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20283073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服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3第一节 项目背景3第二节 编制依据3第三节 主要内容摘要4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5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5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8第一节 项目选址8第二节 配套建设条件9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15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内容15第一节 建设规模15第二节 主要建设内容16第五章 建设方案16第一节 设计依据与原则16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18第三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19第六章 公用及辅助设施工程22第一节 给排水工程23第二节 电气工程24第 三 节 采暖27第四节 绿化景观设计28第五节 消防设施28第七章 环境保护30第一节 场址环境现状30

2、第二节 环境影响分析31第三节 防治污染措施33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38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8第一节 建设工期38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9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第一节 投资估算39第二节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2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2第一节 项目组织42第二节 项目管理42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44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44第 一 节 结论44第 二 节 建议45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背景一、基本概况项目名称: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项目主管部门:玛多县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地点:果洛州玛多县二、项目背景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深入开展和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玛多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劳动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玛多县公共就业服务和五大保险业务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服务体系,没有固定的办公和服务场所,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商险分散在各个部门办公。为进一步改善果洛州玛多县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落后的局面,提高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效率,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促进玛多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特编制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试

4、点的通知【劳社部函(2006)110 号】二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青 海 省 实 施 细 则 (DB63/617-2007);三、青海省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四、玛多县城总体规划;五、玛多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六、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七、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我院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收集的资料。第三节主要内容摘要一、项目选址项目建设地点选定玛多县城,位于滨河西路北侧。二、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建设面积为 3000m2,建筑结构为 5 层框架结构。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840.64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691.94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6.34 万

5、元,预备费 76.42 万元.项目总投资为 840.64 万元,拟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资金按 14 个月投入。四、工程进度项目计划工期 14 个月,2011 年 3 月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1 年 4 月完成初步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图设计,2011 年 5 月12 月完成主体施工,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室内、外装修;2012 年 5 月竣工正式运行。五、主要技术指标1、总占地面积:2961 m2(约合 4.42 亩)2、建筑占地面积:600m2;3、建筑面积: 3000m2;4、容积率:1.01;5、建筑密度:20.3%;6、绿化率:35%;7、停车位:8

6、辆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一节现状与问题玛多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果洛州东部,距州府大武 289 公里, 距省会西宁 497 公里。2001 年底,玛多县辖 1 个镇、3 个乡、1 个国营牧场,34 个牧委会。全县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面临高校毕业生、三江源生态移民、牧区富余劳动力相互交织的压力,而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劳动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对如此严峻的移民安置和就业再就业形势,县委、县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就业,把抓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作为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消化生态移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玛多县将切实加大就业培训力度,计划建成能满足全县各类就业培训需要的劳动就业

7、培训中心,对生态移民、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岗前培训、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促进生态移民的安置与转移,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再就业,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玛多县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十分不完善,玛多县的人口结构以藏族为主,加大对群众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目前十分必要,现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没有良好的办公场所,急需新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旨在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8、完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全社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作为肩负公共管理之能的部门,她将在两大领域发挥政府的调控服务功能:一是以促进就业、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以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管理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职能。该部门将承担起拟订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职责;承担起公务员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员

9、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承担起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和军转安置制度改革等重要职责。从新部职能的整合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大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后,这个部门将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项目实施对玛多县提高和完善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移民的安置与转

10、移,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再就业,完善深灰保障体系十分重要,是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对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第一节项目选址一、地理位置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地理坐标北纬33503540,东径 96509920。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东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州玛沁县毗邻,南与果洛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相连。南北宽约 207 公里,东西长约 228 公里。二、项目选址(一)

11、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区;2、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3、应选择交通便利,城镇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块;4、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二)场址选择项目建设地点选定在玛多县经现场勘察,拟建建设场地水、电供应充足;场地外是镇区主要交通道路,交通便利,可以满足施工需要。符合选址原则、建设要求及玛多县城镇总体规划。第二节配套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玛多属高寒草原气候,一年之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 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多大风,夏季短促而温凉,多雨。玛多县

