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705389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14.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参考模板)(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运营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项目建设进度7四、 建设投资估算7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9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1一、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11二、 造成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11三、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的意义13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5五、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解决措施17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18七、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21八、 造

2、成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22九、 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24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的意义26十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7十二、 关系营销及其本质特征29十三、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解决措施31十四、 市场营销的含义33十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38十六、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41十七、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44十八、 体验营销的概念48十九、 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49第三章 发展规划51一、 公司发展规划51二、 保障措施57第四章 公司筹建方案59一、 公司经营宗旨5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9三、 公司组建方式60四、 公司管理体制60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6

3、1六、 核心人员介绍65七、 财务会计制度66第五章 经营战略管理70一、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70二、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71三、 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74四、 企业经营战略方案的内容体系76五、 人力资源的内涵、特点及构成78六、 企业战略目标的构成及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82七、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85八、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含义87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89一、 优势分析(S)89二、 劣势分析(W)90三、 机会分析(O)91四、 威胁分析(T)92第七章 人力资源98一、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98二、 员工福利的概念100三、 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101四、

4、 技能与能力薪酬体系设计102五、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105六、 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107七、 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程序110第八章 投资方案分析114一、 建设投资估算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5二、 建设期利息11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6三、 流动资金117流动资金估算表117四、 项目总投资11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8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9第九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2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4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6三

5、、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27四、 偿债能力分析12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9五、 经济评价结论130第十章 财务管理分析131一、 企业资本金制度131二、 现金的日常管理137三、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42四、 筹资管理的原则149五、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151报告说明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35.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1.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5.55%;建设期利息13.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59%;流动资金980.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3.86%。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8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944.93万元,净利润1065

6、.1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5.82%,财务净现值2343.8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8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关于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公司项目单位:xxx(集团

7、)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四、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35.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1.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5.55%;建设期利息13.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59%;流动资金980.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3.86%。(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41.6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

8、费用867.9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48.45万元,预备费25.25万元。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944.93万元,纳税总额680.96万元,净利润1065.1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5.82%,财务净现值2343.8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82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235.151.1建设投资万元1241.621.1.1工程费用万元867.921.1.2其他费用万元348.451.1.3预备费万元25.251.2建设期利息万元13.1

9、21.3流动资金万元980.412资金筹措万元2235.152.1自筹资金万元1699.462.2银行贷款万元535.693营业收入万元84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6944.935利润总额万元1420.156净利润万元1065.117所得税万元355.048增值税万元291.009税金及附加万元34.9210纳税总额万元680.9611盈亏平衡点万元2752.66产值12回收期年4.8213内部收益率35.82%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343.89所得税后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

10、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在我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学位扩容、乡村教育提升、公平保障、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强师兴教等六大行动,加大力度依法保障教育资金优先投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强化特色,补齐短板,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

1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协调高质量发展。2031年底前,我市义务教育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标准,并通过评估验收。二、 造成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一)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

12、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二)义务教育的制度性不平等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

13、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造使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

14、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三、 义务教育

15、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的意义(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优质均衡通过教育资源的高标准,教育质量的高公平,校际差异的高均衡和各类群体的高覆盖,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和社会满意度。优质均衡督导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二)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是一个上台阶的工程,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战略;是一个抓引领的工程,作为义务教育的龙头和统领,指引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促内涵的工程,围绕提高质量,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尽快从硬件建设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是一个贴民心的

16、工程,回应了群众关切,有利于推动解决义务教育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三)衡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尺一是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坚持有教无类。五育并举,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补齐短板,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加快提档升级,做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三是教师队伍更强。要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更强、待遇保障更强、管理制度更强。特别要解决好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等制度,确保城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有更多好老师。四是人民群众更满意。指标合格了,人民群众不满意,这不是真合格;只有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17、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作为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或者发展模式,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这两种模式的选择并不是由某个特殊人物或特殊群体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产生变化。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超常规、超速度的跨越式发展,非均衡发展格局最初的确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们在教育发展快速增长而欣喜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就业问题等困扰。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

18、差距以及学校差距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事实表明,非均衡最初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负面作用却愈加突出,这对社会的稳定、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换句话说,义务教育非均衡化的状态和演进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形势,必须进行彻底地反思和改革,使义务教育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形势和方向。(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

19、,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同时,科学的理论内含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的方法便是统筹兼顾。(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国民的普及性教育,不能人为地扩大差距。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公平是一种观念,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公平是指权利平等,即不同的人,不分财产、性别和宗教都获得平等的权利;从经

