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952512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 摘要:“十五”期间我国外流业高速发展,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物流业还存在供给不足、成本与GDP比偏低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关键词:物流业 物流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是我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是稳定、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年。物流需求进一步扩大,物流费用增速回落,与GDP的比例有所下降,物流投入增速加快,效益明显提高,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肯定,“十一五”期间,现代物

2、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是“十一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二十一世纪的前10-20年,是中国物流需求的高增长期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规模持续扩大,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

3、年均增长15左右。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物流发展正处在高增长期;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根据我们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14,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1:264,这说明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从发展的趋势看,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是不断加速的。我们从统计数据看到,“八五”时期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平均为1:154,“九五”时期上升至平均1:158,“十五”时期更是提高到1:218,明显高于“八五”和“九五”时期的水平。可见社会经济发展越来

4、越依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这是一个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反映出通过流通现代化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规律。 我们认为,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继续持续10-15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而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向生产、建设、贸易等领域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我们用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

5、一番。 二、2005年的物流业现状,充分显示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1、2005年,我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较高增速相比,物流供求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过热的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同时又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增长的趋势。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图1)。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5个百分点。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回落,与GDP比例进一步降低,宏观调控在适当控制

6、过热增长的同时,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同比增长129(按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口径计算,下同)。这一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7个百分点(图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呈进一步下降之势。2004年为188,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2005年这一比例继续下降,为1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物流与GDP的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了365亿元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虽然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6。“十五”期间由于与GDP比例下降而节约的社

7、会物流费用合计为1,090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水平。 “十一五”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不仅物流需求将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更为主要的是发展现代物流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加显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进一步下降。我们用统计模型预计,“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均增长约10左右,低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的水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54,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降至168左右,比2005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增加4,350亿元经济效益

8、。 3、国内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2005年,投资额为9,293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虽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图3),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从投资构成看,交通运输业投资达到7,750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占物流用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34,这对于继续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44;贸易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4亿元,同比增长316;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等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 6亿元,同比增长329;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亿元,同比增长28。可见,

9、物流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十五”以来,我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物流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年均增速达197。增长速度比“九五”时期加快了42个百分点。物流业基础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据初步核算,“十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增长21,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国公路里程年均增长67,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公路里程达192万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了369。“十五”期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10、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车船运力加快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营运汽车发展到760万辆,比“九五”末增长418。目前,专用和重型货车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运输船舶达221万艘,船舶净载重量和集装箱箱位分别比“九五”末增长846和1278,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拥有量显著增加。 三、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物流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05年我国物流实物量增长17,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比“

11、九五”时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是“十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95,增幅比“九五”期间高09个百分点的一个基本保障。尤其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推动更为明显。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1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4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长,又导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物流需求的增长。 2、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显著提高。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5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率由2004年的247回落至179,回落68个百分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全国50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2005年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26次提高到28次,提高了02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77;商品库存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124次提高到134次,提高了10次,商品库存周转速度加快了8,增速比2004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