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973460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91 大小:140.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资源描述: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1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决策报告报告说明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46.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29.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2%;建设期利息20.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9%;流动资金69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077.21万元,净利润1116.2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5.10%,财务净现值2306.9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4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

2、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7一、 项目概述7二、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三、 资金筹措方案7四、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8五、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8六、 研究结论8七、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第二章 发展规划分析11一、 公司发展规划11二、 保障措施17第三章 市场分析19一、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19二、 装备制造业常见问题19三、 装备

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思路22四、 装备制造业基础作用22五、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24六、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30七、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32八、 装备制造业常见问题33九、 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36十、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思路37十一、 装备制造业基础作用37十二、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40十三、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46十四、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48十五、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50十六、 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51十七、 体验营销的主要策略54第四章 经营战略分析57一、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57二、 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地位和实质58三、 企业品牌战略

4、的内容60四、 企业人才及其所需类型68五、 人才的激励73六、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式选择79第五章 运营模式分析83一、 公司经营宗旨8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8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84四、 财务会计制度87第六章 公司治理91一、 内部控制的相关比较91二、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94三、 内部控制的种类95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100五、 内部监督比较111六、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112七、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116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120一、 优势分析(S)120二、 劣势分析(W)122三、 机会分析(O)122四、 威胁分析(T)124第八章

5、企业文化分析128一、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128二、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32三、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137四、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146五、 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147六、 企业文化的整合149第九章 项目投资分析156一、 建设投资估算156建设投资估算表157二、 建设期利息15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8三、 流动资金159流动资金估算表159四、 项目总投资16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0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1第十章 财务管理163一、 筹资管理的原则163二、 分析与考核164三、 财务管理的内容165四、 存货成本168五、

6、 资本结构169六、 营运资金的特点175第十一章 经济收益分析17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7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7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7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81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8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83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84四、 偿债能力分析18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86五、 经济评价结论187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5、项目联系人:付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二、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

7、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46.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29.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2%;建设期利息20.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9%;流动资金69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9%。三、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546.9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722.15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24.76万元。四、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077

8、.21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116.2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5.1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49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349.55万元(产值)。五、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六、 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七、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

9、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546.911.1建设投资万元1829.221.1.1工程费用万元1221.291.1.2其他费用万元578.271.1.3预备费万元29.661.2建设期利息万元20.211.3流动资金万元697.482资金筹措万元2546.912.1自筹资金万元1722.152.2银行贷款万元824.763营业收入万元76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6077.215利润总额万元1488.366净利润万元1116.277所得税万元372.098增值税万元286.889税金及附加万元34.4310纳税总额万元693.4011盈亏平衡点万元2349.55产值12回收期年4.491

10、3内部收益率35.1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306.96所得税后第二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

11、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

12、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

13、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2)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4)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4、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

15、发展筹措资金。(三)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

16、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四)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

17、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

18、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二、 保障措施(一)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探索和促进风险投资与产业结合的模式,努力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积极发展多种投资模式,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主体,吸纳个人投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资金加盟。(二)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产业

19、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等相关政策衔接。研究提出重点支持的技术、产品、项目清单,实施有保有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各类资本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票据、直接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生产、施工等全产业专业人员培养和技术人员培训,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广泛开展规划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区域各主要媒体要大力宣传产业经济和产业事业规划,通过开展规划宣传、解读、跟踪报道等活动,强化规划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关心产业、热爱产业、支持建设产业强市的舆论氛围。定期公布规划落实进展情况,强化重大决策和项目的公众参与,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倾听公众对规划实

20、施的意见,保障规划的顺利落实。(四)厚植人才队伍推动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院所的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集群与高等职业学校合作,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从行业龙头骨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企业主要负责人,组建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库,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五)营造公平环境构建行业诚信体系,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六)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

21、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第三章 市场分析一、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新一代信息技术向装备制造业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装备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在装备领域建设3-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2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60家省级示范企业,建设100个数字化车间与智

22、能工厂,开发和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方案。二、 装备制造业常见问题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从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折叠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也不大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规模也不大。长期以来中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部门,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技术装备成套供应体制和能力的形成。国内金融业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组合的渠道受到众多限制和约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装备制造业的

