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全集)!230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96221655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4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动生理学(全集)!230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运动生理学(全集)!230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运动生理学(全集)!230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全集)!2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全集)!230(20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骆汉雄骆汉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绪 论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2授课时间授课教师骆汉雄授课内容绪 论教学要求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和人体机能调节方式及特点;掌握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内环境的概念。2、熟悉刺激与机体机能变化之间的关系。3、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方法以及人体机能调控的方式教学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人体机能调节方式教学难点人体机能调控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生理学 1、生理学:研究生物体根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2、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根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3、运动生理学:研究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活

2、动规律的科学。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根底上,揭示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及机理,说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炼。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2、器官、系统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等。3、细胞、分子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与线粒体、生物膜、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3、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3、人体实验:常用的人体试验有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一、新陈代谢 一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二类型: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三意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存在的最根本特征。二、应激性 一概念:机体或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响的能力或

4、特性。二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反响的环境变化。三反响: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一般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三、兴奋性 一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可传播的、伴有电活动变化的反响过程。二概念: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和特性。三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如神经、肌肉、腺体等。四应激性与兴奋性的异同:1、相同点,即二者都包含者刺激与反响的关系;2、不同点,1组织的范畴不同。应激性组织包括所有组织;而兴奋性组织仅指可兴奋组织。2反响的形式不同。兴奋活动必然要产生电活动;而应激活动可以不产生电活动,也可以产生包括细胞的电变化。因此,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

5、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四、适应性 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体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响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五、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一、外环境 1、自然环境变化将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人体产生应激性或适应性变化。2、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它通过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通过心理过程起反响。二、内环境和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总称。二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离子浓度等经常保持

6、相对稳定状态。2、稳态的含义:1细胞外液理化特性总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通常将调节方式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一、神经调节 一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在整个调节中起主要作用。二特点:迅速、准确。三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响。四结构根底: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

7、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响的过程;二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四、生理机能的整体调控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指单一的反射过程。它的特点是,调控信息只能通过反射弧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而效应器的信息不能反作用于中枢。二反响式控制系统:由效应器上的感受装置返回的信息作用于中枢,使中枢调整其发出指令的现象就是反响。作业:1、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2、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3、论述生命活动的根本表现形式。4、试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小结:1、概括生命活动的根本表现形式及其意

8、义;总结生命活动的本质。2、总结不同机能调节方式的作用及意义;举例说明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调节的特点及意义。3、举例说明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第一章 骨骼肌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2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一章 骨骼肌教学要求1、掌握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肌纤维的生理及代谢特征;2、熟悉熟悉肌肉的收缩过程,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以及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其特点4、掌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理;教学重点1、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2、肌纤维的生理、代谢特征以

9、及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3、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复习 一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那么的明暗交替横纹,因此骨骼肌也称为横纹肌。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两 Z 线之间构成肌小节,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根本功能单位。二肌管系统 肌管系统是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管状结构,它由横管系统和纵管系统组成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2、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二、肌肉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由 Z 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 A带中央滑动,结

10、果相邻的各 Z 线互相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缩短。二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与引起肌丝滑行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 2、步骤:1动作电位通过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终池把大量的 Ca2+释放到细胞质中,Ca2+与细丝中的肌钙蛋白结合,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 Ca2+再回收肌质网膜上有钙泵,当肌浆中 Ca2+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 Ca2+逆浓度差回收到肌浆网中。肌浆中 Ca2+浓度降低,Ca2+与肌钙蛋白别离,粗细丝别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一、静息电位 一概念: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11、。二特点: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三产生的机理 1、“离子学说: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2、产生的机理:K+外移,故又称为 K+平衡电位。二、动作电位 一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根底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过程。二波形:1、膜内电位由-90mV 上升到 0mV 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即膜电位的消失过程 2、膜内电位由 0mV 上升到+30mV 的过程称为反极化,3、膜内电位由+30mV 又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三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性传导;3脉冲式;4内正外负。四产生机理:Na+顺电化学梯度内流,故又称为 Na+的平衡电位。五

