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001469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题: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人物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8.9-1980.9.16),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 个学科的典范。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 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备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 备。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

2、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皮亚杰将本阶段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 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 展。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完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 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 名词解释: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

3、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 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 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图式(schema),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2、习惯动作时期(14.5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 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里,皮亚杰还提出了“循环反应”的概念。循环反应意指婴儿发现一个偶然的 反

4、应是有趣的,于是就重复这个反应,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 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 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行为的重复和模式化表明动作正在同化作用中,并开始形成动作的结构,反 射运动在向智慧行动过渡。由于行为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由当前直接感性刺激来决定,所以还不能 算作智慧行动。但是婴儿在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顺应作用也已发生,表现为动作不完全是简单 的反射动作3、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意向行为的形成时期 意向行为或有目的的行为始

5、于婴儿开始领悟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达到自己的 目的。如摇铃铛。不过这种意向行为中的目的还只是初步的、笼统的,在进入下一时期后,明确的目的行为才开始出现。从4月开始,婴儿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以后儿童经常用手触摸、摆弄周围的物体,这样 一来,婴儿的活动便不再限于主体本身,而开始涉及对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 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这样就通过动作与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使主体对客体发生了循环联系,最后渐 渐使动作(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行使的动作。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911、12 个月) 物体守恒的观念(客体永久

6、性)在此阶段开始出现; 因果的观念也始于这一时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图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 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 这表明儿童在作出这些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玩具)的意向。随着这类动作的增多,儿童运用各动作格 式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遇到的新事物,就象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 物一样,婴儿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表现出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儿童的行动开始符 合智慧活动的要求。不过这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格式中已有的动作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

7、的动作 顺应世界。5、通过积极的尝试创造新的格式(12-18 个月) 这一时期的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当儿童偶然地发现某一 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 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例如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 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 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这是智慧动作的一大 进步。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

8、现是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这一通过尝试而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的智力活动是思维出现之前最高级的智力活动形式,是智力发展中 重要的一环。6、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式(18 个月-2 岁) 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 即在头脑中有内部 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例如把儿童玩的链条放在火柴盒内,如果盒子打开不大,链条能看得见却无法用 手拿出,于是儿童便会把盒子翻来覆去看,或用手指伸进缝道去拿,如手指也伸不进去,这时他便会停 止动作,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做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之后突然他用手拉开盒子口取得了链条。 在这个动作中,儿童的一张一合的动作表明儿童在头脑里用

9、内化了的动作模仿火柴盒被拉开的情形,只 是他的表象能力还差,必须借助外部的动作来表示。这个拉开火柴盒的动作是儿童想出来的。当然儿 童此前看过父母类似的动作,而正是这种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儿童 智力已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儿童的智力活动开始摆脱感知运动的模式儿想着表象智力模式迈进。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儿 童的智力活动对具体的实物和具体的动作的依赖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利用逐渐增加,它无需通过实际 的尝试,而只要利用关于事物的表象就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格式。二、前运算阶段(27 岁) 又称前逻辑阶段。在这一阶段,动作虽然内化了,但尚未形成从事逻辑思

10、维所需要的心理结构,还不 能进行运算,因而它是具体运算的准备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 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前概念期(或象征思维阶段):约24岁。特点:把最初学到的语言附加到一些事物上而形成概念。 泛灵论。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由于表象的形成和言语的发展,幼儿能运用心理符号,语词或物体 代替或表示不在眼前的东西。例如喜欢象征性游戏,椅子成了汽车,小床成了游艇。随着这一功能的出现,幼儿开始进行延迟模仿(原型消失后的模仿)。幼儿能运用语言,并形成心理意象,能使用符号在 头脑中再现外部世界。这时期的语词和符号尚不能离开所代表的东

11、西。把最初学到的语言附加到一些事 物上而形成概念2、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根据所见事物的表面特点考虑事物间 的关系,既无归纳推理也无演绎推理,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 果关系。皮亚杰称这种前逻辑思维为传导推理。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幼儿用自己的观点看一切事物,不知有别人的观点。(见自我中心 主义)而且幼儿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思维缺乏可逆性,还没有守恒概念(1)具体形象性,以表象思维为主在感知运动活动的基础上,儿童能利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表象进行思维,而且这种思维成为智力活动的 主要方式。例如,用竹竿当马

12、琦。(2)自我中心主义(2-5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便处在极端的自我中心状态中,此时不能把自身和外界分离。进入前运算阶段, 儿童能区别自己和外界事物,但此时儿童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Piaget s Mountain Task三山实验如图所示,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 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 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 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 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 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3)中心片面性(刻板性)

13、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仅仅把注意集中在他最感兴趣的,或事物最突出的,最显著的方面,而对其他方 面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的他的判断和推理缺乏全面性,显得鲁莽和幼稚可笑。例如,6岁的孩子就认为他一定能打过5岁的孩子,而想不到身高、力量等在打斗中的作用。(4)不可逆性可逆性是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还只能沿着单一的方向进行。由于缺乏可逆性, 这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1、守恒守恒是一种认知格式,它意指儿童认识到物体不会因形状和位置的变 化而导致质量改变的道理。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 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物理守恒物质、重量、体积

