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700525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8.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复习第15课 辛亥革命(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5课 辛亥革命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考纲:辛亥革命 课标:阐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指武昌起义。如何

2、理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先”指缺乏充分的资本原始积指缺乏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累。“后后”一是一是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布局不合理,主,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二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二是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体系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必要性:辛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新政和预备立宪无力挽救危机;2、可能性: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指想:三民主义)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基

3、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原因:半原因:半半社会半社会受压制(外国资本主受压制(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义、本国封建势力)革命性革命性依赖(先天不足)依赖(先天不足)妥协性妥协性影响影响推动资产阶级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推动资产阶级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兴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彻底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地反帝反封建,导致一系列运动以失败告终。导致一系列运动以失败告终。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兴中会成立兴中会成立(革命兴起)(革命兴起)同盟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组

4、织条件)(组织条件)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理论条件)(理论条件)思想论战思想论战(舆论宣传)(舆论宣传)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革命实践)(革命实践)(革命团体革命团体)(革命政党革命政党)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革命爆发(1911.10.10)、高潮 建立中华民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国旗: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总统:孙中山 颁布临时约法 、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4、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袁世凯为何可以让清帝退位?清政府在得到袁世凯的保留在故宫居住;国民政府以外国元首的礼仪对待清帝;

5、尊号不变;每年有俸禄400万元的承诺后退位。主要是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清帝不得不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原则)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 分析: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权力受宪法限制,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目的:维

6、护共和制,防止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指导思想:民权思想(三民主义)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些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根据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原则,它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集会、出版、信仰等“私权”;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和废除刑讯、跪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秕政陋习;制订了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采取了改进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的措施;并以新闻言论自由取代封建时代钳制言论的政策,这

7、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一是缺乏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对帝国主义始终抱有幻想;二是没有采取比较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措施,特别是对封建统治的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因此缺乏群众基础。这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912年1月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告友邦书。宣告清政府在革命前与各国政府所缔结的一切条约、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及让与权利继续有效。南京临时政府力量还薄弱,为了打到清王朝,革命派幻想通过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成立,从而得到外国人的支持。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 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

8、稳定下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 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意义:

9、(用多元史观理解。金榜)政治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社会方面:革除社会陋习,改变社会风气。国际方面: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革命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全国)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

10、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以上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丙说:“他是

11、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思考: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1)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说 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革命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

12、观(整体史观)(07广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

13、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主观原因:(1)资产阶级妥协性,软弱性(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发动群众。(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 (5)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没有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袁世凯力量强大、玩两面手法;列强支持袁世凯,干涉中国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