20、济上说,公平可以理解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在教育上,公平是指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义务教育是要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的过程,义务教育的基本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过程。五、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解决措施(一)缩小直至拉平城乡间的经济差距,改革分级管理的体制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缩小直至拉平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调整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促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城乡经济发展均衡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改革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

21、制,那种将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交给地方的分级管理的做法,需要改变。将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责任上升是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键。(二)义务教育发展要建立标准化学校由财政统一预算,统一拨款,根据各地人口密度和学龄儿童的数目,建立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包括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教师配备的标准化。例如不但要对学校场地、生均操场、占地面积、实验室、辅助用房、图书、多媒体信息设备及音、体、美、劳器材的装备进行标准化建设和配备,还要对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学水平进行标准化配备,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统一化。这样教师无论身处哪所学校都获得一样的条件和发展,学生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

22、就没有择校的必要了。(三)义务教育发展要建立全市教师管理中心建立全市教师管理中心,教师由单位人成为系统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首先教师要流动。要实现城乡教师双向有序的流动,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控。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师双向有序流动还需几个前提条件。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教师定期流动的政策法规。第二,建立统一的工资标准,实现校际间、城乡间同工同酬。第三,加大农村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教师的特殊补贴制度,使农村地区教师工资高于城市地区,对在农村地区工作达一定年限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子女就业等方面优先考

23、虑。如果上述条件都能实现,人们也就自觉尊守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会再择校了,生源的不均衡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次发展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次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的法定义务。2007年,报告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短短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从部门决策上升为国家

24、意志。此后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二)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2010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更是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此后,面对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客观情况,国家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等到2012年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印发,更是为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均衡注入了强大动力。用坚持将公平普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依法依规科学推进、强化地方责任落实、以督导为抓手强力推动来定义以2013年

25、5月教育部对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为起点开启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统计显示,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71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927%,有效巩固了两基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实施,明显缩小了义务教育差距,基本形成了一揽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这背后,是一组看不见的数字6年来,累计共组织督学和专家4000多人次,进行了149省次督导评估,检查学校25万所,召开座谈会约1万次,对140万人次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意见逐县列出问题清单1万余条。督促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安排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累计41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约30万所

26、,增加3000万个学位,补充教师193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280万人次。(三)实现义务教育为代表的教育公平效率和公平一直是社会进步的两大主题。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相和谐统一、城市要与农村相统一、效率要与公平相统一。这一判断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实现以义务教育为代表的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教育格局和生态。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73%;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到5735%。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汹涌而来的教育人口,给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教育、给输出教育人口的农村教育出了一道世界性难题。以改革创新推动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其实,早在新世纪之初,分别在2001

27、年和2003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便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差距的新思想。两个会议随即引发了全国教育理论界的大讨论,有关教育平等思想、公平思想、科学发展等一时成为主流理论话题,并引领了一系列推进均衡发展的早期实践。而关于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印发、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这一政策取向下,坚持雪中送炭,着力抬高底部、补齐短板,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

28、成为一种生动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一幅壮丽的时代画卷。2016年5月20日,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这份长达6000多字的文件,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调动了8个部委的力量,充分彰显出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七、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在我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学位扩容、乡村教育提升、公平保障、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强师兴教等六大行动,加大力度依法保障教育资金优先投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强化特色,补齐短板,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9、义务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协调高质量发展。2031年底前,我市义务教育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标准,并通过评估验收。八、 造成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一)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30、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二)义务教育的制度性不平等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

31、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造使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

32、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九、 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

33、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

34、;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

35、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

36、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的意义(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优质均衡通过教育资源的高标准,教育质量的高公平,校际差异的高均衡和各类群体的高覆盖,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和社会满意度。优质均衡督导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二)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是一个上台阶的工程,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战略;是一个抓引领的工程,作为义务教育的龙头和统领

37、,指引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促内涵的工程,围绕提高质量,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尽快从硬件建设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是一个贴民心的工程,回应了群众关切,有利于推动解决义务教育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三)衡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尺一是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坚持有教无类。五育并举,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补齐短板,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加快提档升级,做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三是教师队伍更强。要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更强、待遇保障更强、管理制度更强。特别要解决好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等制度,确保城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有更多好老师。四是人

38、民群众更满意。指标合格了,人民群众不满意,这不是真合格;只有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十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作为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或者发展模式,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这两种模式的选择并不是由某个特殊人物或特殊群体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产生变化。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超常规、超速度的跨越式发展,非均衡发展格局最初的确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猛发