23、改组。(二)折叠技术结构1、自主开发能力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2、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不仅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3、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设计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从市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集合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开发设计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国装备制造业受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

24、件等方面的制约,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普遍不高。4、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很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轿

25、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要靠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术装备进口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国不可能包揽该国所需的全部装备,但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从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的,必然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以实现工业化,而且只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能成为工业化强国。三、 装备制造

26、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装备行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强省建设、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四、 装备制造业基础作用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不过自从中国国企改革以来,一大批下放到地方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纷纷改制,和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合资合作,并逐渐被这些企业蚕食吞并,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的独立性,增加了中国的不安全因素。(一)折叠支持经济装备制造业占全

27、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高达20%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高达2546%。19531998年期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8%、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19%,而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76%,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98个百分点,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二)折叠劳动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约占工业总数的20%以上。如果考虑到制造业与其他流通业、服务业的关联性,则制造业间接提供的就业比例更高。(三)折叠经济增长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不再是盲目追求速度和产量,而是注重效率和质量,以及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集约化的决定性因

28、素是加速技术进步,集约化的物质基础是开发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重任,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各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决定了今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因此,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折叠科技转化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技术装备作为技术载体,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和桥梁,是科研成果从潜在效益转化为现实效益的重要手段。技术装备是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产业关联度大以及出口贸易利益较大的商品。因而,技术装备

29、是工业发达国家,以至工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相角逐的重点,也是世界贸易的主导商品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五)折叠国防安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不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即使进入信息化社会,仍十分重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以作为装备制造业工作母机的精密机床为例,它是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重点。1999年5月,美国公布的考克斯报告提出要控制对华出口机床;2000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等国家的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的法案。这说明高精度机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五、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一)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过去几十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从无到有,

30、从小到大,从指数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优化升级的存量时代。在当前阶段,装备制造业面临出诸多新的发展挑战: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仅要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抗衡,还面临新兴技术型企业和数字巨头企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仍具有高技术优势,国际产业呈现转移态势。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以数字驱动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共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做,开始思考和布局怎样做。(二)物联网应用日益广泛,在线数据大量丰

31、富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纷纷进行尝试,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并应用基于智能生产联动系统的设备互联与数据互通解决方案,逐步打通各环节生产信息,实现从生产制造及相关各种可用信息被实时捕获,提高制造的可视性,使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每个生产单位都能掌握,实现对资产,流程,资源和产品进行虚拟跟踪。行业领先企业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不断推进,在德国安贝格的西门子电子制造工厂,机器和电脑自主处理75%的价值链,约有1000台自动化控制器正在运行。正在生产的零件通过产品代码与机器进行通信,产品代码告诉机器他们的生产要求以及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员工主要负责监

32、督生产和技术资产,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在GE的Durathon电池工厂,10,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和机器运行数据。这不仅提供了实时监控生产和调整过程的机会,而且还可以追溯电池性能,回溯到特定批次的粉末以及过程中的每一步。物联网的应用使装备制造企业在线数据大量丰富,对设备状态、故障频率等各类生产信息实时把我,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可见性,为简化业务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供可能。(三)以数据中台为载体,全面提高业财数据可用性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部分装备制造虽然有相对完善的业务系统,但尚未建立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

33、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形成数据孤岛;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企业重视数据基础的完善,建立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成,打通数据通路,聚合从产品系列、客户、渠道、合同类型、币种核算、成本结构等等信息,将销售、生产、采购、研发乃至人力、财务各个部门的数据贯通,从交易运作的源头获得数据信息。把核算系统、ERP系统、CRM系统、采购系统以及各类的前端交易系统等打通,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清洗。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通,把客户数据与运营数据打通,把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打通,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打通,全面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数据的

34、场景化应用打好基础。(四)数据驱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面临各类问题,以往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赖管理层个人经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基于数据和模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解答一系列难题,例如:产品的小批量、单件化生产,如何高效满足客户技术、交货需求,合理调配产能?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零部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发现生产环节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新产品、定制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对生产成品影响大,如何在产研设计阶段准确预测生产成本、新产品(项目)收益率?面对这些问题,各种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产供销平衡测算:以计划管理为抓手,以市场需求及销售端信息为

