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217264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 XXXXXXXXX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Calculatio n methods of gree nhouse gas emissi ons for regi on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2012-3-22XXXX XX- XX 发布XXXX XX- XX 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计算范围44.1 确定区域边界44.2 列出排放源和吸收汇44.3 确定GHG种类45计算规则55.1计算方法55.1.1 能源活

2、动55.1.2 工业生产过程65.1.3 农业65.1.4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65.1.5 废弃物处理65.2活动水平数据75.3 排放(清除)因子76区域总排放量计算76.1 直接排放总量76.2 间接排放总量 76.3 区域排放总量87区域排放强度计算88 区域排放变幅计算88.1 基准年88.2 基于基准年的总排放量变幅 88.3 基于基准年的排放强度变幅 99 不确定性分析910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910.1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机构 910.2清单编制机构的职责910.3核查机构的职责910.4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10附录A (资料性附录)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质11附录B(资料性附录)能源

3、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12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 13附录D(资料性附录)农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14附录E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15附录F (资料性附录)废弃物处理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16附录G (资料性附录)GHG清单汇总表 17参考文献18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实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湘科清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科节能减排科技有限责任

4、公司、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汉文、饶政华、马颖、黎永生、郑亚国、方燕、李貌、舒帆、毛政、蔡正方、李楷明。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温室气体计算是温室气体考核和交易的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服务于我国政府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考核要求,计算和审核湖南省行政划区内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标准编制 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总结湖南省具体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范围、计算方法、不确定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划区内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2规范性引

5、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 43/T 662 - 2011组织机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区域region按行政管辖划分的地区范围。3.2组织机构 orga ni zati on具有自身职能和管理体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结合体,或从其分离出且 具有自身职能和 管理体系的部分,简称“组织”。个人 in dividual区域内的常住人口。3.4温室气体 gree nhouse gas (GHG)

6、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气态 成分。注:本标准规定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02)、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3.5排放源GHG source向大气中排放GHG的物理单元或过程。3.6吸收汇GHG sink从大气中清除GHG的物理单元或过程。3.7GHG排放greenhouse gas emissio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GHG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注:GHG排放分为直接GHG排放(3.8)和间接GHG排放(3.9)。3.8直接GHG排放di

7、rect GHG emission区域内的排放源产生的GHG排放。3.9间接GHG排放indirect GHG emission由区域内活动引起的区域外排放源产生的GHG排放。3.10GHG清除greenhouse gas removal在特定时段内从大气中清除的GHG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3.11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单位质量的某种GHG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 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各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值参见附录A。3.12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GHG质

8、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GHG二氧化碳 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值(3.11)。3.13活动水平数据activity data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以及在区域边界里,GHG排放和清除活动的测量 值。注:GHG活动水平数据包括能源、燃料或电力的消耗量、物质的产生量,提供服务的数量或受影响的土地面积等。排放因子,清除因子emission factor, removal factor量化每单位活动水平数据的GHG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3.15GHG 清单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排放源、吸收汇以及GHG排放和清除的专门文件。3.16静止源燃烧产生的排放em

9、issions from stationary combustion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料在静止燃烧设备中燃烧产生GHG排放。注:静止燃烧设备主要包括发电锅炉、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户用炉灶、农用机械、发电内燃机、其他设备等。3.17移动源燃烧产生的排放emissions from mobile combustion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料在移动燃烧设备中燃烧产生GHG排放。注:移动排放源设备主要包括:各类型航空器、公路运输车辆、铁路运输车辆和船舶运输机具等。3.18基准年base year用来对区域GHG排放或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参照比较的特定历史年份。3.19区域生产总值 Regional gross

10、 domestic product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内所有常住组织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3.20GHG 排放强度 GHG emission intensity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GHG总排放量与区域生产总值的比值。3.21变幅 amplitude of variation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的排放量或排放强度与基准年情形相比变化的幅度。3.22核查 verification根据约定的核查准则对GHG排放和清除进行系统的、独立的评估,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23保证等级 level of assuranceGHG计量准确度达到的保证程度。

11、3.24不确定性 uncertainty因缺乏对变量真实数值的了解,而将该变量描述为以可能数值的范围和可能性为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4计算范围区域内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排放活动和清除活动的总和,构成区域基本边界。区域内的组织和个人应在区域统计部 门规定的统计范围内。其中,组织为具有自身职能和管理体系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结合体, 或从其分理处且具有自身职能和管理体系的部分;个人为区域常住人口中参与非组织排放(清除)活动的个体。不能 明确属地关系的跨区域组织和个人,应由GHG管理部门依据实际情况确定。4.2 列出排放源和吸收汇若区域边界内存在表1所示的排放活动,则应列出所有对应的排放

