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680504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作者:孟万金官群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8期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石。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 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本文中我们先回顾、反思传 统心理健康观,继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最后挖掘中国特色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古 今中外思想基础。一、传统心理健康观:没病就是健康先来分享一个“健康与疾病”的小故事。健康是个大意、乐观的家伙,他认识疾病这个小不点的时候还小,他们相遇在一天的夜 里,健康蹬了被子,就看见了小小的疾病,当时他弱得仅能看见一个影

2、子。健康毫不在意,可 就是这个虚弱的影子,让他整整打了七天点滴,才从疾病的影子中逃脱出来。健康好了之后,还是那么大意,看见疾病还大声地打着招呼:“嗨!你看上去更虚弱了。” 疾病点点头,咳嗽了几声,健康又病了。健康好了之后,纳闷地问:“朋友,怎么每次看见你我都会生病?”疾病弱弱地说:“因为我就是疾病。”健康不信,他嘲笑道:“就你这弱弱的样子,能兴什么风作什么浪?我看你不过是个吹牛 说大话的家伙。”疾病不说话,打了一个喷嚏。健康又病了,这一次他多少有些害怕。他觉得疾病这家伙好像正在强大,每次遇见他准会 生病。于是他想方设法地甩掉疾病,远离他。可他无所不在,一不小心,疾病就会跟上自己。健康彻底害怕了

3、,开始用各种办法避免和疾病见面。可是已经晚了,疾病已经成型,他就 像是健康的影子,怎么甩也甩不掉。健康只好依靠药物来控制疾病,可是药物同时也在伤害着健康,因此健康很虚弱。这时他 才开始后悔,很久以前在疾病还是个虚弱的影子时,健康就不该轻视他,应该彻底摆脱他才 对。从上面的小故事不难看出,习惯上人们提到健康总是想到没病,这就是传统的健康一 “无病即健康”,这种传统的健康观也一度影响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测评。我国常用的症状 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它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 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这种医学病理学导向的传统心理健康观及其测评,已经严重落 后

4、于现代健康观。现代健康观不仅要求无病,更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各种 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这就为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 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 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精神医学者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 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 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 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心理学家H.B.English给心理

5、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 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 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 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 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 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尽管界定不尽相同,但可以从中提炼出三种心

6、理健康层次。一是底线标准,即非病状态, 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不能确认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那他就是健康的。二是较好标 准,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就是健康的。三是理想标准,即心理健康的人 表现出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 的、快乐的、有成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佳心理状态。但是,这些 界定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心理两极的矛盾性是人性中的客观实在,更没有揭示出内心世界的矛盾 运动是心理健康维持、发展的常态和根本动力。二、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动态心理平衡心理健康观实质就是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健康心理是从哪里

7、来的?有哪些表现?先看 一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典故。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 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 了,大家都前来祝贺他。老人说:“这没准儿是一个祸患呢! ”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喜欢 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老人又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 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这个典故告诫我们: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

8、情都有两面性,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 化。这就具备了朴素的“动态心理平衡”意蕴了。1958年,心理学家Marie Jahoda在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一书里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心 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的概念。Ewalt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行为主义科学家们 已经加入到了心理健康运动的行列并正在为这一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对心理学过 分关注人类的“病态行为”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假如我们把兴趣放在心理的健康方面,我们就会 有一个新的更宽阔的视野。心理的健康方面作为一种积极力量,它正在被我们理解的同时也在 发挥着实际的作用。Marie Jahoda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包

9、括:(1)积极的自我态度;(2)全 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3)整合性一种集中统合的心理功能;(4)自主发挥功能 的能力;(5)对现实的准确认识;(6)能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目前,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新的演绎和发展,主要包括:(1)情感控制;(2)能做 出合理决定;(3)情绪调节;(4)能建立积极的关系;(5)自我感觉良好;(6)知道如何 善待自己;(7)积极的人生观;(8)良好的应对技能;(9)交朋友的能力;(10)幽默 感;(11)积极的自我感觉。Marie Jahoda提出的“积极心理健康”,可以被理解为促进持续发展的人格特征或被视为人 格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但并未揭示出其本

