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

上传人:hh****2 文档编号:19530863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7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大学校庆教师代表发言(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大学校庆学生代表致辞 桂林理工大学55周年校庆学生代表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各位老师、学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桂林理工大学建校55周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桂林理工大学全体学生,向莅临大会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我们的校友、学长,致以诚挚的祝福,向我们的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向我们亲爱的母校,表达最衷心的祝福:祝您,生日快乐! 光阴荏苒,年华变换。悠悠时光中,桂林理工大学已走过了五十五个春秋。遥想1956年,正是年轻的共和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的火

2、红年代。为满足祖国建设需要,培养紧缺的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家重工业部的关注下,桂林理工大学的前身桂林地质学校应运而生。几度风雨,几度辉煌。母校成长的55年,是历尽坎坷、艰苦跋涉、竭力奋进的55年;是推进教育、发展学术、服务社会的55年;是广纳贤能、精育人才、英才辈出的55年;是包容并序、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55年。半个多世纪以来,母校始终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己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于2023年三月,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 漓江溯源,求知薪火世代递;明珠闪耀,桂工英才惠八方。55年来,一批又一批著名学者和知名专家

3、执教桂林理工大学,诲人不倦,铸造了桂工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桂林理工大学也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各类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因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倍受社会称赞。自建校以来,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建设稳步提升,整体实力日益增强。1986年,我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到目前已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撑学科。2023年,学校成功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成为广西第五所获得“推免”资格的高校。15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几

4、十项区级精品课程、重点专业支撑起我校强大的教育力量。已成规模且管理规范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寒暑代谢,往古来今。如今的桂林理工大学,正昂首阔步前进在发展的道路上。而我们身在桂工,行走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作为一名桂工人,我深感骄傲。55年的文化积淀,55年的历史传承。过去的桂工,承载了太多的闪耀和荣光;明天的桂工,怀揣着更大的希望和梦想。在桂工学习和生活的四年间,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老师们对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铭记在心。感谢母校为我们广大学生创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搭建了梦想起飞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 和身体力行,更感谢5

5、5年前母校您的诞生,让我们有了一个骄傲的名字桂工人! 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努力;身在当下,我们更应奋发有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为桂林理工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理想是前进的动力,而成功的背后,是辛勤与汗水。我们深知,我们共同肩负着把桂林理工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大学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勇于实践、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为投身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振兴母校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忘母校之恩,不负母校之名,我们一定会让母校为我们而骄傲!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向母校致敬,祝愿桂林理工大学活力永存,荣光璀璨! 向我们的老师和校友致敬,祝你们

6、身体健康,事业辉煌!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前程似锦! 推荐第2篇:大学校庆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学的校友和师生员工们: 大家好! 桃花盛开,满目芳菲的四月,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学二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大学校领导班子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学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大学发展成长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二十年前,1985年11月,13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以心系职业教育,情牵莘莘学子的情怀,带领创办了.大学,从此拉开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序幕,.大学也成为我市第一所公办职业院校。二十年来,.

7、大学历经沧桑,几经周折,又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数创辉煌。从初创的从最初的不足百名学生到如今的5系28专业近2000名学生,.大学“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二十年来,我们的老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我们的学子始终严谨笃学、立志成才,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届届相传,出色教风学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二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二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二十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二十年的锲而不舍,这里已成为人才的摇篮,二十年的上下求索,这里已成为八里湖畔璀璨的明珠。 二十年艰苦求

8、索,彪炳千秋;二十年春华秋实,绚丽夺目。.大学20000余名师生员工同舟共济,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知难而进、敢于争先”的.大学精神谱写了一部辉煌的史诗,铸造了.大学今天的荣耀。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用智慧与汗水催开了满园蓓蕾;感谢我们的学子,是你们用成功与喜悦为母校赢得了辉煌。 回首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向往;恩承荫庇,我们感激;承前启后,我们任重道远。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大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长歌豪迈待我们挥斥方遒。愿.大学人能继续植桂培兰不仰千种绿,栽桃育李尤钦万顷材。 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岁月里,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紧紧把握时代

9、的主旋律,狠抓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我坚信:.大学的明天会更灿烂! 谢谢! 推荐第3篇:大学校庆通知 xxxx大学的校友们: 你们好! 20 年星月变幻, 20年风雨锤炼, 20年犹如一个瞬间,凝成了对母校的关注和思念,一届届勇往无前的松大学子,以至尊无上的坚强铸就了松大今天的辉煌,没有你们傲立于市场经济中的自强精神,就没有社会的认同和赞誉,是你们不屈不挠应战人生的豪气,撑起了东北第一所民办大学的旗帜。母校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松大学子有志气! 瞬间即永恒。师生情缘早已深深地积淀在心底,民族的茂盛来自于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时代的

10、骄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每个自立于经济大潮中的松大校友。在松大 20年校庆来临之际,学弟学妹们渴望学习和遵循你们成功的足迹,松大校友们渴望相互的提携和真诚的交流共创佳绩,守候了 20载的母校啊!期盼着千里之外的学子们满载着成就回归故里! 不会忘本是松大学子情商的标记,饮水思源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真谛。曾经灰色压抑的生命里是 松大 老师点燃了我们自强不息的勇气,曾经简陋的校园里是真诚热情的老师让我们又难以抗拒。 没有完美的个人,要有完美的团队,为了母校的完美,让我们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共铸母校20周年新辉煌!亲爱的校友们:母校深情地呼唤您!真诚地欢迎您!把您的个人资料邮寄到学校,同庆母校华