12、源和吸收汇。注:区域排放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表1所列的内容,其他GHG排放活动暂不纳入本标准计算范围。4.3 确定GHG种类将表1所示的排放源或吸收汇按其所属的领域和活动类型进行分类,确定其所涉及的GHG种类。表1 GHG排放活动类型及其排放源或吸收汇类别领域活动类型排放源或吸收汇CO2CH4n2oHFCsPFCssf6直接GHG排放能源活 动a化石燃料燃烧静止源燃烧产生的排放V*移动源燃烧产生的排放VVV生物质燃料燃烧静止源燃烧产生的排放VV移动源燃烧产生的排放VV源于燃料的逃逸排放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的逃逸排放V石油、天然气系统的逃逸排放V工业生 产b工业生产过程原料加工、化石燃料非能源利用所产

13、生的排放*农业C农作物种植稻田V农用地V动物饲养动物肠道发酵V动物粪便管理VV土地利 用变化 和林业d森林和其他 木质生物质 生物量碳储 量变化由于森林管理、采伐、薪炭材采集等活 动影响而导致的生物质生物量碳储量增 加或减少V森林转化为 非林地或无 林地森林转化燃烧引起的排放VVV森林转化分解引起的排放V废弁物处理e固体废弁物处理固体废弁物填埋处理V废弁物中矿物碳焚烧处理V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VV工业污水处理VV表1 (续)间接GHG 能动活电力调入区域外电力调入V注:、表示该类型活动主要的GHG排放;*表示可能出现的GHG排放。a能源活动类别及其排放的GHG种类参见附录B。b工业活动类别及其

14、排放的GHG种类参见附录C。c农业活动类别及其排放的GHG种类参见附录D。d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别及其排放的GHG种类参见附录E。其中,如果碳储量减少,则为排放源,计算结果用正值表示;如果碳储量增加,则为吸收汇,计算结果用负值表示。e废弃物处理活动类别及其排放的GHG种类参见附录F。5计算规则5.1 计算方法5.1.1 能源活动5.1.1.1 直接排放能源活动直接GHG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生物质燃料燃烧活动产 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煤矿和矿后活动产生的甲烷逃逸排放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系统产生的甲烷逃逸排放。按公式 (1)计算:E 产二二二(ADjkEF

15、jkGWP) + (AD*EF*GWP) (1)i k jx式中:Ei -能源活动直接GHG排放量(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02e);ADj,j,k燃料消费量;EF j,j,k燃料燃烧排放因子;ADx -第x种逃逸类型的活动水平数据;EFx -第x种逃逸类型的排放因子;GWP - GHG全球变暖潜值(参见附录A);i -燃料类型;j -部门活动;k -设备类型;x -燃料逃逸类型。5.1.1.2 间接排放能源活动间接GHG排放为区域外电力调入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按公式(2)计算:E2 二 Q 调入 EF (2)式中:E2电力调入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O2e);Q调

16、入调入的电量;EF -电力输出所在区域的电网平均供电排放因子。5.1.2 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GHG排放包括水泥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钢铁生产 过程二氧化碳 排放、电石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己二酸生产过程氧化亚氮排放、硝酸生产过程氧化亚氮排放、一氯二氟甲烷生产 过程三氟甲烷排放、铝生产过程全氟化碳排放、镁生产过程六氟化硫排放、电力设备生产过程六氟化硫排放、半导体 生产过程氢氟烃、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以及氢氟烃生产过程氢氟烃排放。按公式(3)计算:E3=X (AD: xEF xGWP)式中:E3工业生产过程GHG排放量(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Oze);AD|

17、-第I种工业生产过程的活动水平数据;EF|第i种工业生产过程对应的排放因子;GWPGHG全球变暖潜值(参见附录A )。5.1.3 农业农业GHG排放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 氮排放。按公式(4)计算:E4=送(ADAEFAGWP) I式中:E4 _农业领域GHG排放量(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02e);AD| -第i种农业活动类型的活动水平数据;EF| -第I种农业活动类型对应的排放因子;GWPGHG全球变暖潜值(参见附录A )。5.1.4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GHG排放包括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和森林转化G

18、HG排放。公式(5)计算:EA E生物量消耗E现地E异地+E分解 式中:E5 -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GHG排放量(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02e); E生物量消耗一一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其中,如果是净吸收,则用负值表示;如果是净排 放,则用正值表示。);E现地一一森林转化现地燃烧GHG排放;E异地一一森林转化异地燃烧GHG排放;E分解森林转化分解碳排放。5.1.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GHG排放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的甲烷排放、焚烧处理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 理的甲烷排放,以及废水处理的氧化亚氮排放。按公式(6)计算:二E填埋_E焚烧_E生活污水-E工业废水-E