12、意义:兴奋的指标。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一传导: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二传递:在两个细胞之间的传播。三形式:局部电流。四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头处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三局部组成。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过程:轴突末稍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释放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 K+Na+通透性提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突触后电位引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2、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41 对1 传递。3、模式:电-化学-电的传递。一、肌肉的物理特性 1

13、、伸展性: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2、弹性:当拉长肌肉的外力取消后,肌肉又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3、粘滞性:肌肉被拉长或撤消力后回弹的难易程度。肌肉是一个粘弹性体。二、肌肉的生理特性 一生理特性:1、兴奋性: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的特性。2、收缩性:肌肉兴奋后能够产生缩短反响的特性。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1、刺激强度 1阈强度又叫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阈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强度的刺激。3阈上刺激;阈下刺激。2、刺激时间 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持续足够的时间。3、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一单收缩 1、概念:肌肉接受单一刺激产生一次收缩

14、。2、单收缩曲线:肌肉收缩分为三个时期,即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二强直收缩 1、概念:给予肌肉一系列彼此间隔很短刺激而发生持续性的缩短状态。2、类型:1不完全强直收缩;2完全强直收缩。一、肌肉收缩的形式 一缩短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的一种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靠近,又称向心收缩。2、特点:肌肉做正功。3、类型:1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2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进行收缩。二拉长

15、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被拉长的收缩形式,又称离心收缩。2、特点:肌肉做负功。三等长收缩 1、概念: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2、特点:作功为零。二、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一前负荷 1、概念:肌肉收缩前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一定的拉长状态。2、前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3、最适初长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的初长度。二后负荷 1、概念:肌肉开始收缩时所拉动的负荷或克服的阻力。2、后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后负荷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但

16、肌肉开始收缩的速度减小。三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收缩能力是指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内因。三、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一肌肉的做功:包括外功和内功。人体运动时既作外功有作内功。但通常所讲的肌肉作功,主要是指肌肉作的外功,即机械功。二肌肉的功率 即:肌肉收缩的爆发力。三肌肉的机械效率 肌肉收缩时消耗的能量被转变为功和热。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 25%30%。一、骨骼肌纤维的分类 1、按照肌纤维的颜色:红肌、白肌。2、按肌肉收缩速度:慢肌ST、快肌FT。3、依据肌原纤维 ATP 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型、型a、b、c三种亚型。4、根据肌肉的收缩速度及代谢特征:慢、氧化型,快、糖酵解型,快、氧化、糖酵解型。二、肌

17、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生理学和代谢特征 一形态学特征 肌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型(慢肌)型(快肌)肌纤维的直径肌纤维数量 肌浆网(内质网)-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点 终板面积 毛细血管网 血液供给神经支配比 细 少 不发达小 后膜无皱折 小较丰富多 少粗 多发达 大 后膜有皱折大不太丰富少 多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较快。2、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3、抗疲劳性:慢肌纤维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三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多而大,有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有氧代谢能力强,快肌中的无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快肌纤

18、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四运动单位募集 1、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原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收缩单位。2、运动单位募集: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三、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发动的肌纤维类型 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开工程的运发动: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开工程的运发动: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发动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训练

19、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作业:1、名词解释:阈强度,强制收缩,前负荷,后负荷。2、试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举例说明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4、论述快肌和慢肌纤维的生理、生化特点及其与运动实践的关系。小结:1、总结肌纤维收缩的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2、举例说明肌肉各种收缩形式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3、根据肌纤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肌纤维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第二章 血液与运动与运动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4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二章 血液教学要

20、求1、掌握血液的机能、血液的理化特性以及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机能;2、熟悉渗透压的概念和意义,血浆正常的PH值及其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3、了解血量相对稳定的意义,影响血液粘滞性的因素以及运动与血量及血细胞的关系。教学重点1、血液的机能;2、血液的理化特性;3、红细胞的作用及生成。教学难点渗透压相对稳定的意义;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的机理及意义。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体液 一概念:组成人体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各种物质的总称。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6070%。二组成: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左右;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二、血量 一概念:存在于循环系统中全部血液的容量。二比例:正常人

