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907748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初稿(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前言3二、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也发展现状分析3三、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也发展存在的问题4(一)不良贷款率仍比价高4(二)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巨大5(三)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5(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5(五)人民币升值压力大5(六)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6四、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业发展对策6(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经营体制7(二)培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7(三)不断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8(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8五、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展望8六、结束语10参考文献10“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摘要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步入正轨,金融业在支

2、持经济增长,服务个人和企业的金融需求上发挥巨大作用。但其潜在的系统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存在较多不足,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银行业占有较大地位,而证券保险业的发展不足难以适应多元化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关键词互联网+ 中国 金融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hines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deepen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C

3、hinas financial system on the right track,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the financial needs of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o play a huge role. But the underlying system of financial risks are accumulated,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has many defic

4、iencies, the low proportion of direct financing, banking industry occupies a large position,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iversified economic entities investment demand.Keywords: Internet ; Chinese; finance一、 前言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电子商务也慢慢兴起,近年来,互联网金

5、融也强势进入市场,以极快的速度占据市场,发展壮大。互联网金融的壮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日益发达的网络科技,加快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步伐,这是基础,也是起点;二是传统金融行业对新式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和帮助,有了强大的后盾,互联网金融壮大只是时间问题;三是互联网金融方式推陈出新,更迭换代,给人民各种各样的体验和选择。第三方支付带给人民便捷生活支付体验,P2P借贷补充了银行借贷的不足,另外大数据金融等其他办法也有不用的作用,它们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前进的动力和推力,它们都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起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速度极快,2016年互联网支付第一季度达到了2.4万

6、亿元的支付金额,环比上涨3.4%,同比上涨29.8%,其中移动支付占大头,整体达到了2万亿元,环比上涨11.7%,同比上涨39.2%。此外,众筹的势头也较猛,只要集中在2016年第一第二季度,全国新开了53家众筹网站,总数突破200家,众筹总额达到46. 66亿元。二、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也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所占比重下降,金融业逐渐提升份额,形成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占主要份额的局面。我国自从加入WTO后,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交易与信息系统服务日臻完善。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包括商业

7、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2000年之前,国际金融业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1)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1999年11月12日,美国签署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开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为了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强综合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变革。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这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预示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80年代,我国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的制

8、度。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手段的市场化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如借鉴国际经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取代贷款规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时多次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稳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等等。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加速增长中收到通货膨胀等压力的阻碍,为此我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扩大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持金融行业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等。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我国

9、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调整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而中国人民银行在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三、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也发展存在的问题整体上看,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业务管制较严,存贷款利率没有弹性,计划定价特征明显;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约束,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市场仍欠发达。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

10、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一)不良贷款率仍比价高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二)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巨大大量资本流入互联网金融,导致传统银行业的资本缺口巨大。以P2P行业为例,尽管乱象丛生,倒闭跑路者比比皆是,但P2P的市场热度却丝毫没有冷下来的迹象。2014年,P2P不仅继续吸引无数投资人进入,P2P的平台也赢得了各路大资本的青睐。最值得玩

11、味的是,这些P2P平台接受的资本除了民营资本外,还有不少国有资本。除民营企业和风投的涌入外,各地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纷纷挺插足P2P也是今年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色。资本的投入一向是趋势和市场的风向标,特别是国有资本的热情涌入,很多业内人士都愿意理解为国家态度和宽松政策的预兆,这解决了一直悬而未决的“一刀切”P2P政策性风险的问题。P2P由于形势所迫,行业竞争上要求做大做强,政策环境上要“傍大腿”,吸引更多资金的进入无疑会大大提高P2P的实力,但同时也快速的把P2P的蓝海市场逼至了红海。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

12、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三)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五)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同时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13、。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1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六)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长久发展中始终是属于“低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局面,不少学者表示,该行业实质上依旧是金融业,不过是金融产品从传统方式转变为走上互联网道路,利用互联网的无边界性使得其冲破了时间与

14、地区限制,因为和传统金融机构有很大的相似处,业务范围仍然以保险、理财、基金等为主,但是也使得金融服务范围变得更加宽广。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都是由“一行三会”对他们进行监管。然而,“一行三会”对于互联网金融却无法进行强有力的有效监管,因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大多是交叉性的,分管监管方式处理时间过长,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性主体。始终任其自由发展,使得该行业整体综合状况不佳,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和处理不及时等状况。而随着其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和影响范围的愈加广泛,再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整个市场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政府必须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明确监管主体、监管范围,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互联网金

15、融机构开展业务和运营维护等活动都是通过高科技设备与信息技术来实现的,因此,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资料完整,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入侵对面网络来给敌对公司造成“看不见的破坏”。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受到法律与制度的监管和保护,服务器与技术升级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极少出现信息外泄、黑客入侵、设备故障等状况,运维速度也是相当快的,当出现完全问题时,行政层次立马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它们的安全。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则是全靠本身内部管理进行相应保护,因为缺乏法律和监管主体的约束与保护。然而,现行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再加上缺乏政府监管与保护,使得安全风险问题频频曝出。四、 互联

16、网背景下金融业发展对策(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经营体制在当前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中,金融机构的制度和组织结构难以实现创新,而我国的金融改革中忽视金融制度的制定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银行业战略规划较为单一,因此我国应加大金融行业监管力度,对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治理。加强金融监管。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