35、牵引,快速指导生产端所需生产的产品型号、批量、交货期等,并结合产品BOM信息、库存情况,指导企业进行物料采购,实现销售、生产和采购联动。智能排产:自动分解客户需求,把握企业各厂房或生产基地产线、产能情况,快速根据客户需求变化灵活排产,无论是定制化产品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还是标准大批量生产,都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快速计算,协同各相关部门信息,实现生产计划随订单变化及时调整,产能充分发挥利用,优化复杂的车间层运作,实现产出和整体效率的最大化。项目制造管理:预算管理以项目为单位,协同多个相关部门编制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按组织、按明细项目或按标准实现预算管控,实施监督项目开支情况,及时跟踪和对比分析。

36、同时实现项目预算与企业年度预算打通,在项目预算变更、滚动预算等情况下,保持预算科学合理。(五)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企业决策模式发生改变随着以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入企业管理和组织决策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转变了装备制造企业决策模式,相较于传统管理报告延迟、遗漏、易错的固有问题,人工智能决策模式则有更强的实时性,更细的颗粒度,更高的统合性,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解决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一系列场景中的优化问题,智能排查经营漏洞、生成策略、选择策略,实现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决策。(六)商业模式发生变革,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在传

37、统的工业技术体系下,装备制造企业商业价值的创造以产品为中心,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产品质量,随着市场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从单纯的设备供应者转变为整体方案的解决者,从提供标准化产品转变为提供多样化定制化产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内在逻辑也发生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倒逼企业更密切的与市场、与客户打通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实时洞察能力,为客户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打造良好体验环境。在设计方面,通过运用云计算、数据孪生等技术,将研发设计产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整合供需双方设计资源,推进产品落地;在个性化定制方面,通过客户交互平台和资源平台,推进敏捷开

38、发、柔性制造及精准交付模式,实现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数据贯通,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以数字化为核心,采用智能手段突破生产制造中的瓶颈问题。(七)数字驱动成本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精益管理转变数字化驱动推动企业建立成本信息库,搭建成本测算、分析模型,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多维盈利分析等业务特点,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全价值链的端到端的全场景成本管理,实现精细化的全成本管控和分析。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预算预测等多角度管理测算实现管理的评价闭环。在销售定价决策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对成本信息的要求继续提升,新产品的定价、定制化产品的价格决策都需要细化

39、的成本信、成本模型。通过应用数据及建模技术,快速搭建成本测算模型,并根据历史成本信息、代表机型BOM、最新物料采购价格等,快速测算产品成本,帮助企业及时报价,在市场竞争变化的环境下帮助企业在竞标中急速占领优势。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以历史成本数据指导企业制定目标成本,降本额科学合理分解至各业务环节、各产品、各项目,明确单台降本额,让企业降本增效的战略落实到日常的业务订单之中,实现成本信息可查可控。在成本精细化核算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的损益计算成为主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摊工与费至单个工单,按照工单计算制造件单位成本,根据BOM由下至上卷积产品生产成本(料、工、费),计算单个工单产成品实际成本;根据分

40、析与管理需求,汇总单个工单形成按产品、项目、工序、组织等多维度的实际成本数据。(八)企业数据边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协同装备制造企业通常面临供应链生产环节原材料库存成本增加,供货不及时,无法及时应对客户的需求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驱动企业突破边界,与上下游企业数据联通融合,加强产业合作,增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例如汽车行业,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整车厂与上游企业信息共享,除了提出零部件研发的技术要求外,整车厂新车型的生命周期、未来几年市场销售量、目标区域等信息也会同步至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这些信息对产研项目进行盈利测算,计算量产后单台零部件生产成本及所需承担的研发费

41、用,从而更合理的进行报价决策和研发、生产安排。数据驱动下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实现采购、物流、配送及销售的协同管理,提高企业间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全业务流的智能化、透明化和数据实时化,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全流程质量追溯,减少各种重复录入工作,提升物流效率与运转质量,确保生产排程合理性与交期和质量,实现企业间协同效率提升。六、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生产总值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未米数十年我国将实现从T业大国向T业强国的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的变革,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性