39、展。但人们在教育发展快速增长而欣喜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就业问题等困扰。义务教育发展所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学校差距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事实表明,非均衡最初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负面作用却愈加突出,这对社会的稳定、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换句话说,义务教育非均衡化的状态和演进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形势,必须进行彻底地反思和改革,使义务教育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形势和方向。(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0、,而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同时,科学的理论内含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的方法便是统筹兼顾。(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国民的普及性教育,不能人为地扩大差距。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41、价值取向。公平是一种观念,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公平是指权利平等,即不同的人,不分财产、性别和宗教都获得平等的权利;从经济上说,公平可以理解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在教育上,公平是指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义务教育是要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的过程,义务教育的基本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过程。十二、 关系营销及其本质特征约翰伊根认为对关系营销目标最好的描述是:“在适当情况下,识别和建立、维持和增进同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同时在必要时终止这些关系,以利于实现相关各

42、方的目标;这要通过相互交换及各种承诺的兑现来实施。”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关系营销致力于与主要顾客建立互相满意且长期的关系以获得和维持企业业务。”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者、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关系营销将建立与发展同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变量,把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关系营销奉行的黄金法则是:同等条件下,人们将和他们认识、喜欢并且信任的人做生意。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信息沟通的双向性。社会学认为关系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机

43、渠道,良好的关系即是渠道畅通,恶化的关系即是渠道阻滞,中断的关系则是渠道堵塞。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既可以由企业开始,也可以由营销对象开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使企业赢得更多、更好的支持与合作。(2)战略过程的协同性。在竞争性的市场上,明智的营销管理者应强调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关系。这可以是关系一方自愿或主动地按照对方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是关系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各具优势的关系双方,互相取长补短,联合行动,协同动作去实现对各方都有益的共同目标,可以说是协调关系的最高形态。(3)营销活动的互利性。关系营销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有利益上的互

44、补。如果没有各自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双方就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系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要求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要求,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并努力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实现。真正的关系营销需要达到关系双方互利互惠的境界。(4)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关系营销要求建立专门的部门,用以追踪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关系营销应具备一个反馈的循环,连接关系双方,企业可由此了解到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合作方提供的信息,以改进产品和技术。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关系营销具有动态的应变性,有利于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十三、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解决措施(一)缩小直至拉平城乡间的经济差距,改革分级管理的体制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缩小直至拉平城乡

45、间的经济差距。调整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促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城乡经济发展均衡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改革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那种将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交给地方的分级管理的做法,需要改变。将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责任上升是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键。(二)义务教育发展要建立标准化学校由财政统一预算,统一拨款,根据各地人口密度和学龄儿童的数目,建立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包括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教师配备的标准化。例如不但要对学校场地、生均操场、占地面积、实验室、辅助用房、图书、多媒体信息设备及音、体、美、劳器材的装备进行标准化建设和配备,

46、还要对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学水平进行标准化配备,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统一化。这样教师无论身处哪所学校都获得一样的条件和发展,学生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就没有择校的必要了。(三)义务教育发展要建立全市教师管理中心建立全市教师管理中心,教师由单位人成为系统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首先教师要流动。要实现城乡教师双向有序的流动,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控。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师双向有序流动还需几个前提条件。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教师定期流动的政策法规。第二,建立统一的工资标准,实现

47、校际间、城乡间同工同酬。第三,加大农村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教师的特殊补贴制度,使农村地区教师工资高于城市地区,对在农村地区工作达一定年限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子女就业等方面优先考虑。如果上述条件都能实现,人们也就自觉尊守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会再择校了,生源的不均衡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十四、 市场营销的含义(一)市场营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的定义有上百种,企业界对营销的理解更是各有千秋。美国学者基恩凯洛斯曾将各种市场营销定义分为三类:一是将市场营销看作是一种为消费者服务的理论;二是强调市场营销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三是认为市场营销是通过销售渠道把生产企业同市场联系起来的过程。

4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实际上,伴随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营销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流表述。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达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而到1985年,该定义则变成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理念(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与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2007年AMA公布市场营销的新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者和整个社会有价值的市场供应物的一种活动、制度和过程。”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认为,市场营销可以区

49、分其管理定义和社会定义。市场营销管理的定义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顾客价值,来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的艺术和科学。”而市场营销的社会定义则是:“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可以通过创造、提供和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得他们的所需所求。”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概念从管理角度其体归纳为下列要点:(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为了实现交换,不断地“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的顾客价值和管理顾客关系。(3)交换过程能否高绩效地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

50、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二)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1、需要、欲望和需求人类需要是市场营销的基石。所谓需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如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会有吃、穿、住、安全、归属、受人尊重、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存在于人类自身生理和社会之中,市场营销者可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需要的特定追求。如为满足“解渴”生理需要,人们可能选择(追求)喝开水、茶、汽水、果汁或者矿泉水。市场营销者无法创造需要,但可以影响欲望,并通过创造、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欲望。需求是指人们有

