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157520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复习资料整合(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部资料翻录必究现代管理学复习题题型构造:四月份:单选 5分 七月份:单选 20分 多选分 填空 1分 判断阐明 5分 名词解释分*5=15分 简答 6分*5=30分 简答5分5=2分 论述1分2=2分 论述 0分*2=20分 案例分析 10分 案例分析10分一、名词解释(学生自己按照页码看书弥补)、管理5(7)、管理学P8、现代管理学22、比较研究法P25、定量分析法P296、历史研究法P27、案例研究法P2、例外原则P409、行为科学P46(.)10、公司再造P6、红海战略P62、蓝海战略6713、决策P73(.7)1、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P741、危机决策P416、拟定型决策、非拟定型决策

2、和风险型决策P7617、预测P6(7)18、决策模式P8019、全体一致规则P920、多数裁定规则P921、决策体制P922、组织1002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1(.7)24、直线制P92、职能制P12(.)26、直线职能制P2027、事业部制P12128、大部制P1292、人力资源管理138()3、人力资源P1331、职位分类P145(.7)32、职系P433、职级P454、职等P1435、职位描述14(.7)36、品位分类P537、人事选聘1238、人事考核P6(7)9、晕轮效应偏差15840、近因效应偏差P15841、刻板印象偏差P194、暗示效应偏差P15943、集中趋势偏差P159

3、4、人事培训P15945、领导P16(.)46、领导者的影响力654、领导方式P13、鼓励(.7)、鼓励模式P98(7)5、强化P201、积极强化(正强化)与悲观强化(负强化)22152、协调P65、沟通2(.)4、控制P215、前馈控制P24556、现场控制24657、反馈控制P2(.)58、系统分析P5()5、网络筹划措施P20、网络图761、工序(工作)P26、目的284(.)63、目的管理24(.7)64、成果评价P256、决策措施30866、理性决策措施P30967、非理性决策措施P3068、综合性决策措施P309、定性决策措施37、定量决策措施P3771、个人判断决策法P3072、

4、头脑风暴法P103、直接头脑风暴法104、质疑头脑风暴法P175、德尔菲法3167、模拟决策法P3217、方案前提分析法P3278、决策树法P32979、内部审计34280、程序与程序控制P42-34381、预算P34582、经营预算P3463、投资预算P348、财务预算485、零基预算法P7、项目预算法P3488、损益控制法P3518、投资报酬率分析法P3518、管理审计P32(7)90、调查研究P3609、抽样调查P6、抽样误差393、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P679、简朴随机抽样P685、等距抽样P386、分层随机抽样P36997、整群抽样3699、观测法3(.)99、构造性观测与非构造性观

5、测P37710、参与性观测与非参与性观测P37711、文献P801、文献调查法P303、访谈法P383二、简答题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简述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朴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简述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具有哪些特性?P9(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

6、成为管理的重点。4简述现代管理的基本特性。1-12(.4)(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追求效率。.简述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5(.4)(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备的手段;()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本;()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发明出新的生产力。简述管理学的学科特性。P9()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7与老式管理学相

7、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哪些新的特点?P22-23与老式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有关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有关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有关管理措施与技术的基本问题.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充足结识国内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简述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P

8、5具有直观性:(1)孤立,零散,缺少理论的系统性;(2)肤浅,简朴,缺少理论的深刻性。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例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注重。(3)包涵着强烈的级别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P3(.7)()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原则化。()在制定原则定额基本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立筹划层、实行职能制。()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

9、展一场“心理革命”。3简述一般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P42-4(7)(1)辨别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筹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论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4简述霍桑实验的重要阶段和重要结论。P7(.7)霍桑实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检查和分析实验失败的因素;第二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交谈;第三阶段,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霍桑实验的重要结论是:(1)公司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率重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公司中存在着非正

10、式组织。5初期行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P4849()公司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率重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公司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6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流派。P4(.7)()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2)经验主义学派(彼得德鲁克)。(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6)权变理论学派(伍德沃德和菲德勒)。7.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5()经验主义学派觉得,有关公司管理的科学应当从公司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重要研究对象,以便