12、气象站(位于县境中北部,海拔 4300 米)资料分析,其温度、风力、降雨量情况是:年平均气温-4.1,除 59 月份,各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最冷的 1 月份为-16.8。二、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地貌简单,交通便利,适宜建筑。此次地勘借鉴邻近场地地勘(果洛州玛多县检察院办公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项目单位在做具体设计时请相关单位对该地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地质勘查工作,参考地勘如下。(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玛多县西大街南侧,交通便利,汽车可直达。场地地形较平坦,勘探点高程引自西大街一电线杆 4264. 00(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完成勘探点的高程测量 6 个,测取

13、场地内勘探点高程为 4259. 504260. 30 米,相对高差为 0.80 米。(2) 场地地层构成及岩土特征现将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层杂填土:黑色,由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组成,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欠固结,稍湿,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 0. 40 米。层细砂:黄色,母岩成分由石英岩、石英砂岩、云母等硬质岩石组成,粒径大于 0. 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85%,多呈浑圆状,表面呈强风化程度,无层埋,稍密,稍湿,该层中夹有角砾, 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 1.10 米。层碎石土:杂色,碎石含量占全重的 50%以上,母岩成份由板岩、石英岩、灰岩、千枚岩等硬质岩石组成,碎石表面呈微风化

14、程度, 分选性差,棱角状,多呈扁平形,骨架颗粒间隙由各级砂类土充填, 稍密,稍湿,全场地分布。层饱和黄土:红色、红褐色,以黏粒为主,次为粉粒,土质较均匀,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呈饱和状态,属中压缩性土,全场地分布,该层未穿透,控制厚度 3. 304. 60 米。(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据探井揭露,本场地见有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较大, 含水层主要为饱和黄土层,属无压型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 6. 406. 90 米,地下水位标高在 4253. 004253.50 米,最大水位差 0. 50 米,潜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水所致,若基坑开挖

15、深度内地下水对施工有影响,设计时应采取降止水措施和得力的排水措施,并对基础采取防水措施。施工时应注意地表水对施工的影响。由于受大气降水的制约,丰水期地下水水位涨幅约0. 50 米左右,勘察期属枯水期。(4)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4.1)场地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勘察范围内未发现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和可液化地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基的稳定性较好,场地适宜建筑。(4.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地基土常规项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在层饱和黄土层内采取 I 级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得出“土工试验报告”,按数据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综合成果表。(4.3)地基土

16、承载力特征值及模量值的确定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结合当地工程建筑经验及碎石土的野外鉴别等方法,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模量值:层杂填土严禁做地基持力层,应全部清除。当基础宽度 b3m,基础埋深 d0.5m 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层细砂:fak=150kPa,E0 二 9.0MPa, 层碎石土:fak 二300kPa,E0=18. 0MPa,层饱和黄土:fak=130kPa,E0=5. 0MPa。(4.4)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4.4.1 含盐量分析根据易溶盐检测实验报告分析结果:土中含盐总量为 0. 08860.105 均小于 0.3,属非盐渍土。4.4.2 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17、拟建场地环境类型属各气候区地下水位以上的强透水层,场地环境类别属 III 类。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表 表 12.2.5-2 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评价和易溶盐检测报告综合判定:4S0 2-=66. 28106. 53mg/L,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Cl-=132. 58148. 89mg/kg,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4.4.3 防护措施水、土各项实验指标,详见易溶盐实验报告和水质分析报告表,土、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的规定。(4.5)地基土的冻胀性