11、诞,畅叙同窗往事,共话桃李深情! 推荐第4篇:大学校庆征文 大学校庆征文范文八篇 篇1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漫漫长路,似浩渺边际。从神秘传奇的*,历史辉煌的*船院到朝气蓬勃*工程,坎坷和荣耀已经伴随着母校走过了六十个春夏秋冬。*工程大学犹如一颗闪亮繁星正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还记得一年前,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时的欣喜若狂。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是梦寐以求的,感谢*工程让我实现了这盼望已久的大学梦。怀揣着兴奋和喜悦我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初始*工程我便被美丽的校园吸引,青檐碧瓦,笔直耸立的教学楼庄严威武;绿树环绕,青草沁人的军工操场宏伟壮观;清雅隽秀,赏心悦目的凉亭造型

12、别致;杨柳夹道两旁,微风吹拂,枝条招展,似乎正在欢迎我们这些*工程的新成员。那时我暗自地告诉自己,这里必将是我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平台。 大一的生活即将结束,驻足回首这一年的校园生活使我受益颇多:在生活中,我亲历同学为贫困学生募集捐款的感人之举,因此我意识到已成年的自己必须学会承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在这里,我收获感动也收获快乐。我参加了各种趣味活动,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品味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在学习中,我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扩宽了视野,学会了转变。毫不谦虚地说比起刚入学时,我变得更加睿智、成熟和独立。我真心的感谢您,我的母校,是你让我完成了由高中到大学的蜕变。 仅

13、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哺育我的地方。随着我的成长,我试着去触摸你的脸庞,渐渐地了解到我的母校承载着令人瞩目的荣誉。历年来,我校在党政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多次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自主创新的普及率位于全国各高校前列,创新成绩硕果累累。现如今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和应用的重视以及我国“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发布,*工程的一些重点学科被纳入其中,在不久的将来,你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高校中的佼佼者。 *工程淳朴的校风感染着历代的工程学子,他们如点点星光般采拾了母校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前程和祖国美好的明天。在母校60年校庆之际,我真切地祝愿你能够更加强大,在世

14、界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伦凯特曾说过“只要有在蓝天翱翔的冲动,便绝不会有在地上爬行的欲望。”春笋坚持的是自己节节攀高的路,为的是赶上明天的凌云。工程学子们定会像春笋般坚定执着的追求梦想,为母校辉煌的明天贡献力量! 篇2 徐立行(1911-1985)是*筹建委员会副主任,首任教育长,参与了*创建和早期发展全过程,在*工作了整整十个年头。本文回忆记述的是他在*创建初期几件事。 一、选择文庙街建院地址第一人 1952年3月26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中央军委聂荣臻代总参谋长、栗裕副总参谋长提出“筹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的报告。同时,军委指定陈赓负责筹建,以西南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为基础,院址初选*。

15、4月中旬,陈赓在去朝鲜战场接替彭德怀司令员回国治病前夕,电告徐立行(时任“二高”副校长)立即去*选择建院之址。4月25日,徐立行率训练部肖连山科长、军务科沈清波参谋和警卫员一行四人,从重庆乘江轮经武汉转车到北京,办了有关手续后,于5月5日到达*。松江(后称黑龙江)省委很重视,派军事部江部长等陪同在市区沙漫屯、柞树林等 七、八个点实地勘察。最后徐立行等看中文庙街,因为文庙街是*市制高点,周边有文庙、极乐寺等建筑,人文环境好;距离火车站、飞机场(老)、松花江边交通方便;向东向南有一片空旷、荒凉坟地,人烟稀少,大有建设、发展空间。在取得省委同意后,与省委共同向东北人民政府、东北军区写了*选点报告。经

16、转报于6月中旬,党中央、政务院(后称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签发文件,批准了这个报告。6月23日,“二高”接到全迁*的命令。6月24日徐立行又亲率营建处张复明处长及校务部门干部、警卫营战士共200人离开重庆,直指*为建院打前站。 二、具体建院方案的草拟者 1952年7月底,苏联政府受中国政府邀请,派来帮助中国创建“军工”建院设计专家四人,其中有空军中将奥列霍夫(后任学院首席顾问)、炮兵少将、内燃机专家、海军上校等。8月5日,陈赓、徐立行偕同这四位苏联专家从北京至南京军事学院考察。后到上海参观交大、复旦、同济等大学校园,再北上大连海校、沈阳兵工厂、长春九航校继续考察,最后一站到达*。陈赓指示徐立行

17、,根据军委聂、栗总长“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报告精神,认真与四位苏联专家讨论、交流、研究,草拟一个具体建院方案。徐立行几易其稿,提出方案首先是对学院的定位。学院应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所综合性、军事性、技术性的高等院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按军、兵种设系;按兵器装备设专科;专科下以学科设教授会(教研室)。拟定学院设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等5个工程系;分设23个专科(空军工程系6个;炮兵工程系5个;海军工程系5个;装甲兵工程系2个;工兵工程系5个);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验室、陈列室也都有了名称、学科称呼和标号。方案对院址选定问题,在经过反复比较后认为

18、,初选*是正确的,院址定在*。 三、向陈赓报告“大和旅馆”好消息 1952年9月1日,“军工”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不久,徐立行又在半年之内第四次来到*。这次来*的任务是要与省、市联系解决安排下一步各路人员到*的住房问题。这时北方冬季快要到来,解决这一问题更为迫切。在与省、市领导多次商谈中,特别要求省、市首先帮助解决从全国各大学调聘来的一批老教师和从苏联聘请来的一批顾问、专家的住房。徐立行在夜以继日地走访活动中,了解到*铁路局的苏联专家将要陆续撤回,其住的靠火车站边的红军街1号“大和旅馆”有可能空出来。“大和旅馆”是日本人建设,有几十个房间,各种设备、条件都很好,交通方便,安全也有保证。但是这个旅馆

