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889348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993.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 录 1.适用范围.1 2.作业准备.1 3.技术要求.1 4.施工工艺流程.2 5.施工要求.2 6.劳动组织.18 7.材料要求.19 8.设备机具配置.20 9.质量控制及检验.20 10.安全及环保要求.27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 MHTJ-17标段基路基过渡段施工。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

2、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1)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过渡段等。(2)路基过渡段填筑的 A组填料、级配碎石材料性能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4.施工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路基过渡段施工满足四区段的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养护三检合格。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三检(自检、复检、专检)”制度执行。4.2工艺流程 图 4.1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

3、.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验收基底区段拌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检测测量放样并整修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整修养护(2)填筑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首件工程,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3)为满足路基首件工程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路堤检测要求,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核子密度仪等常规检测设备外,还配置 K30、Evd、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5.2施工工艺(1

4、)基坑处理 施工过渡段前,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夯实,按设计要求断面开挖基坑,清除基坑松散土,并保证基坑干燥无积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2)施工放样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出过渡段中线和填筑边线,在构筑物上用墨线划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压实厚度按 30cm控制。(3)填筑、摊铺、平整 A 组填料、级配碎石由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采取网格法准确控制卸料数量,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每层顶面做成 4 的横向排水坡。(4)碾压 摊铺后,采用重型碾压设备先静压、后弱振压、再强振压、最后 静压收光。碾压时从两侧向中心碾压,钢轮重叠宽度不小于 40cm,碾压遍数按首件工程结果确定,并达到设

5、计指标。A、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应采取加强压实和排水措施,严禁在雨天填筑。桥台后 2m 范围内的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过渡段的填筑不得破坏桥台的稳定及损坏结构物。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堤填筑完成后,对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过渡段路堤必须进行试压和预压。有砟轨道桥路过渡段,按图 5.1进行填筑,台后基坑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图 5.1 桥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有砟)单位:m 过渡段为倒梯

6、形,底宽 5m,1:2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过渡段长度 L=2(H-0.6m)+5m。过渡段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过渡段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同普通基床表层;过渡段倒梯形部分压实标准满足基床底层要求(K30130MPa/m,孔隙率 n 31%)。路堤地段桥路过渡段范围于基床表层底面铺设一层三向土工格栅。纵横向 2%伸缩率时,拉伸模量185KN/m。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厚 0.2m。渗水墙底部设直径 100mm的内支撑渗排水管(RCP-1610G(A),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当桥台位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时,基床底层 1.9m范围内设置底宽 5m 的

7、倒梯形过渡段,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当桥台位于硬质岩石路堑时,路基面以 C25混凝土填平不平处。桥台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三七灰土回填。无地基加固桩地段的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进行填前压实。无砟轨道桥路过渡段,按图 5.2进行填筑。过渡段为倒梯形,底宽 5m,1:2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过渡段长度 L=2H+520m。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掺 5%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同普通基床表层;过渡段填料压实标准满足:压实系数 K 0.97,地基系数 K30190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55MPa。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

8、无砂混凝土块砌筑,厚 0.2m。渗水墙底部设直径 100mm的内支撑渗排水管(RCP-1610G(A),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桥台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当桥台位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时,基床底层 2.3m范围内设置底宽 5.0m的倒梯形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掺 5%水泥,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当桥台位于硬质岩石路堑时,路基面以 C25混凝土填平不平处。无地基加固桩地段的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进行填前压 实。图 5.2 桥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无砟)单位:m B、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填筑,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过渡段的填

9、筑必须待涵洞等结构物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有砟轨道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路基与框架涵、箱涵等横向结构物连接处需设置倒梯形过渡段。横向结构物顶距路堤路肩高度 h 1.5m时,地基面按 1:2 坡度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此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 5.3进行填筑。图 5.3 涵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 A(有砟)单

10、位:m 横向结构物顶距路堤路肩高度 h 1.5m时,地基面按 1:2 坡度放坡至涵洞顶面。此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其余部分按正常路基填筑,按图 5.4进行填筑。图 5.4 涵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 B(有砟)单位:m 横向结构物与路堑连接时,地基面按 1:m坡度放坡至基床底层底面,基床底层范围内坡度为 1:2;此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基床底层 1.9m厚度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结构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先采用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涵洞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或三

11、七灰土回填。无砟轨道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路基与立交框构、箱涵等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倒梯形涵路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在横向结构物两侧不小于 20m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路基面距横向结构物顶的垂直高度 h 1.5m时,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5.5进行填筑。图 5.5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 A(无砟)单位:m 路基面距横向结构物顶的垂直高度 h 1.5m时,横向结构物顶至基床表层之间填料同路基,横向结构物两侧倒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 5.6进行填筑。图 5

12、.6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 B(无砟)单位:m 当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使过渡段的设置与线路中线垂直,避免横向的刚度差异,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斜交三角形部分,然后按要求设置过渡段,使级配碎石与路堤填料间接触面与线路走向正交。当横向结构物位于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中时,基床表层以下基坑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涵洞基础两侧回填混凝土。当横向结构物位于弱风化硬质岩路堑时,结构物基坑均采用混凝土回填。C、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 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