18、评价玛多县属季节性冻土区,最大冻结深度为 2. 77 米,根据场地季节冻深内含水量测试数据证实,天然含水量 w(%)=13.716.3%,平均含水量为 15.0%,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附录 G 判定,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地面的冻深的最小距离大于 1. 50 米,场地土经计算冻胀率(%)1,地基土的冻胀粪别为不冻胀,判定冻胀等级为 I 级。细砂(粒径小于 0. 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 l0%)、碎石土(粒径小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 15%)均按不冻胀考虑。表水对施工的影响。由于受大气降水的制约,丰水期地下水水位涨幅约 0. 50 米左右,勘察期属枯水期

19、。(4.6)基础形式方案的论证及建议根据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邻近已有建筑经验,拟建物地基适宜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建议浅埋,基础形式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地基土层碎石土全场地分布,承载力高,是本场地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层饱和黄土为本场地地基基础下卧层,需进行基础下卧层验算。基坑开挖时应注意放坡和护坡,并且严格禁止基坑周边大量堆载,以确保坑壁的稳定。场地内有一上水管和电线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场地,设计和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结论与建议(5.1)拟建场地位于玛多县西大街南侧,交通便利,汽车可直达。场地地形较平坦。(5.2)场地勘察范围内未发现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和可液化地层等不良地质

20、作用。场地地基的稳定性较好,场地适宜建筑。(5.3)据勘探点揭露,本场地见有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较大,含水层主要为饱和黄土层,属无压型孔隙潜水,潜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水所致,若基坑开挖深度内地下水对施工有影响, 设计时应采取隆止水措施和得力的排水措施,并对基础采取防水措施。(5.4)拟建场地地基土属非盐渍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土、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 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的规定。(5.5)场地内有上水管和电线自西向东贯穿整

21、个场地,设计和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6)如若勘探点布置在建筑物基础影响范围内,施工时应注意对基槽内的勘探点进行处理。(5.7)基坑开挖后,应通知我公司勘察人员参与验槽。三、外部配套条件(一)给排水目前,玛多县城镇供水管网已铺设至项目选址内,给水量能够保障。给水由滨河西路城镇供水管网接入,接入管径 150mm,接口距离拟建场地 85m。排水管接口距离拟建场地约 50m。(二)供电拟建项目区已有铺设城镇供电线路,用电可从滨河西路城镇电网接入,接入距离 90m。(三)供热玛多县已实施集中供暖,项目区已铺设供暖管道,能够满足项目需求。供热管网接入点位于滨河路,接入距离 130m

22、。(四)通信、通讯场区附近通信及通讯设施完备,有线电话及移动通讯网络覆盖项目区。项目区通讯便利,能够满足建设要求。(五)建筑材料和运输条件砂、砾石为地材可就近购得,钢材、木材、水泥、红砖等材料可在西宁市建筑市场采购。拟建场地到各建筑材料市场均有公路相通, 运输条件较方便。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玛多县纯属牧业县,县辖扎陵湖、黑河、黄河三乡和花石峡镇, 共有 27 个牧委会。全县总人口 13076 人,平均人口密度只有 0.43 人K,其中牧业人口 10266 人,牧业人口占 78.5%。2006 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7938.77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3645.2 万元,第二产业完成 157.

23、6 万元,第三产业完成 4135.97 万元。完成现价牧业总产值4433.42 万元,牧民人均收入为 2022.69 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 %以内;人口出生率为 16.52,计划生育率为 97.21%;学龄儿童入学率为 98%,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 97%。现有国道 214 线横穿县域全境,花吉、倒邦公路、黄河源旅游公路等,境内公路里程达1330.04 公里,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内容第一节 建设规模一、建设标准本次建筑项目参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此次设计主要根据以上规范进行规范化设计,满足办公建筑

24、的 相关设计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办公室的面积进行核定和设计, 并体现人性化设计。二、建设地点位于果洛州玛多县城,滨河西路北侧。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一、拟建玛多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 3000m2,5 层,每层建筑面积约 600 m2.二、配套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采暖,供配电, 道路绿化及消防工程等。第五章建设方案第一节设计依据与原则一、设计依据(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四)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

25、版)(五)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六)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八)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九)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516-92;(十一)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十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 年版);(十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十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十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十六)建筑抗

