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32004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1.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 原因本质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本质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和 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发生 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得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面临严峻的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 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多方 面出现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变化。这些新变 化不仅改变了东西方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格 局的走向,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 深刻影响。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推动下,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赢得了较长时 期的稳定和繁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 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在发展和深化,世 界经济中心地带和

2、边缘地带之间的矛盾不断激 化,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世界性的生 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弊病、危机的积聚和发展,与当前资本主义科技、经济 的迅猛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此,我们必 须开拓视野,以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 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本文通过对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分析,揭示了当代资本主 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深化了对资本主义 的认识。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世界格局;原因 世界在不断变化,资本主义也在发展和变 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渡过了大动乱的时代,进入了相对稳定和 逐步发展的新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 发展

3、、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经济关系以及社 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特点 和新问题。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战后以原子能 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 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 诞生和发展,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 生了董大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在经济中所占 比重大大下降,已不到 3%第二产业即制造业 所占比重有升有降,但大多保持在 30%40%之 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则迅速提高,达 到 6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 72%。20 世纪 80 年 代以后,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 业飞速发展,有人甚至把信息产业

4、界定为“第 四产业”。新科技革命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结构更加现代化和“高级化”。2.垄断有了新的发展。集中和垄断仍然是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与二战前 相比,垄断有了新的特点。一是在生产进一步 集中的基础上,私人垄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垄断 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进行调控和 干预。这一转变对于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 和发展了关键的作用。国家的干预和调控职能 的发挥,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很 大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的干预使资本 主义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外,又增加 了国家干预这

5、只“看得见的手”,从而使资本主 义变得不是完全无计划、无政府的,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的基本矛 盾;在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和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 分配,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但使贫困线以下者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从而缓 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领域,通过发展资 产阶级政治民主制,使社会不满在平时有所发 泄,不至于积攒到矛盾总爆发的程度,实际上 起到了政治“减压阀”的作用。这些变化都有 T 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寿命的延长。3.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随着经 济结构的变化和政治民主的扩大,

6、社会阶级结 构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第一,当代资产阶级内部发生分化。(1)工商、金融、科技和信息大垄断集团阶层,他 们是操纵国计民生的大财团,其中势力最大的 是金融资本巨头,它左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和政治;(2)经理资本家增多,形成了一个新 的高级经理阶层,即职业资本家阶层;(3)非垄 断资产阶级,包括一般中小企业主、农场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大垄断资产阶级的欺压 和排斥,随时有被吞并的危险。资产阶级内部 结构的这种变化,把反对垄断资产阶级、争取 民主的斗争提到了十分重要的议程上来。第二,当代无产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随着当代资本 主义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

7、的调整 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无产阶级的数盆和质量 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物质生产部门的 劳动者相对减少,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增 加;(2)体力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白 领工人”数量已经超过“蓝领工人”;(3)随着 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涌现以及妇女地位 的提高,还出现了“金领工人”、“粉领工人”等等,就业层次多元化。第三.新的“中间阶层”出现。中间阶层是指一些不拥有或少拥有生产 资料所有权.但却拥有对工人劳动的支配权和 对生产资料日常控制权的人。主要包括科技人 员、中层管理人员、政府中的中上层公务员、大学教授、医生、律师、记者和大多数自由职 业者等。中间阶层介于资产阶级和工

8、人之间,他们收人较高,生活优裕.既向着两极分化,又 具有相对稳定性,甚至队伍还在不断地继续扩 大,其中大部分成员加人到工人阶级队伍.极少 数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分子。新的中何阶层仍是 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重 要社会政治力力量。4.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革,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基本 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资本主义的基本制 度主要是两项,一是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私有 制;二是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自资 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它的这一基本制度始终 没有改变过。但资本主义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却不断的发展变化。资产阶级正是依靠在不改 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9、,不断进行体制 上的改革和创新,缓解了不断出现的资本主义 制度危机。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手 段发生了变化。战后,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 崩瓦解,西方列强不再主要依靠军事侵略和政 治统治的旧殖民主义方式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 家,转而依靠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等新殖民主 义手段来维护并扩大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 和掠夺,强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特别值得注 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金融资本的国际循 环,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盘剥。资本流遍世 界,利润流向西方,可以说是西方发达国家盘 剥发展中国家的生动写照。6.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加强。它们 建立了各种国际组织、地区一体化组织,定期 召开不

