、7个大区调控机构、34个省级调控机构、314个地市级调控机构,约2000家县调。一般来说,调度机构根据其等级、功能大小不同,所需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或相应的业务应用模块存在很大差异,省级及以上调控机构新建调度自动化系统投资

21、约亿元级别,技改投资约数千万元;地市级调度机构新建调度系统投资约数千万元,技改投资约千万元级别;县级调度机构新建及改造调度系统投资约百万级别。(三)电力信息化智能发售电领域发展情况智能发售电主要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等市场交易主体和电力并网主体的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售电企业必须减少电力生产的成本,以最快的速度生产、运营最高质量的电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需要致力于运用数字技术,在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过程的可视性,消除不确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

22、息技术的应用,传统行业之间的壁垒和不同专业之间的高墙被打破,传统的电力企业正在面临负荷集成商等市场新进入者以及众多基于互联网生态成立的全新企业的挑战,电力消费者将成为重塑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对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等产生了市场营销的迫切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1453号文),明确要求8个试点省份加快组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特别是在我国双碳目标落实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将加速推进,大量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也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对智能发售电领域的信息化提出更多的新需求,包

23、括:(1)大量发电企业和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产生对价格预测软件、交易辅助决策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平台的信息化需求;(2)售电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增加,如电力营销系统、价格和负荷预测软件;(3)两个细则加强了新能源场站并网的精细化管理,考核范围及管理条款增多,催生新能源并网指标监测分析类软件需求。(四)电力信息化能源互联网领域发展情况能源互联网是将系统性思维和数字化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目标以可再生能源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能协同、供需协同等达到能源的生产与供应同时实现稳定、清洁、廉价的目标。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

24、网服务商作为能源行业价值链上生产关系重塑的重要参与方,越来越重视智慧能源技术作为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特别是发电集团等能源巨头企业的加入,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综合能源服务转向面向市场的能源交易、面向资产的能源运营和面向价值的多元化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能源互联网处于基础设施加快部署,并形成经济规模的初级阶段,包括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目前,随着能,能源需求侧也逐渐孕育出了一些运营场景,其中城市充电站、智慧园区较为典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情况研究数据,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包括能源互联网在内的综合

25、能源服务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规模将由05万亿元增长到08-12万亿元;2035年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规模约在13-18万亿元。未来,能源系统的结构将转变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协调,分布式结构在能源互联网的演变趋势中将产生巨大的增量发展空间,如储能(储能系统)、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城市充电站、智慧园区等,相关业务的发展将带来大量的电力信息化需求。二、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电力企业计算机应用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的电力信息化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电力信息化建设呈

26、现规模化,2005年至今,电力信息化建设进入科学发展阶段。三、 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分析经过多年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经营、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等)、生产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物资等)、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监视、故障诊断、性能计算分析、操作指导等)等各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电力企业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双碳背景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占比将持续升。202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达268%,随着全社会各行业脱碳进程的加快,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率将在2030年、2040年、2050年

27、、2060年分别达到约387%、497%、602%、698%,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明显。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逐步应用至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的总收入由2014年的141亿元增至2019年的3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91%,预计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712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5%。国家能源

28、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中提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构建能源数字经济平台。目前,电力市场的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其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一环。从发展方向上来看,电力信息化有望在电源侧、平台侧、服务侧迎来产业加速机遇,相关环节的企业有望集体受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数字能源产业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能源产业,既是信息电力系统建设的

29、应有之义,也是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手段。四、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

30、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

31、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

32、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五、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承诺目标。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新型电力

33、系统构建等主要目标。近年来,我国电力能源开始向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占比稳步提升。由于新能源发电易受天气影响且供电稳定性欠佳的缺点进一步突出,导致整体发电侧的供电能力波动显著加剧,对电网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压力;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生活电气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我国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持续上行,且波峰波谷间的负荷差持续变大,用电侧波动性日益加剧,这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电厂、电网、终端用电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生产运行能力。适应数字化、自动