26、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2008 年 局部修订);(十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二、基本原则(一)依法办事,科学决策的原则业务用房的建设,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决策,使本次建设更具科学性、民主性和实用性。(二)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下,合理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用房所必需的相关配套房间,不搞重复建设,避免浪费。(三)坚持科学标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第二节总平面布置一、布置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总平面应满足

27、以下要求:(一)建筑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备、流程便捷;功能分区合理、明确、方便使用和管理。(二)建筑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确定总平面规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节约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三)建筑对外服务区和办公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四)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道路结构清晰,交通顺畅。(五)建筑室外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二、总平面布置建筑物平面的布置既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有要满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投资以及消防、规划、环境保护、供电、供水和管理等部门的规定。同时满足消防要求。根据

28、玛多县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放置于滨河西路北侧,主入口正对滨河西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前设置部分停车位,方便群众办事停车,与办公人员的停车,于滨河西路平行,即满足玛多县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又同时美化滨河西路的街景,在办公楼四周种植花草树木,使建筑与院区绿化、美化为一体,构成优美的环境。布置情况详见新建项目规划图。第三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一、建筑设计本项目新建建筑面积 3000建筑物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一)功能设置:拟建的建筑物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以独立大楼的形式,设置的有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五大保险办理窗口、财务室

29、、资料室、值班室等相关房间。(二)平面设计: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采用矩形单间内走廊平面布局。结合玛多县的实际情况,具体平面设计见玛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的平面图。(三)立面设计:在此次设计中考虑到公共建筑的特殊性,立面简洁大方,采用灰色调系列。(四)剖面本工程为地上五层,总建筑高度 16.70m(每层层高 3.3m)。(五)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老年人、儿童、生病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进行的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公共建筑在入口、竖向交通、卫生间、走道、门、地面等应采取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如楼梯、走道、大厅沿墙设辅助扶手,走道,

30、服务大厅靠墙设休息椅,走道、大厅、出入口坡道等处均设忙道等。(六)室内装修1、地面:采用全瓷防滑地板砖;2、内墙面:卫生间采用瓷砖贴面,其他房间装修采用混合砂浆抹灰、刷内墙涂料;3、顶棚:服务大厅、会议室采用矿棉吸引吊顶,其他房间采用混合砂浆、刷内墙涂料;4、内门:根据功能要求,档案室、财务室等采用防盗门,其他内门采用装饰内门;5、其他:按各房间的功能需求,设置窗帘盒、门窗套、暖气罩、卫生洁具等。装修材料应为不燃烧环保材料,装修施工图纸鼻息报消防部门审核后可事实装修,装修完毕应经消防部门验收及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室内环境检测达标后方可交付使用。(七)、屋面屋面设计为柔性防水屋面,保温层应满

31、足节能设计的要求。(八)、节能设计外墙及屋面保温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设计,并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青海省实施细则和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修防火暂行规定的要求。二、结构设计拟建物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东西长 64.8m,南北宽 8.7m,。规划拟建物呈“一”字型分布,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一)主体工程1、基础:独立基础,机械开挖人工配合。2、墙体:加气砼砌块墙、mu10 粉煤灰砖3、

32、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 C35 预拌混凝土梁、板、柱、墙、栏板、挑檐、楼梯。三、安装工程(一)给排水1、给水:采用铝塑 PP-R 复合管 DN32,配普通阀门,配套管件粘接。卫生间配置洗脸盘,蹲便等洁具。2、排水:采用 U-PVC 管,承插粘接。3、消防系统消防用水量为 15L/S,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室内消火栓保证二支水枪同时达到室内任意部位。(二)采暖通风室内采暖管道采用无缝钢管(GB/T3091-2001);无缝钢管 DN 32mm,采用丝扣连接 DN32mm 采用焊接;散热片选用钢铝复合散热片。项目采用自然通风。(三)电气1、强电:各种配电箱、暗配钢管、PV

