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210840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CS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 XXXXXX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e tandrds of water an solss ctolon evelopnt a contrction pojct(送审稿)XXXX-XXXX发布 B/XXXXX-XXX实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XX 发布前言本原则为强制性原则制定GQXXXXXX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的重要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行条例本原则重要涉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基本规定与规定;开发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防治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级别规定;不同项目不同步段不同级别的防治原则。并附有条文阐明。本原则合用

2、用于矿产开采、冶炼、公路、铁路、水工程、电力工程、通讯工程、机场建设、港码头建设、地质勘探、文物考古、生态移民、滩涂开发、荒地开垦、林木采伐及城乡建设等一切也许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本原则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原则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姜德文 王治国赵永军 郭索彦 蔡建勤目 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11 总 则32 术 语33 基本规定与规定44项目类型及时段划分65 防治原则级别66 防治原则81 总则1.0.1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查、实行、

3、评估和验收的管理,特制定本原则。1.0 本原则合用于矿产开采、冶炼、公路、铁路、水工程、电力工程、通讯工程、机场建设、港口码头建设、地质勘探、文物考古、生态移民、滩涂开发、荒地开垦、林木采伐及城乡建设等一切也许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其评估,以及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设施达标验收。103 本原则的基本规定也合用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十保持监测。.0.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的指标体系涉及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覆盖率、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2术 语2.1 扰动土地整治率 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的扰动土地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面积的

4、比例。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面积占防治责任范畴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20. 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量与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的容许土壤流失量之比。2.0.4 拦渣率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实际拦挡弃土弃渣量与防治责任范畴内弃土弃渣总量的比例。.05 植被恢复系数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植被恢复面积占防治责任区范畴内可恢复植被面积比例。206 林草覆盖率 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的林草面积占防治责任范畴总面积的比例。 基本规定与规定3.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符合下列原则规定:311 开发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的原则,坚

5、持“避免优先,先拦后弃”,有效控制水土流失。31.2 应对防治责任区范畴内的生产建设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并使各类土地的土壤流失量下降到本原则规定流失量。313 应对防治责任范畴内未扰动的、超过容许流失量的原地貌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并使其土壤流失量符合本原则规定量。3. 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活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面硬化面积,避免因地面入渗变化而引起地面径流和汇流产生的冲刷,并做好排水排洪措施。31. 严禁在倒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砂、采石,避免由此而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1.6 开发建设项目应在建设和生产过程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流失状况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监控,

6、以保证各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达到原则规定的规定。3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达到下列基本规定:321 在建设和生产活动过程中,必须采用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22 对因建设和生产活动导致的弃土弃渣(石、渣等固体废弃物)必须有专门设计的寄存地,并采用拦挡措施,避免流失。严禁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寄存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倾倒、堆置弃土弃渣。3 应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整治,并采用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24 应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和避免建设和生产活动引起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35 开发建设项目应通过论证,严格控制硬化地面的面积,拟定合理的林草覆盖率;对建设

7、和生产形成的裸露土地,应恢复植被,有条件的应进行开发运用。3. 开发建设项目水上流失防治工作从前期工作开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3.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内容,并阐明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解决的问题。33.2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预测主体工程不同比选方案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其采用的措施,论证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的原则级别,以作为下阶段设计的根据。33. 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工程设计规程规范,设专章进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3.3.4 在工程招标、发包、施工、监理等合同或合同中应有防治水土流失的条款和内容,在各个阶段和环节采用措施,有效控制水

8、土流失,并使其达到本原则的规定。34 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341 应合理划分招标标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做到土石方开挖平衡,以减少建设活动产生的弃土弃渣和水土流失。34. 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定,取土取料,排弃土石渣,并对整个过程水土流失实行有效监控,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及时采用控制措施。4.3 应对临时堆渣、施工场地、施工营地、临时运送道路等采用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控制由此而引起的水土流失。3.4 应贯彻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3. 应贯彻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流失背景状况、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

9、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报告。4 项目类型及时段划分41 开发建设项目按建设和生产运营状况划分为两类: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并按类型划分时段。4.2 建设类项目,涉及公路、铁路、水工程、电力工程(水电、核电、输变电工程)、输油输气管道,机杨建设、港口码头建设、通讯工程、物探工程、城乡建设等水土流失重要发生在建设期的项目,其时段原则划分为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43 建设生产类项目,涉及矿山公司、火力发电、冶金、建材、取土采石等水土流失发生在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的项目,其时段原则划分为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生产运营期,其中生产运营期从投产使用始至终结服务年,不同类型项目可根据生

10、产运营期的长短再划分不同的时段,但原则不得减少。 防治原则级别5.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的级别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5.2 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的位置划分:521 一级原则:依法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避免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及省级避免保护区。5.22 二级原则:依法划定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52.3 三级原则:一级原则和二级原则未波及的其他区域。5. 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水系、河道、水资源及水功能、防洪功能等划分:31 一级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依法拟定的

11、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重大水土流失影响,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一级原则防治的区域。.3.2 二级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对国家、省(自治区、辖区市)、地级人民政府依法拟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功能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较大水土流失影响,并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作为二级原则防治的区域。.33 三级原则:一、二级原则未波及的区域。5.4当按2和53的规定进行原则分级浮现重叠时,按下列规定执行:4 同一项目所处区域浮现两个原则时,采用高一级原则。5.4.2 线型工程项目

