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招考聘用43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收藏

编号:1954942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85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7
25
积分
关 键 词:
2023 年中 科学院 成都 山地 优秀青年 博士 人才 招考 聘用 43 笔试 题库 答案 详解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招考聘用43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一卷 一.客观题库(共350题) 1.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浸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哲学上看,上述要求( )。 A.强调了外因的决定性作用 B.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符合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观点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选项表述错误。且“改‘输血’为‘造血’”强调的是内因的作用。 B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题干并未体现。 C项正确,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具有多种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体现了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坚持了重点论;“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则体现了做事情要统筹兼顾,坚持了两点论。 D项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但并不意味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实现质变。 故正确答案为C。 2.年轻人小王是一位新人,刚到某处级单位上班。处长鼓励他说:“我们单位所有的年轻人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副处长则告诫他:“我们单位有的年轻人事业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科长对小王表示欢迎,并介绍说:“我们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同一科的老乡小李则告诉小王:“我们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相处,小王发现上述四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 据此,可以推断小王单位里: A.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 B.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 C.科长并不勤奋敬业但很诚实 D.科长很勤奋敬业又很诚实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处长所说的“所有的年轻人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副处长的话“有的年轻人事业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四人中只有一句是假话”,可以推出剩余信息科长和小李的话为真,可知,该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 A项:由“该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可得“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可以推出; B项:处级单位包含科级,由“该科所有年轻人勤奋敬业”无法得到该处级单位所有年轻人都勤奋敬业,排除; C项:由“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可知该项“并不勤奋敬业但很诚实”错误,排除; D项:由“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可知该项“很诚实”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事业单位的主办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经费均来源于国家财政供给,具有公有性。(   ) 0.正确 1.错误 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所以,“事业单位的主办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表述正确。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具有公有性”的表述正确。然而,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其经费来源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所以,题干中“事业单位经费均来源于国家财政供给”的表述错误。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4.小朱在对X文件进行删除操作时,误操作删除了其他文件,此时可( )后,重新进行删除操作。 A.利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B.手动刷新 C.取消删除操作 D.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在启动时进入安全模式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如果误删了文件,可以使用取消删除操作恢复删除的文件。 故正确答案为C。 5.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媒体融合”这一话题,第二句通过对策词“要”给出了实现真正媒体融合的途径。文段为“分—总”结构。总论部分即主旨句,主要强调了实现媒体融合要重视用户的思维,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与用户建立联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首先梳理文段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找文段论述重点。文段首先指出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接着强调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D项概括恰当。 A项,“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B、C两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B、C。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当下”交代背景,引出“媒体融合”的话题,接下来通过强调词“真正”引出作者的观点,并通过“要”引导对策,即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导向,形成相互分享信息的关系,形成媒体融合的关键点。对文段的重点进行同义替换,对应D项。 A项对应首句背景的表述,非文段的重点,排除;B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没有提到“用户”,偏离文段的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媒体融合节目要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导向》 6.有一个特制的钟,一昼夜的时间为20小时,每小时100分钟,钟面上刻有从1到10十个计时数字,均匀分布,每两个数字之间有10个刻度。正午12点时,这个钟显示为10点整,那么当这个钟显示下午3点50分时,这个钟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约为多少度? A.70 B.65 C.60 D.55 E.50 F.45 G.40 H.3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 第二步,当这个特制的钟为3点50分时(一圈共100分钟,50分即一半),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当这个特制的钟3点50分时,时针从3开始,正好走了1小时(100分钟)的一半,即时针与分针夹角正好为1.5个大格,一周10个大格,因此每个大格为36°,所以夹角为36°×1.5=54°。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由于正常的钟从正午12点至下午3点半,共走了3.5小时,则特制的钟在这段时间里应该走了小时。