33、C 管、各规格铜芯电缆接入、管内穿 BV 线、各种吸顶灯、壁灯、应急灯、中档电器开关及插座、户外镀锌扁钢接地。2、弱电:多媒体布线箱、配电视、电话、信息插座,消防电控系统,暗配钢管,电缆、线。四、其它要求选用卫生洁具属节水型产品;选用节能型设备;采用推广性技术和材料。第六章公用及辅助设施工程第一节给排水工程一、设计依据(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二)室外给水设范 GBJ14-86;(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五)其它技术资料。二、设计方案该工程分设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和雨污水系统。(一)给水系统1、供水方式

34、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供水设施用水由城镇市政管网直接供应。2、给水管网接入城镇供水管网管径 DN150,采用 DN32 PP-R 给水管,接入距离 85m。设水表井、消火栓井及阀门井。(二)污水系统1、排水方式采用分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镇排水管网。2、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的 80%计算,则办公楼的污水排放量为 2.4 m3/d。管道材料:室外排水管采用 DN200 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设检漏沟、排水检查井及化粪池。3、室外污水管网布置室外污水管网沿道路和场地走势布置,排向城镇市政排水系统。(三)雨水系统1、排水体制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

35、系统,与室外污水管网分流排放,采用DN200 排水管。(四)化粪池新建容积为 50m3 的化粪池,该项目内地污水排入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第二节电气工程一、电源1、负荷级别:根据建筑物负荷性质分类为二级负荷。2、电源电压:电压满足拟建项目要求,从滨河西路接入距离约90m。二、供配电系统1、配电箱按照用电负荷性质,再分别按照明、插座等回路分配至用电设备。2、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采用高质量、先进的、符合国家制造标准并有合格检测报告,国家允许使用的高、低压设备和材料。3、在插座回路中自动开关均设有 30mA 漏电保护。三、防雷接地1、该建筑防雷等级为三类防电建筑物设计,拟在屋顶四周

36、和突出屋面部位设置避雷带,以柱内柱筋焊接为引下线,以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 欧姆。2、采用等电位措施,在该建筑高层利用建筑物的结构(梁)钢筋沿建筑物外周闭合作为均压环,并与各处防雷引下线连接,以防侧向雷击,同时各种垂直延伸的金属体也应与均压连接。3、该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 欧姆。4、接地电阻如实测达不到要求,可增加垂直接地极或添加降阻剂。四、弱电系统(一)弱电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弱电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范 JGJ/T16-92;2、电话通信设计设计

37、标准 Y-T2008-93;3、共用电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120-88。(三)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服务中心设综合布线系统,电话、数据信号传输均利用该系统。2、综合服务中心的电话暗向采用大对数铜缆传输,数据竖向采用光缆传输;平面采用 8 芯超五类线至各个标准信息插座;每个业务用房设二至四个双孔插座。(四)通讯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能为建筑物内工作人员提供迅速、有效、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包括语言、图像及数据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服务。通信网络系统能满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并能在数字化、宽带化上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电话通信、计算机网络和闭路电视接收系统, 是实现对外联系,加强住处交流的关键系统。可

38、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及电子邮件,可连接多种通信终端设备,确保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电视信息的高速流通,与县内、州内、省内、国内和国外有关部门实现住处交换和资源共享。1、电话通信系统综合服务中心内固定电话通话系统以程控电话交换平台为依托, 组建站内电话网。站内通信网络接入市政电话网络,设置直拨电话与外界联系。2、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综合服务中心基础设施通过局域网向下链接州属广域网,并向上链接省级网络。3、计算机系统综合服务中心计算机系统由高配置 PC 服务器组成,配置数据库、应用、防病毒服务器,数据储存及备份采用磁盘阵列,数据库采用微软 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第三