11、在一定的状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她们觉得,成功的组织管理管理者的最值得借鉴。(3)经验主义学派重点分析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8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重要观点。P5(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觉得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分析了决策过程的组织影响,强调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3)提出了决策的准则,主张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原则。(4)归纳了决策的类型,把决筹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9.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P55()系统管理

12、学派继承了贝塔朗菲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的思想及研究成果,并把它引入管理领域。(2)其重要奉献是:把组织管理视作一种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营进行了系统分析。她们把组织当作是一种复杂的“投入产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多种资源依次通过一定的流程,达到组织设计的目的。10.简述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P59(1)长期雇佣制。(2)建立缓慢的评价与提高制度,目的是要培养雇员长远意识和互相合伙精神。()拓宽职业发展途径。(4)加强公司文化建设,以自我指挥取代级别指挥,实现雇员的内在控制。(5)集体决策,个人负责。1简述公司再造的特点。P1(1)公司再造的目的:实现公司性能和绩效的奔腾。()公司再造的任务:对公司过

13、程进行主线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3)公司再造的动力:市场或顾客和需求是公司再造的驱动力。(4)公司再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是公司再造的条件,它们之间有机结合,互相协调是顺利实现公司再造的核心。2.简述公司再造的程序与规定。P2(1)设计公司再造管理团队;()明确公司再造的原则;(3)对公司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制定公司再造方案;()组织实行与持续改善。13、简述实行蓝海战略的原则。P67()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3)超越既有的需求;(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核心组织障碍;(6)寓执行于战略。第三章 决策简述决策的类型。P74(1)战略决策与战

14、术决策(根据决策目的所波及的规模和影响限度不同)。(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状况不同)。()平时决策与危机决策(根据决策所处的时期不同)。(4)初始决策追踪决策(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5)拟定型决策、非拟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码睡可靠限度不同)。2.简述预测与决策的关系。76(7)预测和决策的联系:(1)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预测和决策的区别:(1)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的的科学选择。(2)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则突出了领导艺术。(3)预测是决策科学化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和实现机

15、会。3简述决策理论学派的重要观点。7(4)(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3)论述了决策过程;(4)提出了决策的准则;(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简述理性决策模式的重要内容。P81(.7)(1)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2)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发现问题、提出目的、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3)规定决策运用科学措施(决策分析措施的数学化和模型化)。()把决策过程当作是一种理性分析的过程。.简述渐进决策模式的重要内容。P82-3(.4)()决策过程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过程;(2)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本上所做的修改。

16、6.简述集团决策模式的重要内容。P84(1)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2)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互相斗争、互相妥协的成果。(3)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7.精英决策模式(杰出人物决策模式的重要内容。P6()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的代表,精英人物重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3)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种缓慢的过程。(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见解是一致的。(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规定,而是反映人精英人物的重要价值观。(6)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

17、响。8简述决策程序的重要环节。P87()发现问题(察觉问题、界定问题、陈述问题;(2)确立目的;(3)拟定方案(提供多种备择方案;考虑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4)选择方案。9简述确立决策目的应注意的问题。P8(1)决策目的要有针对性。()决策目的要有明确性。(3)决策目的要有时效性。()决策目的要有可行性。(5)决策目的要有规范性。0简述全体一致规则及其特性。P91全体一致规则也称为“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决策者都对决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没有一票反对,在这种状况下,决策方案才干被通过,并转化为公共政策。全体一致性规则具有如下特性:(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2)个体选择

18、对集体的决策成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决策成果达到“帕累托最优”。1、简述决策中枢系统的重要任务。P5(1)确认决策问题。()明确决策目的。(3)选择决策方案的设计。(4)选择决策方案。12、简述决策征询系统的重要任务。P9(1)发现了决策问题;(2)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3)提供决策预测研究。、简述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任务。(1)收集信息;(2)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第四章 组织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100(.)(1)目的(第一要素);()人员(主体);(3)财物;()信息;(5)机构;()职位;(7)权责;(8)程序;(9)规制。、简述组织权威的重要类型。1(1)老式权威;