21、血量约占体重的 7%8%,每千克体重约有7080ml 血液。每千克体重的血量男子比女子多,幼儿比成年人多,肥胖者少于正常人。三组成:循环血量,储存血量。四血量相对稳定:人体内血量比较恒定,其变动范围不超过 10%,三、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 50%60%。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 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 40%50%,女子约为37%48%四、血液的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1、运输气体;2、运输营养;3、运输代谢产物;4、运输热量。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

22、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一、血液的颜色、比重及粘滞性 一颜色:决定于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血液含氧量的多少。二密度:血液的密度主要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其次决定于血浆蛋白的浓度。三粘滞性 1、产生原因:血液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2、影响因素: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的含量。二、渗透压二、渗透压 一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较低一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较低的溶液向浓度较高的溶液渗透所产生的压力。的溶液向浓度较高的溶液渗透所产生的压力。二影响因素:溶

23、液的浓度。二影响因素:溶液的浓度。三正常值: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三正常值: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770kPa a5776mmHg5776mmHg。四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四血浆渗透压的组成:1 1、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2 2、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五血浆渗透压的作用:五血浆渗透压的作用:1 1、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正常机能活动的重要条件;胞正常机能活动的重要条件;2 2、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水平衡。六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六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24、其大小相当于为等渗溶液,其大小相当于 0.9%NaCI 0.9%NaCI生理生理盐水或盐水或 5%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三、酸碱度 一正常 pH值:7.357.45,平均为 7.40。人体耐受的最大 pH值变化范围为 6.97.8。二PH值相对稳定的原因: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三缓冲对:NaHCO3H2 CO3、Na2HPO4/Na H 2P O4、Na蛋白质/H蛋白质等。四碱储藏:100ml 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一、红细胞 一数量和功能 1、数量:男子:4.05.51012/L,平均 5.01012/L;女子:3.5

25、5.01012/L,平均为 4.21012/L。2、机能:1运输O2和CO2;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二血红蛋白 1、含量:男子:约为 120160g/L,女子约为 110150g/L。2、作用:1运输O2和CO2;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三红细胞的生成 1、红细胞的生成:原始血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2、原料:1蛋白质;2铁。3、成熟因子:1维生素 B12;2叶酸。4、调节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2雄性激素。5、条件:机体缺氧所致。四血型 1、概念:血细胞特异凝集原的类型。2、血型系统:人体具有二十几种彼此独立的血型系统,如 ABO、Rh、P、MNSs

26、 等。3、ABO血型系统 ABO 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血型 红细胞上凝集原血清中凝集素AA抗 B B B 抗 AABA和 B无 O无抗 A和抗 B 4、鉴定:依据 A凝集原+抗 A凝集素凝集反响;B 凝集原+抗B 凝集素凝集反响。血型的鉴定受检者血型 鉴 定 血 清 抗 A标准血清抗 B 标准血清 A BABO注:+表示有凝集;-表示无凝集。二、白细胞 一数量:正常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 平均为7.010 9/L。二分类 1、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2、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正常人白细胞分类记数和主要功能名 称 均 值 百分

27、比(%)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 4.5109/L 5070 吞噬细菌与坏死胞嗜酸性粒细胞 0.1109/L 14 抑制组胺释放 嗜酸性粒细胞 0.025109/L 01 释放组胺与肝素 淋巴细胞 1.8109/L 2040 参与特异性免疫 单核细胞 0.45109/L 17 吞噬细菌与衰老的红细胞 总数 7.0109/L三白细胞的机能 白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和免疫作用。1、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依靠吞噬活动消除异物,参与炎症反响;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被侵入体内的异物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局部细胞反响。一数量:正常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值为一数量:正常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