19、是中长铁路局的,省、市无法过问,要解决必须通过铁道部与中长铁路局中、苏两方局长商量。11月4日徐立行向在北京的陈赓报告了这一好消息。陈赓接到电话喜出望外,在11月5日就亲自去找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批示陈赓与铁道部滕代远部长当面协商。经过滕代远部长与中长铁路局领导商量,终于把“大和旅馆”借给“军工”苏联顾问团使用。解决了“军工”燃眉之急。以后陈赓高兴地对徐立行说:“你这个徐立行呀,没有白跑*,消息灵通,反应也挺快!” 四、专程南下上海拜访苏步青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原是浙江大学教务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调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是位民主人士。“军工”筹建初期从各大学调用的教授名单中有他的

20、助手卢庆骏。卢是浙大数学系三大巨头之一,也是苏步青得意门生,不久前随苏从浙大调复旦,成为复旦大学数学系骨干,已经开课的高等微积分及复变函数、数论这两门课无人代替。但卢庆骏对“军工”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学的不是理论数学,而是应用数学,他的数学知识与工程方面结合较密切;又有朝气,有组织能力。但在调卢庆骏时,浙大、复旦两校都不肯放,苏步青反对更为坚决。一次在陈毅(时任上海市长)主持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苏步青等几位教授报告“军工”调卢庆骏的状,认为“军工”是挖战壕的,要调卢是浪费人才(这是借口,实际是他们内心反对)。陈毅把这一情况告诉陈赓,陈赓则认为这是我们要调动卢庆骏的最好契机,请徐立行立即

21、南下去做苏步青的工作。徐立行到上海拜访苏步青时,一身戎装,满口上海乡音,因为他们都是上海人,从青年时代说到解放以后;再说到新中国办“军工”重要意义,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的重视。*是一个军事技术要求很高的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也不同于一般大学;在创建初期更急需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专家参加教学工作。*想请卢庆骏去也是出于工作需要。徐立行彬彬有礼、态度诚恳、言辞谦虚,终于感动了苏步青。苏则当即拍板,表示一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放开个人私见,很高兴地答应把卢庆骏调到“军工”。 五、为*工大陈康白校长因*“受责”鸣不平 *落户*后,与*工业大学同住在一条街(大直街)上。*工大当时集中了许多苏联专家,

22、又系示范性工科大学,对刚创建的*来说,自然是个很好学习和求援的地方,*工大上任不久的陈康白校长,原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与陈赓、徐立行在延安都有一面之交。一次会议上,陈康白主动提出从*工大毕业的59名研究生中,抽出20名研究生帮助*解决专业课教师问题。陈康白这一建议本来是好意,对*自然是雪中送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却遭到高教部刘副部长的反对和责难。这位刘副部长与某一位高教部工业教育司司长到*工大检查工作时,分别批评*在囤积教授,*教授用不了。这些不负责任的讲话,不仅在*工大流传,也传到其他高校,引起有的高校责难等等,有的以此为借口,拒不调人。刘副部长对陈康白想调20名*工大研究生的问题,耿耿于怀

23、,说要处罚陈康白,撤陈康白职,批评陈康白“组织上无权答应,政治上没有立场”。徐立行为陈康白因*无端受到指责而忿忿然,很为陈康白鸣不平,积极向陈赓建议,认为我们不能背黑锅,该为陈康白说话,免得陈康白压力太大,委屈太多。我们应该向中央反映意见,奏高教部一本。陈赓也很愤慨,立即表示“以我的名义向中央军委、中央文委反映。”1953年9月24日,高教部党组给中央军委写了信,认真检查对*支持不够的问题;高教部杨秀峰部长也给陈赓来了信,说明过去对新创建*学科专业设置及任务繁重都不很清楚,以致这次在调*工大研究生工作上发生了误会和分歧,一再向陈赓道歉。这样,商燮尔(现任防化学院领导、中将)等20名*工大研究生

24、也就在9月份顺利到*有关专业教授会(教研室)报到,成了*的一员。 六、戏称五座教学大楼造型又古又今 1952年12月18日,正式组成*营房建筑委员会,徐立行是委员之一,参与了校舍建筑决策全过程。在1953年完成了10万平方米生活用房建筑之后,重点是要在1954年开始建筑近20万平方米的五座教学大楼(即 11、 21、 31、 41、51号楼)。在讨论五座教学大楼造型上有两种意见:一是按照欧式建筑造型;一是盖个大屋顶,保持中国传统造型。主张欧式建筑的人认为这样既节约符合现代人的心理,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符合世界潮流的象征;主张盖大屋顶的人认为“大屋顶”是中国人乐于接受的民族建筑风格,既朴素大方、又

25、气势雄伟。两种意见有些争论,徐立行是主张前者,提出不盖大屋顶既可节约不少资金,又可宽敞明亮,适合学生学习环境;戏称盖大屋顶的造型是身穿西装,头戴瓜皮帽(旧社会男人的装束)。在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论之后,陈赓结论的发言也很幽默:“六层教学大楼加上大屋顶形成宫殿式建筑,这样建筑花钱要多些。既然你们多数人都赞成大屋顶,那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办;但是要注意节约,如果将来出了问题,我去坐牢。不过我这个人别的都不怕,就怕寂寞,当我去坐牢的时候,你们要有人陪着我。”随后,徐立行也就*一笑:“这五座教学大楼造型真是又古又今!”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篇3 用掌心轻触建筑灰色的墙体,手掌静静贴合出凹凸不平的纹路,一路蔓