51、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在营销者看来,需求就是对某特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优秀的公司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顾客的欲望和需求,并据以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它们认真研究顾客行为和偏好,分析有关用户调查、产品保证与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观察对比本公司产品及竞争产品的顾客,以了解他们的喜好,培训销售人员以使他们能发现尚未满足的欲望。2、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定位不同人群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市场营销者需要通过识别人口、心理和行为差异来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选择进入具有最大机会的目标市场。对每一个目标市场,营销人员都要开发一种产品(服务),在目标客户群心中建立能够提供某些关键利益的定位。3、

52、产品和服务在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其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人们购买轿车不是为了得到一种机械,而是要得到它所提供的交通服务。产品实际上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有形物品,也可以是不可触摸的、无形的“服务”,如人员、地点、活动、组织和观念。当我们心情烦闷时,为满足轻松解脱的需要,可以去参加音乐会听歌手演唱(人员);可以到风景区旅游(地点);可以参加校友聚会(活动);可以参加消费者假日俱乐部(组织);也可以参加研讨会接受一种不同的价值观(观念)。市场营销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创造的产品(服务)不管形态如何,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就必然会失败。

53、4、效用、费用和满足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消费者通常根据这种对产品价值的主观评价和支付的费用来做出购买决定。如某人为解决其每天上班的交通需要,他会对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产品选择组合(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租车等)和他的需要组合(如速度、安全、方便、舒适、节约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决定哪一种产品能提供最大的总满足。假如他主要对速度和舒适感兴趣,也许会考虑购买汽车。但是,汽车购买与使用的费用要比自行车高许多。若购买汽车,他必须放弃用其有限收入可购置的许多其他产品(服务)。因此,他将全面衡量产品的费用和效用,选择购买能使每一元花费带来最大效用的产品。5、交换、交易和关系交换是

54、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以自己的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营销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交换概念之中。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交换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交换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一项协议,我们就称之为发生了交易。交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货币交易,如甲支付800元给商店而得到一台微波炉;二是非货币交易,包括以物易物、以服务易服务的交易等。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营销可称之为交易营销。为使企业获得较之交易营销所得到的更多,就需要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营销者与有价值的顾客、分销商、零售商、供应商以及广告代理、科研机构等建立、保持并加强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

55、诺言,使各方实现各自目的的营销方式。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内容。同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要靠长期承诺和提供优质产品、良好服务和公平价格,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和社会各方面联系来实现。关系营销可以节约交易的时间和成本,其营销宗旨从追求每一次交易利润最大化转向与顾客和其他关联方共同长期利益最大化,即实现“双赢”或“多赢”。企业建立起这种以战略结盟为特征的高效营销网络,也就使竞争模式由原来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整个网络团队之间的竞争。6、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在交换双方中,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我们就将前者称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换句话说,所谓市场营销者,是指

56、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当买卖双方都表现积极时,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十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次发展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次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的法定义务。2007年,报告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报告中第

57、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短短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从部门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此后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二)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历程2010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更是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此后,面对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客观情况,国家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等到2012年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印发,更是为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均衡注入了强大动力。用坚持将公平普惠作为根本价值取

58、向、依法依规科学推进、强化地方责任落实、以督导为抓手强力推动来定义以2013年5月教育部对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为起点开启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统计显示,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71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927%,有效巩固了两基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实施,明显缩小了义务教育差距,基本形成了一揽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这背后,是一组看不见的数字6年来,累计共组织督学和专家4000多人次,进行了149省次督导评估,检查学校25万所,召开座谈会约1万次,对140万人次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意见逐县列出问题清单1万余条。督促各地加大工作

59、力度,安排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累计41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约30万所,增加3000万个学位,补充教师193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280万人次。(三)实现义务教育为代表的教育公平效率和公平一直是社会进步的两大主题。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相和谐统一、城市要与农村相统一、效率要与公平相统一。这一判断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实现以义务教育为代表的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教育格局和生态。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73%;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到5735%。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汹涌而来的教育人口,给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教育、给输出教育人口的农村教育出了一道世界性

60、难题。以改革创新推动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其实,早在新世纪之初,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便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差距的新思想。两个会议随即引发了全国教育理论界的大讨论,有关教育平等思想、公平思想、科学发展等一时成为主流理论话题,并引领了一系列推进均衡发展的早期实践。而关于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印发、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这一政策取向下,坚持雪中送炭,着力抬高底部、补齐短板,努力缩小义务

61、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成为一种生动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一幅壮丽的时代画卷。2016年5月20日,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这份长达6000多字的文件,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调动了8个部委的力量,充分彰显出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问题的决心和魄力。十六、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

62、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

63、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