12、应根据5.2和53的规定分别采用不同的原则。 防治原则.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分类分级分时段拟定,其指标值详见表1、表中的“*”表达: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行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根据之一。6.2 矿山公司和水工程在计算各项防治指标值时,其露天矿山的采坑面积、井工矿山的塌陷区面积、水工程的水域面积均属于防治责任面积,但不涉及在总防治面积内。6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竣工验收及生产运营管理等,均应符合本原则规定的分类分级分时段防治指标的规定,在竣工验收时,除满足规定的验收指标外,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技术质量原则的规定。6. 表l和表

13、2中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植被恢复系数(%),以40600m近年平均年降水量为基准,可根据降水量大小合适增减:300mm如下地区,可根据降水量与有无灌溉条件及本地生产实践经验分析拟定;300400m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减少5;600mm80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增长12;0mm降水量以上,表中的值可增长2以上。65 表1、中土壤流失控制比以中度侵蚀为基准,具体开发建设项目,可根据项目区平均土壤流失量的背景值大小增减。轻度侵蚀区原则上应不不小于等于1,中度以上增长005,最大不超过30。同一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比,可根据实际需要分辨别级拟定。6 表1和表2中山区丘陵区线型工程

14、,表中的拦渣率值可减少5;在高山狭谷地形复杂的地段,表中的拦渣率值可减少0。表1 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一级原则二级原则三级原则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1扰动土地整治率(%)*95*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85*803土壤流失控制比1.5l.2.01.5.54拦渣率(%)955909585905林草覆盖率()*5*2056植被恢复系数*98*9表 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一级原则二级原则三级原则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生产运营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生产运营期施工建设期试运营期生产运营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555*900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09*85*8

15、80土壤流失控制比1.52152.01.520252.0254拦渣率(%)959899095585985林草覆盖率(%)*252502516植被恢复系数9898*9595*9090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QXXXXXXX条文阐明 北京条文阐明1 总则1.2 本条文重要合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设计目的控制、水土流失预测成果检查校核、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合理性论证、水土流失防治效益分析等。也合用于项目竣工验收中水土保持设施的总体评估与竣工达标验收。1.04 本原则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值,合用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防治具体目的的拟定,防治目的经论证批准后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

16、竣工验收的达标根据。2 术语201 水土流失面积涉及因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导致或诱发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及在征占地范畴内,尚未达到容许流失量的原地貌水土流失的面积。水土流失防治面积是指对水土流失区域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并使土壤流失量达到容许流失量如下的面积,以及建立良好排水体系,并不对周边产生冲刷的地面硬化面积和永久建筑物占用地面积。水工程水域面积,除对周边库岸导致塌岸侵蚀的面积外,也应作为水土流失防治面积。弃土弃渣场地在采用挡护措施并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土壤流失量达到容许流失量后,才干作为防治面积。202 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流失量是指项目区验收或某一监测时段,防治责任范畴内的平均土壤流失

17、量。水力侵蚀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的指标按SL1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原则执行;风力侵蚀的容许土壤流失量暂定为:沿河、环湖、滨海风沙区为0t/kma;风蚀水蚀交错区为000kma;北方风沙区为1000ma250t/ma,具体可根据原地貌风蚀强度拟定:其他侵蚀类型暂不作定量规定。2.0. 弃土弃渣量是指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也涉及临时弃土弃渣。2.0. 扰动土地是指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用地,均以垂直投影面积计。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指对扰动土地采用各类整治措施的面积,涉及永久建筑物面积。不扰动的土地面积不计算在内,如水工程建设过程不扰动的水域面积不记

18、录在内。205 可恢复植被面积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度析论证拟定的可以采用植物措施的面积,以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数据为准。206 林草面积是指开发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畴内所有的人工和天然的各类森林、灌木林和草地的面积。其中森林的郁闭度应达到02(不含02);灌木林和草地的覆盖度应达到0.4(不含0.)以上。零星植树可根据不同树种的造林密度折合为面积。 基本规定与规定31. 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应列入水土保持方案中,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相应的监测方案,根据监测方案进行监测。3. 本条文中所指的专门寄存地是指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中规定的弃土弃渣场。.2.5 林草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地面硬化面

19、积,改善局在水循环,并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是衡量一种公司与否搞好水土保持的重要原则,具体指原则应根据本原则的规定和行业有关规定通过论证拟定。项目类型及时段划分43 条文中未列出的其他建设项目,应根据项目在生产运营期与否还存在着开挖、堆弃等导致水土流失的活动进行划归类型。5防治原则级别1.2 本条文中依法划定的是指经相应级别人民政府公示的或经其她法定程序拟定的。51532 本条文规定的经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确认是指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阶段,经专家论证并由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6 防治原则6 本条文是根据国内降水量与森林、草地的分布关系拟定的。5 各类水土流失土地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容许流失量,但根据国内近年来进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验研究表白:原地貌土壤侵蚀越严重,达到容许流失量或如下即完全控制水土流失,在国内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诸多地区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水土流失背景值越高,难度越大。因此,本原则根据国内各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工程可以实现防治目的,综合考虑做了合适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