14、I数的守恒跟事物的排列形式无关2、分类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或关系对事物进行不同的组合。感知运动阶段末期简单分类前运算颜色或形状具体运算复杂的、等级性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某一特征将物体组织起来,使人们在整体上对组织起来的物体做出共同的反应而 不是对个体作出反应。幼儿分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习性分类或随即分类,知觉分类,功能性分类或 主题分类,基于概念的分类。第一阶段 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 这是大多数2 岁的幼儿和一些3 岁的幼儿的典型表现。这时幼儿通常成 对组织物体,他们既不能提供分类的理由,也不能说出物体的某一个具体的特征。例如,幼儿可能会把一 只狗和一个苹果分在一起。当你问幼儿为什么要

15、将这两者分在一起时,幼儿可能回答到:“因为狗叫,并 且你可以吃苹果。”幼儿也可能仅仅宣称:“我喜欢狗,并且我喜欢苹果。”后一种回答表明幼儿在此阶 段仅根据自己喜欢与不喜欢进行分类。第二阶段 知觉分类阶段 幼儿根据知觉特征分类物体。例如:桌子和椅子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有四 条腿;大象跟卡车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很大;青蛙和树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绿色的。基于知觉的 分类主要在 3 岁和 4 岁的幼儿身上发现,也能在一些年龄更大的幼儿身上发现。第三阶段 年龄较大的幼儿倾向于根据物体的功能或主题关系,进行分类。所谓功能或主题关系是指时间 和空间上共同发生或相互作用的人、物、事件以及实体之间其他的外

16、部或互补的关系。例如,将生日蛋糕 和生日蜡烛分为一类,即为根据功能或主题分类。这时幼儿认识到在一个类别内的物体虽然不同,但他们 之间共享某种内部的相互关系。例如,幼儿将狗和骨头分在一起,是因为狗能够吃骨头。人和卡车分在一 起,是因为人能开卡车等。第四阶段 6-9 岁幼儿主要采用基于概念的分类。这是幼儿的分类比较符合成人的分类标准。具有逻辑性, 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的分类相似。幼儿能产生诸如动物、家具、衣服等类别;能够将燕子、麻雀、和飞机 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能飞。虽然幼儿时期也能出现基于概念的分类,但在 6-9 岁这种分类才能得到快速 发展。3、序列是指在内心依据大小、多少、轻重、和长短等关系

17、对事物的次序做出安排的能力。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具有这种能力如:AVB, BVC,贝9 AVC守恒概念是运算结构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泥球弄成香肠样的例子中,儿童能看出香肠样的粘土可以再 复原为球形,能在思想上将粘土的多少与形状联系起来考虑。一般说来,儿童6、7 岁能掌握连续量守恒(把 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形状不同的容器之中,其量不变)和物质守恒(物质的量不因分割而变化) 9、10 岁能掌握重量守恒(把泥球捣碎,其重量和泥球相同);11、12 岁可掌握体积守恒(把泥球捣碎, 放在液体里,所占的体积和泥球一样大)。随着去中心化的发展,儿童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 思想也就消失了,开始

18、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利用别人的观点来鉴定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正确 四、形式运算阶段(命题运算阶段)从大约 12 岁15岁。表现为获得抽象思维能力和从可得到的信息得出结论。当儿童进入青春期,皮亚杰说, 许多人可以熟练解决假设命题并使用演绎逻辑:如果A,则B。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 阶段。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 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 岁完成。后来,许多研究表明;因缺乏适当的教育和环境刺激 以及才能上的个别差异

19、,许多学生甚至大学生还不能进行形式思维。因此,皮亚杰在1972 年修正了原来的 看法,认为所谓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然而,根据他们的才能和职业特点,他们在 不同的领域里达到这一阶段。他指出,职业实践不同的人,在各自的特殊领域里表现着形式运算的能力。图式、同化、丿I顺应和平衡的意思区别1概念不同(1) 图式: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例如:骑自行车就是一种行为图式。(2)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自己已有的图式中,去加强和丰富主题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没有质 的改变。例如:学会骑车以后,再学怎么左拐弯,怎么右拐弯,去适应不同路况。(3

20、)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是质变。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慢,于是换了辆摩托。(4) 平衡: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它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当已有的图式 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不平衡,就会想办法来调整自己以重新达到平衡。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实在麻烦,怎么办?正好手边有摩托,重新学习一下怎么使用,就可以重 新上路了。这就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2、作用不同(1) 图式:图式使个体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使信息秩序化和条理化,从而达到对信息的理解。(2) 同化:在认识过程中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

21、引起图式力量 的变化。(3) 顺应: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 应环境。(4) 平衡: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或顺应,使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恢复平衡状态。认识的发展就是平衡一一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扩展资料:图式、同化、丿I顺应、平衡的关系图式的发展和丰富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量变的过程,而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在认知结构的发展 中,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就人的认识成长来说,如果只有同化没有顺应,认识就谈不上发展。如果不存在同化也就没有顺应可言, 认识永远是外物同化于内部图式。内部图式顺应于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平衡从三方面调节着个体的认知过程:一是调节同化与顺应两种技能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保持平衡;二是 调节个体认知结构中执行不同功能的子系统;三是在个体知识的分化与整合中保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