19、(2)超凡权威;()合理合法权威。、简述科层制组织的特性。P10(.4)(1)法定权力为基本;(2)严格的级别制度;(3)职业化原则;(4)专业化原则;()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则;(6)照章办事原则(理性原则);(7)公私分明原则。4、简述组织平衡理论的重要奉献。10(1)组织是一协作系统。(2)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的、信息交流)。()权威接受理论。(4)管理人员职能的新概括。重要职能:建立和维持一种信息交流系统;促使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努力调动下属和工作积极性;规定组织的目的,拟定实现目的的具体环节5、简述组织生命周期理论。P12(.7)(1)创业阶段(幼年期):“领导危机

20、”“成长经由发明力”。(2)聚合阶段(青年期):“自主性危机”“成长经由命令”。(3)规范化阶段(中年期):“失控危机”“成长经由授权”。 (4)成熟阶段:“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 (5)再发展或衰退阶段。6、简述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的重要内容。P15(1)第一项修炼是实现自我超越(向上的张力)。(2)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基本)。(3)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景(向上的张力)。(4)第四项修炼是加强团队学习(基本)。(5)第五项修炼是进行系统思考(核心)。、简述建立共同愿景的规定。P115(1)以自我超越为基本;(2)共同愿景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激荡形成的;(3)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并捕获每一

21、种思想火花,服务于共同愿景的构建;(4)常常描绘愿景,鼓舞人员斗志;(5)共同愿景应随环境的变化而调节。8、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P12()职能相似性;(2)地区邻近性;(3)职能复杂性;(4)指引与控制工作量;(5)协调工作量()筹划工作量。第五章 人事1.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P38人力资源的含义:广义上看,指一种国家、地区或组织目前和将来已经成为或也许成为生产要素的人口。狭义上看,指一种国家、地区或组织可以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数量和素质。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能动性;(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4)人力资源具有反复开发性;(5)

22、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2老式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41(.7)(1)对人的结识不同;(2)管理原则不同;(3)管理措施不同;()管理内容不同;(5)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3、简述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42(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现代社会的四大资源是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而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可替代、更不可缺少的中介。无论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还是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产值利润、核心都在人。(2)人力资本理念。人力资源作为特殊的主体性资源,不仅具有结识其她资源的能力,并且有自我结识的功能;

23、不仅具有开发其她资源的愿望、动机和能力,也有自我开发的愿望、动机和能力。犹如其她资源可以被人们结识并开发运用转化为资本同样,人力资源也可以被结识,并开发运用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且“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自身的投资”。(3)人才商品化理念。人才商品化理念不仅是强调人才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可以进入市场根据价值规律自由互换,并且要承认人才的特殊属性,即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相对分离,人才所有权始终属于个人并受法律保护,购买方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拥有人才的使用权。(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商品化理念。月简答题)4.简述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P19(4)(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根据

24、。()职位分类增长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3)职位分类增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化。5简述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P150()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职位分类则以“事”为中心。(2)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晋升相对困难。(4)品位分类简朴易行,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6简述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11组织高层管理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以及军事管理职位等宜采用品位分类7简述人事选聘的趋势。P156(.)()选聘范畴的扩大化趋势。(2)选聘措施多样化、科学化的趋势。(3)社会中介机构、人事测评专家

25、广泛参与人事选聘活动。()人事预测在人事选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事选聘的积极性增强。8简述人事考核的规定。P15(1)考核原则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2)考核原则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3)考核措施具有针对性、可行性;()考核成果要反馈()考核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简述人事考核的偏差。15()主观好恶偏差;(2)晕轮效应偏差;(3)近因效应偏差;(4)刻板印象偏差;(5)暗示效应偏差;(6)集中趋势偏差10.简述人事培训的含义及特点。P9(.)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源面有筹划、有目的地对在岗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训练。特点:(1)对象复杂化;(2)内容实用性;()形式多样

26、化;()措施艺术性。1、简述人事培训的措施与类型。P160人事培训的措施:按照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可分为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人事培训的类型:()岗前教育;(2)新员工培训;(3)在职工工职业教育;(4)组织全员培训。第六章 领导简述领导的含义。领导的含义:是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构造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的的过程。领导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指挥与管理活动应当涉及如下的含义:(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种人不能形式领导;()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毕的;()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鼓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

