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诊疗指南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00095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甲流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甲流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甲流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甲流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流诊疗指南(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甲流诊疗方案第三版发布(二OO九年十月十三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交攵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卫生部 近日对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09 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 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本次修订由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 家修改完善。新版方案结合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 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方案详细说明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甲型H1N1流感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

2、弋条件下30分钟可杀灭病 毒。人是此病毒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妊娠期妇女;肥胖者; 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 伴有慢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出现流感 样症状,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针对重症病例可能增多的情况,方案对如何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和救治作出了重点 描述。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 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

3、迟钝、嗜睡、躁动、惊厥 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CK)肌酸 激酶同工酶(CK-MB )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方案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应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 疗。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轻症病例可安 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方案还明确了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策略、抗病毒药物用法用量及中医辨证治疗方 案。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09 年第三版)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 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 )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

4、猪流感, 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 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 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 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本诊疗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诊疗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国内外研 究成果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经验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 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一、病原学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 感病毒鳳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

5、状 直径为80nm-120nm, 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 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 56C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甲型 H1N1 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 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 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

6、毒污染的物品亦可 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尽早进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1. 妊娠期妇女;2.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 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 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 功能低下)、19 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

7、发症);5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1-3 天。(一)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 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 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二)实验室检查。1. 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2.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

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3. 病原学检查:(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 (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 )法检 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2 )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3 )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四、诊断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 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一)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1发病前7

9、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 流感样临床表现。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 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 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3.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 亚型。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 检查。(二)临床诊断病例。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 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

10、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 为临床诊断病例。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 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三)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 RT-PCR 方法);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 高。五、重症与危重病例(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3天;2. 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 呼吸频率快,呼

11、吸困难,口唇紫绀;4.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 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1. 呼吸衰竭;2. 感染中毒性休克;3. 多脏器功能不全;4.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七、临床分类处理原则(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 流感病原学检查。(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 甲型 H1N1 流感病原学检查。(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

12、房间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 室。八、住院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当地医疗设施 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ICU )治疗。(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 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 生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治。(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 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 住院诊治。(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

13、治疗。九、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二)抗病毒治疗。硏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 (oseltamivir)、扌L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 药。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 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 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 。对于较易成为重症 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

14、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 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治疗。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 b.i.d.,疗程为5天。对于危重或重症病 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mg b.i.d.。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 长用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 15kg 者,予 30mg b.i.d.;体重 15-23kg 者,予 45mg b.i.d.;体重 23-40kg 者, 予60mg b.i.d.;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 b.i.d.。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 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LL那米韦:用于成人及

15、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b.i.d., 疗程为5天。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同成人。1.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2. 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3.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4. 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5. 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 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对发病 1 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 用。推荐用法:一般成人100-200ml,儿童50ml (或者根据血浆特异性抗 体滴度调整用量),静脉输

16、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 反应。轻症辨证治疗方案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基本方药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杭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 毫升,每次口服200 毫升,1 日2 次; 必要时可日服2 剂,每6 小时口服1 次,每次200 毫升。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 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腹泻加川黄连、广木香;咽痛重加锦灯笼。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 类、

17、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2.热毒袭肺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肺解毒基本方药:炙麻黄3g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先煎)30g 知 母10g 浙贝母10g桔梗15g黄芩15g柴胡15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 毫升,每次口服200 毫升,1 日2次; 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 次,每次200 毫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持续高热加青蒿、丹皮。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 热类制剂等。重症与危重症辨证治疗方案1.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

18、痰黄,喘促气短;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基本方药:炙麻黄5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10g知母10g鱼腥 草15g葶苈子10g金养麦10g黄芩10g 浙贝母10g生大黄10g 丹皮10g青蒿15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 400 毫升,每次口服 200 毫升,1 日 2 次; 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抽搐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 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 常用中成药: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射液。2.气营两燔 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

19、胸闷憋气 气短。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基本方药: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0g银花15g丹参12g连翘15g麦冬10g竹叶6g瓜蒌30g生石膏(先煎)30g栀子12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 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血必净、醒脑静注射液等。注: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供参考,儿童剂量酌减;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若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 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可以出院。2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 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后,可从隔离病房转至 相应病房做进一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