28、00100300300109/L109/L。二血小板的机能二血小板的机能 1 1、促进止血;、促进止血;2 2、加速凝血。、加速凝血。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段,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段,凝血酶原转变成凝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具体过程是: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具体过程是:Ca2+Ca2+凝血因子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子血小板因子 凝血酶原激活酶凝血酶原激活酶 凝血酶原激活酶、凝血酶原激活酶、Ca2+Ca2+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 凝血酶、凝血酶、Ca2+Ca2+

29、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一、运动与血量 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运动过程中,储存血液被迅速释放出来参加循环血中,从而增加循环血量。运动时一般人大约可增加 10%;而运发动可增加 2030%以上。1、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血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均明显增加,而且血液出现浓缩性变化。该变化可能与储存血液释放有关。2、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变化不大,血容量变化情况由血浆水分转移而定。假设血浆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到组织液或排出体外,血浆容量将减少,血液浓缩;反之,血浆容量增加,血液稀释。二、运动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长期运动训练,对运发动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影响不大,甚至有所下降

30、。但是,运发动红细胞总数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尤其是耐力性工程运发动,其增加幅度更加明显增加15%。三、运动与白细胞 肌动白细胞增多,分为三个时相,即淋巴细胞时相、中性粒细胞时相和中毒时相。1、淋巴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淋巴细胞增加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有所下降。2、中性粒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淋巴细胞减少。3、中毒时相分为两个阶段,再生阶段和变质阶段。再生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大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变质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开始减少。作业:1、名词解释:内环境,渗透压,碱储藏。2、试述血液的机能。3、试述机体维持酸碱度相对稳定的机理和途径。4、

31、论述运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小结:1、总结血液的作用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血液血红蛋白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3、概括运动对血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6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三章 循环教学要求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以及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熟悉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3、了解心电图各波形及其间期的生理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教学重点1、心肌的生理特性;2、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3、影

32、响动脉血压的因素;4、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教学难点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自动节律性一、自动节律性 一概念: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一概念: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二起搏点:窦房结。二起搏点:窦房结。三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引起心脏的节律性变化。三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引起心脏的节律性变化。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 60 60100 100 次次/分之间,假设超过分之间,假设超过 100 100 次次/分称为分称为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慢于慢于 60 60 次次/分,

33、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二、传导性二、传导性一概念: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一概念: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二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纤维。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二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纤维。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三途径:窦房结三途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心室肌。四特点:传导速度快。原因是机能合胞体及特殊传导系统。四特点:传导速度快。原因是机能合胞体及特殊传导系统。五意义: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型收缩。五意义:心房肌或心

34、室肌产生同步型收缩。三、兴奋性 一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二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三意义:不发生强直收缩。四、收缩性 一机理: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二特点:1、不发生强直收缩;2、“全或无式的收缩;3、对细胞外的 Ca2+有明显的依赖性。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二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在 60100次/分之间。三心率的意义:1、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指标;2、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四最大心率:=220-年龄。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 一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二

35、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1、等容舒张期;2、快速充盈期;3、减慢充盈期。三、心电图体表心电图 一概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并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传导到到体表,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身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图。二意义: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三心电图中各波形及其间期的生理意义:1、P 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所产生的电变化。2、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3、T 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4、P-RP-Q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36、。5、Q-T 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6、S-T 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电极之间无电位差。四、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外表积计算的心输出量。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2、心

37、率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主动脉和大动脉:称为弹性贮器血管。二小动脉、微动脉:称为阻力血管。三毛细血管:称交换血管。四静脉血管:称为容量血管。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收缩射血;3、外周阻力;4、大动脉弹性。三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 13.316.0kPa100120mmHg。2、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为 8.010.6kPa6080mmHg。3、脉搏压或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 4.05.3kP

38、a3040mmHg。4、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安静时,如果血压持续高于 21.3/12.6kPa160/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在 18.6/12.0 与 21.3/12.6kPa 之间140/9016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血压持续在 12.0/6.6kPa90/50mmHg以下者,那么是低血压。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SV:主要影响收缩压。2、心率HR:主要影响舒张压。3、外周阻力R:主要影响舒张压。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主要影响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三、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1、心肌收缩力量;2、呼