由于特制的钟表盘上共有10个大刻度,时针每小时会走度,因此时针共走了度;分针每小时会走一圈,即360度,小时走了2圈又圈,距10点整还差度,因此这个钟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度。 故正确答案为H。 7.未来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建立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要体现公共性、政策性的客观要求。由于节能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属于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因此,公共预算设立节能项目与公共预算的改革方向是吻合的。在我国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加之必要的预算结构调整,我国的财政经常性预算已具备支持节能支出的财力基础。为此,政府需要通过调整预算支出结构,保证财政用于节能预算的资金投入。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建立公共财政,推进实施政府财政预算改革 B.加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推进节能项目建设 C.建立政府公共财政,设立节能项目公共预算 D.推进政府财政改革,确保节能项目资金投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从建立公共财政这一未来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大方向入手,具体到具有公共性的节能预算,以“因此”为标志强调公共预算应设立节能项目。后半部分以我国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大背景,论述了设立节能项目预算的可行性。故总而言之,文段的重点在于设立节能项目的公共预算。A项未包含“节能”这一明显主题词,排除;B、D两项中的建设节能项目、确保节能项目资金投入表述有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政策思路》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指出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共财政,然后在第二句和第三句表述节能项目与公共预算吻合,且具备财力基础,最后在尾句通过“需要”提出对策,即政府要通过调整预算支出,保证节能预算的资金投入。文段是“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文段的核心话题是“公共预算”“节能项目”。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本文结构并不明显,需要考生逐句理清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建立公共财政符合未来政府发展的方向。接着指出设立节能项目预算与公共预算的改革方向是吻合的。接着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指出设立节能预算的可行性。故文段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与“设立节能项目”两方面论述,标题必须兼顾“建立公共财政”和“节能”这两方面,与此相符合的只有C。 A、B两项没有提及“设立节能项目”。D项不涉及“建立公共财政”与“设立节能项目”。 故本题选C。 8.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称南村群童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考查唐朝著名诗人杜甫。题干中诗句的意思是南村一群孩童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竟然能够忍心当着我的面做盗贼,抱着我的茅草跑进了竹林。我没有力气呼唤他们。 A项正确,既体现了孩童的顽皮,也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哀。 B项错误,“诗圣”是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对杜甫的评价,并不是杜甫自己的看法。表现的也不是对年少无知的不满,而是对孩童抢走茅草的无奈。 C项错误,题目体现了孩童的顽皮和诗人的无奈,并没有体现人们生活的贫困。 D项错误,诗人只是感到无奈和悲哀,并没有强烈愤恨。 故正确答案为A。 9.不仅是知觉,任何其他一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从认知到情绪情感以至个性都离不开记忆的参与。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记忆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突出的地位 B.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 C.记忆使心理发展得以实现 D.记忆使知识积累和个性的形成能够实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提出核心词“记忆”,并强调记忆对人的“认知到情绪情感以至个性”都非常重要。第二句话引出文段的主旨句,“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即“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第二句话为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C项和D项:“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知识积累和个性的形成能够实现”“心理发展得以实现”,均为文段的部分表述,片面。 10.娃娃鱼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它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猎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两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娃娃鱼喜食鱼、蟹、虾、蛇等动物。 这段文字介绍了娃娃鱼的: A.性情特点 B.生活特性 C.捕食习惯 D.消化功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讲到娃娃鱼的捕食习惯,而后讲到它在进食时的一些特点,诸如牙齿不能咀嚼、全在胃中消化等,进一步论述到它对食物的多少并无严格要求甚至以卵充饥,最后一句论述它喜欢捕食什么样的动物。文段为“分—分”结构,整个文段都是围绕“捕食”来阐述,即“捕食”为主体词。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强调“捕食”与文段主体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性情特点”与文段无关。B项:“生活特性”表述不明确,文段仅仅强调其在捕食方面的习性。D项:“消化功能”是文段部分的内容,片面。 11.35,5,(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本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各项之间呈倍数关系,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判断该数列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求项是5×= 。 因此,选择A选项。 12.①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救援 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 ③大多是老年游客 ④全部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⑤44人被困青云山 A.③①④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③④⑤中选择。 比较可知:应该先有“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才会出现“44人被困青云山”,其中“大多是老年游客”,之后“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救援”,最后“全部安全转移妥善安置”,所以首句应该是②,排除A、B、D三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3.有人用“归期不定、前路不明、何去何从”来________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比物质________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精神上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概括  贫乏  抚慰 B.描述  缺乏  安慰 C.总结  匮乏  慰藉 D.形容  稀缺  安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通过“归期不定、前路不明、何去何从”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包含这两者关系的词语。