10、同层次的国际会议,直至每年一次的西 方七国首脑会议,协调其在国家贸易、国际金 融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困难,努力在应付国际危机和国际冲突方面协同一 致,并力争在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方面达成共识。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的上述新发展和新变化,从根本上 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 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是资产阶级维护自 身利益的需要以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 竞争的产物;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影 响也有密切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从社会 主义国家借鉴了某些对它们有利的经验,如加 强经济计划和宏观调控,吸引工人参与企业管 理等。但是它的本性未改,资本主

11、义的各种基 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它 采取了些自我调解的手段。具体地讲,主要有 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 命引起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 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矛盾运动的决定性因素。20 世纪 50 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以电子和原子技术为 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 得到巨大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 生活的直接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发生了信息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大大 加速了航

12、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核电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速度,资本主义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 时代。可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权仍 然牢牢掌握在少数垄断资本集团手中,由科学 技术的推动而形成的生产高度社会化与日益狭 隘的生产资料垄断资本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没有 消除,而是变得愈加尖锐起来。:第二,进行社会改良。为了缓解资本主义 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 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生产关系的某些 方面作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包括学 习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推行了许多在客 观上有利于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逐步建立 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新体制,从而在一

13、定 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存环境。当代资本 主义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对资本主义生 产资料社会化所做的种种自我调节对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产阶级在资本 主义基本制度容许的范围之内对生产关系进行 一定程度的调整,使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适应 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暂时地缓和了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三,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资 本主义国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重 视经济计划的作用,加强国家干预,加大宏观 调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经济的波 动性、盲目性和破坏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经济发展。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无论资产阶级采取何种调整手段,资本

14、主义 国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调整没有也不可能 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改变资 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没有改变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一种客观 事实。但是,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些变化,则受 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所制约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对于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 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地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经得起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检验的科 学结论。(二)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 没有改变 剥削方式的变化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和 统治的根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15、的繁荣和发展,是以广大被剥削阶级和被掠夺国家作出巨大牺 牲、遭受深重灾难为前提的。他们所作的种种 调整和改良,只不过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 产党宣言中所揭露的“公开的、无耻的、直 接的、露骨的”剥削方式,转化为温和的、巧 妙的、合法的和间接的剥削方式罢了。当代资 本主义统治、奴役和剥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 人民的具体手段、方式的改进,不仅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实质,降低资产阶级对广 大劳动人民和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程度,反而使 垄断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更加伪善、更加精 巧、更加变本加厉。(三)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 义私有制的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出现了资本社会化 和国际化的趋

16、向,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实现形 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无论是股份制经济的 发展,还是职工参股经济的发展,都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特性和统治地位。当代 资本主义仍然是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主体、由 垄断资本集团所控制、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 经济制度。(四)经济危机更加频繁 二战以来,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了日益强烈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当代资本主 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复杂,世界性 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更为难于预料。不仅马克思 主义揭示的传统性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仍然广泛存在,而且还出现了波及面更广、更 难预测和防范、更加危险的股市泡沫、金

17、融投 机和诈骗、虚拟经济等新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连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承认,经 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部分,最多只能 减缓它的程度,而不可能被消除,“商业周期之 于资本主义犹如地震之于地球地质,是内在的。资本主义向来就有商业周期现象,将来也还会 有”,“衰退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它们不可能 被消除。”:4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进行的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 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 理的真理性。”“绝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具 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而否认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5

18、法国前总理昂尔?若斯潘,1998 年 9 月在新观察家上发表 文章,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 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总有 一天会要爆发。”:6:(五)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改良未能消 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和改良,提高了资产阶 级统治和剥削的能力与水平,确实在不同程度 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在一定程 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及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有利于战后资 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然而,这种调节和改良

19、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其作用 是非常有限的,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 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危 机。战后,始终困扰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丰裕 中的贫困、结构性失业、无家可归、两极分化、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环境污染等严重社会问 题,就是对西方国家自我调节能力的检验及其 局限性的证明。参考文献 1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龚维敬.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7.2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刘美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3 当代资本主义新论M.靳辉明,罗文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12-513.4 资本主义的未来M.莱斯特?瑟 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07-209.5 论“三个代表”M.江泽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8-59.6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M.刘旳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