26、延,这深深浅浅的印记铭刻了一段曲折,也铭刻了一段沾染光晕的素光锦年。 那些年,我们围坐在军工操场上数着漫天繁星,任凭细腻的雨丝划过脸庞,留下淡淡的潮气萦绕身旁,相视一笑留下最初的梦想。那些年,我们走在十一号楼轻柔的杏花雨中,撑着天青色的伞,流苏随着步伐的颤动绽开,绽出最美青春的样子,走过一路芬芳。那些年,我们徜徉在21B小小的教室,看着讲台上哪些书生意气的天之骄子,不遗余力的挥毫书写,记下或艰涩或似曾相识的公式句子,谱写独属自己的美妙诗篇。 工程是一段长长的梦,在不经意间写满了祖国山河的壮大辉煌,这段泼墨山水画的卷轴逐渐舒展,晕开了紧密联系的那段历史或心酸或骄傲的历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

27、学院、*船舶工程学院到现在的*工程大学的完美转变,这座古朴厚重的学校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也取得了太多让人惊艳的成就。没有太多骄傲,没有过多自满,它完美的完成了角色转变,变成了最美的样子,这是一座城,一座机械构成的城池,四周固若金汤,完美无瑕的保护了所有学子单纯的梦想,让所有的孩子眼神骄傲,步履坚定,找到生命最初的战场,发挥最大的力量。它选择以最普通的样子,放下举世繁华,造就了一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历史,就如*工程年年不息的杏花,默默开放,结出大片大片金色的硕果。 母校牵着多少个我们的手,走过了春日漫天的柳絮,听过了夏日济海湾琅琅的书声,经历了收获季节满脸的笑容,温暖了寒冬风雪中心灵。人至

28、60 皆已花甲,母校却在经历了花甲之年愈加展现出年轻的容颜,她愈加致力改革创新,愈加致力创造辉煌,昔日*,经历了岁月无情的磨砺,却宛如一只海中装备越加精良的船,逐渐放弃一些旧的物件,找准梦的方向,随时准备向着向往的方向远航。 母校坚持“忠诚、坚韧、团结、创新”逐步实现“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目标,骄傲,坚强,勇气,实干构成了我眼中母校最美的样子。在母校60年校庆之时,作为工程学子更应该坚定心中那抹最美的梦想,让这些纷繁的色彩渲染这个特殊的年份,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篇4 春也,翠浓樱笑,紫露丁香;粉醉杏妖,白髓梨芳。柳絮碎飞,草苴乱长。鲜南地空,秉北国大方。溢清芬而四散,传内外而流光。 夏

29、也,熏熏暖风,炎炎骄阳。蓝天碧瓦,青藤扶墙。张帛避雨从来稀,执盖遮阳已为常。济海水湾,蝉鸣阵阵;广厦学堂,书声琅琅。 秋也,落英如诺,枯叶似蝶。群苍退让,万物拜黄。层雨追凉,人事相忘。温情脉脉,苦思秋窗。揽枯色而为壮语,拥谢败而作颔昂。 冬也,飘雪翩跹,众鸟飞绝。军工拔河,妙趣横生;雪雕大赛,天工巧夺。冰冻三尺,学非一日;披雪踏冰,习以为常。北国风光,风雪刚强。 天气晴朗,几股干风在空间里流动,徜徉在*工程大学宽阔坚实的小道上,看阳光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前行几步便踩了“自己”几步,细细想想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须得否定前一个“我”,肯定部分“我”,才能获得进步。叹一声,年华在无声息间流逝,

30、我知道了它,却无法细腻地感触到它,徒留伤感。在这里“蹉跎”了快一年了吧,除了考过几场试之外,似乎再无所获了。脑海里冒出了“庸碌无为”这个词,很是鄙夷地“哼”了一声,似乎觉得既讽刺又精准,也就不再在心里搜索更为“犀利”的词了。 继续踱步,瞅了瞅四周,一片新绿,细长的柳条在风中欢笑,摇啊摇地荡着春天。我们的校园很具有历史沉重感,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继承了北方的稳重大气,绿色的植被又给了校园一丝丝生气。弥漫不绝的军号是一大特色,也就使得那句“成长在军号声中,求知在松花江畔”显得十分有亲切的感觉了。 二零一二年的八月份,我怀揣着憧憬与希望走进这所开启梦想的大学,看到的是一片热土以及“三海一核

31、”的教学特色,“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八字校训。大学是求知的殿堂,是孕育人生梦想的港湾,60年前,陈赓大将和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来到这里,创建了*工程大学的前身,即“彪炳史册”的“*”。光阴荏苒,转眼60年过去了,多少优秀的人从这里走出去,留给我们耀眼的背影。在这里快一年了,我懂得了“为学”与“为人”,渐渐破除了求学路上的迷茫,坚实了原本稚嫩的肩膀,走向了青春价值的绽放。哎,“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加油吧,青年,今后的我们将去续写未来的辉煌。 篇5 当我第一次见到*工程大学校园内的飞檐碧瓦时,我便再也无法忘怀。学校的历史如昨,她见证了太多的故事,承载了太多的梦想。 从*到*船院再到*