39、节采暖(一)室外供热管网采暖形式采用下供下回双管系统,供回水管均敷设在一层地沟内。室外供热管网采取枝状管网,管道采用地沟敷设,外加聚氨脂保温,管材采用焊接钢管,地沟端面尺寸为 1200*1200mm。热源直接从城镇供热管网接出,在入口处设热计量及入口装置,工程量约 130m。(二)采暖系统保温敷设于地沟,不采暖房间及不采暖楼梯间内的采暖管道均做保温, 保温材料采用岩棉保温瓦,DN32 保温层厚度 30mm,DN32mm 的保温层厚度 40mm。五、安装应严格遵守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第四节绿化景观设计项目区内绿地系统结合建筑形成的绿带,规划以绿化带串

40、联各绿色中心,营造环绕绿化景观。第五节消防设施一、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二、火灾危害性类别本项目建筑物按二级耐火等级设防。三、消防措施(一)消防设计1、建筑物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各建筑之间按照防火规定进行设计,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安全通道内搭建筑物或堆积各类物资。2、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由给水管网供给。室内消防给水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消防

41、管网环状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单设管道,管材选用焊接钢管。DN=100mm,水压 0.3MP,消防水量 10L/s。在管网上设地下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00m,在每个消火栓上设消防拴报警及起泵按钮,当火灾发生时,及时启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3、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 MFZ4(A、B、C)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室内设应急和疏散事故照明灯,满足在事故情况下,人员疏散、安全和消防要求。4、在电源总接线处设漏电保护器,防止因电气事故引起火灾。电气设备、线路着火,扑救时必须切断电源,禁止用水或其它导电性的灭火剂灭火。(二)火灾事故处理措施1、办公楼普通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指烟头、打火机等普通火源

42、引起的火灾应急处理措施如下。(1) 当公司员工或值班人员发现普通类型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可以控制,则应就地取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切忌贻误灭火良机。(2) 当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灭火和报警。必须迅速向现场值班及有关领导报告,防止灾情蔓延扩大。同时及时向当地消防机构报警和求援。2、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发现电气火灾迹象时,如闻到烧焦有烟雾现象, 发现者迅速跑到楼栋电气开关处断开电气火灾所在房间电源。如根据火情需要,必须关闭大楼总电源时,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并得到现场总指挥的确认和批准。3、汽车着火处理措施(1) 车主关闭引擎。(2) 通知值班室,值班人员接报后或值班人员从监控系

43、统上发现后,视情况需要召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成立灭火组、警戒维护组、医疗救护组)处置。(3) 灭火组取适当的灭火器(手提储压式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组用水枪对准油箱部位喷射降温,防止爆炸。(4) 警戒维护组封锁现场,疏散着火车辆附近的车辆;医疗救护组进行伤员治疗。第七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场址环境现状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该项目周边的环境质量良好,能够满足本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要求。1、项目建设场址周边有适合堆放施工中产生的多余土石方的场地,减小施工时的废弃物污染。2、该项目选址区域与居民居住区距离适中,施工时和建成后的环境影响极小,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3、项目场址内没有特殊保护

44、的动植物资源,更无古树、名木, 不会对当地资源造成破坏。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一、主要污染源本项目建设污染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污物;建设施工、机电设备噪音及建筑垃圾。二、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对大气的影响、噪声影响、废水影响及固废影响;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废水和生活垃圾等。(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空气影响施工期间的扬尘对空气影响较严重。产生扬尘较多的阶段有土石方、土地平整和物料装卸与运输以及相应的土建施工阶段。此外,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将产生机动车尾气,其中主要含有 CO、NOx、HC 等污染物,对

45、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废气排放局限于施工现场和运输沿线,为非连续性的污染源。2、施工期噪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动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打桩机、推土机、搅拌机等,噪声强度较大,且声源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针对噪声源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根据有关资料,这些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见表。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值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距源 10m 处A 声级 dB(A)序号设备名称距源 10m 处A 声级 dB(A)1挖 掘 机825起重机822推 土 机766卡 车853搅 拌 机847电 锯844夯 土 机838打桩机105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施工机械