27、()领导活动的目的是领导活动的归宿。2简述领导者的影响力及其类型。P165(.)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1)老式因素;()职位因素;(3)资历因素。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因素:(1)品格因素;(2)才干因素;(3)知识因素(4)感情因素。3 简述强制性影响力与非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P165 强制性影响力产生的因素:老式因素、只为因素、资历因素 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的因素:品格因素、才干因素、只是因素、感情因素等4领导者的个体素质应涉及哪些方面?P16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5.简述领导群体构造素质涉及的内容。(1)丰富全面的知识构造;(2)较高的专业知识构造;(

28、)较强的能力构造;(4)合理的年龄构造;(5)良好的气质构造。6简述Y理论的重要内容。P12(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的而努力的唯一措施。(3)鼓励在需要的每一种阶梯上都起作用。(4)在正常状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并且能积极承当责任。()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干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发明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足发挥。7.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P17(.)(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起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鼓励和

29、控制下从事工作。(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P15(1)人们工作的重要动机是社会需要。(2)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成果,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4)人们盼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她们的社会需要。9、简述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内容。P17(1)人的需要有低档到高档的区别,其目的是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工作上的意义。(2)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技术,

30、以便富有弹性,更好地适应环境。(3)人们可以自我鼓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鼓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导致不良后果。(4)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的的实现是一致的。10简述复杂人假设的基本内容。P76(1)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变化。()人在组织中生活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3)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会有不同的需要。(4)一种人在组织中与否感到满足、肯定为组织效力,决定于她自身的需要构造和她同组织之间的互相关系。(5)人是根据自己的动机模式、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映。1简述领导特质理论。P177(7) 领导特质理论是从领导者的性格、生

31、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的品质和应有的品质的理论,也称素质理论。随着社会主义科学的崛起,对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进入了科学化的实验阶段,领导者的自然特性、社会特性、智力与能力、个性等因素逐渐得到研究者的注重,形成了众多理论观点。简述初期特质理论的内容。P()生理特质;(2)个性特质;(3)智力特质;()工作特质;(5)社会特质。13简述领导作风理论及其类型。180(.7)领导作风理论重要是研究领导者工作作风类型,以及工作作风对员工的影响,以期谋求最佳的领导作风。领导作风理论是由勒温提出来的。勒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式的领导作

32、风、民主式的领导作风和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14.简述领导方式理论。P18领导方式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提出来的。利克特觉得,导致生产效率差别的重要因素是各公司领导者所采用的领导方式的不同。利克特将管理的领导方式归结为四种类型:(1)专制权威式;()开明权威式;(3)协商式;()群体参与式。15.简述领导权变理论。P187(1)领导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权变的意思是指行为主体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合适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抱负的效果。所谓领导权变理论,是指领导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选择领导方式,以期达到抱负的领导效果的理论。(2)领导权变理论觉得,领导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33、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毕某一特定目的的行为,因此其领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自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的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3)领导权变理论的奉献在于:第一,它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第二,它使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原则。6.简述领导权变模型理论。P87领导权变模型理论是由费雷德费德勒提出来的。她觉得,任何领导类型都不也许十全十美,也不会一无是处,领导类型要与环境相适应。因此,她提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三个因素:(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任务构造;(3)职位的权力。1.简述途径目的理论的重要内容。189(1)领导过程:确认需要建立目的报酬与目的的关系支持与协助绩

34、效与满足双方目的的达到。()目的设立;()途径改善;(4)领导方式: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18.简述领导方式及其类型。13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对下属的态度和行为的具体体现,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方式。领导方式重要有如下几种重要类型:()强制命令方式。特点:强制性、免费性、具体性。(2)疏导教育方式。特点:启发性、科学性、长期性。(3)物质鼓励方式。特点:平等性、有偿性、间接性。(4)楷模示范方式。特点:引导性、感染性。19简述领导方式类型中,强制命令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P13-194优势:(1)强制命令方式的强制性、免费性以及具体性特点使得这种方