32、工程,这所学校一直坚守着保卫祖国海疆的光荣任务,从未放弃过海天一色的蔚蓝梦想。无论是军训时留下的汗水,还是回荡校园的嘹亮校歌,无论是海军文化节,还是国防教育月,*工程大学从来没有忘记过她的初衷,工程学子始终为丹心铸剑的报国梦奋发向上。 大工至善,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境界,实验室、训练中心里的流下的汗水浇灌着我们的科研梦;大学至真,格物致知的求知欲在这里得到了满足,教室、自习室、图书馆里认真听讲、热烈讨论、安静读书都见证着我们的求学梦。 曾几何时,在作为军工子弟练兵场的军工操场上,所有男学员在寒冷的冬季赤裸上身洗着冷水澡,陈赓院长驻足观看。60年后,陈赓院长的塑像屹立在当年的操场前,依然注视着工程学

33、子的朝气与热情。从春季长跑开始,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让*工程的学生们充分释放活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仍然响彻工程大学的校园。 2023届校友叶聪驾驶“蛟龙”号深潜成功突破700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书写了中国人民的潜海梦,也让每个工程学子为之骄傲。新中国高校历史上不能没有*,新中国国防史上不能没有*,新中国的海洋梦同样离不开*。而如今,*虽已成历史,但*工程大学仍在其原址迎接着新的春天,工程学子们仍在书写着新的军工精神。 如果时钟以年为单位体现在表盘上,六十年正好转动了一圈,历史时钟的指针正好指向了现在的我们。六十年不长,*工程大学仍然是一所年轻的高校,蓬勃向上,充满梦

34、想,和在校的工程学子有着同样的活力;六十年不短,军工往事辉煌地印在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上。时钟的指针可以重回终点,历史没有忘记*,这所为国防事业做出过太多贡献的高校,未来她的传承都会续写更壮美的篇章。 在我们最美的年华里遇到*工程大学是一种幸福,在军工六十载的光辉岁月里身为工程学子是一种幸运。就让我们一起陪她过生日,为她准备一个最难忘的生日,陪她一起许下一个最美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希望她与工程学子的梦想一起绽放,为中国梦的风筝插上一只蔚蓝色的翅膀。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的年轻传人们,让我们今日共同启程,为*工程的未来蓄力前行。这便是我的工程梦。 篇6 我于1959年7月被保送到军事工程学院

35、,分配在海军工程系水声设备专业学习,至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五十多年里,军工大院几经变迁,许多事情都历历在目,其中很值得回忆的是,军工的教育是如何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 首先,它是一所军事院校,它要求学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入伍的第一项事情就是为期一个多月的军事训练:队列操练、投弹、射击,学会各种常规武器的使用。军事训练还贯穿在五年的教学始终,平时严格要求学员对军人素质的养成:早晨起床号一响,必须迅速列队出早操,进行队列操练,就连课间调换教室的十分钟,也要列队前往,平常走路也要求两人成行,三人成伍行走,决不允许勾肩搭背而行。有时在夜间突然紧急集合,考验每个学员的迅速反应能力。毕业后分配留校工

36、作的,还要下部队当一年兵,我在23军当兵锻炼时,与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们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救山火时,打隔火道,每人宽20米、长 10米 的范围内不能留一根杂草、一片树叶!当时,因出发时时间紧迫,没有带工具,只好用双手拔,每个战士的双手都皮破血流;不能生火做饭(也没有带粮食),仅靠飞机空投,有时一天仅能保证吃一顿饭,晚上没有被子盖,只能靠树叶盖在身上;后来我们部队又开赴北大荒,开荒种地,自己盖房子,古人云“托皮打墙,活见阎王”,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我在训练之余,帮助识字少的士兵学文化,教他们唱歌。 其次,注重对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各门课安排一定的实验课以外,还要有计划地安

37、排学员到实际生活中去锻炼。我记得五年之中有四次较集中的实践过程:第一次是在一年级时,因为我们是海军工程系学员,故实践安排在青岛海军基地,让我们体验海军的生活。我们登上登陆舰,一边作海图,一边体验海上生活,我们大都是第一次看到军舰、看到大海,一切都很陌生、很好奇。军舰刚驰入大海,大家有说有笑,边作海图,边欣赏海洋美景,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歌曲,当军舰驰入远海后,海浪使军舰颠簸得很厉害,我们站立不稳,无法完成海图作业,不少同学都吐了。呕吐厉害的同学不得不回船舱内躺下。军舰返航后,我们走路都摇晃,几天都体力不支。通过这次出海锻炼,使我体会到,当一名海军战士,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第二

38、次是在二年级时,在学校的实习工厂进行金工实习。车、铣、磨等每一道工序都要实习几天,每道工序都要求完成一两件工件。就是因为我通过这次实习,学会了焊接技术。在1975年我被学校安排去肇源县“青年点”带队时,用我的焊接技术给青年焊接了一副篮球架,丰富了青年的工余生活;第三次是在三年级时,我们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学校安排我们到青岛声呐海岸站进行专业认识实习:我们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工作,利用声呐收听各种舰船进出港声音,防止敌舰水下偷袭。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声呐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操作方法;第四次是在毕业设计前,我第三次来到青岛,分配在一艘舰艇声呐班实习,我们跟随我国一艘商船出海执行任务,出港后就潜航在该商船的尾

