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0138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1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2018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

2、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条件性。(2)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3)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b.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b.新生事物是对旧

3、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4)发展与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5)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4、。【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区别:a.形成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b.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c.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

5、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c.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区别: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有无现实根据);b.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根据是否充分,条件是否齐备);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对人是否有益);d.可能性大小(或然率的大

6、小)。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和现象有区别:a.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d.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比较深刻、单纯。联系: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a.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b.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

7、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5】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a.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b.事

8、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 钥匙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

9、的实质。(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a.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b.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b.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

10、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a.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b.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a.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矛盾

12、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b.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c.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解决的形式: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

13、同归于尽;c.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d.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矛盾的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

14、定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5、,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着的变化;b.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c.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掌握这一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量变体现连续性,质变体现阶段性;b.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

16、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c.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a.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b.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a.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

17、观任意的否定;b.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c.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坚持辩证的否定观:a.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b.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c.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d.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 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 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 回复,是 扬弃 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