19、废水 (6)式中:E6 -废弃物处理GHG排放量(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tC02e);E填埋一一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甲烷排放;E焚烧一一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二氧化碳排放;E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甲烷排放;E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甲烷排放;E废水一一废水处理氧化亚氮排放。如果采用公式(1) ( 6)计算GHG排放量,应按计算方法的要求选择和收集区域活动水平数据。区域活动 水平数据可按下列3种方法确定:a)政府统计部门对区域的统计数据;b)经核查的排放报告数据(按DB 43/T 662-2011执行);c)经核查的区域全面调查统计或抽样统计数据。区域活动水平数据应主要根据政府统计部门的区域统计数据进行确定。

20、当区域统计数据不存在时,可使用经核查的排放报告数据或经核查的区域抽样统计数据。 对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 1年)的活动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对区域活动水平数据的选择和确定 进行解释,包括指明其来源和适用性。 5.3 排放(清除)因子如果采用公式(1)-( 6)计算GHG排放(清除)量,应按计算方法的要求选择和确定合理的排放(清除)因 子。排放(清除)因子可按下列3种方法确定:a)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给出的缺省值 ;b) 国家、省级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推荐值2;c)区域内的实测值。以上方法的保证等级依次提高。区域应按“c)b) fa) ”的顺序选择排放(清除)因子,并对区域排放(清除)因子的

21、选择和确定进行解释,包括指明其来源和适用性。 6区域总排放量计算6.1 直接排放总量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的直接排放总量可按公式(7)计算: REd=E1E3E4E5E6式中:REd -统计报告期内区域的直接排放总量(tCO2e);如果是净排放,则计算结果用正值表示;如果是净清除, 则计算结果用负值表示;6.2 间接排放总量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的间接排放总量可按公式(8)计算:REj=E2 (8)式中:REj -统计报告期内区域的间接排放总量(tC02e);E2 -统计报告期内电力调入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6.3 区域排放总量如对区域的GHG排放进行考核,应计算区域

22、总排放量。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1年),区域总排放量为直接排放总量与间接排放总量之和,按公式(9)计算:RE = REdREj (9)式中:RE -统计报告期内区域总排放量(tC02e);如果是净排放,则计算结果用正值表示;如果是净清除,则计算 结果用负值表示。7区域排放强度计算在统计报告期内(通常为 1年),区域的GHG排放强度按公式10)计算:RE曰一(10)式中:ei -统计报告期内区域排放强度(tCO2e/万元);G -统计报告期内的区域生产总值(万元),该数值应与区域经济统计数据一致。8区域排放变幅计算8.1 基准年为便于比较和考核,应按以下步骤确定用于区域排放变幅计算的历史基准年:

23、a)2005 年;b) 当国家存在强制执行的政策和规定了区域GHG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的上限时,区域的GHG排放基准线应按强制规定执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并造成 GHG排放或清除发生重要变化时,应在后续的区域GHG清单中重新 计算基准年情形并形成文件:a)区域的行政管辖划分发生变化;b) GHG计量方法、排放因子变更,从而使已量化的GHG排放和清除产生重大变化。上述变化需确定其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多起微小变化的累计影响。8.2 基于基准年的总排放量变幅基于基准年的总排放量变幅按公式(11)计算:ER =REb - RE (11)式中:ER -统计报告期内基于基准年的总排放量变幅;REb -基准年区域

24、总排放量,根据基准年活动数据按公式(1) - ( 9)计算得到。当在统计报告期内的区域总排放量相对于基准年减少时,其总排放量变幅用正值表示;相反,当在统计报告期内 的区域总排放量相对于基准年增加时,其总排放量变幅用负值表示。8.3 基于基准年的排放强度变幅基于基准年的排放强度变幅按公式(12)计算:+ EI (1 ) 100% (12)EIb式中:丫 一一统计报告期内基于基准年的区域放排强度变幅(%);EIb基准年内的区域排放强度,按公式(13)计算:EI(13)REbGb式中:Gb -基准年内区域生产总值(万元),该数值应与基准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一致。当在统计报告期内的区域排放强度相对于基准年

25、减少时,其排放强度变幅用正值表示;相反,当在统计报告期内 的区域排放强度相对于基准年增加时,其排放强度变幅用负值表示。9不确定性分析对区域排放(清除)计算的方法及其输入值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获得计算结果的置信区间和误差范围,并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先确定ghg计算中单个变量(如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等的不确定性等)的不确定性;再将单个变量的不确定性合并为ghg排放(清除)量及其他统计结果总的不确定性;识别清单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以帮助确定清单数据收集和清单质量改进的优先顺序。同时确定在统计和 计算方面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如漏算、重复计算、概念偏差及模型估算偏差等。10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10.1