35、式的运用达到统一集中、迅速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当领导者面对时效性较强、急需迅速解决的问题时,强制命令方式应是首选方式。(2)强制命令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像有些领导方式那样,会限度不同地波及整体。局限性:(1)强制命令方式容易滋生“人治”的弊端。(2)强制命令方式有其独特作用,但是,它不也许解决一切问题。2.简述领导方式类型中,物质鼓励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P19()物质鼓励方式的优势:领导者运用物质鼓励方式实行管理,不仅满足了下属人员的最基本需要,同步也反映出对下属人员工作体现与工作成绩的肯定与承认,体现出对下属人员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的关怀,因此可以最迅速地调动她们的积极性。(2

36、)物质鼓励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之处:一方面,运用这种方式不能所有满足人的需要。由于人除了物质需要之外,尚有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当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她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就会递减,物质刺激的作用相应削弱。在领导活动中,如果持续单独运用物质鼓励方式也许错误地引导人们的需求,甚至把管理组织带入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泥坑。最后,运用物质鼓励方式若背离了按劳分派的原则和公平原则,则成果也许与领导者意图相悖,挫伤下属人员的积极性。第七章鼓励 1、简述动机需要产生的条件。P198一是由于个体缺少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求、欲望和驱动力;二是个体受到客观存在的刺激。前者是内部条件,后者是外部条件。、简述鼓励的

37、因素及鼓励的重要方式。00鼓励因素:利益能鼓励人,可以满足需求的利益就是鼓励因素鼓励方式:目的鼓励、奖惩鼓励、竞赛与评比鼓励、关怀与支持鼓励、楷模鼓励3、简述鼓励的重要原则。P2目的明确、提前参与、从实绩出发、及时交流、重在鼓励、真诚相符、表杨要坦率真诚、化解悲观因素、思想开放、少批评、尽量使人们对工作感爱好、不要怕放权、少威胁、宽宏大量、关爱员工。4、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重要内容。2(.7)()人类的基本需要按照重要限度和产生顺序依次可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人类需要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3)人类需要的动态性、发展性与个体差别性。5、简述麦克利兰的

38、人的基本社会需要的内容。P20(7)(第章)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6、简述成就需要理论的重要内容。206(1)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 (2)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3)有效管理者的需要构造: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需要。7、简述赫茨伯格提出的保健因素与鼓励因素的含义和构成。P0赫茨伯格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鼓励因素,觉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核心在于使工作丰富化。()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赫茨伯格觉得,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自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她称之为保健因素,具体内容涉及:管理政策、管理方

39、式、监督方式、工资收入、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生活条件等。(2)鼓励因素(满意因素)。赫茨伯格把从没有满意到满意这个持续体中的影响因素称为鼓励因素。鼓励因素是工作自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例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肯定、工作具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8、简述盼望理论。P2(7) 盼望理论是以“不满足生产效率”假设为根据,觉得人正是人们感到不满足,因此生产效率才提高了。管理实践中多种鼓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她所得到的成果的盼望价值和她觉得得到该成果的概率。用公式:M=V*E9、简述波特劳勒模式(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基本内容。P218基本观点:一种人的努力限度由工作获得

40、报偿的价值(奖励的价值)和个人察觉的努力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所决定。()个人与否努力以及努力限度取决于鼓励力的大小。(2)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努力的限度,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以及对所承当目的的任务的理解限度。()奖励的价值应以工作绩效为原则。(4)一种人对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限度取决于她以奖励与否公平的判断。(5)人们对所得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限度将影响下一次承当目的任务的行为。0、简述人事鼓励中的强化原则。22(.4)(1)设立目的体系;(2)迅速反馈,及时强化;(3)奖罚结合,以奖为主;(4)奖人所需,形式多变;()多用不定期奖励。11、简述归因理论研究的内容。P23()人员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们

41、的外在行为和体现,对其心理活动作出推论。(2)人员心理活动的归因,即研究人们心理倾向的形成及心理活动展开的影响因素。()对将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习惯化的行为体现,对她们在将来一定环境条件下也许发生的行为作出评估、判断。第八章协调、简述协调的含义及特点。P2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引导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互相协作和积极配合的良好关系,有效运用多种资源,以实现共同预期目的的活动。协调的特点:(1)平等性;(2)互利性;(3)主体广泛性;(4)成果不拟定性;()对象复杂性。2、简述沟通的类型。P228(1)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向不同,沟通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双向沟通