13、相邻路堤同步进行。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有砟轨道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当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应先沿原地面挖成 1:1.5的坡面后,再在坡面上开挖台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左右。路堑基床底层换填厚度 d 按设计原则确定,路堑基床底层底面和路堤基床底层底面之间设置不小于 10m的渐变段,开挖回填部分的填料及压实标准同路堤相应部位相同,按图 5.7进行填筑。图 5.7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有砟)单位:m 当路堤与硬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

14、台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左右;在路堤一侧设置顶宽 2.0m,坡率 1:1.5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 5.8进行填筑。图 5.8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有砟)单位:m 无砟轨道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当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连接时,路堑一侧沿坡面按 1:2的坡率挖台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左右,按图 5.9进行填筑。图 5.9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无砟)单位:m 当路堤与弱微风化硬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在路堑一侧沿原硬质岩坡面横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左右,过渡段基床表层 20m范围内填掺入 5%水泥的级配碎石

15、,表层以下自路堤一侧分层填筑级配碎石掺 5%水泥。级配碎石与路堤填料之间的分界线应与线路走向保持垂直,使轨道板下基础保持均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相关规定,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 K30150MPa/m,Ev280MPa,Evd50MPa,Ev2/Ev12.3,n 28%,按图 5.10进行填筑。图 5.10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无砟)单位:m D、隧路过渡段 铺设无砟轨道隧道与土质、全风化岩层路堑相接时,在隧道洞门开挖基坑深度内,填筑倒梯形级配碎石掺 5%水泥过渡段,压实质量按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控制。过渡段级配碎石厚度由 2.0m阶梯式渐变至 0.4m,单侧最小长度不小于 10

16、.0m,按图 5.11进行填筑。图 5.11 隧路过渡段示意图(无砟)单位:m 5.3沉降观测 路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监测,施工完成后应有不少于 6 18个月的调整期及沉降观测期,由专业单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路基工后沉降,工后沉降满足设计与相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道碴与轨道铺设。(1)有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要求 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I 级铁路不大于 20cm,桥路过渡段不大于 10cm,沉降速率均不大于 5cm/年。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土地基上的路基需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等于 0.1确定,且需大于最深的软土层。软土路基的稳定安全系数 K,不考虑轨道及列

17、车荷载时 K 1.20,考虑轨道及列车荷载时 K 1.15。路基稳定性、工后沉降或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2)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要求 无砟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大于 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竖曲线半径符合 Rsh0.4Vsj时,允许工后沉降为30mm。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于5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应大于 1/1000。路基工后沉降分析时,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 值等于 0.1确定,且需大于最深的软土层。路基的稳定安全系数 K 考虑列车荷载时不应小于 1.25。路基稳定性、工后沉降或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加

18、固处理。无砟轨道路堤填筑后,应对路基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 6 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砟轨道。(3)路基沉降监测 路堤在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进行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连续监测。通过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指导控制填土速率。根据蒙华铁路特点,路基过渡段监测剖面间距 100200m,应加强监测。表 5.1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填筑或堆载 一般 1 次/天 沉降量突变 2 3 次/天 两侧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 次/3 天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第 1 3 个月 1

19、次/周 第 4 6 个月 1 次/2 周 6 个月以后 1 次/月 轨道铺设后 第 1 个月 1 次/2 周 第 2 3 个月 1 次/月 3 个月以后 1 次/3 月 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 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与监理,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取卸载措施,沉降观测具体施作见路基变形沉降监测作业指导书。6.劳动组织(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作业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表 6.1 人员配置表(每个作业工地)序号 工种或职务 人数

20、 1 作业队长 1 2 技术负责人 1 3 专职质检员 1 4 专职安全员 1 5 技术、质检、测量、材料及试验人员 5 6 工班长 2 7 领工员 3 8 机械工、普工 20 其中作业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3)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 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签订质量责任书,对班组长进行培训,考试合格的发给合格证书,持证上岗。由工班长进行本班组的工程质量自检,工区技术员进行复检,工区质检员进行专检,从而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领导本班组成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

21、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本班组的工程质量负质量责任和经济责任。严把材料使用关,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对不合格的工序做到上道工序不交,下道工序不接。接受质检人员的检查指导,随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组织班组人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对本班组人员操作的不合格工序,应主动进行返修重做,直至合格。7.材料要求(1)有砟轨道过渡段填料:过渡段采用 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填筑。(2)无砟轨道过渡段填料: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8.设备机具配置 表 8.1 机具设备配置表(每个作业工地)序号 机具、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台 2 2 装载机 台 2 3 推土

22、机 台 1 4 平地机 台 1 5 压路机 台 1 6 洒水车 辆 1 7 自卸汽车 辆 10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三检(自检、复检、专检)”制度执行。(2)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严格按首件工程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9.2质量检验(1)过渡段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数量: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23、应符合表 9.1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1 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填料种类 颗粒级配 相对密度 液、塑限 击实试验 大于 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 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 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细粒土及粉砂、黏砂 每 500010000m 每 500010000m 每 5000m 每 5000m 粗粒土(除粉砂、黏砂外)每 10000m 每 10000m 每 10000m 每 10000m 碎石类土 每 10000m 每 10000m 每 500010000m 每 10000m 块石类土 每 10000m