26、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机构GHG清单编制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区域的GHG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工作。10.2 GHG清单编制机构的职责GHG清单编制机构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定期统计GHG排放源、吸收汇、排放量、排放强度、变幅及编写ghg清单,邀请第三方核查机构对ghg报告进行核查和评审,并将ghg清单报告和核查机构的评审报告 并提交有关管理部门。ghg清单编制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a) 按照本标准规定收集和整理有关 GHG排放(清除)数据;b)按照GHG评审和考核的要求定期统计GHG排放量、排放强度、变幅并编写GHG清单报告;c) 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以确保GH

27、G数据和GHG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d) 将有关GHG数据和清单报告以及信息管理活动的记录形成文件,并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归档。10.3 核查机构的职责核查机构应对所报告的区域GHG数据和信息进行核查和评审,并提出公正客观的评审报告。核查机构的主要职 责包括:a) 机构及人员获得政府管理部门的资质资格认定;b) 根据本标准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区域的GHG清单报告进行独立的核查和评审;c) 撰写和提供区域的GHG报告核查和评审报告。10.4 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对清单编制机构的职责、核查机构的职责进行监督,以确保GHG数据 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28、:a) 编制和发布区域GHG排放和清除计算的标准;b) 对核查机构进行机构和人员资质资格认定;c) 编制和发布GHG核查和评审工作规程;d) 对GHG报告、GHG核查和评审报告进行完整性和可靠性检查;e) 对区域GHG数据保存和归档,并建立分领域分活动类型的GHG数据库;f) 建立和管理GHG数据管理平台,为GHG数据填报和管理提供便利;g) 确保GHG数据成为GHG排放考核和GHG减排额交易的基础数据。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质A. 1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势主要温室气体及其在100年时间跨度内的全球变暖潜势(GWP)见表A.1。表A.1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势温室气体

29、类型全球变暖潜势a二氧化碳(CO2)1甲烷(CH4)25氧化亚氮(&0)298氢氟碳化物(HFCs)HFC-2314800HFC-32675HFC-1253500HFC-134a1430HFC-143a4470HFC-152a124HFC-227ea3220HFC-236fa9810全氟化碳(PFCs)cf47300C2F612200六氟化硫(SF6)22800a数据来源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值IPCC2007,表 2.14,见第 2 条)。BB附录B(资料性附录)能源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a放B.1能源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能源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 ghg排放见

30、表B.1。表B.1能源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表CO2ch4N20直接ghg排放1.化石燃料燃烧VVV1.1能源工业VV1.1.1电力生产VV1.1.2油气开采V1.1.3固体燃料V1.2农业V1.3工业和建筑业V1.3.1钢铁V1.3.2有色金属V1.3.3化工V1.3.4建材V1.3.5其他V1.3.6建筑业V1.4交通运输VVV1.5服务业V1.6居民生活V2.生物质燃烧(以能源利用 为目的)VV3.煤炭开采逃逸V4.油气系统逃逸V间接排放区域外电力调入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CC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A放C. 1工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工

31、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见表C.1。表C.1工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 GHG排放表部门CO2n2oHFCHFC-23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152aHFC-227eaHFC-236水泥生产过程V石灰生产过程V钢铁生产过程V电石生产过程V己二酸生产过程V硝酸生产过程V铝生产过程镁生产过程电力设备生产过程半导体生产过程VHCFC-22生产过程VHFC生产过程VVVVVV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DDD. 1农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农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见表D.1。表D.1农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表部门CH420稻田V

32、农用地V动物肠道发酵V动物粪便管理系统V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EE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见表E.1。表E.1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表部门碳CO2ch4n2o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碳储量变化VV乔木林VV竹林VV灌木林VV疏林、散生木和四旁树VV活立木消耗VV森林转化碳排放VVVV燃烧排放VVVV分解排放V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如果碳储量减少,则为排放源,计算结果用正值表示;如果碳储量增加,则为吸 收汇,计算结果用负值表示。FFF.1废弃物处理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废弃物处理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 GHG排放见表F.1。表

33、F.1废弃物处理活动类型及其需报告的GHG排放表部门类型CO2ch4n2o固体废 弃物固体废弁物填埋处理管理V未管理深的5米V浅的5米V末分类V废弃物焚烧处理城市固体废弁物化石成因V危险废弃物V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入环境VV处理系统VV工业污水处理入环境p V处理系统V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GG附录G(资料性附录)GHG青单汇总表G.1 GHG清单汇总表GHG清单汇总表见表G.1。表G.1区域GHG清单汇总表领域CO2ch4n2oHFCsPFCsSF6能源活动总计VVV工业生产过程总计VVVVV农业总计VV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总计VVV废弃物处理总计VVV总排放量(净排放)VVVVVV注:“、表示需要报告的数据。参考文献1 H. S. Eggelston, L. Buendia, K. Miwa et al. (eds). 2006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 tories. IPCC Natio nal Gree nhouse Gas Inven tories Programme, Hayama, Japa n, 2006.2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