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课程设计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901008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7.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限元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限元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限元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有限元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元课程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刖言【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R. courant于1943年在解决圣维南扭转问题近似解 时首先提出来的。其后,W. prager于1947年,J. L. syge于1953 年提出了超椭圆法,促进了这方面工作的发展。有限元法在弹性力学 平面问题中第一个成功的应用,首先是由美国学者M. J. turner和 R. W. clough等人于1956年解决飞机结构强度是提出来的。并于1960 年有R. W. clough首次将这种方法起名为有限元法(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o 1965年由我国数学家冯康教授和西方科学家各自 独立奠定了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由于越来越多的数学家

2、加入了发展 有限元法的行列,这种方法便由工程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代之以统一 的观点和严密的数学描述,并确立了它的数学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限元法已经成为现代结构分析的有效方法 和主要手段。它的应用已经从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扩展到空间问题和 板壳问题,如:对拱坝、涡轮叶片、飞机和船体等复杂结构进行应力 分析;由平衡问题扩展到稳定问题与动力问题,如:对结构在地震力 与波浪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分析;由弹性力学问题扩展到弹塑性 与黏弹性问题,如:土力学与岩石力学问题、疲劳力学与脆性断裂问 题;由固体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渗流与固结理论,热传导与热应力 问题(如:焊接残余应力、原子反应堆结构的热应力)、

3、磁场问题(如: 感应电动机的磁场分析)以及建筑声学与噪声问题。由工程力学扩展 到力学的其他领域,如:冰川与地质力学,血管与眼球力学等。由结 构计算问题扩展到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和可靠性问题。有限元法具有以下优点:1. 物理概念清晰,易于初学者掌握。2. 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应用范围广泛。3. 有限元法采用矩阵表达式,便于编程,易于计算机计算。【优化设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很早就已经应用微积分方法解决了 诸如给定周长求所围圆面积最大问题;给定表面面积所围的球体容积 最大问题等,实际上这些就是最优化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处理优化问题主要是应用古典的微分法和变分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4、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产生了运筹学,提供了许多用古典的微分法 和变分法所不能解决的最优化方法。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 规划理论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 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手段,是工程技术人员能够 从大量的烦琐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 案选择的方向上来。近30年来优化方法已经在许多行业部门得到应 用。在国外,优化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 在国内,对机械优化设计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虽 然,机械优化设计历史较短,但是,发展很快。十多年来,在机构综 合、机械零部件设计、专用机械设计

5、和工艺设计方面都获得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近年来,机械优化设计的应用愈来愈广,但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 要解决。例如:机械产品设计中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 整机优化模型及方法的研究,机械设计中离散变量优化方法的研究, 更为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的发掘等一系列问题,都需做较大的努力才 能适应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应用优化方法后,使得在设计过 程中既能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能加快设计速 度,缩短设计周期。把优化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 过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物理模型】有限元法设已知图示各梁的载荷F,q, M,和尺寸a。

6、(刘鸿文编材料力学I第129页习题4.4 (j)图)(1)作剪力图和弯矩图;(2)确定I Fs 篇及1 M lmax ;图1.1解:由静力平衡方程Fc+Fe2q(1.1)EMC=0 (q a2/2)F aq a (2a+a / 2)+Fe 2a=0(1.2)求得支反力为Fc=Fe=40KN(1.3)如下图所示I Fs lmax=30KN,I M Imax=15KN m(1.4)受力图图1.2剪力图弯矩图【有限元模型】把简支梁划分为24个单元25个节点,在单元1到单元6和单元 19到单元24上分别受向下的q=30KN/m的均布载荷作用,在节点13 处受向下的集中力F=20KN作用,在节点7和节点

7、19处分别受向上 的支反力F=40KN作用,用BEAM3来建立单元,进行静力学分析。求解过程:1. 创建节点1.1创建梁的各个节点,节点号分别为1,2, 3251.2显示各个节点2. 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特性2.1定义单元类型:梁单元(BEAM3)二维弹性(2D elastic)类型2.2定义材料特性:弹性模量E(2.1e11)和泊松比PR(0.3)2.3定义几何参数3. 创建单元3.1创建单元,将梁共划分为24个单元3.2显示单元资料4. 施加约束和载荷4.1节点自由度约束:节点7处分别受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节点19处受竖直方向的约束4.2施加载荷:在单元1到单元6和单元19到单元24上分别

8、受向下 的q=30KN/m的均布载荷作用,在节点13处受向下 的集中力F=20KN作用,在节点7和节点19处分别受向上的支反力F=40KN作用5. 求解5.1定义分析类型5.2求解6. 后处理6.1显示梁变形结果6.2建立单元结果表:6.2.1创建单元表,计算节点弯矩6.2.2创建单元表,计算节点剪力6.3列出所有表格资料:6.3.1列出资料6.3.2画剪力图6.3.3画弯矩图弯矩图及其数据如下:1LINE 3TPZ3 33TEP=1SITE: =1JUN 21 HE!?09:45:04T IME=1IMuMEtlT 加OMENTMIN =-15ELEM=7MAX =-l::;2E-lELEM

9、=4图1.5剪力图及其数据如下:LINE 3TEZ3S3TEP=1 31JE =1 TIME=1 I SHE AT:. J3HE AT:. MIN =-30 ELEM=19 HAX =30 ELEM=6ANT1J1T 21 200909:44:09图1.67.退出程序【结果对比与分析】经过对比分析,材料力学中的弯矩图和ANSYS程序做出的弯矩图是相同的,但是剪力图却相反。这是由于在材料力学中,当力使截面的左段对右段向上相对错 动时,截面上的剪力为止,反之为负。而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ANSYS 软件规定向上为止,向下为负。所以,用ANSYS得出的剪力图和材 料力学分析得出的剪力图是相反的,但实际

10、上各个节点剪力的大小是 一样的。ANSYS操作过程中,在画剪力图时,将“Fact Optional scale factor”文本框内输入-1,剪力图即正负翻转,得到如下所示剪力图, 便与材料力学分析中得到的结果相同了:LINE 3TRE33图1.7材料力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分析:剪力(KN) 与弯矩(KN*m)材力结果有限元结果节点剪力弯矩剪力弯矩100007左-30右10-15左30右-10-1513左10右-10-5左-10右10-519左-10右30-15左10右-30-15250000【结论】1. 根据变形与支撑情况,与规律相同,符合实际情况2. 根据结果比较材料力学与有限元之间的误差为零,符合工程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