39、流下,经过远海航行一天多,来到某海港,商船进港,我艇在港口旁坐沉海底,关掉艇上其他设备,仅有声呐工作,收录该港的噪音,三四天不见天日,还要保持安静,连走路和说话都轻声小声,防止被对方发现。声呐兵不停地缓慢转动手柄,眼睛还要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防止漏掉每个可疑目标,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换班工作,戴着耳机,听着辨出可用声音,忙个不停。四天后,我们又随商船潜航回港。当我爬出舷舱,吸入第一口新鲜空气时,感到十分清甜,身体也十分轻松。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体会到声呐兵的工作十分烦重,复杂,我下决心要在我的毕业设计中,要以改善声呐兵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动处理能力入手,设计出现代化的声呐设备。 根据我在这次实习

40、中感到现有声呐设备存在的问题,我在毕业设计中,做了许多改进,如采用大屏幕全方位显示;自动搜索;自动锁定目标等。我的设计取得了五分的好成绩(当时是五级计分制:三分为及格,五分为优秀)。 最后,让学员参加社会实践。首先是劳动实践。当时学院内有许多空间地方,学校分配每班有一块地块,利用它种蔬菜,这一方面可以改善伙食,另一方面学员班也有了收入,可用来开展每班的业余活动。冬天学校还分期分批到学校的菜窖翻菜,夏天到学校农场去锄草种地,通过活动,使学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学校还有计划安排学员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次我们来到庆安县,一边宣传国家对农村新的政策,一边参加劳动,体验农民的生活,晚上与农民

41、一道忆苦思甜,痛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正是由于学员通过以上各项实践,使学员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多方面的实际知识,所以军工学院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性强,能很快进入状态,再加上具有较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所以能在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篇7 在母校建校60周年之际,我回想起在军工学习、生活的往事,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倍感亲切。1963年6月18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视察工作,在军工大操场检阅全院学员队伍并作了重要讲话。说到这里,还是先说一下*大操场吧!它是我国高校中最大的操场,周长 1080米 ,路两旁的白杨树高耸云天,紫丁香等绿树成荫。操场正南面是体育馆和军人俱乐部;正北面是

42、海军工程系的31号大楼,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军舰雕塑;正东面是装甲兵工程系的41号大楼,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坦克雕塑;正西面是工兵工程系的51号大楼,楼脚飞檐上是一排工程车雕塑。三座教学大楼黑瓦灰墙大屋顶,飞檐彩绘红立柱,肃穆庄严,典型的中国气派,给人以气宇轩昂、雄伟壮观之感。即使是在今天高楼巨厦林立的高校中,如此气势宏伟的教学大楼(我校共五座)也是首屈一指。 军工大操场,除了学员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外,还是*学员接受我军高级将领检阅的场所。军工大操场的魅力不只是广阔的空间及那随风荡漾的碧绿,而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来自国家领导人对军工学子的厚望。 记得当天上午接到学院通知:下午五点陈毅元帅在大操场检阅全院学

43、员队伍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全院学员像重大节日参加省、市集会一样,着装整齐、佩戴好军衔,按军兵种方队(1010)队形列队入场。下午三点钟,我们海军工程系全体学员集合,按年级排好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到达操场指定地点。这时,其他各系学员队伍全部带到大操场,总计几十个方队,加上教员、干部近两万人。海陆空白黄蓝相间的军服,更使方队显得整齐、威武。我们热切地期盼、静静地等候着陈毅元帅的检阅和重要讲话。 下午五点钟,陈毅元帅在院长刘居英少将、教育长李懋之少将、空军系主任唐铎少将等院、部、系领导陪同下,来到大操场,登上了体育馆正面的检阅台。首先,院长刘居英少将向陈毅元帅报告,请陈毅元帅检阅、作指示。接着,陈毅

44、元帅检阅了全体队伍并作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内容很多,我重点记住了:“关于三个革命的问题,第一是生产革命,即关于全国工农业生产的问题;第二是技术革命,即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第三是社会革命,即关于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陈毅元帅在第二个技术革命问题中谈到:发展科学技术,首先要搞好教育工作,培养出全面的又红又专合格的科学技术人才。最后,陈毅元帅对学院和学员提出:学院对学员就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使学员练出一身好本领,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学员在学习中要练好思想、练好作风、练好品质、练好身体,也就是要做到又红又专,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军人。要彰显军人气质,打牢从军报国思想基础,培养优良的军人品质,要

45、牢记军人的使命和职责。陈毅元帅还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树立献身国防事业的远大志向,要刻苦学习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不断激发爱国热情,要做红色的接班人,要做无产阶级的好战士,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陈毅元帅莅临*视察指导工作,充分反应了中央领导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高等军事工程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我听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诲,感到无比激动。当时暗下决心:“作为学员、军人,我一定牢记陈毅元帅的话,刻苦学习、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又红又专的合格军人,为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篇8 我原来所在的部队是1958年初,从朝鲜回国的

46、驻防在尚志县一面坡的一支部队。当时没有正规的营房,后来要盖营房,需要大量的红砖,1959年4月上级决定调我们连去牡丹江市江南制砖厂劳动,用战士的劳动力换取盖营房用的砖。9月中旬接到团部电话,通知我工作有调动,师部对我调动的介绍信已寄来了,要我立即交代工作,立即回一面坡,然后去军部报到。接通知后立即召集连队干部开会,把连里的工作向其他干部作了交代。晚饭后副连长集合全连战士点名,我向大家讲了工作调动的事,及当前连里工作安排,来不及征求大家对我个人的意见,以后可以写信告诉我,同时向战友们告别。 回到团部,干部助理员告诉我,这次是到军事院校去工作,不是去学习,听说全国有好几个呢,但综合性的只有*一个,