34、化、网络化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要求,建设智能电力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六、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

35、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在确定这些满意水

36、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

37、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建立多功能的团体,将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声音和谐一致地协调起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核心业务的能力。(三)合理配置资源业务过程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决策框架,使有限资源

38、能够按照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的方式来有效配置。这需要寻求拥有资源并对各业务的资源分配与使用实施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努力寻求运用协作资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外部获得的非关键性资源。研究表明,高绩效公司往往十分重视自己拥有并培养那些能构成业务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将非关键性资源配备转移到企业外部。(四)组织革新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与文化。这些因素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不相应变革,往往会成为企业维系和发展与市场有机联系时的机能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沉重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组织与市场不相适应而派生出来的。传统企业

39、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一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影响企业的决策水平及营销观念的全面贯彻。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七、 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电力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在内的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度、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电力营销和电力企业人财物、协调办公、综合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保障

40、体系。2020年中国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达到2213亿元,其中电力数字化服务市场占比约为82%,涉及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巡检运维、灵活性服务、能源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数字化升级约占18%,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改造。预计到2025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市场规模增长至约3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智能电网投入持续加码,电网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智能电网建设三个阶段分别投资341亿元、1750亿元、1750亿元,投资合计约为3841亿元;占比分别为619%、1167%、1250%,占电网总投资比例为1113%,投

41、资绝对额与占比提升,显示出对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两张电网以及其它电网公司总投入预计达3万亿元,参考十三五期间国网的投资比例,预计智能化投入金额将达到3500亿左右,主要集中于变电、配网、用电三大环节。电网信息化产业发输配用多端覆盖,产品系列丰富。发电端产品系列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并网控制系统、电站智能运营系统;输变配电端产品系统包括EMS、DMS、BIM等;用电端产品系列包括电力营销系统、智能用电系统;电力交易主要包括电力现货交易模拟仿真平台以及电力交易支持系统。八、 电力信息化行业前景电力信息化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我国电力信息化行业进入大变革时代。当下,电力信息

42、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电力信息化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以下对2023年电力信息化行业前景分析。2022-2027年中国电力信息化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从国家电网电力信息化投资金额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电网信息披露,2020年电力信息化业务投资金额为250亿元,2021年达到270亿元左右,约占国家电网整体投资家金额的55%。电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综上,智慧城市、环保节能、能源等行业对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些利好政策为电力信息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从四大方向

43、来分析2023年电力信息化行业前景。就现有电网设备而言,多数电网设备之间的资讯及数据于单向系统中传输。未来智能电网将引入新通信及交互机制,可实现电网设备之间传输双向及交互数据及资讯,大幅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目前电力资讯通信网络的新要求将为从事电力资讯系统融合的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电力信息化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电力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对技术创新及研发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变化及发展的技术以保持公司竞争力,电力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将致力继续提高其独立研发能力。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将持续扩大及深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电力服务供应商已进一步加强建设状态监测设备、节点资讯收集及远程自动

44、控制,进而推动物联网软硬件、智能设备、庞大数据分析工具及高性能服务器的需求增加。现今,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尤其是电力行业之大型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重点。随着业务量持续增长,数据生成量及数据需求量亦迅速增加。随着电力行业需求变化,加上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建设面临节能、维护成本等的巨大挑战。建设适应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乃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存地域性特点,2023年我国电力信息化政策逐步完善。现下,我国对于电力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需的基础数据的获取、经营信息的移交、数据信息的使用等,对安全性及合法性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随着电网企业的能源互联网建设铺开,

45、相应的信息化投资有望迎来增长提速,从而为电力信息化服务商带来发展机遇。九、 市场细分的作用市场细分被西方企业誉为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是企业是否真正树立“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根本标志。需要注意的是,营销者本身并不创造细分市场,营销者的任务是辨别细分市场并确定以哪些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细分市场对企业具有以下作用。(一)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决策的起点在于发现具有吸引力的市场环境机会。这种环境机会能否发展成为市场机会,取决于两点:与企业战略目标是否一致;利用这种环境,机会能否比竞争者具有优势并获取显著收益。这些必须以市场细分为起点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发现哪些需求已经得到满

