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289207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3.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药化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结合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来研究中药化学的成分,涉及内容包括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生物合成途径、构效关系以及必要的化学结构修饰或改造等。中药化学构建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药用植物学等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化学水平有一定要求,是学习 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的基础,与中药开发、生产、加工、质量评价、临床应用等密切相关。提高中药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夯实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不可或缺。一、以学生

2、为主导,根据中药化学的大纲要求与学科发展确定教学内容中药化学涉及知识面广,以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学科为基础。教师在上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摸清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掌握同学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讲解时便可有的放矢。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还可以学生为主导,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例如,在讲课过程中,常涉及到的一些有机知识,许多同学一时回想不起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若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就能迅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在中药化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大纲为基础,但又不能拘泥于书本,可将学科的最新进展融入到本科的教学过程中

3、,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删减陈旧内容,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对于一些传统的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结构解析的方法,目前已很少使用,如霍夫曼降解法等,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以精简甚至一带而过;而在讲授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如微波辅助提取法、高速逆流色谱等,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介绍一些与中药化学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尽量解决与学生本身相关的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行业需要的医药工作者。二、根据中药化学的学科特点确定适

4、宜的教学方式3,4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课堂上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这些教学方式的特点,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1.重视开头。中药化学 的总论部分不同于其他课程,除了介绍该课程的含义、特点、发展史之外,还涉及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提取、分离、鉴定等内容,而紧跟总论后的各章节正是按这样的顺序编排的。总论的重要性在于从理论上阐释了不同类型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提取和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是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这部分内容如果掌握得好,能有效地指导后面各论的学习。比如,

5、总论总结了各类常用有机溶剂的极性大小,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学生就不难理解各论中用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对各种极性不同的中药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拿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作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总论部分,可以结合中药化学的发展史,介绍著名的以中药化学成分开发成的上市新药;在讲解化学成分的构效关系时,可以青蒿素青蒿素甲醚氢化青蒿素的结构变化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中药化学其实就在身边。这样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中药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研究学问的精神。3.适当总结。中药中每类成分的结构特点直接决定

6、了其理化性质,而理化性质又决定了可以用什么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来得到相应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据此,可将每章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并与前面讲授过的知识结合、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例如,黄酮类、蒽醌类成分由于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而具有酸性,可用碱溶酸沉法来提取该类成分,而酚羟基数目以及位置的不同使得它们的酸性强弱不同,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采用 PH 梯度萃取法进行分离。而 PH 梯度萃取法在生物碱类成分中也有相同的应用,生物碱类成分由于分子中具有含孤对电子对的 N 原子,有接受质子的能力,呈碱性,可以采用酸提碱沉法进行提取分离。同时香豆素类成分由于分子中含有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以开环溶

7、解,加酸后闭环析出,故也可采用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分离,但其根本原理与黄酮类、蒽醌类成分是不同的。这样的总结和归纳就会使学生掌握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并对PH 梯度萃取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掌握这四类中药化学成分的共性和区别点。将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培养了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中药化学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药化学 结构式较多,讲授中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针对大学生形象思维非常活跃和对直观的东西感受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尽可能把知识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达到形

8、象、直观、清晰的目的。如讲某类成分的化学结构时,教师可把各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与总结,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三、有效利用实验巩固与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的药学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中药化学课程内容相对复杂、知识点较多,而且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全日制本科学生中药化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时数比为 10.8。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感官的刺激和亲身体验十分重要。这样既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应用,又能巩固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在实验过程中解答理论课堂的疑惑。然而,在实验室中,学生常常由于自身动手实践机会少,缺乏经验,或者由于时间的问题

9、,实验操作较为马虎。此时则需要授课老师耐心讲解,积极地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动手实践。在开设实验课程时,教师也可安排一个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来提取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感兴趣的药材,或者是利用薄层层析等方法来分析鉴定药材中的成分。四、利用网络平台传递课程信息,提升面授效率中药化学 教学应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课前课后练习、课程讲授、课程内容的解疑释惑,甚至实验的操作说明都通过网络来实现。这样,学生可以在非面授时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学习方式也更加自由;而教师也可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解能力等,在面授时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面授时也可主要专注于重点难点内

10、容的阐释和说明、相关知识的补充、实验的设计与开展,从而有效地提升面授效率,达到预期甚至更高的目标。五、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是评价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1.建立理论课题库,实行考教分离。期末考核采取封闭命题方式,即由骨干教师组成命题组,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难易程度适当的试卷,并增加应用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重,从而保证期末测试工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实行密封多人阅卷,专人合分、登分,从而提高阅卷登分的质量。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成绩分析总结工作,制作班级成绩分布曲线,分析各类型试题得失分的情况,从中总

11、结出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实验课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综合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是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考核,我们可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实验课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综合技能考核三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 40%、20%和 40%。平时考核从课堂提问(15%)、实验操作(40%)、实验记录(15%)、实验结果(20%)、实验态度(5%)、纪律和卫生(5%)等六个方面考核,训练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作风。在综合技能考核中,教师提供某一常见中药,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提取、分离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计算提取产物得率,以此评价学生综合知识的技能运用能力。采用这种多级、全面的考核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充分体现,锻炼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总之,正确地理解中药化学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对提高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在中药化学教学改革中应不断摸索、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