42、。(2)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统,沟通可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3)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式不同,沟通可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3、简述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P22()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发明基本前提。()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的、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措施上的共识,为协调发明直接前提。(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互相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4、简述管理中协调的内容。P230(1)目的协调;(2)利益协调;()思想与行为协调;(4)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简述管理中协调的过程。P22(1)理解、把握组织运营过程中各环节、

43、各要素之间也许浮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2)对也许浮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因素。()采用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6、简述管理中协调的原则。P3(.)(1)以人为本;()客观公正;(3)灵活机动;(4)注重整体。、简述沟通的重要障碍。P36(1)来自沟通主体的障碍重要有体现不清、编码不合适、惰性、时间急切和对沟通对象不理解或不信任等。(2)来自沟通对象的重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理解力的差别。8、简述管理中协调的重要措施。P237(1)酝酿协商;(2)建议阐明;(3)思想教育;(4)冷解决或缓冲。第九章 控制1.简述控制的含义及内容。242控制的含义:是指由管理人员对目前的实际工

44、作与否符合筹划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的实现的过程。控制的内容:(1)人员;()财务;()作业;(4)信息;(5)组织绩效(核心)。.简述控制和创新的关系。241在筹划的实行中,常会浮现某些前所未料的客观状况,与本来的设想或规定有着限度不同的偏差。这时,就需要作出调节。其途径有两个:或者变化行动,或者修改本来的方案。可见,控制概念中涉及着创新的内涵。由此,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使一种组织按照原定筹划,维持其正常活动,以实现既定目的,并且还要力求使组织的活动有所迈进,有所创新,已达到新的高度,提出和实现新的目的。3.简述控制职能与筹划职能的关系。P242管理的控制职能与筹划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

45、1)控制是根据筹划所提供的原则来衡量组织运营所获得的成果的。在这种衡量中,如果发现偏差,就采用纠正措施,以便筹划目的的顺利实现。如果说筹划是为了使组织获得完整的方案,那么控制则是要使组织活动按照筹划进行。因此,对于管理活动来说,控制是筹划的继续。()同步,筹划又需要控制来为其提供保障,只有借助控制,才可以纠正筹划执行中浮现的偏差,把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管理活动引导到正常轨道上来,使管理系统稳步地实现筹划目的。(3)此外,控制的效果也取决于筹划,筹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简述控制的内容。P42()人员;()财务;(3)作业;()信息;(5)组织绩效。5简述控制的作用。P243(1

46、)控制源于管理系统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控制。(2)就组织成员来看,在一种管理系统中,与否每一种组织成员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她的工作绩效如何,需要及时地加以评估并找出因素,以便拟定全体组织成员下一步的行动。(3)就整个管理系统而言,现代管理内容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变动性决定了一切筹划和预设方案都不也许尽善尽美,只也许在大方向上保持与组织目的的一致,多种各样的疏漏势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效的管理不仅需要一方面做出对的的工作安排,并且需要促使系统按预定的轨道迈进,保证目的得以实现。而控制正在于保证组织活动沿着预定的筹划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其实现。没有有效的控制也就没有有效的管理,组织中

47、的多种活动就也许偏离目的。6.简述控制的类型。P2()前馈控制:是一种筹划实行之前,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筹划的规定,尽量减少偏差的控制。(2)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筹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是直接对筹划的执行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并纠正其偏差。(3)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成果的控制。7简述控制的过程。248(.7)(1)确立原则;()检查实际构造;(3)纠正偏差。8控制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P250(1)筹划的规定。()组织构造;()核心控制点;(4)将来趋势;(5)下级主管人员的特点。第十章系统分析与网络技术1.简述系统分析的作用。P257(1)促使决策者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不