47、到底到哪里他也不知道。第二天就拿了行李和介绍信乘火车来到*,当晚住在军部招待所。 第二天到军政活部干部处报到,得知这次全军共调六名干部去本市的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并初步确定我到新成立的七系(也就是后来的五系)任助理员。并告诉了工程学院的具体位置,我拿了介绍信直奔学院而来。大门口的卫兵让我在传达室稍等,一会干部科的同志看了介绍信,把我安排到院招待所住下,因为今天是周末,要等到下周 三、四工作才能确定下来,不一定去七系。 招待所发给我一个“临时出入证”,这样就可以在院区自由走动,当时对学院初步印象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的:“院内有军人服务社、邮局、银行、商店、理发店、洗澡堂、洗衣房、俱乐部等等,真是样

48、样俱全。花草树木管理得井然有序,向院子深处散步,但没有走到尽头,院子实在太大了,给人的印象是,环境优美、条件优越、楼房林立、规模宏大、警卫森严、不敢乱闯。遥望深藏在绿荫后面的大屋顶,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人,多么希望尽快的到自己工作岗位啊”。 (二)“1059”破损事故促进我提前接触机 可能对我的政审结束了,来后的第四天,干部科把我介绍到七系。当时系办公室在一号楼二楼东头。政治处主任向我们几个新来的干部介绍了系里的情况,然后讲讲个人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初步确定到下面专科任政治助理员,至于到哪个专科还未定。下午正赶上参加全院党员大会,由院领导传达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一个未公布的决议,

49、是关于反对后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斗争问题。在做报告的院领导中有一位谢政委,原来是1953年我在志愿军第九团司令部工作时的团政活部谢主任,五年后又在这里听他的报告,感到特别亲切。 到系里已半个月了,除了参加反后倾学习外只是干些临时工作,如帮助抄抄材料,搞个统计,或者到市里派出所调查个材料。并不像部队领导讲的这里急需干部的情况。 这时要我到系教学楼,也就是十一号楼去教研室办个事,才让我办个七系的临时出入证。只有七系有自己的出入证。以后又派我去河南调查一个材料。走的前一天政治处主任告诉我留在政治处工作,但究竟去干部、组织、宣传、保卫四个办公室中的哪一个还没有告诉我。也许还在观察考查我吧。 直到10月

50、底,干部助理员通知我去保卫办公室任保卫助理员。当时保卫办公室已有老尚、老张两位同志,由老尚负责。明确了岗位当然很高兴,但对保卫工作的业务不熟悉,又是在这样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单位做保卫工作,感到责任重大,唯恐不能胜任。 这时反右倾学习非常紧张,星期天也不休息,每天大会进行情况都要写简报送院。政治处把写简报的工作交给了我,每天要写两千字左右,有时要写四千字,每晚都写到十一到十二点。 12月中旬的一天,老尚突然通知我去办一个可以进出各个实验室的最高等级的保密证,那时系里把导弹分成弹道式,带翼式等型号,专业分弹体发动机,自动控制,无限电遥控,飞升原理等专业,为了保密,不同型号,不同专业之间也不能随便接

51、触,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都能进实验室的。 当我拿着保密证走进教导队实物教室时立即被面前看到的一切惊呆了。外面看是五层楼,到里面看只一层,高大的空间里平躺着一枚代号为“1059”的弹道导弹,它不只是教学模型,而是加注燃料后可以发射的实弹。我在朝鲜战场上见过加农炮、155榴弹炮、敌舰上8寸炮射来没有爆炸的弹头、敌机投下没有爆炸的重磅炸弹,和它相比犹如大象和小耗子一样。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为我们祖国也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而自豪,可是现在发现弹体上有一处几公分长的破损,这还了得,保卫部的同志来了,又绘图、又拍照,取指纹,然后对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摸底排队分析研究,使教练队的同志惊恐不安。过一

52、段时间工作仍无结果。因此怀疑会不会是装卸时,被横向吊杆撞的。到北京找到当时吊装时用过的吊杆,在横向吊杆的头上发现了“1059”弹体上的油漆,终于真想大白,一块石头落了地,破损的地方幸好不影响操作演练、教学实验。 (三)“人事材料”带来的问题 当时因七系处于初创阶段,教材、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都很缺乏,需要派人到国内对口的院校、研究所、工厂等单位学习、进修、调研、收集资料设备等。由于所去的单位都是保密单位,一进门首先就要“人事材料”。所谓“人事材料”就是一张表,上面有个人的自然情况、简历、社会关系、政治表现、可接触机密的等级,特别是社会关系中涉及港台、海外关系,及亲属中受过政府处罚等情况,特别敏

53、感,可是有这些问题的又不能不写,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填写。“人事材料”由专科政治助理员填写,系里初审后填上意见,再报送院保卫部审批,签暑意见、盖上公章,由机要交通发往对方单位,为了争取时间,材料发出的同时人员出发了,可是经常人到了而材料未到,教员被迫在招待所里白白等上好几天。还有时候材料发出了因临时换人或改变去的单位,这样都得重新办理材料。还有时在外面调研中发现新的更值得前往的单位,但没有人事材料去不了,只好打长途电话,回来要求补办。接电话后就是马上办,寄到对方单位也得等上好几天。何况那时打通一个长途电话有多难啊。 经过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样太不方便了,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经提意见后改为把“人事材料”