39、吸运动;3、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E,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2舒血管神经 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是心血管的根本中枢,包括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局部、间脑和大脑存在高级中枢。四心血管反射

40、1、减压反射:1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外膜下。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2机理: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延髓后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心脏的活动减弱,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3意义: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4特点: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响调节,2、化学感受性反射:当血液缺氧,CO2或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3、本体感受性反射: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二、体液

41、调节 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对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肤、肾脏、肠胃等内脏的血管收缩,而使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血管及冠状血管舒张。二肾素血管紧张素:肾脏的肾旁器细胞可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称为肾素。肾素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一、一次性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心输出量的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二各器官血流量的变化:各器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三动脉血压的变化 1、动力性运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或降低,脉压增大。2、静力性运动: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显著。二、运动训练对

42、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窦性心动徐缓 1、概念:由训练而引起的安静心率减慢现象。2、原因: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对减弱的结果。3、特点: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二运动性低血压 长期耐力训练可出现安静时血压减低的现象。一般收缩压可降到 11.314.0kPa85105mmHg,舒张压可降到 5.38.0kPa4060mmHg,脉压不变或加大。三运动性心脏增大 1、特点: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2、原因:对抗超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物学适应,即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3、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适应,1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以心肌增厚为主;2耐力性运动以心室容积增大为主。四心血管机能改善

43、心血管机能发动快、恢复快、机能反响小。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发动心力贮备大。三、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心率 1、根底心率:清晨根底状态下的心率。2、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3、意义:1评定心脏功能、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2控制运动强度。二血压 1、晨起卧床血压:运动疲劳恢复程度;2、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心血管系统机能;3、运动训练时: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作业: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藏,自动节律性,血压。2、试述心肌的生理特性。3、论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5、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试述心率、血压在运

44、动实践中的应用。小结:1、比较分析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异同点。2、在总结评价心脏功能指标的根底上,介绍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方法。3、举例分析心率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4、总结分析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4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四章 呼吸生理教学要求1、掌握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气体交换的动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以及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2、熟悉呼吸运动的概念、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氧利用率和氧脉搏的概念及意义,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反射以及运动训练对呼吸运动的影响;3、了解呼吸

45、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特点及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运动过程中呼吸运动的变化特征及其调节。教学重点1、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2、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教学难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二、呼吸的过程:1、外呼吸,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1、概念:胸腔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的活动。2、动力:1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2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3、呼吸肌:1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2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4、类型:1平静呼吸:特点吸气是主

46、动的,呼气是被动的。2用力呼吸: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压力。2、变化: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2、正常值:小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3、原因: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维持正常呼吸;2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潮气量;2、补吸气量;3、补呼气量;4、余气量;5、功能余气量;6、肺活量;7、时间肺活量 二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其数值等于潮气量与呼

47、吸频率的乘积。2、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肺通气的最大能力。3、肺通气贮量百分比:肺通气贮量%VEmaxVEr/VEmax100%;4、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5、氧通气当量:每分通气量与每分摄氧量的比值VE/VO2。约为 246L/0.25L。一、气体交换 一气体的动力:气体分压差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气体扩散速率;2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肺通气血流比值V/Q。2、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组织换气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组织血流量。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少量的气体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大量的

48、气体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一氧的运输 1、根本概念:1氧容量:每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2氧含量:每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3血氧饱和度: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4氧利用率 每100ml 动脉雪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 O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5氧脉搏 组织从搏出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2、氧离曲线 1概念:血氧饱和度随 PO2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2意义:反映了血氧饱和度随PO2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3特征:4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氧分压、PCO2、pH和温度的影响。3、氧气的运输过程 少量的氧气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1.5%;大量的氧气以化学结合的方式

49、进行运输98.5%。Hb+O2HbO2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少量的 CO2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6%;大量的 CO2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4%。1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 7%。2形成碳酸氢盐占 87%。一、呼吸中枢 呼吸根本中枢位于延髓。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机械感受器反射 1、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呼吸的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其意义是阻止吸气过深过长,促使吸气转为呼气。2、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意义是随着呼吸肌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