24、注:1 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检验的填料体积(m);2 大于 5mm、20mm、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系进行密度校正计算时应做的试验;3 当细粒土中含粗颗粒的最大粒径大于重型击实试验试筒所规定的最大粒径时,超过尺寸的粗颗粒应做颗粒密度试验。(2)级配碎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填筑前应对级配碎石填料抽样检验,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 9.2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2 级配碎石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颗粒分析 磨耗量 有机质含量 颗粒级配 击实试验 大于 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10000m 10000m 10000m

25、 2000m 2000m 2000m 注: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数量。(3)桥台基坑回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 100m混凝土取试件 1 组,不足 100m亦制取 1 组试件。检验方法:混凝土试件做抗压试验。(4)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应符合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厚度和压实工艺要求。检验数量:每个桥台每检测层检查 2 点。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过渡段每一填筑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及基床表层的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 9.3表 9.10的规定;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细粒土和黏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 K 和地基

26、系数 K30;砂类土(黏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 Dr 和地基系数 K30;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 n 和地基系数 K30;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 K30。检验数量: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应符合表 9.11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3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表 9.4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无砟轨道)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 K 0.92 0.92 0.92 地基系数 K30(MPa/m)110 130 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250 注:

27、可采用 K30或 Ev2,当采用 Ev2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45MPa,其 Ev2/Ev12.6。填筑部位 标准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不浸水部分 压实系数 K 0.9 地基系数 K30(MPa/m)80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 Dr 0.7 孔隙率 n(%)32 32 浸水部分渗水土 地基系数 K30(MPa/m)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 Dr 0.7 孔隙率 n(%)32 32 表 9.5 正线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表 9.6 站线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表 9.7 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无砟轨道)压实

28、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 K 0.95 0.95 0.95 地基系数 K30(MPa/m)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40 40 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350 注:可采用 K30或 Ev2,当采用 Ev2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80MPa,其 Ev2/Ev12.5。压实指标 改良土 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压实系数 K 0.93 地基系数 K30(MPa/m)100 100 120 130 150 相对密度 Dr 0.75 孔隙率 n(%)31 31 压实指标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 碎石

29、类 块石类 压实系数 K 0.91 地基系数 K30(MPa/m)90 100 120 130 150 相对密度 Dr 0.75 孔隙率 n(%)31 31 表 9.8 正线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表 9.9 站线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层位 压实指标 砾石类 A 组填料 碎石类 A 组填料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中粗砂 基床表层 厚度(m)0.6 0.6 0.6 0.5+0.1 地基系数 K30(MPa/m)150 150 150 150(130)孔隙率 n(%)28 28 28 28(18)注:括号外为级配碎石压实标准、括号内为中粗砂压实标准。层位 压实指标 砾石类 A 组填料

30、碎石类 A 组填料 砂类土(粉砂除外)基床 表层 厚度(m)0.3 0.3 0.3 地基系数 K30(MPa/m)140 140 110 孔隙率 n(%)28 28 相对密度 Dr 0.8 表 9.10 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无砟轨道)填料 压实系数 K 地基系数 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级配碎石 0.97 190 55 注:可采用 K30或 Ev2,当采用 Ev2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120MPa,其 Ev2/Ev12.3。表 9.1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填料种类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各种土类 每填高 0.9m,纵向每 100m检查 2

31、 个断面 4 点,距路基边缘 2m 处 2 点、中间 2点,不足 0.9m亦检查 2 个断面 4 点 K30平板载荷仪 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 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查2 个断面6 点,每断面左、中、右各 1 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 1m 处 环刀法、核子密度仪 粗粒土、细粒土 灌砂法、气囊法 粗粒土、细粒土、碎石类、最大粒径小于 60mm的块石类土 灌水法 (6)过渡段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9.12的规定。表 9.12 过渡段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32、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每 100m等间距检查 3 个断面,左、中、右各 1 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 100m等间距检查 3 个断面,左、右各 1 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 100m等间距检查 3 个断面 尺量 4 横坡 0.5%每 100m等间距检查 3 个断面 尺量 5 平整度 土质路堤顶面30mm,填石路堤顶面100mm 每 100m等间距检查 6 点 2.5m直尺量测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1)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符合安全标志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

33、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锁。(3)特殊工种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注意行车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貌行车。(5)路堤填筑较高地段,为保证机械运行安全,场地必须及时平整,并在填土边缘设置安全栏杆。(6)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7)及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顺畅。(8)雨季加强对边坡和堑顶的检查,防止滑塌。(9)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10.2环保要求(1)施工便道要安排专人经常洒水养护,避免扬尘。(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4)在市区内或人口密集的地方施工时应设围档。(5)分类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及时清运。(6)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