48、仅把事物自身当作一种由互相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并且把决策任务放在整个环境中加以考虑,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2)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3)协助人们理解政策决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政策研究并进行政策之间的比较。(4)为人们对系统要素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并鼓励人们注意各系统中的层次构造和特点。(5)有助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简述系统分析的内容。P260根据系统的组织状况与外界的关系进行的系统分析:()整体分析;()构造分析;(3)层次分析;(4)有关分析;(5)环境分析。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规定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量化;(4)系统修改与简化;()系统

49、评价。3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P()整体性原则(核心)。(2)优化原则。(3)模型化原则。规定:模型的逼真性;模型的简朴化;模型的客观性。(4)层次性原则。4简述系统分析的措施论。265(1)行为研究(现状研究);(2)价值研究;()规范研究;(4)可行性研究。简述系统分析的定性措施。26系统分析的定性措施波及许多方面,除了可行性分析之外,还波及:()超理性分析;()社会文化分析;(3)将来分析。6.简述系统分析的定量措施中会浮现的问题。P271(1)为了套用某种措施而变化本来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使模型产生失真现象;(2)在接触到客观上众多的因素时,先入为主地一头扎进某些细节里去,“只见树木,

50、不见森林”,或发生“以偏概全”的现象;(3)过于迷信模型,而忘掉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4)在不规定对资源配备进行损益分析的状况下,使用过于复杂的模型和技术;()由于过度依托数学和与之相联系的制定政策的逻辑模型,而不注重或忽视了定性的或超理性因素的影响等。7.简述网络筹划措施的含义。P网络筹划措施是指应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筹划内各项工作之间的互相关系和进度,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核心线路与机动时间,以对筹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措施。它是核心线路法和筹划评审法的综合。8简述绘制网络图的环节。P27(1)拟定目的。(2)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3)划分工序项目。(

51、4)拟定每一种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拟定工序间的互相关系,也就是拟定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平行工序等。(6)绘制网络图。第十一章 目的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简述目的管理中各目的之间的关系。P284(1)目的管理中的目的并不是单个的、互不联系的,而是一种系统的、有机的、互相联系与制约的目的体系,或者说是一种目的系统。(2)在这个目的系统中,有组织总的目的,也有各个部门直至每个成员的子目的。(3)组织的总目的完全可以并且应当进行分解,成为各个部门以及每个成员的子目的,而各个子目的又完全可以并且可以进行耦合。个人目的可以耦合为部门目的;部门目的又可以耦合为组织总目的。(4)借助这个目的系统

52、,组织成员、每个部门都可以整合为一种和谐有序的整体,同步也可以让每个成员参与管理、明确组织的总目的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以调动其积极性。2简述目的与目的管理的含义。P84目的是指始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促使人们积极行动以追求的成果,是人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目的管理中,目的则是组织者盼望通过成员的努力力求达到的一种时期的预期成果,是始终在组织及全体成员头脑中控制和鼓励其活动的行为指南。目的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的设立,实行和评价目的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措施。3.简述目的管理及其特点。284-285(7)目的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的设立,实行和评价目的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措施。(1)注重管理实效

53、,是一种成果管理;()实行参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3)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简述目的管理的过程。P26()目的的制定。()目的的实行。()目的成果评价。简述制定目的的原则。P28(.)(1)统一性系统性原则;(2)科学性预见性原则;(3)应变性协调性原则;()先进性可行性原则。简述目的制定中有效目的的原则。P7(1)目的的制定应当有具体的对象;(2)目的的体现一定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3)分解出来的子目的,尽量实现定量化;(4)目的应有明确的时间界线(5)目的的数量应当合适。7.简述目的制定的过程。P28(.)()收集信息;(2)拟定责任;()拟定核心目的领域;(4)进行能力分析

54、;(5)提出基本假设;(6)编写有效目的;(7)制定目的实行筹划(环节:阐明目的;拟定可选择的方案;权衡和选择方案;制定实行方案的筹划)。8简述目的制定过程中,提出基本假设的环节。P290(1)预测对公共部门此后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2)尽量确切地评价这些事件的大体作用。()决定与否需要做出假设。如果需要,就要提出合适的假设。(4)记录所有的假设。(5)记录注意所有假设的有效性。9.目的的实行应当做好哪些工作?P92(1)授予权限。(2)分派资财。()目的控制。1.对的的授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P292(1)以目的为准则进行授权原则。(2)责任明确原则。(3)统一梯次原则。(4)权力有效