54、密封后,允许由本人随身携带。 当时“左”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单位对海外关系,亲自受过政府处理的特别敏感,非常挑剔。我们写上“本人一贯表现很好,能划清界限,可以接触绝密资料”。但有的单位仍然拒绝接待,个别教员被退了回来,这不仅影响工作,而且给教员本人背上思想包袱。 既然本单位认为他可以留在绝密单位工作,也可以接触与工作有关的绝密资料,接待单位应该尊重本单位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人事材料”制度,既妨碍相互交流,又影响科技发展,不适合时代步伐后被取消了。 推荐第5篇:大学校庆标语 大学校庆标语 一、咏史 1、五十五年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五十五载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2、五十五年艰苦创业谋

55、发展 五十五载锐意进取铸辉煌 3、百折不挠 风雨兼程 永不言败 砥砺进取 4、时光如水 忆往昔五十五载风雨同舟路岁月如歌 看今朝山科大人再谱新篇章 5、五一年 零六年 忆往昔五十五载峥嵘岁月老煤校 新科大 看今朝开拓创新再展宏图 6、厚德树人 桃李成荫 博学济世 锦绣辉煌 7、弘扬传统 展示成就 面向未来 再铸辉煌 二、喜庆 8、热烈庆祝*科技大学建校五十五周年 9、向为学校奠基创业做出贡献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致敬 10、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11、欢迎您亲爱的校友 科大的辉煌记录着您的往日情怀欢迎您尊敬的嘉宾 科大的发展凝结着您的真诚关爱 12、丹桂传香 诚邀

56、八方校友 秋菊溢金 喜逢四海宾朋 13、重踏校园故土 再叙师生情谊 14、山魂海韵塑筋骨 桃李天涯报春晖 15、桃李盈门 共贺科大五十五周年庆典芝兰满室 同议母校二十一世纪大计 16、沧桑不计春满园 桃李芬芳溢天下 17、想当年承恩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看今朝拜母校栋梁济济踌躇满志 18、母校不忘 恩师不忘 同窗不忘 19、桃李万千为祖国建功立业 春秋五五看科大再展宏图 三、定策20、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为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而奋斗 2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学校发展新突破 23、贯彻教育方针 推进教育创新 培养栋梁英才 24、百年

57、大计 教育为本 25、尊师重教 科教兴国 26、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廿一世纪优秀人才 27、教育兴民族兴匹夫有责襄伟业 校友情师生情绵薄无贷助鹏程 28、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和谐校园 29、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30、以发展凝聚人心 以团结形成合力 以创新拓宽路子 31、注重内涵 保证质量 突出特色 提升层次 32、以教学为中心 以科研为先导 以质量为生命 以育人为根本 33、汇聚人才 凝炼精神 培育团队 成就大师 34、勤于学习善于创新 甘于奉献 35、尊重知识 尊重劳动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36、重言教 重身教 严以律己 学知识 学品德 宽以待人 37、芸芸园丁兢兢业业

58、育桃李 莘莘学子踏踏实实做真人 38、内求凝聚力 外扩知名度 聚力谋发展 39、发扬优良传统 传承科大精神40、崇德重智潜心造就世纪英才 善教尚学精心培育国家栋梁 41、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 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42、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贡献力量 43、发展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进步 44、立足山东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建设一流山东科技大学 45、科学的摇篮 文化的田园 思想的宝库 精神的殿堂 四、励志 46、爱我科大 兴我科大 强我科大 47、校友以母校为骄傲 母校因校友而自豪 48、真诚献出一份爱 我为校庆添光彩 49、科大明天更美好50、新科大 高起点 好机遇

59、大发展 51、团结 勤奋 求是 创新 52、喜迎五十五华诞 再谱山科大新篇 53、振奋精神 再创佳绩 向学校五十五周年校庆献礼 54、不息为体共建美好科大 日新为道同谱绚丽华章 55、发扬科大精神 坚持和谐发展 为把我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推荐第6篇:大学校庆校长致辞 大学校庆校长致辞 光阴流转,岁月如歌!在这阳光灿烂的五月,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55周年华诞!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1956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在紧迫简陋中创立,成为学校事业

60、发展的开端,开始了在曲折中探索前行的艰难办学历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农机行业办学,到六十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办学求存,到七十年代拨乱反正重获新生,再到八九十年代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工程学院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几度起落,几迁校址,数易校名,曲 折发展。1998年,由原师范专科学校、建材工业学院分院、市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的学院以崭新面貌跨入了省普通本科高校行列。步入新世纪,工程学院与学院合并组建理工大学,开启了学校飞速发展的新纪元。理工大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成长的历史,是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而不断壮大的历史,是一部几代理工大学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奋

61、进史,是一部理工大学人胸怀理想、励精图治的创业史!五十五载砥砺奋进,五十五载春华秋实!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理工大学人豪迈奋进的创业豪情!掀开了理工大学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全体理工大学人植根学校深厚精神底蕴和优良传统,用卓越智慧和不懈努力,奉献,务实,创新,突破,共同谱写了理工大学发展史上的精彩华章!55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人才培养 任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全面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加强教学基本要素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设计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62、从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到扎根基层的技术人才;从掌舵企业的管理精英,到蜚声海外的体育健儿,十几万毕业生遍布全国、世界各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发展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为母校增光添彩。2023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列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23年,成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55年来,学校始终牢记科学研究责任,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不断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项目研究,着力推进成果应用, 在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化工、矿物资源、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等领域,初步形成了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近70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等85项;荣获各级科研奖励近500项,其中2023至2023年,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23年,学校顺利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55年来,学校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