42、变化。(一)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我国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项,推动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数字化制遣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一是CAD/CAPP/CAE/CAM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制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特征;二是MRP/ERP的推广应用,三是CIMS的推广应用四是网络建设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网络迅猛发展。目前,数字化制造技术正在深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正由2D向3D转变,形成以基于模型的定义/基于模型的作业指导书为核心的设计与制遣:二是并行和协同,通过产

43、品、工艺过程和生产资源的建模仿真及集成优化技术,提高多学科的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性和并行性,实现产品和工艺设计结果的早期验证,三是数字化装配与维修;四是数字化车间与数字化工厂,这是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车间和和工厂集成应用和高效运营的全新生产模式,为高效物流实施以及精益生产、可重构制造、元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提供铺助工具;五是工业百联网由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将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3D打印等结合。(二)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初见成效数字化制造其有柔性化和敏捷化的特征,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转变,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初见成效。首先,

44、我国制造业设计数字化方面的投人不断加人;其次,我国数字化制造快速发展,仪器仪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行业自主创新成效初现,3D打印等新兴产业发展迅迷,再者,我国制造业管理数字化成效显现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企业得到大量应用。(三)我国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产业结构呕待调整。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方面仍然处在追赶状态,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数字化制造在制造

45、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七、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新一代信息技术向装备制造业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装备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在装备领域建设3-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2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60家省级示范企业,建设100个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开发和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方案。八、 装备制造业常见问题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从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折叠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

46、模也不大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规模也不大。长期以来中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部门,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技术装备成套供应体制和能力的形成。国内金融业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组合的渠道受到众多限制和约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装备制造业的改组。(二)折叠技术结构1、自主开发能力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2、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不仅研究开发

47、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3、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设计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从市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集合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开发设计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国装备制造业受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普遍不高。4、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很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

48、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要靠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

49、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术装备进口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国不可能包揽该国所需的全部装备,但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从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的,必然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以实现工业化,而且只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能成为工业化强国。九、 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获得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

50、题,从而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大众与营销人员相互连接的过程。(二)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其作用十分重要。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调研可以帮助营销者评估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以及营销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度量定价、产品、分销和促销行为的效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产品及包装

51、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开发和设计;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十、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

52、、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装备行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强省建设、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十一、 装备制造业基础作用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不过自从中国国企改革以来,一大批下放到地方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纷纷改制,和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合资合作,并逐渐被这些企业蚕食吞并,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的独立性,增加了中国的不安全因素。(一)折叠支持经济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高达20%以上。装备

53、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高达2546%。19531998年期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8%、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19%,而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76%,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98个百分点,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二)折叠劳动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约占工业总数的20%以上。如果考虑到制造业与其他流通业、服务业的关联性,则制造业间接提供的就业比例更高。(三)折叠经济增长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不再是盲目追求速度和产量,而是注重效率和质量,以及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集约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加速技术进步,集约化的物质基础是开发先进

54、、高效的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重任,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各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决定了今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因此,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折叠科技转化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技术装备作为技术载体,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和桥梁,是科研成果从潜在效益转化为现实效益的重要手段。技术装备是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产业关联度大以及出口贸易利益较大的商品。因而,技术装备是工业发达国家,以至工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

55、上竞相角逐的重点,也是世界贸易的主导商品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五)折叠国防安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不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即使进入信息化社会,仍十分重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以作为装备制造业工作母机的精密机床为例,它是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重点。1999年5月,美国公布的考克斯报告提出要控制对华出口机床;2000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等国家的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的法案。这说明高精度机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十二、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一)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过去几十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指数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优化升

56、级的存量时代。在当前阶段,装备制造业面临出诸多新的发展挑战: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仅要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抗衡,还面临新兴技术型企业和数字巨头企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仍具有高技术优势,国际产业呈现转移态势。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以数字驱动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共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做,开始思考和布局怎样做。(二)物联网应用日益广泛,在线数据大量丰富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纷纷进行尝试