55、原则。11.在实行控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重要控制点有哪些?P294(1)环境控制;(2)目的控制;(3)筹划控制;(4)资财控制;(5)平常工作控制。12简述成果评价的含义和原则。P295()含义:是管理人员在目的实行过程后,将所获得的工作成果与既定的目的项目和原则进行比较,对目的的实现状况和组织成员的工作状况进行衡量,并总结目的管理活动的经验,然后以此为根据对组织成员进行合适的奖罚,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新一轮目的管理。()原则:目的导向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重在海鼓励原则。13简述成果评价的内容和环节。P29-27成果评价的内容:(1)目的状况(目的实现限度、目的实现进度、目的实现难度)

56、;()目的实行手段;()工作态度。成果评论的环节:(1)管理人员对目的成果的自我评价;(2)有关领导对目的执行管理人员的评价;(3)评价小组对目的执行者的评价;(4)单位重要领导做出结论性的评价意见。1.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4简答)(1)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是全面即所指的质量是广义的质量 (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畴是全面的,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参与人员是“全面的”,即全员性的参与 (4)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 措施,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15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P300(1)筹划环节;(2)实行环节(重点与核心);(3)检查环节;(4)解决环节。16.

57、PDCA循环的特点。P01()周而复始;()环环相套;(3)阶梯式上升。7.简述质量改善过程的重要环节。32(1)原则的选择;(2)过程评估;()过程原则化;(4)过程改善。第十二章 决策1.简述决策措施的含义。P3所谓决策措施,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为了作出最优选择而运用的多种措施与技术的总称,是为了实现决策方案的优化而必须借助的手段,也是决策任务得以完毕的桥梁。2.根据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可以把决策措施分为哪几类?309(1)理性决策措施(即合理决策措施);(2)非理性决策措施;(3)综合性决策措施。3.简述定性决策的重要措施。P310(1)个人判断决策法;(2)头脑风暴法;(3)德尔菲法;

58、(4)模拟决策法;()方案前提分析法。4简述实行头脑风暴法的原则。P313(1)“庭外判决”原则;(2)自由畅想原则;(3)追求数量原则;(4)取长补短和改善原则。.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缺陷。315(1)头脑风暴法的实行成本比较高。()头脑风暴法对参与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规定。()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6简述德尔菲法的含义及其特性。1德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的方式征询专家们的建议、专家们在提出意见后以不记名的方式反馈回来,组织者将得到的初步成果进行综合整顿,然后反馈给各位专家,请她们重新考虑后再次提出意见,通过几次匿名反馈过程之后,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组织者依此得出预测成果的措施。德尔菲法的特性:(1

59、)匿名性;(2)多次信息反馈;(3)决策成果的记录特性。7简述使用德尔菲法应注意的问题。P317()给专家提供充足的信息,使其能作出精确的判断。()所问问题应是专家可以答复的问题。(3)使过程尽量简化,不要问没有必要的问题。(4)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解所用措施的意义。8德尔菲法要通过哪些环节?P318(1)设计函询调查表;()构成专家小组;(3)进行函询调查;(4)分析记录成果。9德尔菲法的局限性。P32(1)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缺少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措施论的约束较强。()阻碍重大问题的突破。0简述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P322模拟决策法是指人们为获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精确

60、结识,通过建立一种与所要研究的实际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相类似的微观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并对多种不同条件下的模型运用进行评价和选优,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根据的一种决策措施。模拟决策法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人们结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2)决策模拟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有重大意义。1简述方案前提分析法的环节。P326(.4;.)()分析方案,找出多种方案的前提假设。(2)在找出多种方案的前提假设之后,将前提假设提交会议全体参与人员讨论。()在充足讨论的基本上,决策中心对多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综合、集思广益,作出比较科学的选择。1.简述风险性决策措施应具有的条件。P32(1)存在着决策者但愿达到的目的(利益大或损失小);(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抉择的行动方案;(3)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4)决策者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科学的理论可以预先估计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