46、足,哪些需求只满足了一部分,哪些仍是潜在需求;相应地可以发现哪些产品竞争激烈,哪些产品较少竞争,哪些产品亟待开发。市场细分对所有企业都至关重要,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资源能力有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优势,选择一些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集中力量满足该特定市场,在整体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在某一局部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和发展。(二)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企业选择市场就可能是盲目的;不认真鉴别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例如,某公司出口日本的冻鸡,早期主要面向消费者市场,以超级市场、专业食

47、品商店为主要销售渠道。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为此,公司对日本冻鸡市场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按照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将购买者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饮食业用户,二是团体用户,三是家庭主妇。三个细分市场对冻鸡的品种、规格、包装和价格等要求不尽相同,比如饮食业用户对鸡的品质要求较高,但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于零售市场的家庭主妇;家庭主妇对冻鸡的品质、外观、包装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价格合理,购买时挑选性较强。根据这些特点,公司重新选择了目标市场,以饮食业和团体用户为主要顾客,并据此调整了产品、渠道等营销组合策略,出口量大幅度增长。(三)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综合考虑产

48、品、价格、促销形式和销售渠道等各种因素而制定的市场营销方案。就每一特定市场而言,只有一种最佳组合形式,这种最佳组合只能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前些年我国曾向欧美市场出口真丝花绸,消费者是上流社会的女性。由于出口企业没有认真进行市场细分,没有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因而营销组合策略发生了较大失误:产品配色不协调、不柔和,未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低价策略与目标顾客的社会地位不相适应;销售渠道又选择了街角商店、杂货店,甚至跳圣市场,大大降低了真丝花绸产品的“华贵”品位;广告宣传也流于一般。这个失败的个案,从反面说明了市场细分对于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客

49、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别,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可以改变这种差别。市场细分以后,每一细分市场上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会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只要看准市场机会,利用竞争者的弱点,同时有效地开发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就能用较少的资源把竞争者的顾客和潜在顾客变为本企业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细分,把企业的优势力量集中在企业选定的细分市场上,让整体市场上的相对劣势转化为局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五)有利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获得消费者忠诚企业在了解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特征及市场已有商品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开发出新产品,使得消费者能找到与他们的需求紧密相关的产品。消费者可能感到,一个特

50、定的供应商更理解他们,或者更直接的与他们交流,因此消费者会更加忠实于特定企业。例如,在激烈的电脑市场竞争中,联想打破了传统的“一揽子”促销方案,围绕“锋行”“天骄”“家悦”三个品牌面向的不同用户群需求,推出不同“细分”的促销方案。通过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不同优惠策略,实现了顾客忠诚度的提升。十、 扩大市场份额应当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如果单位产品价格不降低且经营成本不增加,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提高。但是,切不可认为市场份额提高就会自动增加利润,还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经营成本许多产品往往有这种现象:当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而未超出某一限度的时候,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提高;当市场份额

51、超过某一限度仍然继续增加时,经营成本的增加速度就大于利润的增加速度,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费用增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市场份额应保持在该限度以内。2、营销组合如果企业实行了错误的营销组合战略,比如过分地降低商品价格,过高地支出公关费、广告费、渠道拓展费、销售员和营业员奖励费等促销费用,承诺过多的服务项目导致服务费大量增加等,则市场份额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利润下降。3、反垄断法为了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出现市场垄断,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当某一公司的市场份额超出某一限度时,就要强行地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小公司。西方国家的许多著名公司都曾经因为触犯这条法律而

52、被分解,微软公司也曾引起反垄断诉讼。如果占据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不想被分解,就要在自己的市场份额接近于临界点时主动加以控制。十一、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