57、,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并应用基于智能生产联动系统的设备互联与数据互通解决方案,逐步打通各环节生产信息,实现从生产制造及相关各种可用信息被实时捕获,提高制造的可视性,使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每个生产单位都能掌握,实现对资产,流程,资源和产品进行虚拟跟踪。行业领先企业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不断推进,在德国安贝格的西门子电子制造工厂,机器和电脑自主处理75%的价值链,约有1000台自动化控制器正在运行。正在生产的零件通过产品代码与机器进行通信,产品代码告诉机器他们的生产要求以及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员工主要负责监督生产和技术资产,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在GE

58、的Durathon电池工厂,10,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和机器运行数据。这不仅提供了实时监控生产和调整过程的机会,而且还可以追溯电池性能,回溯到特定批次的粉末以及过程中的每一步。物联网的应用使装备制造企业在线数据大量丰富,对设备状态、故障频率等各类生产信息实时把我,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可见性,为简化业务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供可能。(三)以数据中台为载体,全面提高业财数据可用性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部分装备制造虽然有相对完善的业务系统,但尚未建立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形成数据

59、孤岛;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企业重视数据基础的完善,建立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成,打通数据通路,聚合从产品系列、客户、渠道、合同类型、币种核算、成本结构等等信息,将销售、生产、采购、研发乃至人力、财务各个部门的数据贯通,从交易运作的源头获得数据信息。把核算系统、ERP系统、CRM系统、采购系统以及各类的前端交易系统等打通,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清洗。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通,把客户数据与运营数据打通,把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打通,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打通,全面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数据的场景化应用打好基础。(四)数据驱动的场景化

60、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面临各类问题,以往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赖管理层个人经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基于数据和模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解答一系列难题,例如:产品的小批量、单件化生产,如何高效满足客户技术、交货需求,合理调配产能?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零部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发现生产环节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新产品、定制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对生产成品影响大,如何在产研设计阶段准确预测生产成本、新产品(项目)收益率?面对这些问题,各种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产供销平衡测算:以计划管理为抓手,以市场需求及销售端信息为牵引,快速指导生产端所需生产的产品型号、批

61、量、交货期等,并结合产品BOM信息、库存情况,指导企业进行物料采购,实现销售、生产和采购联动。智能排产:自动分解客户需求,把握企业各厂房或生产基地产线、产能情况,快速根据客户需求变化灵活排产,无论是定制化产品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还是标准大批量生产,都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快速计算,协同各相关部门信息,实现生产计划随订单变化及时调整,产能充分发挥利用,优化复杂的车间层运作,实现产出和整体效率的最大化。项目制造管理:预算管理以项目为单位,协同多个相关部门编制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按组织、按明细项目或按标准实现预算管控,实施监督项目开支情况,及时跟踪和对比分析。同时实现项目预算与企业年度预算打通,在项目

62、预算变更、滚动预算等情况下,保持预算科学合理。(五)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企业决策模式发生改变随着以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入企业管理和组织决策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转变了装备制造企业决策模式,相较于传统管理报告延迟、遗漏、易错的固有问题,人工智能决策模式则有更强的实时性,更细的颗粒度,更高的统合性,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解决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一系列场景中的优化问题,智能排查经营漏洞、生成策略、选择策略,实现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决策。(六)商业模式发生变革,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在传统的工业技术体系下,装备制造企业商业价值的

63、创造以产品为中心,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产品质量,随着市场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从单纯的设备供应者转变为整体方案的解决者,从提供标准化产品转变为提供多样化定制化产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内在逻辑也发生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倒逼企业更密切的与市场、与客户打通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实时洞察能力,为客户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打造良好体验环境。在设计方面,通过运用云计算、数据孪生等技术,将研发设计产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整合供需双方设计资源,推进产品落地;在个性化定制方面,通过客户交互平台和资源平台,推进敏捷开发、柔性制造及精准交付模式,实现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数据贯通,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以数字化为核心,采用智能手段突破生产制造中的瓶颈问题。(七)数字驱动成本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精益管理转变数字化驱动推动企业建立成本信息库,搭建成本测算、分析模型,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多维盈利分析等业务特点,实现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