50、起重要作用。二化学感受器反射 化学感受器通常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对 H+浓度的变化敏感,对 PO2 的变不敏感。1、CO2对呼吸的影响: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CO2是维持正常呼吸不可缺少的体液因子。2、缺 O2 对呼吸的影响:O2 供给缺乏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活动。轻度缺氧时反射效应优势,引起呼吸加强。3、H+对呼吸的影响: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但它的总效应比CO2弱。一、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一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每分

51、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那么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2、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假设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幅度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3、定量负荷运动时,通气量的增加规律类似于饱和曲线的形式,即先快速增加,再缓慢增加,最后到达一个平稳水平。二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大是赛前状态生理机能变化之一。运动开始后通气量快速增加的因素为:大脑皮质发出两路指令,一路指令使肌肉收缩,另一路到达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增强。肌肉活动时,引起本体感受器兴奋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增强。2、体液调节 主要是指 PCO2、PO2

52、 及 pH 的作用。在中、轻度运动时,由于它们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起作用较小;但在大强度运动时,作用明显增加。三训练对呼吸的影响 1、肺通气效率提高;2、最大通气量增加;3、氧通气当量下降,氧的摄取效率高。二、运动中的氧供给与氧消耗 一需氧量 1、概念: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 L/min 为单位。2、正常值:成人安静时的每分需氧量约为 0.25L/min。3、总需氧量:完成某项运动总共所需要的氧量。二摄氧量耗氧量,VO 1、概念:单位时间内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通常以 L/min 为单位。2、正常值:约为 0.25L/min,其数值与需氧量一致。3、最大摄氧量:进行较长

53、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1单位:绝对值:L/min升/分;相对值:ml/kg.min毫升/千克分。2决定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根底 A、心脏泵血功能:是影响 VO2max 的中心限制因素。B、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 VO2max 的外周限制因素。3正常值:一般人 23L/min;运发动 46L/min。4意义:A、评价有氧耐力;B、评价有氧训练效果;C、运动选材。三无氧阈 1、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到达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这个急剧上升的起点。乳酸阈对应的血乳酸平均浓度约为4mmol/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

54、mmol/L之间。对应的运动强度大约在 55%85%VO2max。2、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上升的转折点。3、意义:1评定运发动的耐力水平;2制定训练强度;3制定运动处方;4评价有氧训练效果。作业:1、名词解释:呼吸,胸内压,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2、试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3、论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4、试述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小结:1、总结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分析影响血液运输的因素。3、总结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4、针对不同运开工程,分析总结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55、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2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教学要求1、熟悉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2、了解消化液的一般作用和各个器官的消化,以及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教学重点1、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2、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教学难点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一、概念: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二、消化的形式:一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活动,将食物磨碎,和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二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三、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一消化管平

56、滑肌的兴奋性较骨骼肌为低;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那么;三经常处于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紧张性;四有较大的伸展性;五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四、消化液的一般作用 一稀释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二改变消化腔内的 pH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的需要;三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四保护消化管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五、各器官消化简述 一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主要作用有:1湿润与溶解食物;2保护口腔作用,可消除口腔中的剩余物质;3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4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机械消化:1咀嚼;2吞

57、咽。3、化学消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二胃内的消化 1、胃液及其作用 1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 2胃液的主要作用:盐酸具有杀菌作用;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粘液有保护胃粘摸的作用;有助于小肠消化液的分泌及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2、机械消化:1胃的运动:蠕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3、胃的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4、化学消化:蛋白质被分解成蛋白石和蛋白胨。三小肠内消化 1、小肠内的液体:1胰液 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作用有:胰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再被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胰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2胆

58、汁 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其主要作用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吸收;能促进维生素 A、D、E、K的吸收。3小肠液 小肠液主要由小肠内肠腺分泌。小肠腺分泌的酶只有肠致活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2、小肠的机械消化: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四大肠内的消化 人类大肠没有复杂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同时为消化后的剩余物质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大肠内粘膜分泌大肠液,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和润湿作用。特有的机械消化是集团运动。一、吸收概念: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二、吸收的部位 一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