A项“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而“留守儿童”是具体的,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描述”指描写叙述,对象多半是事件、活动,而“留守儿童”不是“事件”“活动”,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总结”指把各种情况分析研究,做出结论,符合语境,保留。D项“形容”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符合语境,保留。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精神上的________”可知,空格处的词语需和“精神”搭配。C项“慰藉”指使心情安适,符合语境。D项“安抚”指安顿抚慰,而“精神”无法被“安抚”,排除D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匮乏”指(物资)缺乏,“物质匮乏”符合搭配习惯。 因此,选择C选项。 14.“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用管理学解释是: A.人多了办不成事 B.职责不清 C.无人领导 D.没有监督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从管理学角度看,“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三个和尚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其实,只要稍加组织,制定岗位职责,订立轮流取水的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三个和尚也可有水喝。职责不清是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最主要原因,人们互相扯皮,敷衍了事,最终无法达到“吃水”的目标。B项正确,因此当选。AC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15.贡酒∶酒精 A.牡丹∶鲜花 B.水分子∶水 C.火车∶司机 D.文章∶文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贡酒”是一种白酒,“酒精”是“贡酒”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有的“牡丹”是“鲜花”,有的“鲜花”是“牡丹”,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排除; B项:“水”由“水分子”构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C项:“司机”驾驶“火车”,二者属于职业与工具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文字”是“文章”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司机是指驾驶和控制车辆的人,包括路面车辆和铁路车辆在内。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16.银元∶白银∶货币 A.竹筏∶竹子∶木舟 B.瓦片∶泥土∶屋顶 C.琵琶∶木材∶弦乐 D.齿轮∶金属∶机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白银”用来做“银元”,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银元”是“货币”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竹子”用来做“竹筏”,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竹筏”和“木舟”都是水上交通工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项:“泥土”用来做“瓦片”,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瓦片”是“屋顶”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木材”可以用来做“琵琶”,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琵琶”是“弦乐”器的一种,只能说“琵琶”可以用来演奏“弦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金属”可以用来做“齿轮”,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齿轮”是“机械”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7.对很多作家来说,最_________的文字,几乎都是源自早年的乡土经验。因为一进入旧时的场景,就温暖,就自在,就身心通泰,_________,有如神助。相反,那些凭空想象的创作,虽然_________,用尽心力,还是拘涩凝滞,不能自由伸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成功 洋洋洒洒 精雕细琢 B.珍贵 妙语连珠 费尽心机 C.原创 文思泉涌 处心积虑 D.得意 下笔成章 绞尽脑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其要与横线前“最”的搭配,可排除C项“原创”。 第二空,空白处填入的成语应与“身心通泰”“有如神助”构成并列,且这些并列成语均是用来形容作家的写作状态。A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不符合语境,故排除。 第三空,空白处填入的成语应与“用尽心力”构成并列。B项“费尽心机”指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多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自叙传的别样写法》 【成语积累】 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 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文思泉涌:写文章的思路,形容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多含贬义。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绞尽脑汁:费尽脑筋。 18.兄弟俩从家出发去10千米外的体育馆,哥哥因临时有事,让弟弟骑车先走,弟弟走了小时后,哥哥骑车出发,并以每小时比弟弟快1千米的速度追赶,结果2人同时到达,则弟弟的速度为: A.10千米/小时 B.11千米/小时 C.9千米/小时 D.8千米/小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弟弟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则哥哥的速度为(v+1)千米/小时,哥哥到达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列式:v×(t+)=10、(v+1)×t=10,解得v=9(千米/小时)。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设弟弟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哥哥到达的时间为t。根据追及公式可列式:1×t=v,即v=9t,因为选项的速度都是整数,路程也是整数,时间也应为整数,所以v是9的整数倍,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19.下列称谓表示年龄最大的是( )。 A.束发 B.知命 C.古稀 D.耄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古代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岁左右。 B项错误,《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知命”代指五十岁。 C项错误,“古稀”是七十岁,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D项正确,“耄”指八九十岁年纪,“耋”指七八十岁年纪,“耄耋”代指老年、高龄。 故正确答案为D。 20.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在不良情绪下,会产生过多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和组织,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而维生素C与氧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清除自由基,可有效避免肌肤老化。那么,维生素C又是如何美白皮肤的呢?原来,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肌肤中黑色素的含量,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是美白的关键之一,而维生素C能抑制此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生成,且可将已形成的黑色素还原成无色的黑色素前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维生素C能够避免肌肤老化 B.酪氨酸酶合成可以美白肌肤 C.维生素C能阻断黑色素生成 D.不良情绪容易使人出现皱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由“维生素C与氧自由基发生反应……可有效避免肌肤老化”可知,A项正确。