46、又往往是同时作业,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声级值将更高,辐射范围也更大。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进行评价。施工过程使用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属于中低频率噪声,在预测其影响时只考虑其扩散衰减,根据施工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关系预测模型,得出噪声衰减的结果见下表。施工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关系距离1105060100150200250400LdB(A)020343540434648523、施工期废水影响施工期废水来源于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阶段桩基、灌梁等环节产生的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排放量小,冲洗废水主要是水泥碎粒、沙土构成的

47、悬浮物污染。泥浆废水是一种含有微细颗粒的悬浮混浊液体, 外观呈土灰色, 比重,含泥量 30-50%,PH 值约 6-7,如果施工阶段不进行严格管理,将对施工场产生一定影响。为减少施工期间废水的污染,施工人员进入到现场后,在建设临时设施后,应设置沉淀池,临时厕所等处理设施。施工机械冲洗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等经沉淀后排入排水管网。4、施工期固废影响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由于项目实施地风速较大, 撒落的泥土容易随风飘落到其他地区形成扬尘污染,生活垃圾容易腐烂发味,既污染环境,又可能传播疾病。因此,对于固体废物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办理好淤泥渣土的排放手续,外运到有关

48、部门指定的建筑固废倾倒场,防止露天长期堆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在施工期内主要环境问题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平整土地、基坑开挖、建筑材料的运输及施工作业等,将产生扬尘、废水、施工噪声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等。由于施工期较短故对当地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影响时间较短,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类别。(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及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等。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重点如下:1、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2、噪声:主要为站内人员活动和院内机动车发动时产生的噪声。3、固体废物:其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第三节防治污染措施一、环境质量标准为了有效地治理和控制项目建设

49、期和建成后运营期的环境污染,本项目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拟建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类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3 、 环境噪声标准: 执行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类标准。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的类标准。2、废水:项目排放的废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废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3、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II 类标准。三、污染防治措施(一)建设期污染

50、防治措施1、建设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泥浆水、进出场车辆的洗车水、生活废水。此类废水大部分自然蒸发,需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从施工现场进入下水道的废水排放口,应修建沉沙池,并设置格栅、可以避免其悬浮物流入下水道,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2、施工期产生建筑扬尘的环节较多:拆迁、土石方开挖、场地平整回填,散装建筑材料的装卸、砼搅拌工程中都会产生扬尘。建筑施工扬尘是造成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加强施工期粉尘污染防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妥善进行施工调度,做到集中施工、快速施工、避免施工现场大范围、长时间的产生扬尘。设置散装材料临时仓库或对散装建材经行遮盖。(2) 采用文明施工方法。严格现场管理

51、,装卸河沙、水泥、卵碎石等建材时,要采取封闭运输措施。对进出场车辆进行清洗,并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同时禁止从高处抛洒建筑垃圾,引起扬尘扩散污染和影响环境。注意保持施工现场出入口的清洁,做到文明施工。(3) 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场,施工现场道路要指定专人定期洒水。(4)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3、噪声污染的防治施工作业各阶段将分别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切割机、电锯、电钻等工具等施工器具。为尽可能的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应采取如下措施:(1) 施工单位应采用先进的低噪声的施工

52、工艺和设备,并对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2) 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应符合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3) 禁止夜间(22:00-次日 6:00)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如因建筑施工工艺上的要求或者确实因特殊的原因必须在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或业主须凭区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 向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夜间施工。同时必须公告附近居民;(4) 加强对施工噪声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周期,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最大限度的采取降噪(隔声)措施。4、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如:建筑渣土、废弃的散装建材、生活垃圾、废弃包装材料等,对