17、的不足与缺陷。随着金融业改革的发展,金融监管法规和手段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用来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法规还不成体系,监管机构缺乏有效方式和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金融机构中的违规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混业经营安全实施的重要保证。要发展横向监管模式,建立协调机制,强化合规性监管和安全性监管,在金融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以约束,搭建风险管理平台,完善风险预警系统,逐步建立起综合性的监管体系。同时,还要兼顾银行业利益和客户利益。(二)培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我国需要培育适应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使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本国市场运行机制下具备完善

18、性的特点,同时通过不断健全创新市场机制和利率与汇率机制,让金融市场体系能逐渐适应国外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并培养其抗风险能力,放宽国有和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进行经营活动的准入标准。扩大我国金融业的范围和竞争强度。加快国内外证券市场建设,来弥补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坏境。在资本市场上,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加强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壮大金融机构规模,以实现经营规模化、业务多元化。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强化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控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

19、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三)不断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是金融混业的市场压力。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随着收入的日益增加,对投资品种的多样性和金融服务便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需求的综合化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而实行混业经营则是最优的出路。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综合化,促使金融业改变陈旧单一的经营理念。客户除了对传统金融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有需求,对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客户希望获得“一站式”全程金融服务,即

20、在一家金融机构能得到多种不同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针对现行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出现的“踢皮球”、重叠、漏洞等状况,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监管机制,对监管主体和权责予以明确,进而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可行性做法有:一是加强监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培训与针对性训练;二是有效结合互联网金融现行发展状况,对相应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与完善,由各主体监管部门根据目前分业管理原则,构建良好的协调体系,对该行业中出现的交叉性业态可以进行合理的协调监管,充分发挥监管的有效性作用。另外,政府应该颁

21、布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明确某些事项的处理行为与标准;三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使得传统监管方式已无法使用其发展与有效处理问题,因此,要构建良好的网络监管平台,通过网络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监管,推动其健康、持续的发展。五、 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展望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模式下的金融都拥有着各自的发展优势,二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促使金融市场朝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肯定,2013年中央人民银行发布了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新兴事物

22、,具有透明度高、成本低以及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和长处,是值得支持与信赖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P2P平台也有效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窘境。比较典型的事例如,上海的拍拍贷和你我贷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并且加入了当地的中小办融资服务联盟,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必然拥有着突出的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具体罗列以下几点以供说明。首先,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合作为方向。传统金融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一跳板,突破瓶颈,实现再次发展,利用已有的金融信用以及人才资

23、源等优势,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更加迅速地开拓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支持。例如,较为知名的融资企业陆金所、招商银行等金融投资平台的一些项目已经提出,便迅速被抢空。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业混合近营模式的形成与固定,从而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高效高质地将金融交易信息以及各种理财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并且根据这些数据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定位,挖掘市场的交易趋向以及内在需求,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推出符合消费者需要、迎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产品力求个性化以及多元化,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也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

24、的影响,形成了全新的金融融资机制与模式。移动端支付、社交平台以及搜索引擎的迅速普及与使用,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这种模式之下,市场消息流通畅快透明,支付时间与方式化繁为简,融资风险最小化等优势都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人们的交易不再需要银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才可以完成,而是有了直接沟通交易的平台。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交易双方的资源与时间,使交易进一步高效安全化。这些网络交易平台虽然主要的作用都是提供一个双方直接交易的平台,但是一些交易规则方面仍旧有着差异,各自的盈利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实质上都承担起了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与职责。最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完成可以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促使我国金融市

25、场进一步开放化,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对储蓄存款实现分流作用,让停留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以一种更为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到有需求的领域。余额宝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的支付方式与货币市场基金的结合实现了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另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进一步活跃理财市场,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项。由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推出更具有灵活性的金融产品,而P2P平台则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金融产品设计更加个性化以及多元化,投资收益利率也更为客观。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理财。六、 结束语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与分析。随着信

26、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业愈加发展壮大,但是随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其中存在的弊病以及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良性健康发展。部分金融产品风险过大、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力等现象都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内的相关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问题,并就针对此展开分析与研究。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大部分研究都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停留在借鉴国外金融市场监管机制等较为表面的层次。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本文主要以国内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监管手段,希望可以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事业提供一些参

27、考。参考文献1邓珊.完善中国旅游业立法发展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J.学术论坛,2013,(6):94-98.2董程,赵东靖,文磊.中国-东盟大米贸易竞争力分析J.财经界:学术,2014,(23):149-149.3杜光如.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硕士学位论文l.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4方园园.深化与东盟合作-推动广西发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J.商,2014,(21):228-228.5耿哗强,马志敏.我国与东盟对日本出口水产品的现状:竞争力与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3 (12): 41-46.6龚慧.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硕

28、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3.7郭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4.8江淮.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需要新思维J.世界知识,2013(13):67-67.9李晨阳.试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东南亚因素J.东南亚纵横,2014,(10):9-14.10刘峙廷.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估研究D.广西大学,2013.11杜晓峰.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14.12陈文华,尚睿,魏正欧.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监管思路J.甘肃金融,2014, 07:24-27.13乔玉梅.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管控研究J.海南金融,2014, 03:

29、 47-48+84.14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04期.15幻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 .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08期.16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02期.17Cecelia Kye. EU E-commerce policy development J.Computer Law&Security Report, 2013, Vol. 17 No. 1:25-27.18HellryPemtt, LegaldTechnoloieal in frastrueture forComputer and Technology Law Journal,an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f ,2013 (22).致谢语至此,我的论文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了,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回首论文写作过程,里面不仅有我努力的付出,也凝聚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关怀。在此,我想向所有给予过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