由“维生素C能抑制此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生成”可知,C项正确。由“人类在不良情绪下,会产生过多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和组织,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可知,D项正确。由“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是美白的关键之一”可知,酪氨酸酶合成对肌肤美白具有负面作用,B项与文意相反。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而维生素C与氧自由基……避免肌肤老化”,符合原文。B项对应“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是美白的关键之一”,文段中说的是“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而不是“酪氨酸酶的合成”,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C项对应“维生素C抑制此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生成”,符合原文。D项对应“人类在不良情绪下……出现皱纹”,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内容“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是美白的关键之一”,B项“酪氨酸酶合成可以美白肌肤”与文意相悖,当选。 根据“维生素C与氧自由基发生反应……可有效避免肌肤老化”可知,A项与文意相符,排除;根据“维生素C能抑制此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生成”可知,C项与文意相符,排除;根据“人类在不良情绪下……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可知,D项与文意相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补充VC对健康有益吗?》 21.1,5,19,65,( ) A.186 B.211 C.242 D.25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多级做差递推无规律。观察数列发现:,,,。则这个数列第n项为。所求为原数列第5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B。 22.从科学角度看,克隆和传统繁殖方法的差异主要是生殖方式不同,而生殖方式的差异不会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出现大的差异,这是物种遗传保守性所决定的。从基因表达产物(主要为蛋白质)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及脂类)来看,无论是肉、奶制品经过人的肠胃道都要被消化,最终变成氨基酸和小肽、葡萄糖、脂肪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然后才能被肠道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化合物和食物来源之间,已没有太大的关联。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最可能想表达的观点是: A.克隆不会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B.小分子化合物比克隆食物更具安全性 C.过度担忧克隆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必要的 D.克隆食物与普通食物的基因表达产物存在本质不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指出“克隆和传统繁殖方法的差异主要是生殖方式不同”,而“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并不会有大的变化。后文进一步介绍“基因表达产物”经过人体消化会变成“小分子化合物”,而“小分子化合物和食物来源之间,已没有太大的关联”。总结全文可以得知,克隆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后与传统繁殖的食物没有太大区别,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根据文段主旨得出的推论,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未提到“克隆食物对人体的影响”,偏离重点。B项:文段没有进行比较,无中生有。D项:“存在本质不同”与原文相悖,文段说的是“生殖方式的差异不会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出现大的差异”。 23.《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规划(2013—2020年)》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  )、再生型四种类型。 A.成熟型、衰退型 B.试点型、整合型 C.成熟型、整合型 D.资源型、能源型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故正确答案为A。 24.2017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   )专题协商会。 A.“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B.“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C.“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 D.“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7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热议,多位政协委员围绕该主题建言献策。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2013年7月16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围绕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进行协商议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2016年7月19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专题协商会。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2016年5月31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协商会。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5.汞俗称水银,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常温下即可蒸发。( ) 0.正确 1.错误 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汞是化学元素,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它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 故表述正确。 26.某书店书籍,当每本定价为75元时,可卖出500本;当每本定价每上调1元,该书籍就会少卖出20本,为了让销售额最大,该书籍应定价为(    )元。 A.35 B.45 C.50 D.7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最值优化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定价上调x元,则销量为(500-20x)本,总销售额=单价×数量=(75+x)×(500-20x),化简得:总销售额=﹣20(x²+50x-1875)=﹣20(x+25)²+50000 第三步,当x=﹣25时,总利润最大,此时定价为75-25=5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27.如果中国人没有金融市场或者社会保障去____家庭、家族这个“养子防老”体系,就很难把法摆在礼之上。现代法理的执行需要金融市场作为基础。____,只要“养子防老”是大多数人解决生老病死挑战的方式,“礼大于法”还会是主流道德。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维护 当然 B.替代 否则 C.摧毁 那么 D.巩固 所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很难把法摆在礼之上”可知“金融市场或者社会保障”是需要削弱或者阻碍“家庭、家族这个‘养子防老’体系”的。分析选项:A维护、D巩固,都是有加强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A、D选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前文说到“现代法理的执行需要金融市场作为基础”,后文说“只要‘养子防老’是…..还会是主流道德”,前文这么做强调法要在礼之上,后文则是不这么做礼会在法之上,两者之间是转折的关系。B否则:如果不这样;C那么:引导结论;对比B、C选项,应选B. 因此,选择B选项。 