53、于这些固体废弃物要遵循废物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经新建化粪池对所产生的生活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大的影响。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减少和降低人员活动和车辆产生的噪声,合理设置隔音设施。4、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及时收集、清运生活垃圾,设置足够容量的垃圾箱,收集的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四、水土保持和绿化(一)水土保持措施本项目应按照“预防为主、生态优先、综合防治、整体协调”和“三同时”的原则采取水土保持措施:1、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

54、施工方案,减少植被的破坏;2、实行集中取土、集中弃土,即减少破坏又相对易于治理;3、合理确定施工期,避开集中降雨季节施工。(二)绿化措施建设项目绿化的意义,一是补偿建设项目造成的植被破坏,二是符合所在地区的环保要求。本项目的绿化应尽可能的选用乡土物种, 植树、种草易于成活,其次容易形成本地特色。五、环境卫生管理(一)环境卫生1、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系统,指定人员负责整个办公用房的环境卫生,应配备足够的垃圾清运设施。2、加强办公区内的绿化,配备相应的人员对树木、草坪和花卉定期维护、修剪、浇水确保站区内的绿化质量,使办公区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给干部和群众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二)绿化管理

55、1、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本项目占地面积及建筑物布局情况,长远规划以绿化发展为方向、目标为前提、而年度计划则应侧重于具体的实施,包括花木的种植和管理,防治虫害及越冬保暖等。绿化经费应实行专款专用。2、建立健全绿化工作管理制度绿化工作历来有“三分栽、七分养”的说法,绿化专业人员对绿化经行养护,以保障绿化栽植的成果。对擅自移树、砍伐、任意采摘花果及攀折树木,在草坪养护期间践踏和损坏行为予以必要的处罚。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中,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建设,运营中重视对“三废”的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质量标准,严格执行环保规章制度,本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均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第

56、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一节 建设工期工程应按施工规范严格施工,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杜绝“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以确保工程质量。按工程的轻重缓急、单位单项、基础主体等划分原则安排项目进程,项目建设工期为 14 个月。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计划工期 14 个月,2011 年 3 月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1 年 4 月完成初步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图设计,2011 年 5 月12 月完成主体施工,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室内、外装修;2012 年 5 月竣工正式运行。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一、估算依据1、项目

57、投资估算是依据建设方案参照类似工程,结合本项目实际进行估算。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3、建筑工程采用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2004、青海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2004,并参考本地区类似工程投资情况估算。4、人工、机械调整系数按玛多县调整系数执行。5、主要材料执行西宁地区 2011 年第一期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并考虑运费;地材按果洛州 2011 年第一期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6、其它费用按有关文件及实际情况编制,参见以下文件:(1) 建设单位管理费参见财建2002394 号文件;(2) 招标代理

58、服务费参见计价格20021980 号文件;(3) 工程建设监理费参见发改价格2007670 号文件;(4) 预结算审核费参见青价费字2000第 058 号文件;(5) 项目前期费参见计价格19991283 号文件;(6) 施工图审核费参见青计价格2000786 号文件;(7) 工程设计费参见计价格200210 号文件;(8) 地质勘察费参见计价格200210 号文件,并结合项目实际估列;(9) 环境影响评价费参照计价格2002125 号文件,并结合实际情况估列。7、工程基本预备费按一、二类费用 10%考虑。二、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840.64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691.94 万元,工程建设

59、其他费用 46.34 万元,预备费 76.42 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详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概算值(万元)经济技术指标备 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器具用具购置费其它费用小 计单位数 量单位造价(元)一工程费用691.940.000.000.000.00691.941综合服务中心645.600.000.000.000.00645.60框架结构(1)建筑工程354.00m230001180(2)装饰工程204.00m23000680(3)采暖工程27.00m2300090(4)给排水工程19.50m2300065(5)电器工程21.00m2300070(6)消防系统9.60m2300032(7)综合布线10.50m23000352总图工程46.340.000.000.000.0046.34(1)排水管网1.10m50220DN200(2)给水管网2.38m85280DN150(3)热力管网16.25m1301250(4)道路10.8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