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

上传人:小明 文档编号:19556183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陕西省宝鸡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岳麓版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井田制2山东省常被人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3.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2、.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5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6秦始皇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三公九卿制7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

3、书省8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请回答:剧本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A秦朝、汉朝 B汉朝、宋朝 C秦朝、唐朝 D元朝、唐朝9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

4、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10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1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

5、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文明人”是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12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1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反割台斗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D.义和团运动14.太平天国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15“三国干涉还辽”中“三国”指的是 A美国 英国 日本 B英国 德国 日本 C法国 俄国 英

6、国 D俄国 德国 法国16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A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九运动1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总统 、参议院 、总理 、国民全体18.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 C、辛亥革命 D、中共二大19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辛亥革命20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举措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1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最主要

7、的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 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C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D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22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事件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北伐的成功 D.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2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直接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4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的建立主要依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政协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

8、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6“文革”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C要防止个人崇拜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27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82年 C1997年 D1999年28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29“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世界和平30中国能收回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政府的合法性 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 C世界潮流

9、的驱动性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5分、第34题7分。共40分)31观察下图:请回答:秦朝在中央设置了哪三个最高官职? 各自的职责是什么?(6分) (2)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2分)32(10分)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材料三: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现在什么事件中?该事件有何意义?(3分)(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在什么事

10、件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该运动的导火线、性质。(3分)(3)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口号提出的背景及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布如下:所有中国前次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接续有效。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孙中山在总结比较中俄

11、两国革命时说:“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当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4分)(2)为了实现材料一中的目的,孙中山等人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纲领具有那些局限性?(4分)(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孙中三所说的“至为完美”的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孙中山

12、对于中国革命失败而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4)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34(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1)材料中的“这一天”具体是指哪一天(年、月、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的最终事件是什么?(3分)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爱国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请判断邱逢甲的春愁写于哪一年?“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举出当时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两位(除邱逢甲)。(4分)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高一历史二非选择题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