无 28.0,4,15,47,(    ) A.64 B.94 C.58 D.142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略快,且相邻两项有近似倍数关系,考虑倍数递推。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4=0×3+4,15=4×3+3,47=15×3+2,规律为:第二项=第一项×3+n,n分别为4,3,2,(1),故所求项为47×3+1=142。 因此,选择D选项。 29.甲和乙同时出发,在长360米的环形道路上沿同一方向各自匀速散步。甲出发2圈后第一次追上乙,又走了4圈半第二次追上乙。则甲出发后走了多少米第一次到达乙的出发点? A.160 B.200 C.240 D.28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结合题干条件,只给出了距离,未给出速度和时间的具体值,考虑赋值。由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这个过程,是同点同时出发的环形追及问题,米,结合题干条件“甲出发2圈后第一次追上乙,又走了4圈半第二次追上乙”,所以乙的路程为360×4.5-360=360×3.5米,又因时间相同,可得速度之比=路程之比,即,赋值甲的速度为9米/分钟,乙的速度为7米/分钟,再分析出发到第一次追上过程,追及时间为:分钟,甲比乙多走的距离即为甲出发点到乙出发点的距离:米。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当中相遇追及问题。 第二步, 设甲和乙的速度分别为、,甲乙出发时相距为。带入追及问题公式,第一次甲追上乙;第二次甲追上乙。两次追及过程中均匀速,甲分别散步2圈和4圈半,=4:9,则=4:9,所以=160。 第三步,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当中相遇追及问题。 第二步,本次行程中两人同时出发至追上,则两人散步的时间相同。第二次追及中甲走4圈半,则乙走3圈半。两人路程之比为9:7,则速度之比也为9:7。第一次追及中甲乙的速度之比、路程之比均为9:7,则甲走2圈720米,则乙走560米,两人相差160。 第三步,因此,选择A选项。 30.2008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有关“山寨现象”的内容,五成网友看好“山寨产品”。“山寨风”在民间流行已久,并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它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终于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它一开始瞄准的只是低端消费群体,但慢慢地突破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局限,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 B.关于山寨流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C.“山寨风”把貌似高端的产品送到了普通百姓手中 D.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一下“山寨风”的亲民路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山寨现象”的话题,接着讲述它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最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它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文段重点为后两句,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山寨现象。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山寨”“流行文化”与文段重点相对应。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选项设置不太科学。文段中第一句是引子,由山寨风刮进新闻联播引出对山寨现象的探讨,第二句从文化意义上对山寨进行了解读,第三句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了“山寨风”的亲民路径。三句话意思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很难判断文段论述的重点。而由“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可以判断,B项相对贴切。 31.某人在逛超市过程中发现超市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一商品打6折后可以省下20元,则该商品原价为(    )。 A.28 B.48 C.50 D.5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 第二步,原价打6折相当于省下4折,故原价为20÷0.4=5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32.“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原则 D.结果责任原则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 第二步,所谓过错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权行为的构成中,法律推定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具有过错。这种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仍属于过错责任原则,即构成要件中要求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可以通过自己没有过错来获得免责的效果。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无过错责任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原则的实施不是基于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活动的危险性与所管理的人、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造成损害的后果,以及法律规定的特别增加责任。A项排除。 B项:公平责任适用的前提就是“责任”本不能成立。责任不存在分担的问题,只能依据法律的规定或法官的裁决予以确认,而只有损失是可以分担的。B项排除。 33.5,13,37,109,( ) A.327 B.325 C.323 D.32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数列数字依次递增,变化不大,后项约为前项的3倍。观察数列可得:5×3-2=13, 13×3-2=37, 37×3-2=109,规律为第一项×3-2=第二项,则所求项为109×3-2=325。 故正确答案为B。 34.王某将与其有私仇的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李某的熟人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本案中(  ) A.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 B.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 D.王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案例中,王某将李某打昏在地构成故意伤害罪;而张某趁机偷走手机和钱包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A项:错误,张某构成盗窃罪。 B项:正确,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项:错误,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案例中李某已不省人事,不符合“乘人不备”这一要件,张某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而不是抢夺罪。 D项:错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本题案例中,王某、张某没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B。 35.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________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________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凭借 附属 B.通过 呈现 C.依照 展现 D.融汇 依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根据此处句意,排除与语境不符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根据句意及词语的含义,选择与句意最相符的一项即可。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句意为借助透视这种手段来表现三维空间,强调的是“借”,“依照”“融汇”均不合句意,排除C、D。 第二空,“附属”指依附归属。“呈现”指展现、显现。由句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浮雕的依附、归属性。