10、质、内在机制和根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机能正常,富有活力,能为正常学习、工作和 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心理力量。心理健康不是指没有心理偏圈疾病,而是指能 够通过积极的心理力量有效预防、控制和化解各种心理偏差/疾病,实现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 “心理平衡”;并且这种平衡是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具有动态性,即“动态心理平衡”。它是心 理矛盾运动的结果,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和谐,通过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实现。内心世 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获得、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根本动力。心理偏圈疾病本身只是心理不 健康的指征,而有效预防、调控心理偏差/疾病并使整体心理朝向个体成长和人类文明进步

11、的 方向提升,可以实现对立统一的“动态心理平衡”,一旦达到平衡,将孕育新的平衡。心理健康 的本质不仅是由不平衡迈向平衡,而且是由低层次平衡向高层次平衡不断转化。这种发展是在 追求幸福的人类总目标主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矛盾双方被动的折中妥协,因此充满阳光和正能 量。综上可见,“动态心理平衡”的积极心理健康观要义有四:其一,它是内心世界矛盾各方的对立和斗争,能够推动整体心理朝着积极方向的发展,这 是心理健康维持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二,这种矛盾运动促使矛盾各方在对立的过程中实现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统一,从而达到 暂时的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常态;其三,这种平衡不是正负两方面的折中妥协,

12、而是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凸显正能量;其四,这种心理平衡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螺旋上升,促进潜能得 到最大发挥、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幸福感不断提升。三、积极心理健康观的思想基础:吸取古今中外精华“动态心理平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最早体现在孔子提出的中庸之 道。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所谓“时 中”,据朱熹注:“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 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 矣。”(中庸第二章注)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

13、的内心世界,根据外界各种刺激随时 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 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他人善于 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安泰而不骄傲、庄严威风而不凶暴的理想人格,即“泰而不骄,威而不 猛”(子张)。在如何谋求心理平衡问题上,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要求人们看见贤人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应向他学习,努力赶上,看见不贤的人不 是以骄傲自居而是自我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毛病,以及时纠正。“动态心理平衡”观在祖国传统中医文化和养生学里得到了专门阐发。阴阳家提出“人之一 身,不外阴

14、阳”(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载血证论卷一)。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上 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被看作天地间万 事万物存在、变化及消亡的根本,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例外,应由“阴阳”决定,所谓“孤阳 不生,独阴不长,阳消则阴长”。这种观点具体到心理健康时,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理状态是 阴阳两极的对立统一,心理健康就是一定限度内保持内心世界阴阳两极的动态平衡。张介宾在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中指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 则气乖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如果 阴阳平衡,人们的心理就会处在良好的状态,功能正

15、常,身心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使身心受害。内经上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 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其主要思想是说人的内心体验在不同维度上均有两极, 如果不能持中而偏向一极就会导致某部位疾病,因而必须善于用另一极体验来控制、调和,以 达到内心平衡,从而治疗和避免疾病。张从正对内经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 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期罔 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胫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 人耳目,易人视听。”(儒门

16、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术)丹溪学派的戴恩恭也指出:“如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 则气结。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惊者平之;劳者温之;结者 散之;喜者以恐开之;悲者以喜胜之。”(金匮钩玄气属阳动作火论)“一升一降无有偏 胜是谓平人”。(局方发挥)“动态心理平衡”思想经医家张介宾而得到了更完善的发挥和 解释,他提出了“阴阳一体”“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阴阳的常与变”“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阴 阳理论及“扶阳抑阴”和“补阴抑阳”(景岳全书求证漠癃闭)的措施,以促使阴阳由“变” 向“常”转化,即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在国外,

17、直到近代才出现类似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学里动态心理平衡”的心理 卫生理论和观点。“世界第一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以及奥尔波特(Alport)、荣格 (Jung)和舒尔兹(Sehultze)、“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皮尔斯(Pierce.A.H)等对心理平衡都 有过类似的论述。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也指出,每人内心都有三个我”:一是“本我”,指人 的生理本能和欲望;一是“自我”,负责根据“超我”要求管理“本我”,使人改邪归正;三是“超 我”,就是超越心灵的“德性”,代表着更高的社会规范和精神追求以及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谋求“自我”的最佳平衡点,才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 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 核心成员。(作者单位: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