53、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

54、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

55、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

56、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十二、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全面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致力于创造近期的顾客满意,而且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迁,致力于创造长期、整体顾客满意,实施有效的市场导向战略规划与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在组织的目标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建立和维持战略适配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始于对整体目标和使命的确定,使命随即被转化为详细的目标以指导整个公司的发展。”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正确

57、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管理。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及其变化的要求,综合考虑顾客、社会和企业利益,决定进入哪些领域生产经营,哪些业务项目(经营单位)需要建立、保持、发展、收缩或撤销,并据以配置企业资源。(2)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项具体业务单位的未来利润潜力。企业必须根据发展动态,而不是依据目前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决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3)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企业要对每一项业务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实现其长期目标。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它的目标、机会、能力和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战略规划,并使各项业务战略方案体现企业

58、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战略规划通常由四个组织层次构成。包括企业层次、部门层次、业务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总部负责设计企业战略规划,指导整个企业进入有利的前景,决定给每个业务单位分配多少资源以及要开展或取消哪些业务。部门层次的规划,要对企业给予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则要保证该业务创造价值和利润。最后,每个业务单位内的每个产品层次(产品线、品牌等),为了达到该产品特定市场的预定目标,也要制定营销规划。以上这些规划要由企业的不同层次机构分别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以及采取改正措施。十三、 市场定位的步骤市场定位通过识别潜在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和

59、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三个步骤实现。(一)识别潜在竞争优势识别潜在竞争优势是市场定位的基础。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两方面: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能够以比竞争者低廉的价格销售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水平销售更高一级质量水平的产品。产品差别化优势是指产品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利益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即企业能向市场提供在质量、功能、品种、规格、外观等方面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为实现此目标,首先必须进行规范的市场研究,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特点以及这些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这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产品差别化的关键。其次要研究主要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可从三个方面评估竞争者:一是竞

60、争者的业务经营情况,如近三年的销售额、利润率、市场份额、投资收益率等;二是竞争者核心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水平等;三是竞争者的财务能力,包括获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核心竞争优势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所具有的可获取明显差别利益的优势。应把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加以分类,并将主要环节与竞争者相应环节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三)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不会自动地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战略来加以体现。比如通过广告传导核

61、心优势战略定位,逐渐形成种鲜明的市场概念,这种市场概念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与顾客的需求和追求的利益相吻合。第三章 公司治理一、 公司治理的特征广义地讲,公司治理是公司运作的全部准则,包括法律指引、社会标准、道德行为的普遍标准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创造财富所需的效率最大化和确保控制方对利益相关者尽职这两者之间取得复杂的平衡模式。(一)公司治理的动态性公司治理的动态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具体的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与它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其二是指不同时代的公司治理也有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与内容。到目前为止,公司治理理念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管理层中心主义阶

62、段、80年代股东会中心主义阶段、90年代董事会中心主义阶段和21世纪利益平衡/风险控制阶段。(二)公司治理的合约性公司治理的合约性是指公司各利益关系人通过签订合约来规定各自的权、责、利。公司治理是一种合约关系,但是由于各利益关系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特征,所以这些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只能是一种关系合约。所谓关系合约是指合约各方并不要求对行为的详细内容达成协议,而是对总目标、总原则、遇到问题时的决策规则、分享决策权以及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的机制等达成协议,从而节约了不断谈判、不断缔约的成本。公司治理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在本质上就是这种关系合约。它以简约的方式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人的

63、关系,约束他们之间的交易,来实现公司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三)公司治理的法治性国家为保护公司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往往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司的治理。我国也通过公司法证券法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的公司治理。公司各利益关系人的权、责、利需要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与否,取决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与否。在现阶段,我国尤其应重视对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律责任的研究,这是我国公司治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四)公司治理的制约性公司治理强调公司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之间的责、权、利配置及相互制衡。在公司治理中,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监事会同时对董事会、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公司治理的制约性不仅体现在公司内部要相互制约,而且在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