“附属”填入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空,所在的句子语意为借助透视来表现三维空间,“依照”、“融汇”均不符合语意,故可排除C、D项。 第二空,浮雕一般在建筑、用具器物上使用,说明浮雕是附在平面上的。“呈现”、“展现”显然不符合语意。“依附”带有依赖的感情色彩,用在“浮雕”这一事物上不如“附属”贴切。故该空应选“附属”。 故正确答案为A。 36.“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这首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C.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诗句出自李白的《相和歌辞·日出行》。“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既肯定了春风与草荣、秋天与木落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又用“不谢”“不怨”两词指出这种因果关系并非出于恩怨,言下之意,这完全是宇宙规律,全是自然规律使然。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世的昼夜变换、四季交替,予人的温暖与严酷,完全是自然规律,人应当认识和顺应自然法则,也可以利用自然法则行事。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故正确答案为B。 37.桌子:桌脚( ) A.压缩机:变压器 B.显示器:电脑 C.圆珠笔:笔杆 D.抱枕:墨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桌脚”是“桌子”的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压缩机和变压器,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显示器是电脑的一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笔杆是圆珠笔的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抱枕和墨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8.前瞻∶预见∶回溯 A.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鼠目寸光 B.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循规蹈矩 C.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顺理成章 D.墨守成规∶井然有序∶纷乱如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前瞻”与“预见”都是对未来做出的判断,二者属于近义关系;而“回溯”是回忆过去,与前二者属于反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未雨绸缪”指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B项:“标新立异”指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循规蹈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与前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但“顺理成章”与前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墨守成规”比喻不求进步,“井然有序”形容做事有条理,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9.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通过明确        ,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甚至      ,相得益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定 齐头并进 B.划分 互为表里 C.区分 珠联璧合 D.界定 相辅相成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普通话和方言通过明确划定各自的使用范围可以同时使用,并不冲突。A项“规定”意为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D项“界定”意为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文段未体现普通话和方言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排除;C项“区分”指辨别,分辨,文段并非强调普通话和方言相似,不好分辨,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表达递进关系,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比“并行不悖”程度更重。D项“相辅相成”意为两件事物相互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可与“并行不悖”构成递进关系,符合文意,当选;A项“齐头并进”意为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程度与“并行不悖”一致,无法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可知,对于普通话与方言已按照性质进行了明确的认定。A项“规定”指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文段只是按照性质进行划分,不涉及是否决定,语义不符,排除A项。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几部分,可体现把我国的语言划分为普通话与方言之意,符合题意。C项“区分”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可体现将我国语言分为普通话和方言之意,符合题意。D项“界定”指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可体现前文“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之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对“并行不悖”的递进,且与“相得益彰”构成并列。“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侧重互不影响。B项“互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与“并行不悖”程度一致,未体现递进,排除B项。C项“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普通话与方言为客观存在,未体现“美好”,排除C项。D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侧重配合与补充,可体现普通话与方言的互补性,对前文“并行不悖”进行了递进,且“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形式对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分析文意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可快速锁定答案。第二空词语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不符合文意的A、B、C。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做到并行不悖,甚至……”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比“并行不悖”语义程度更重。“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侧重表达各方都不落后的意思。文段不是强调普通话和方言谁都不落后,而是说两者互相助益,排除A。“互为表里”指内外一体,互相配合,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内外一体的关系,排除B。“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文段并未说明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在一起,排除C。“相辅相成”指互相协助进行或配合使用,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符合文意。 验证第一空,“界定”指确定所属范围,一般适用于抽象事物,如“界定概念”。其用在文段中,指明确“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范围,恰当。 故本题选D。 40.抑制∶热情 A.滋润∶喉咙 B.分散∶注意 C.消除∶声音 D.反转∶方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抑制”与“热情”属于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招考聘用43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954942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