59、吸收及方式 一无机盐的吸收:二无机盐的吸收:1、Na+的重吸收可达 95%99%;2、食物中的Fe3复原为 Fe2+后,才能被吸收;3、食物中的Ca2+仅有一小局部被吸收。二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 1、糖类的吸收形式是单糖葡萄糖;2、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氨基酸;3、脂肪的吸收形式是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一、轻缓的肌肉运动如散步等,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适度加深的呼吸运动及膈肌腹肌活动对消化器官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二、剧烈的肌肉活动,可使骨骼肌血管扩展,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导致消化力减弱。作业:1、名词解释:消化,吸收。2、论述食物在

60、消化道内的消化形式。3、论述运动与消化之间的关系。小结:1、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2、总结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过程及形式。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4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六章 物质和能量代谢及体温教学要求1、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形式和运动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2、熟悉基础代谢的概念及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概念、体温的生理波动以及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3、了解体温的调节。教学重点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形式及特点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的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二、根底代谢: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室

61、温在 20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三、根底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根底代谢。常以 kJ/m2h 来表示。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耗氧量增加,消耗能量增加,因而能量代谢率增高。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状态下,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高。其原因是骨骼肌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代谢活动增加有关。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引起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进食蛋白质额外增加的产热量可达 30%左右,糖类和脂肪的可增加产热量约为 10。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 19。四环境温度:在 2030的环境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代谢率开始有所增加,在 10以下,代谢率便明显增加。当环

62、境温度到达 3040时,代谢率又会逐渐增加。五、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给与消耗 一运动时的供能物质 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ATP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二)人体运动的供能形式 1、磷酸原系统,又称 ATPCP系统。CP+ADPATP+C 2、糖酵解供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糖原ADPPi乳酸ATP 3、氧化供能系统,又称为有氧供能系统。糖类或脂肪+O2CO 2+H2 O+ATP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1、不同运开工程的能量供给: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1速度性工程:磷酸原系统为主;2长时间耐力性工程:以氧化能系统为主;3速度耐力性工程: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2、运动

63、中能源物质的发动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 510min 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继续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当运动达 30min 左右时,脂肪的输出功率达最大。在运动持续 30min 以上的耐力工程中。蛋白质方参与供能。一、人的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1、概念: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2、正常值: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 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低 0.3,腋窝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约 0.4。二体温的生理波动 1、昼夜的波动日节律性:清晨2.006.00 体温最低,午后 13.0018.00 最高,不超1。其原因是生物钟的调节。2、性别:3年龄:儿童由于根底

64、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略高于成人,老年人那么略低于成人。4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产热部位:安静时大脑及内脏产热占机体总产热量的 80左右,骨骼肌占 20 左右。进行运动时,总产热量增加,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1由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局部热量。3随尿液、粪便排泄散发一局部热量。4加温冷空气、冷饮、冷食。2、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三、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四、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

65、体温适度升高的作用:1、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肌肉收缩速度;3、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4、促进红细胞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作业:1、名词解释:根底代谢,体温。2、论述不同运开工程能量代谢的特点。3、论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小结:1、总结不同运开工程能量代谢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总结运动过程中体温的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3、在总结不同能量代谢系统特点的根底上分析开展不同代谢系统的方法。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授课学时2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第七章 排泄教学要求1、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及尿液的生成过程,2、熟悉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

66、素。教学要求3、了解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和检测运动性蛋白尿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教学重点尿液的生成过程教学难点尿液的生成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一、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二、排泄的途径:1、肾脏,2、呼吸器官,3、皮肤,4、消化道。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局部。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包括近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三局部。集合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和远球小管密切相关。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血流量大;二两次小动脉;三两套毛细血管网。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一概念: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的过程。滤液也称原尿。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三肾血浆流量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方式:1、主动重吸收 指滤液中的溶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钠、钾、钙等。2、被动重吸收 滤液中的溶质顺电化学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